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评价、影响与提升研究述评——兼论就业能力的内涵与拓展
1
作者 张卓 刘天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3期263-267,共5页
为了探究现有文献对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有关议题的研究进展,采用文献分析法,追溯了就业能力的渊源和延伸,总结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的评价结果、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易地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在定性和定... 为了探究现有文献对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有关议题的研究进展,采用文献分析法,追溯了就业能力的渊源和延伸,总结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的评价结果、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易地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在定性和定量两种类型的评价中表现均较差,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个体适应力是其重要影响因素;提升内生动力、完善技能培训和就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资本积累能力、提升个体适应能力等是提升非农就业能力的路径。未来在非农就业能力内涵拓展、评价与影响、个案研究上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 非农就业能力 文献综述
下载PDF
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国外研究述评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志刚 肖建红 陈宇菲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6年第4期484-488,共5页
自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局首次提出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PPT)以来,PPT被世界许多重要组织与机构采用。PPT旨在为贫困人口提供一种发展机会,使他们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的净收益。梳理了PPT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PP... 自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局首次提出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PPT)以来,PPT被世界许多重要组织与机构采用。PPT旨在为贫困人口提供一种发展机会,使他们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的净收益。梳理了PPT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PPT与农业、住宿业等的宏观经济联系,各利益相关者在PPT发展模式中的作用和现有的PPT实践模式;分析了PPT概念、PPT与其他旅游扶贫模式的差异、PPT作为旅游扶贫模式的理论可行性和实际可行性,如何减少PPT旅游漏损,扩大乘数效应,以及PPT的局限性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人口 旅游扶贫 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
下载PDF
基于微观经济效应的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PPT)模式研究——以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46
3
作者 肖建红 肖江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0,共5页
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PPT)是由英国国际开发署(DFID)在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随后被世界重要旅游组织和捐助机构采用。PPT的含义涵盖了旅游扶贫的宏观经济效应和微观经济效应两个层面,宏观经济效应层面强调加强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经济(特... 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PPT)是由英国国际开发署(DFID)在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随后被世界重要旅游组织和捐助机构采用。PPT的含义涵盖了旅游扶贫的宏观经济效应和微观经济效应两个层面,宏观经济效应层面强调加强旅游业发展与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的联系,减少旅游漏损(leakages)和避免旅游飞地(enclaves),扩大乘数效应;微观经济效应层面强调社区和贫困人群参与,确保旅游业发展给穷人带来净收益和有助于减少贫困。文章运用PPT的核心理念,以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为例,从微观经济效应视角提出了3种PPT模式:以核心景区为基础的传统旅游PPT模式,以彭阳小流域治理生态景观和西吉马铃薯农作物景观为基础的摄影利基旅游PPT模式,以回乡文化、地域文化、丝路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利基旅游PPT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 传统旅游 利基旅游 微观经济效应 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扶贫开发思路研究
4
作者 任燕 《呼兰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18-22,共5页
到1999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200万人,贫困人 口在较长一段时间还将存在,贫困人口的分布会越来越分散,剩余贫困人口 越来越集中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地区,扶持难度进一步加大.21 世纪确定什么样的扶贫战略,... 到1999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200万人,贫困人 口在较长一段时间还将存在,贫困人口的分布会越来越分散,剩余贫困人口 越来越集中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地区,扶持难度进一步加大.21 世纪确定什么样的扶贫战略,采取什么样的扶贫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 十分紧迫的任务,是当前摆在政府决策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文 章在上述背景下,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进行探析,以期为政府的反贫困战略 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扶贫人口 扶贫方式 扶贫开发 发展路略
下载PDF
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历史沿革与创新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凌建 《财务与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95,共6页
从时间、空间入手,分析了国内各个历史阶段的扶贫模式,在总结历史经验以及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内外部力量有机结合、效率和公平相结合、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相结合、勇于坚持和勇于创新相结合、统筹的原则,分析预测了我国农村扶贫... 从时间、空间入手,分析了国内各个历史阶段的扶贫模式,在总结历史经验以及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内外部力量有机结合、效率和公平相结合、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相结合、勇于坚持和勇于创新相结合、统筹的原则,分析预测了我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趋势,提出了股权式、法制化、"发达地区补贫困地区、城市带动农村、以工补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一系列先进的反贫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模式扶贫工作贫困人口
下载PDF
The World Benefits from China’s Poverty Reduction Achievements
6
作者 LU RUCAI 《China Today》 2015年第7期23-25,共3页
STATE leaders from 189 countries that attended the Millennium Summit in 2000 adopted the UN Millennium Declaration,and so committed to helping achieve the eight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The first was to eradicate ... STATE leaders from 189 countries that attended the Millennium Summit in 2000 adopted the UN Millennium Declaration,and so committed to helping achieve the eight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The first was to eradicate extreme poverty and hunger.In an interview with Chinese media in 2011,UN Secretary-General Ban Ki-moon said that China’s"remarkable progress"had"contributed to our global MDG results,"notably in helping the world to"lift at least half of the extremely poor people out of pov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ping interview Millennium Poverty extreme committed poverty assistance notably attended
下载PDF
Rural Labor Migration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 被引量:15
7
作者 Peng Jia Yang Du Meiyan Wang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17年第6期45-64,共20页
Using various sources of dat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tributions of rural labor migr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still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eople livi... Using various sources of dat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tributions of rural labor migr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still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in poverty in rural areas, while the effectiveness of migration on poverty reduction has declined, implying an urgent need for new approaches to poverty reduction. China's experiences could also be valuabl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verty reduction rural labor migration social protec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