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扶贫题材网络电影的农民形象塑造与创作反思
1
作者 徐锦博 张聪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网络平台涌现出一批以乡村扶贫为题材的网络电影,对我国农民形象的塑造、乡土情感话语的表达以及新农村故事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类电影对农民形象“模范化”、性格单一化等塑造特征进行了全...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网络平台涌现出一批以乡村扶贫为题材的网络电影,对我国农民形象的塑造、乡土情感话语的表达以及新农村故事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类电影对农民形象“模范化”、性格单一化等塑造特征进行了全新改变:通过设置与农民具有自然联系的乡土诗性空间,来观照农民个体的情感话语;通过生动的平民喜剧化农民形象,让观众了解乡土文化。但农民形象边缘化、标签化,新式农民形象模式化等也成了目前乡村扶贫题材网络电影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网络电影 乡土诗性空间 平民喜剧化 农民形象塑造
下载PDF
近年扶贫题材电影中的爱情叙事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大军 赵志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4,共5页
近年扶贫题材电影中的爱情叙事追新求异、精彩纷呈,构成此类电影的一道亮丽景观。在扶贫视域下,“爱情”作为方法与问题具有拓展艺术表现领域、深化扶贫主题阐释等审美功能。当下扶贫题材电影立足于爱情叙述与扶贫话语两者间的有机关联... 近年扶贫题材电影中的爱情叙事追新求异、精彩纷呈,构成此类电影的一道亮丽景观。在扶贫视域下,“爱情”作为方法与问题具有拓展艺术表现领域、深化扶贫主题阐释等审美功能。当下扶贫题材电影立足于爱情叙述与扶贫话语两者间的有机关联,在爱情叙事的基本类型、爱情叙述的艺术表征与爱情话语的价值诉求等方面积极探索,让此类电影的娱乐价值与社会内涵得到显著增强,不仅实现了新时代主旋律书写的意义旨归,也赢得了观众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电影 精准扶贫 爱情叙事 叙事策略 成长主题
下载PDF
农村扶贫题材影视剧创作研究
3
作者 张淑华 王楚乔 《声屏世界》 2023年第24期48-50,共3页
当下农村扶贫题材影视作品凭借浓厚的主旋律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质呈现出独有的价值,日益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大众化艺术,并且也逐渐地与相同类型的电视艺术构成了互文效应。但是农村扶贫题材影视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色彩也在逐渐淡化,... 当下农村扶贫题材影视作品凭借浓厚的主旋律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质呈现出独有的价值,日益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大众化艺术,并且也逐渐地与相同类型的电视艺术构成了互文效应。但是农村扶贫题材影视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色彩也在逐渐淡化,并且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导致农村形象越发固化。文章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农村扶贫题材电视剧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这类题材所具有的叙述作用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题材 扶贫题材 影视剧 脱贫攻坚
下载PDF
张穆扶贫题材电影的艺术建构与当代价值
4
作者 孙延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134,共4页
张穆导演作为我国青年导演代表之一,创作了具有代表性的扶贫题材电影《青春不悔》《女记者的日记》《撒坝味道》。几部影片分别以纪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原型人物形象,叙述了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情节,记录了贫困家庭脱贫的历程。张穆的作... 张穆导演作为我国青年导演代表之一,创作了具有代表性的扶贫题材电影《青春不悔》《女记者的日记》《撒坝味道》。几部影片分别以纪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原型人物形象,叙述了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情节,记录了贫困家庭脱贫的历程。张穆的作品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国家扶贫政策的优越性,深刻表达出扶贫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新时代农村的新风貌。张穆导演的扶贫题材电影,弘扬新时代主旋律,创作的艺术内涵有力地熏陶新时代青年正确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穆 导演 扶贫题材 艺术建构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近年扶贫题材电影的“反贫困叙事”
5
作者 冯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87,共4页
扶贫题材电影是近年来创作颇丰的电影类型之一,其基于中国国情、扎根农村大地,通过影像的方式展现农村地区的贫困面貌,以及摆脱贫困、艰苦奋斗的辛酸历程。从呈现贫困、认识贫困到克服贫困,反贫困不但是贯穿影片、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在叙... 扶贫题材电影是近年来创作颇丰的电影类型之一,其基于中国国情、扎根农村大地,通过影像的方式展现农村地区的贫困面貌,以及摆脱贫困、艰苦奋斗的辛酸历程。从呈现贫困、认识贫困到克服贫困,反贫困不但是贯穿影片、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在叙事逻辑、动力及策略,还是扶贫电影关键的思想立意。影片繁复的贫困书写、剧情叙事过程中的主体型塑与建构以及扶贫路径选择,共同构成了“反贫困叙事”的话语系统与叙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电影 反贫困叙事 贫困书写 主体建构 扶贫路径
下载PDF
