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正补土针法联合GCT步行功能矫正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
1
作者 白小彩 何雪荻 李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6期2841-2843,共3页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法联合GCT步行功能矫正带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其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干预模式分为A组(37例)与B组(34例),两组...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法联合GCT步行功能矫正带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其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7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干预模式分为A组(37例)与B组(34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采用扶正补土针法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联合GCT步行功能矫正带进行肢体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FMA)、平衡能力(FMB)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B组疗效、FMA及FMB评分均高于A组,且血流平均速度(Vm)、血流峰速度(Vmax)、血流量(BF)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补土针法联合GCT步行功能矫正带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相关指标水平,加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扶正补土针法 GCT步行功能矫正带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
2
作者 刘洪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行“扶正补土”针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上饶市立医院诊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3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在... 目的探究早期行“扶正补土”针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上饶市立医院诊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3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行“扶正补土”针法治疗的29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下肢FM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扶正补土”针法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扶正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卢鑫 申晓稚 陈改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补土”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3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补土”针刺法治疗... 目的:观察“扶正补土”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3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补土”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四肢简化评分量表(Fugl-Meyer)]评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上、下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35/37),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补土”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可提高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平衡能力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 康复训练 中风 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刺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4
作者 师庆彬 王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6期27-29,33,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刺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2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扶正补土针刺法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2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扶正补土针刺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9.14±2.08)mPas、血浆黏度(1.33±0.28)mPas及血细胞比容(0.37±0.10)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上肢(51.68±5.54)分、下肢(27.42±3.12)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扶正补土针刺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明显调节患者体内血液流变学,刺激上下肢肌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老年人 扶正 肌电生物反馈 血液流变学 肢体功能
下载PDF
“扶正补土”针刺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气虚证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邵斌 王建斌 +3 位作者 金星 陈麟 张冬梅 陈捷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82-87,共6页
目的 观察“扶正补土”针刺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气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 目的 观察“扶正补土”针刺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气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扶正补土”针刺法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肱三头肌、三角肌后束及斜方肌上束3个部位的表面肌电图(s EMG)均方根值(RMS值),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3个部位s EMG的RMS值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正补土”针刺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气虚证患者的肩关节肌肉收缩力,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 气虚证 扶正 康复训练 表面肌电图 视觉模拟评分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