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儿童绘画作品中“家”的想象与实践:批判地理学视角
1
作者 陈淳 杨盼 蔡晓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9-1618,共10页
“家”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以往研究多从成人的视角出发,儿童与家这一关键地方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关注。以广州市番禺区QX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分析165位流动儿童以“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结合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照... “家”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以往研究多从成人的视角出发,儿童与家这一关键地方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关注。以广州市番禺区QX村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分析165位流动儿童以“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结合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照片引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批判地理学视角讨论流动儿童对于“家”在不同尺度的想象。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动儿童绘画作品中“家”的要素由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文化要素构成,既是流动儿童生活经验的表达,也体现了其对“家”的想象与期望,“家”的物质层面与情感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②基于流动的生活实践,流动儿童对“家”的想象具有多尺度特征,“家”与住所、社区乃至更广泛的空间关联密切,其中社区是流动儿童与地方建立积极情感链接的重要空间;③“家远在故乡”是流动儿童的共同认知,“家”总是指向户籍所在地,体现了流动儿童日常生活空间与“家”的地方归属之间的错位。研究尝试为国内人文地理学的移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案例借鉴,并对城市管理者创设更有利于流动儿童融入的友好环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家” 绘画分析 地理想象 批判地理学
下载PDF
青年类家消费空间的生产——家的批判地理学视角与YOU+青年社区案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罗佳丽 张敏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64,共9页
家的缺失以及消费时代青年文化发展促使以"家"为营销主题的青年类家消费空间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家的批判地理学,以YOU+国际青年社区为例,从家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家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两方面探讨了青年类家消费空间进行"... 家的缺失以及消费时代青年文化发展促使以"家"为营销主题的青年类家消费空间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家的批判地理学,以YOU+国际青年社区为例,从家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家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两方面探讨了青年类家消费空间进行"家"的再造过程。研究表明,青年类家消费空间通过物质空间与想象、青春化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社会网络的拓展与重构,将住房建构为充满社会与情感意义的地方,以"类家庭"的形式弥补了都市青年家庭生活和眷属关系的缺失,促进其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形成与表达。结合本土社会文化语境,本文从青年视角对家的批判地理学进行补充,亦弥补了地理学对家与青年文化空间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家消费空间 青年 家的批判地理学
原文传递
新经济地理学和批判经济地理学的分异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爱文 艾亚玮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25,共6页
新经济地理学在对新古典模型框架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深化模型和空间广化模型,但由于其采取的依然是新古典主义的"类型学思考"的研究方法,以及实证研究的缺乏,使得这一学科的研究不具有普遍意义。批判经济地理学采用... 新经济地理学在对新古典模型框架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深化模型和空间广化模型,但由于其采取的依然是新古典主义的"类型学思考"的研究方法,以及实证研究的缺乏,使得这一学科的研究不具有普遍意义。批判经济地理学采用辩证主义的个体群思考的研究方法,批判性地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空间生产、集体消费、弹性积累以及不平衡地理发展等内容,从而更广泛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中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均衡 新经济地理学 批判经济地理学
下载PDF
摇晃的大陆:欧洲中心主义的元地理学批判
4
作者 许玉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5-200,共6页
欧洲中心主义观念既是一套价值理念,又是一种时空意识。融入时空观念中的价值等级观念具有隐蔽性。隐藏在欧洲中心主义中的现代空间观念秩序和地理学知识因其具有的"客观"和"中立"特性,通常被后殖民批判所忽略。元... 欧洲中心主义观念既是一套价值理念,又是一种时空意识。融入时空观念中的价值等级观念具有隐蔽性。隐藏在欧洲中心主义中的现代空间观念秩序和地理学知识因其具有的"客观"和"中立"特性,通常被后殖民批判所忽略。元地理学批判所要揭示的正是被传统后殖民批判所忽略的、建构其他观念赖以依存的地理学知识建构的客观性。本文从大陆的划分、东西方的划界及其依据的标准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元地理学知识都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往往是文化和地缘政治利益的隐喻。解构欧洲中心主义空间秩序观念的元地理学批判,并不意味着寻求一种对立的替代方案,更重要的是启发一种"间性"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欧洲中心主义 地理学批判
下载PDF
批判性文学地理学 被引量:2
5
作者 安德鲁·萨克 王冬青(译) 《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5-21,共17页
本文从文学和地理的跨学科视角出发,梳理了空间批评的历史谱系和批判性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域。作者首先追溯地理批评的两大路径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一是20世纪早期以来文化地理学提出的空间理论,二是主导后殖民研究、世界文学研究和全球... 本文从文学和地理的跨学科视角出发,梳理了空间批评的历史谱系和批判性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域。作者首先追溯地理批评的两大路径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一是20世纪早期以来文化地理学提出的空间理论,二是主导后殖民研究、世界文学研究和全球化研究的跨国批评传统。继而主张新兴的批判性文学地理学叠合了上述两种理论视野,从而超越了关于文学再现空间的传统研究,能够更深入地反思文本、空间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文还勾勒了批判性文学地理学的四大关键问题,并呼吁推进一种"在地"思考,以丰富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历史主义与唯物主义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文学地理学 空间理论 跨国地理 空间/地点
下载PDF
卡里尔·菲利普斯《成长的烦恼》中的三重家空间
6
作者 何娜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0-63,共4页