扶贫题材电视剧在互联网传播中的地方性生产——基于电视剧《山海情》的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雷璐荣 《现代视听》 2021年第2期18-22,共5页
互联网传播的革新方式让电视剧的"地方性生产"从对"内容表征"的分析转向对"生产过程"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网络观众获得自主实践权利、"地域消失"后的"地方"泛化、日常生活被放大化... 互联网传播的革新方式让电视剧的"地方性生产"从对"内容表征"的分析转向对"生产过程"的关注;在这一过程中,网络观众获得自主实践权利、"地域消失"后的"地方"泛化、日常生活被放大化呈现,使得"地方性"走出向内的视角局限,发挥出"跨地性"传播的潜能。以《山海情》为代表的扶贫题材电视剧,将其内在"地方性"显性化,并通过网络传播完成了颇有创新性的地方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媒介 扶贫题材电视剧 地方性生产 互联网传播
下载PDF
扶贫题材电视剧热播后的冷思考
7
作者 李广元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62-66,共5页
扶贫题材电视剧作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一个分支,大多以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来展现宏大的时代命题,用小故事来讲大时代。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的背景下,2020年扶贫题材电视剧集中上映,其中虽然不乏上乘之作,但很大一部分作品普遍存在... 扶贫题材电视剧作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一个分支,大多以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来展现宏大的时代命题,用小故事来讲大时代。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的背景下,2020年扶贫题材电视剧集中上映,其中虽然不乏上乘之作,但很大一部分作品普遍存在故事内容同质化、人物塑造脸谱化、情节模式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一现象,尽快找出其中的症结所在,以推动农村题材电视剧不断创新与积极转型,走向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电视剧 问题 同质化 思考 展望
下载PDF
新时代扶贫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与创新
8
作者 杜君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44,共3页
当前,以扶贫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进入深耕阶段。新时代的扶贫题材作品坚定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注重人物类型的阐述功能、延续民族特色的叙事风格、尝试多元跨界的类型实践。这些扶贫作品紧随时代脉搏和文艺潮流,展现出创作新动向,表... 当前,以扶贫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进入深耕阶段。新时代的扶贫题材作品坚定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注重人物类型的阐述功能、延续民族特色的叙事风格、尝试多元跨界的类型实践。这些扶贫作品紧随时代脉搏和文艺潮流,展现出创作新动向,表现出鲜明的新时代特色,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 影视创新 主旋律
下载PDF
扶贫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塑造及价值传达
9
作者 李广元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88-91,共4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扶贫攻坚战役,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昔日的贫困山村终于在党的领导和党员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旧貌换新颜。各类扶贫题材影视剧从不同层面展示了这一辉煌成果,并在剧中塑造了一大批在扶贫攻坚道路上不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扶贫攻坚战役,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昔日的贫困山村终于在党的领导和党员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旧貌换新颜。各类扶贫题材影视剧从不同层面展示了这一辉煌成果,并在剧中塑造了一大批在扶贫攻坚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的跋涉者形象,其中也包括女性。本文试图在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扶贫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并对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塑造进行分析,继而解读扶贫题材影视作品中女性的价值传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影视剧 女性形象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论中国扶贫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以《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石头花开》等为例
10
作者 张智华 李赟 《海河传媒》 2021年第3期12-15,共4页
