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康德哲学的批判主体性认识论 被引量:7
1
作者 严福平 吴珍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28,共4页
在充分考察了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缺陷之后,康德提出了人类理性能力的批判主体性来建立新哲学,将以往的认识轴心完全颠覆:建立以"人"为中心,"自然"围绕"人"转,以批判主体性来构建主客统一的认识论体系,从而... 在充分考察了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缺陷之后,康德提出了人类理性能力的批判主体性来建立新哲学,将以往的认识轴心完全颠覆:建立以"人"为中心,"自然"围绕"人"转,以批判主体性来构建主客统一的认识论体系,从而进行了一场"哥白尼式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批判主体性 自我意识 “人为自然立法”
下载PDF
“主体性”批判的意义及其限度 被引量:12
2
作者 贺来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4,共7页
对近代哲学的"主体性"观念进行深入的批判,这是现当代西方哲学的重大主题之一。"主体"的"实体化",使得"主体"成为无根、独断和封闭的存在,这是导致"主体性"批判的深层根源。现当代... 对近代哲学的"主体性"观念进行深入的批判,这是现当代西方哲学的重大主题之一。"主体"的"实体化",使得"主体"成为无根、独断和封闭的存在,这是导致"主体性"批判的深层根源。现当代哲学的"主体性"批判破解了"主体"的"实体化",有力地深化了人的自我理解,取得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成果。但是,"主体性"批判又有其限度,在消解"实体化"的"主体"之后,作为"非实体化"的"价值主体"仍然有其不可消解的存在合法性。在摆脱现代性方案的教条和独断倾向,破解"主体性"原则的实体化思维方式的前提下,捍卫个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地位,实质就是在捍卫文明发展所凝聚的重大成果。这既构成"主体性"批判的限度,同时也是"主体性"批判的深层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主体性 主体性批判 主体性批判的限度 价值主体
下载PDF
主体性:后现代语境中的批判与理论重建 被引量:6
3
作者 詹艾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7,共5页
在当前的中国,深化主体性问题研究意义深远。近代确立起来的主体性原则遭受到西方多样的后现代理论的共同批判。然而,后现代主义者内部也出现了主体性的理论重建倾向;这固然存在局限,但因其讨论问题的现实针对性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开拓... 在当前的中国,深化主体性问题研究意义深远。近代确立起来的主体性原则遭受到西方多样的后现代理论的共同批判。然而,后现代主义者内部也出现了主体性的理论重建倾向;这固然存在局限,但因其讨论问题的现实针对性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开拓性而无可置疑地具有突出的思想意义。主体性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它不可消解。基于后现代语境中主体性批判及其理论重建的复杂思想事实的存在,学界完全有必要结合新时期以来主体性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命运对它进行当下反思,并致力于主体的新质形态和主体性的新形式的探索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后现代语境 主体性批判 理论重建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对象性原则
4
作者 于桂凤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8期57-60,共4页
主体性是近代哲学的本质规定之一,主体性问题则是近代哲学的基础性问题,在黑格尔哲学中得到了极致的发展。费尔巴哈依据对象性原则所进行的主体性批判虽然给主体性哲学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这种批判最终还是在形而上学的范围内进行的,所... 主体性是近代哲学的本质规定之一,主体性问题则是近代哲学的基础性问题,在黑格尔哲学中得到了极致的发展。费尔巴哈依据对象性原则所进行的主体性批判虽然给主体性哲学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这种批判最终还是在形而上学的范围内进行的,所以并没有摆脱主体性哲学的内在困境。马克思立足于人的对象化的感性活动,不但为主体性批判的完成提供了可能,而且为主体性哲学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恩 主体性批判 对象性原则
下载PDF
资本主体性批判: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现实维度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晶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0-16,共7页
主体形而上学和资本主体性存在内在契合。资本主体性是指资本反客为主,攫取了人的主体性,成为吞噬和控制一切非资本之物的霸权,并最终导致"人受抽象统治"的生存状态。主体形而上学通过确立资本的主体地位在现实层面实现了对... 主体形而上学和资本主体性存在内在契合。资本主体性是指资本反客为主,攫取了人的主体性,成为吞噬和控制一切非资本之物的霸权,并最终导致"人受抽象统治"的生存状态。主体形而上学通过确立资本的主体地位在现实层面实现了对人的统治。马克思通过理论和经济层面的双重主体性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体性的虚幻性,把人从资本统治中解放出来是马克思寻求的人的解放之路。马克思主体性批判采取了社会历史批判方式,不仅对主体性的"副本"进行批判,还对主体性的"原本"进行批判,对资本主体性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现实维度,彰显出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主体性批判 资本主体性 主体形而上学 自由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三重维度——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安 张艳涛 《宁夏党校学报》 2020年第3期24-33,共10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用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批判了黑格尔以抽象理性思辨为基础的主体性、以历史生成的主体性批判了黑格尔超历史的主体性,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哲学之维.