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里对人民公社体制的批判与否定 被引量:2
1
作者 丁龙嘉 《泰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诞生于狂热"大跃进"年代的、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桥梁的人民公社,面世之后连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两场大灾难。但其作为载入党的文件和共和国宪法而得以肯定的体制,是难以被撼动的。万里在人民公社诞生之初就提出了质疑,在1978... 诞生于狂热"大跃进"年代的、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桥梁的人民公社,面世之后连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两场大灾难。但其作为载入党的文件和共和国宪法而得以肯定的体制,是难以被撼动的。万里在人民公社诞生之初就提出了质疑,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尖锐而系统地批判了人民公社三大体制性弊端,要求进行改革。与此同时,他和安徽省的广大农民、干部,在实践中率先突破"左"的束缚,推行包产、包干到户,否定人民公社体制。万里于1980年进入中央决策层后,在邓小平、胡耀邦的支持下,将双包到户推向全国,并最终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现行体制。1993年召开的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接受万里的提议,修改了宪法,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载入宪法,把"人民公社"从宪法中删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里 人民公社体制 批判与否定
下载PDF
马克思与现代性:既批判、否定,又肯定并超越
2
作者 黄明娣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9-73,共5页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野下,现代性无论是在社会存在还是在社会意识层面,都呈现出尖锐的矛盾,而资本的私有制乃是它的"根"。马克思既对现代性的"物的依赖"现象和形而上学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及其现实基础资本私有制...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野下,现代性无论是在社会存在还是在社会意识层面,都呈现出尖锐的矛盾,而资本的私有制乃是它的"根"。马克思既对现代性的"物的依赖"现象和形而上学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及其现实基础资本私有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否定,也对其普遍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及其理性精神和主体性意识这一基本原则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则集中体现了对现代性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性 唯物史观 批判与否定 肯定并超越
下载PDF
鲁迅杂文,何以为美?——对于杂文生命力来源的一种认识
3
作者 邹建军 《写作》 2016年第12期71-75,共5页
鲁迅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创者,同时也是中国杂文的奠基人。而之所以如此,首先就是因为鲁迅杂文所具有的大美品格。本文对鲁迅杂文何以为美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本文认为:一是美在独立的人格与思想;二是美在独特的个性与气质;... 鲁迅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创者,同时也是中国杂文的奠基人。而之所以如此,首先就是因为鲁迅杂文所具有的大美品格。本文对鲁迅杂文何以为美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本文认为:一是美在独立的人格与思想;二是美在独特的个性与气质;三是美在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批判;四是美在以反语的方式进行艺术表达;五是美的特别简洁与精准的语言。鲁迅的杂文数量巨大,影响巨大,然而对于其美的特质如果没有清楚的认识,只是将其当成一般的散文或论文,则有可能会让中国的杂文事业后继无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杂文 何以为美 个性气质 批判与否定
下载PDF
中国近代以来身体观的建构
4
作者 高晞 《新华文摘》 2024年第10期63-66,共4页
“以人身向征”的方法传播神学思想,是明末来华耶稣会士带人中国的,一度被中国历史学家误认为他们是将西方的科学知识传人了中国。这种方法在19世纪的中国显现出更为强烈的时代特征。解剖生理学知识不仅被传教士当作批判与否定中国医学... “以人身向征”的方法传播神学思想,是明末来华耶稣会士带人中国的,一度被中国历史学家误认为他们是将西方的科学知识传人了中国。这种方法在19世纪的中国显现出更为强烈的时代特征。解剖生理学知识不仅被传教士当作批判与否定中国医学的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学思想 传教士 解剖生理学 来华耶稣会士 身体观 科学知识 批判与否定 近代以来
原文传递
劳动价值论屡遭非议的深层原因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邰丽华 陈翔云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2010年第4期128-139,共12页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诞生之日起,一直饱受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批判和指责。改革开放以后,国内也出现了怀疑和否定劳动价值论的主张。在经济思想史上,一百多年以来关于劳动价值论是对还是错、应该继续坚持还是立即放弃的争吵始终未曾间...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诞生之日起,一直饱受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批判和指责。改革开放以后,国内也出现了怀疑和否定劳动价值论的主张。在经济思想史上,一百多年以来关于劳动价值论是对还是错、应该继续坚持还是立即放弃的争吵始终未曾间断。本文试图从研究者的立场、研究方法、具体范畴的不同解析并联系经济发展现实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入手,尝试探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频繁遭受批判和否定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批判与否定 原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