中国扶贫题材电视剧是以脱贫攻坚战为背景,用电视剧的方式,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农村地区脱离贫困、走向小康的艰辛过程。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在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中均有体现。中国扶贫题材电视剧的现实意义... 中国扶贫题材电视剧是以脱贫攻坚战为背景,用电视剧的方式,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农村地区脱离贫困、走向小康的艰辛过程。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在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中均有体现。中国扶贫题材电视剧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重大。中国扶贫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引人入胜,价值取向充满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扶贫题材电视剧 叙事策略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共同体美学视域下的中国扶贫题材电影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龚金平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14-21,共8页
在共同体美学的视域下,我们对扶贫题材电影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看其能否激发观众的"他者思维",对人物的处境、选择产生认同心理。遗憾的是,中国扶贫题材电影一度满足于担任政策宣讲员的角色,以一种非常生硬刻意的方式完... 在共同体美学的视域下,我们对扶贫题材电影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看其能否激发观众的"他者思维",对人物的处境、选择产生认同心理。遗憾的是,中国扶贫题材电影一度满足于担任政策宣讲员的角色,以一种非常生硬刻意的方式完成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与主题表达。近年来比较成功的扶贫题材电影,则能与共同体美学的精神不谋而合,在正面人物的身份定位、工作理念、行为逻辑等方面与观众形成情感共同体;即使是"后进人物",也致力于从人物的困厄处境中找到他们精神贫困的根源,努力使"后进人物"也能够与观众产生道德和情感共鸣。这说明,扶贫题材电影的创作在共同体美学的照拂下,不仅可以和我们这个时代产生共振,还可以和人心产生共情、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电影 共同体美学 政策宣讲 深度共情
下载PDF
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的叙事新变与语态转向
12
作者 胡建红 《三明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8-72,共5页
作为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叙事语态转向的典型代表,《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取得市场与口碑的双赢。两部作品与《十八洞村》《秀美人生》等相较,在叙事节奏、类型融合、审美表征、叙事语态方面都有明显不同。类型化的叙事节奏、多... 作为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叙事语态转向的典型代表,《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取得市场与口碑的双赢。两部作品与《十八洞村》《秀美人生》等相较,在叙事节奏、类型融合、审美表征、叙事语态方面都有明显不同。类型化的叙事节奏、多元化的类型融合直指商业上的突破,审美表征由悲转喜、以喜为正迎合主流年轻受众的审美接受心理。叙事语态的转向,使得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转换为一种平民化、个体化的情感书写,完成主流价值、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之间的缝合,叙事旨归普通人物的生命体验与精神成长,形成一种普遍的价值与情感,唤醒观众内心的时代印记,从而升腾到集体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主旋律 类型融合 类型叙事 语态转向
下载PDF
浅析扶贫题材电影《一点就到家》的年轻化表达
13
作者 农钰婷 《视听》 2022年第2期81-83,共3页
扶贫题材电影《一点就到家》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以励志创业故事、贴近生活日常的情节设计和轻喜剧风格,实现与年轻人的情感共鸣,又通过塑造个性鲜明的青年人物形象,建构起观看者的身份认同,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为同类题材电影注入&... 扶贫题材电影《一点就到家》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以励志创业故事、贴近生活日常的情节设计和轻喜剧风格,实现与年轻人的情感共鸣,又通过塑造个性鲜明的青年人物形象,建构起观看者的身份认同,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为同类题材电影注入"年轻基因"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化表达 扶贫题材电影 《一点就到家》
下载PDF
共同体美学视域下扶贫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研究
14
作者 张译心 《视听》 2022年第1期61-63,共3页
扶贫题材电视剧创作者秉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扶贫为主题,展现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成果和农民的物质、精神生活面貌。扶贫剧将平民视角与家国叙事相结合,呈现"共同体叙事"的意识,与观众共情,与时代共振;巩固脱贫成果,深化乡村... 扶贫题材电视剧创作者秉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扶贫为主题,展现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成果和农民的物质、精神生活面貌。扶贫剧将平民视角与家国叙事相结合,呈现"共同体叙事"的意识,与观众共情,与时代共振;巩固脱贫成果,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符合国家、人民共同的利益观。扶贫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者可将共同体美学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坚持与观众对话,真正了解观众的诉求;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内涵,扎根基层,保持对现实的敏感度,拍出让观众共情、与时代共振的作品,从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国外观众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电视剧 共同体美学 共同体叙事 共同利益观