通过对资本形而...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用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批判了黑格尔以抽象理性思辨为基础的主体性、以历史生成的主体性批判了黑格尔超历史的主体性,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哲学之维.通过对资本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本质和起源,揭露资本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资本对整个世界的支配力,而且表现为资本逻辑运作的实质在于异化劳动对人的统治,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经济学之维.通过对粗陋的共产主义和政治的共产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分析了私有财产的两个对立面和双重本质,阐述了人类获得解放的政治组织形式——真正的共产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凸显了主体性批判的政治学之维.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三重维度之间相互映现、内在贯通,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体性批判的独特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主体性批判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主体性批判——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7
作者 张常忠 《咸宁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1-23,38,共4页
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方法论,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剖析当今流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各节在释明了上述思潮的哲学基础后,指出了它们在实践层面上的苍白无力。
关键词 主体性批判 理性 意志自由 实践哲学 主体革命 “西方马克思主义” 唯物主义方法论
下载PDF
哲学语境下主体性文论与主体间性文论的关联 被引量:2
8
作者 詹艾斌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3期110-114,共5页
主体间性文论的提出是杨春时近20年文学与美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在于探讨其与主体性文论之间的关联问题。对主体性理论缺陷的个人确认是杨春时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间性文论转向的前提性思考。这一转向表现为在新的... 主体间性文论的提出是杨春时近20年文学与美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在于探讨其与主体性文论之间的关联问题。对主体性理论缺陷的个人确认是杨春时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间性文论转向的前提性思考。这一转向表现为在新的哲学语境下对主体性文论批判的延续和深化。主体性文论和主体间性文论是在主体伸张文论建构理路之下存在密切关联的两个环节的理论书写;而这一关联是一种批判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文学理论 文学主体性理论 主体性文论批判 延续与深化
下载PDF
从“认知主体”到“价值主体”--深化“主体性”研究的重大课题 被引量:1
9
作者 贺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3年第1期163-175,共13页
“主体性”曾是当代中国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往对“主体性”的探讨所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在于缺乏对“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自觉区分.在哲学史上,康德最早对“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界限以及价值主体的优先性进行了深刻的阐... “主体性”曾是当代中国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往对“主体性”的探讨所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在于缺乏对“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自觉区分.在哲学史上,康德最早对“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界限以及价值主体的优先性进行了深刻的阐明.这一思想理路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的历史遗产,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坚持这种区分,把“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视为“主体性”在性质上有着重大不同的两个维度,我们将可以在扬弃“主体性”狭隘的认识论内涵的同时,维护其丰富的价值论内涵,可以在拆解以“认知主体”为核心的“主体形而上学”立场的同时,为“价值主体”的存在合法性提供有力的辩护.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在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康德关于“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划界和“价值主体”优先的思想,把人理解为“自由”“目的”和“责任”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最为精髓和最富当代价值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主体 价值主体 主体性 主体性批判