文章以家的批判地理学为关照,阐释了菲利普斯自传体小说《成长的烦恼》中物质情感、权力身份和跨国的三重家空间。狭小逼仄、孤寒无依、压抑疏离的物质情感家空间,具象出黑人移民家庭流离失所、花果飘零的生存困境,是代际割裂无系“共... 文章以家的批判地理学为关照,阐释了菲利普斯自传体小说《成长的烦恼》中物质情感、权力身份和跨国的三重家空间。狭小逼仄、孤寒无依、压抑疏离的物质情感家空间,具象出黑人移民家庭流离失所、花果飘零的生存困境,是代际割裂无系“共眠一舸各自寒”的孤独寒冷之所;漠视鄙夷、排斥隔绝、敌意凝视的学校、街道社区,表征了帝国通过空间的控制和支配,黑人移民被差异化对待,在其中而不得其所的暗恐,形成了不对等、隔离的权力身份家空间。错位落差的已然之家与想象记忆故国的无法重返,“在家”和“离家”中间地带的不断迂回,构成“处处是家,无处是家”的跨国家空间。三重家空间揭示了当代黑人群体身心分离、似客如寄的悬浮生命境遇,是错位的社会政治寓言,是菲利普斯抵抗、协商和重构没有异己、实现命运共同体所在的家园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的烦恼》 物质情感的家空间 权力身份的家空间 跨国的家空间 家的批判地理学
下载PDF
近10年国际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的发展及启示——基于《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论文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朱竑 陈宁宁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共8页
世纪交替之际"批判"社会地理学和新文化地理学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在这样的背景下,2000年《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杂志应运而生。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该杂志已成为展示国际社会和文化地理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窗... 世纪交替之际"批判"社会地理学和新文化地理学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在这样的背景下,2000年《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杂志应运而生。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该杂志已成为展示国际社会和文化地理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之一。本文对《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2000—2010年刊发的516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载文量变化、研究案例地分布和研究领域的关注度等方面分析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期刊设立的22个研究议题进行了内容分析,以期为国内社会和文化地理学者把握国际最新研究趋势,提升自身研究水平、拓展研究新领域,以及加强与国际研究的融合和促进自身发展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新文化地理 批判社会地理学 学科启示和国际融合
下载PDF
存在者与存在着之区别——地理学批判实在论对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的偏离 被引量:1
8
作者 鲍伶俐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59,共5页
地理学把实在论哲学引入本领域过程中对实在论进行了重构,重构过程中地理学批判实在论对其先驱巴斯卡批判实在论"存在着"哲学产生了偏离,其真正理论源泉是巴斯卡的哲学老师哈里的"存在者"实在论体系。"存在者&... 地理学把实在论哲学引入本领域过程中对实在论进行了重构,重构过程中地理学批判实在论对其先驱巴斯卡批判实在论"存在着"哲学产生了偏离,其真正理论源泉是巴斯卡的哲学老师哈里的"存在者"实在论体系。"存在者"哲学中构成论的缺陷可以被"存在着"哲学中的生成论范式所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批判实在论 因果力量 生成机制 规律 构成论 生成论
原文传递
地理空间转向与地理空间批评的谱系——晚近西学思潮学术术语描述校正兼与陆扬先生商榷(上)
9
作者 曾仲权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185-198,308-309,共15页
西方自进入后现代思想发展阶段以来,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n)成为西方理论界学术思想发展的一大主潮,以文学、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乃至美学研究等也不可避免地受其深刻影响,发生了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 西方自进入后现代思想发展阶段以来,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n)成为西方理论界学术思想发展的一大主潮,以文学、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乃至美学研究等也不可避免地受其深刻影响,发生了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n),形成了地理空间批评(Geospatial criticism)的谱系。相较而言,'空间转向(Spatial Turn)''空间批评(Spatial criticism)'的命名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晚近西学思潮本有的文化语境,淡化了人文地理学(包括文化地理学)、批判人文地理学(新马克思主义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或称'新文化地理学')、无政府主义地理学对晚近西学思潮的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晚近西学思潮整体特征的遮蔽和对晚近西学思潮学术术语描述的失之偏颇。因此,有必要回到晚近西学思潮发生的文化语境,厘清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n)背景下地理空间批评(Geospatial criticism)的谱系,以期对学界所使用的晚近西学思潮理论术语描述进行理论校正,使其更加精准、全面。同时,晚近西学思潮学术术语描述命名校正——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n)和地理空间批评(Geospatial criticism)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转向 地理空间批评 晚近西学思潮 批判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地理空间转向与地理空间批评的谱系——晚近西学思潮学术术语描述校正兼与陆扬先生商榷(下)
10
作者 曾仲权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19年第2期201-226,624-625,共28页
西方自进入后现代思想发展阶段以来,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n)成为西方理论界学术思想发展的一大主潮,以文学、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乃至美学研究等也不可避免地受其深刻影响,发生了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 西方自进入后现代思想发展阶段以来,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n)成为西方理论界学术思想发展的一大主潮,以文学、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乃至美学研究等也不可避免地受其深刻影响,发生了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n),形成了地理空间批评(Geospatial criticism)的谱系。相较而言,"空间转向"(Spatial Turn)、"空间批评"(Spatial criticism)的命名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晚近西学思潮本有的文化语境,淡化了人文地理学(包括文化地理学)、批判人文地理学(新马克思主义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或称"新文化地理学")、无政府主义地理学对晚近西学思潮的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晚近西学思潮整体特征的遮蔽和对晚近西学思潮学术术语描述的失之偏颇。因此,有必要回到晚近西学思潮发生的文化语境,厘清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n)背景下地理空间批评(Geospatial criticism)的谱系,以期对学界所使用的晚近西学思潮理论术语描述进行理论校正,使其更加精准、全面。同时,晚近西学思潮学术术语描述命名校正——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n)和地理空间批评(Geospatial criticism)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转向 地理空间批评 晚近西学思潮 人文地理学 批判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