下载PDF
扶贫题材电影民俗文化书写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大军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8-74,共7页
扶贫题材电影作为反映当下新农村建设与新农民形象的一种新主流电影,民俗文化在主题形塑与影像生产中彰显独特叙事景观。该类型电影以现代化与城市化为文化语境诠释乡村发展与文化记忆的重构问题,使得乡愁表达及其再生产成为影片主题建... 扶贫题材电影作为反映当下新农村建设与新农民形象的一种新主流电影,民俗文化在主题形塑与影像生产中彰显独特叙事景观。该类型电影以现代化与城市化为文化语境诠释乡村发展与文化记忆的重构问题,使得乡愁表达及其再生产成为影片主题建构的重要维度。该类型电影通过扶贫攻坚视域下乡村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的传承与改造,展现了民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呈现了扶贫视域下民俗自身的保存与沿革,表现了民俗传统对乡民家园体验与身份认同的生产与重塑。同时,女性主义视域下扶贫影像空间的开拓也构成此类电影又一值得关注的审美向度。扶贫题材电影中的民俗叙事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再生产与中国形象再建构的价值基石,也是驱动该类型电影更好地展现中国风采、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电影 民俗文化 文化乡愁 家园情感 性别正义
原文传递
新时代扶贫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
16
作者 刘丽芸 吴延康 《当代电视》 2023年第7期78-81,共4页
近年来的扶贫题材纪录片记录了脱贫攻坚的艰苦历程,展现了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同时也折射出传统乡土社会的一系列变迁。扶贫题材纪录片采取了平民化的纪录立场,形成干群关系互动的叙事模式,呈... 近年来的扶贫题材纪录片记录了脱贫攻坚的艰苦历程,展现了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同时也折射出传统乡土社会的一系列变迁。扶贫题材纪录片采取了平民化的纪录立场,形成干群关系互动的叙事模式,呈现新型乡村共同体建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纪录片 平民立场 干群互动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从《山海情》谈中国扶贫题材电视剧的话语框架建构 被引量:10
17
作者 魏佳 《传媒观察》 CSSCI 2021年第6期29-35,共7页
扶贫题材电视剧具有鲜明的政治目的,以广大农村为叙事空间,以党员干部和村民为主要人物,以脱贫攻坚为叙事线索和最终目标。扶贫剧中很多选材来自真实生活,是艺术加工后的虚拟故事对现实社会的观照,需要探索和建构一套完整的话语框架,搭... 扶贫题材电视剧具有鲜明的政治目的,以广大农村为叙事空间,以党员干部和村民为主要人物,以脱贫攻坚为叙事线索和最终目标。扶贫剧中很多选材来自真实生活,是艺术加工后的虚拟故事对现实社会的观照,需要探索和建构一套完整的话语框架,搭建扶贫剧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本文以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为核心要素,从《山海情》谈中国扶贫剧的话语框架建构,诠释了脱贫攻坚战略的意义,为未来的影视剧创作充分发挥正能量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电视剧 话语框架 山海情 国家叙事 平民视角
原文传递
扶贫题材影视剧的叙事策略和话语建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明 刘坤婷 《传媒观察》 CSSCI 2022年第2期48-53,共6页
近些年,扶贫题材影视剧在叙事话语策略、人物主体塑造以及民族艺术元素彰显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影像特色。但该类影视作品也面临作品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内容表达创新力不足、作品宣发力度不够等问题。扶贫题材影视剧要讲好中国脱贫故... 近些年,扶贫题材影视剧在叙事话语策略、人物主体塑造以及民族艺术元素彰显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影像特色。但该类影视作品也面临作品数量少、质量参差不齐、内容表达创新力不足、作品宣发力度不够等问题。扶贫题材影视剧要讲好中国脱贫故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拓展"扶贫"主题创作,重视社交媒体平台,完善传播渠道,增强国际传播力,使扶贫影视作品成为海内外展现中国脱贫经验与人民智慧,构建良好国家形象的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剧 扶贫题材 脱贫故事 对外传播
原文传递
新时代扶贫题材电视剧的伦理审美镜像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伟 《文艺评论》 CSSCI 2021年第2期112-120,共9页
扶贫题材电视剧试图寻求创作的突破和创新,呈现出新时代扶贫剧的伦理审美镜像。剧作把宏大的家国伦理情怀融合于日常生活叙事,树立当代青年人的时代担当意识与创新精神,阐释乡土伦理接受现代文明中由碰撞走向融合的状态,从而彰显出新时... 扶贫题材电视剧试图寻求创作的突破和创新,呈现出新时代扶贫剧的伦理审美镜像。剧作把宏大的家国伦理情怀融合于日常生活叙事,树立当代青年人的时代担当意识与创新精神,阐释乡土伦理接受现代文明中由碰撞走向融合的状态,从而彰显出新时代背景下扶贫精神的传承,也反映出现实的民生问题,以及扶贫进程中乡土伦理积极与消极的两面化道德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题材 家国情怀 时代责任 乡土伦理 现代文明
原文传递
聚焦奋斗者群像的中国赞歌——2020年扶贫题材电视剧评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鹏群 《当代电视》 CSSCI 2021年第3期66-68,共3页
2020年播出的扶贫题材电视剧,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明的奋斗者形象,反映了近年来农村变革的现实图景,高扬了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但扶贫题材电视剧对政策元素的图解现象仍然存在,对中国农村的深度呈现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扶贫题材电视剧 奋斗者群像 聚焦现实热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