下载PDF
心学批判的有效性及其限度——以王船山的心学批判为例
10
作者 孙钦香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150,共8页
与陆王心学的兴起演进相伴而生的便是心学批判史的展开,而王船山即此心学批判史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首先,基于心性之辨,批评陆王“心即理”说,克服心学“主体性形上学”,在超越与内在之间保持均衡;其次,承继朱子“格物始教”,并积极回... 与陆王心学的兴起演进相伴而生的便是心学批判史的展开,而王船山即此心学批判史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首先,基于心性之辨,批评陆王“心即理”说,克服心学“主体性形上学”,在超越与内在之间保持均衡;其次,承继朱子“格物始教”,并积极回应阳明之问,批评陆王“第一义工夫”;最后,对心学之社会政治风气影响的批判显然属“外在批判”,但针对李贽、陶望龄等对当时文风影响的批判,却也言之成理。可见,船山的心学批判有其思想效力,但亦有其限度,与陆王心学共享“仁义固有”,这决定其在人性的看法上仍属于广义道学,且其“外在批判”存在苛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批判 主体性形上学”批判 “第一义工夫”批判 外在批判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批判的三重向度及其当代价值——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杨梦欣 王浩斌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6-33,共8页
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资本批判思想可以从现象性批判、主体性批判、价值性批判三个向度加以考察。就资本现象性批判而言,马克思认为资本并非由自然法赋予资产阶级的“自然权利”,而是由工人异化劳动生发的资产阶级“历... 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资本批判思想可以从现象性批判、主体性批判、价值性批判三个向度加以考察。就资本现象性批判而言,马克思认为资本并非由自然法赋予资产阶级的“自然权利”,而是由工人异化劳动生发的资产阶级“历史权利”;就资本主体性批判而言,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取代人成为社会的主体,凌驾并漠视着人;就资本价值性批判而言,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资本的积极扬弃,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人的解放”的价值指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从而引导资本有序发展,使资本为人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资本 现象性批判 主体性批判 价值性批判
下载PDF
“哥白尼转向”的回转--阿多诺对康德主体性哲学的批判性重构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凤才 杨潇潇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32,127,128,共10页
通过对康德主体性哲学的批判性重构,阿多诺确立了自己理论框架中的诸要素:一是批判了对康德哲学的主体主义解读,断定康德哲学的主要兴趣不是主体首要性,而是通过物自体概念暗示的客体的非同一性要素,强化了客体优先性;二是通过对康德的... 通过对康德主体性哲学的批判性重构,阿多诺确立了自己理论框架中的诸要素:一是批判了对康德哲学的主体主义解读,断定康德哲学的主要兴趣不是主体首要性,而是通过物自体概念暗示的客体的非同一性要素,强化了客体优先性;二是通过对康德的抽象主体概念,以及从抽象主体转变为支配性主体的历史过程的批判,明确了先天的反思机制必须转变为后天的反思实践,并以此为基础阐发了反思性主体概念;三是批判了康德的先验主体概念,强调了先验主体的历史性,解构了先验主体的权力感和永恒性,凸显了真正的经验主体概念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主体性哲学批判 客体优先性 反思性主体 经验主体
原文传递
人的诞生与消亡——“知识考古学”与福柯的早期主体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德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7-141,共5页
"知识考古学"是福柯早期的现代性主体批判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论。通过对人类知识的形成进行考古学调查,福柯解构了现代性的历史观与主体观。但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并不是一种后现代批判。从它的功能与效果来看,福柯的现代性主... "知识考古学"是福柯早期的现代性主体批判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论。通过对人类知识的形成进行考古学调查,福柯解构了现代性的历史观与主体观。但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并不是一种后现代批判。从它的功能与效果来看,福柯的现代性主体批判的用意不在于颠覆,而在于对主体性的"纠偏"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知识考古学” 《知识考古学》 《词与物》 主体性批判
下载PDF
现代性总问题与《资本论》的现代性批判
14
作者 邵然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47,共9页
现代世界是以现代性为主导的世界,启蒙以来的现代社会是许多伟大思想家的共同视域。在这些思想家中,黑格尔和马克思是对现代性问题最敏感的人。为了克服现代性总问题导致的人类生活的普遍分裂状态,黑格尔和马克思都从理性与现实同一的... 现代世界是以现代性为主导的世界,启蒙以来的现代社会是许多伟大思想家的共同视域。在这些思想家中,黑格尔和马克思是对现代性问题最敏感的人。为了克服现代性总问题导致的人类生活的普遍分裂状态,黑格尔和马克思都从理性与现实同一的原则出发,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刻反省和批判。但是,当黑格尔将理性与现实进行和解的现代性批判,最终把握为概念向现存世界彻底妥协的时候,马克思则通过诉诸资本批判真正超越了前者。《资本论》的现代性批判,既指明了资本在现代社会的“主体性”地位及其对人进行全面统治和奴役的“同一性逻辑”,又强调了以资本增殖为核心的政治经济矛盾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正是通过对资本逻辑内在否定性的深刻揭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代性批判,“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洞悉到资本主义社会“自我毁灭的种子”,回答了“人的自由解放之谜”,具有在根基处瓦解西方现代性体系的革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主体性原则 分裂 资本主体性批判 人类解放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批判视域下韩炳哲的艺术哲学思想
15
作者 罗倩 江海洋 徐军 《哲学进展》 2023年第11期2236-2241,共6页
在艺术哲学丧失真理性地位的现代条件下,韩炳哲依然坚持艺术与哲学解放思想的力量,分别从古典思想与现代思想当中汲取理论资源,对糅合了主体主义原则和资本主义原则的数字资本主义审美经验予以批判。在韩炳哲看来,一方面,数字资本主义... 在艺术哲学丧失真理性地位的现代条件下,韩炳哲依然坚持艺术与哲学解放思想的力量,分别从古典思想与现代思想当中汲取理论资源,对糅合了主体主义原则和资本主义原则的数字资本主义审美经验予以批判。在韩炳哲看来,一方面,数字资本主义的审美经验承袭近代以来西方哲学主体主义的思路,沉溺于主体意识内部自我满足、自我封闭,丧失了人与世界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数字资本主义塑造的感性艺术形象实际上是经济理性算计的结果,它仍屈从于资本主义抽象理性的逻辑体系。对此,韩炳哲主张在主体外部开辟出他者的审美空间,“他者之美”将解放封闭的主体自我意识,打开新的存在的可能性,为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铺展出新的理论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炳哲 艺术哲学 他者 主体性批判
下载PDF
深化“主体性”研究的重大课题--从“认知主体”到“价值主体” 被引量:18
16
作者 贺来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3,共7页
"主体性"曾是当代中国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往对"主体性"的探讨所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在于缺乏对"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自觉区分。在哲学史上,康德最早对"认知主体"和"价... "主体性"曾是当代中国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往对"主体性"的探讨所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在于缺乏对"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自觉区分。在哲学史上,康德最早对"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界线以及价值主体的优先性进行了深刻的阐明。这一思想理路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和评估"主体性"原则的历史遗产,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坚持这种区分,把"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视为"主体性"在性质上有着重大不同的两个维度,我们将可以在扬弃"主体性"狭隘的认识论内涵的同时,维护其丰富的价值论内涵;可以在拆解以"认知主体"为核心的"主体形而上学"立场的同时,为"价值主体"的存在合法性提供有力的辩护。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在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康德关于"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划界和"价值主体"优先的思想,把人理解为"自由"、"目的"和"责任"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最为精髓和最富当代价值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主体 价值主体 主体性 主体性批判
原文传递
马克思劳动主体性的正义坐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条新解读 被引量:6
17
作者 姜涌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7,共5页
以资本与劳动关系作为切入点,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条加以诠释,可以发现马克思当时的语境主要是政治经济学,旨在褒扬劳动主体性,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现象,唯物史观的建构只是其"副产品"。... 以资本与劳动关系作为切入点,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条加以诠释,可以发现马克思当时的语境主要是政治经济学,旨在褒扬劳动主体性,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现象,唯物史观的建构只是其"副产品"。《提纲》第1条中的主题论述在于从劳动主体性出发批判资本主体性。在马克思看来,不研究政治经济学,就不可能"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的钥匙",从而不可能创立唯物史观。而《提纲》第1条正是马克思劳动主体性的正义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劳动主体性 主体性批判 资本 正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