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的可能:论当代中国自我的批判性重建 被引量:1
1
作者 肖鹰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1期24-32,共9页
艺术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领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地和典型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以艺术文化为基本对象,考察了作为当代民族精神主体的当代自我意识的源起和嬗变,并试图为构建当代民族精神提供一个参照。
关键词 当代中国 非理性 批判性重建 现代主义 无限发展 民族精神 自我意识 庄子 张承志 寻根文学
下载PDF
转型性创造与批判性重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岳川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5期5-7,共3页
民族精神需要透过又化来体现,所以当代民族精神的建构同华夏文化的重建密不可分。在此,我们必须走出传统与现代、西方化与本土化、激进与保守的误区,以全人类的文化精神为广阔背景,诉诸转型性创造与批判性重建,在世界文化的总体语... 民族精神需要透过又化来体现,所以当代民族精神的建构同华夏文化的重建密不可分。在此,我们必须走出传统与现代、西方化与本土化、激进与保守的误区,以全人类的文化精神为广阔背景,诉诸转型性创造与批判性重建,在世界文化的总体语境中重振华夏文化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精神 批判性重建 西方文化 现代主义 精神价值 文化转型 西方化与本土化 后现代 文化保守主义
下载PDF
批判性重建马克思本体论的典范之作——评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吕敬美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66-175,共10页
古尔德所著《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不仅是对马克思《大纲》的系统解读,而且是对哲学向绝对主义回归的响应。通过辩证的解释方法,她把马克思哲学批判性地重建为社会本体论。继而,她深入地探讨了社会、劳动、因果性、自由和正义等核心概念... 古尔德所著《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不仅是对马克思《大纲》的系统解读,而且是对哲学向绝对主义回归的响应。通过辩证的解释方法,她把马克思哲学批判性地重建为社会本体论。继而,她深入地探讨了社会、劳动、因果性、自由和正义等核心概念,并系统地阐述了如下观点: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实体;作为对象化活动的劳动是时间的尺度;作为过程的劳动是因果关系的基础;自由是人在劳动中的自我实现;社会关系中的正义是自由得以全面实现的条件。虽然古尔德对马克思本体论的创造性解读堪称典范,但是其著作在贡献之余也有几处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德 马克思 社会本体论 批判性重建
下载PDF
柏林的“批判性重建”——恢复传统城市品质之努力的瑕与疵 被引量:9
4
作者 FrankRoost弗兰克.鲁斯特 周鸣浩 《时代建筑》 2004年第3期54-59,共6页
柏林目前的规划策略是对战后现代主义转变的一种对抗。二战以后,受包豪斯(风格)影响的建筑,以车行为主的街道模式以及大量的开放空间参与了城市的重构。在今天,这被认为导致城市缺乏品质,因此规划部门发展了所谓“批判性重建”的概念。... 柏林目前的规划策略是对战后现代主义转变的一种对抗。二战以后,受包豪斯(风格)影响的建筑,以车行为主的街道模式以及大量的开放空间参与了城市的重构。在今天,这被认为导致城市缺乏品质,因此规划部门发展了所谓“批判性重建”的概念。该概念针对小尺度的开发,丰富多样的建筑,以及对战前狭小街道网格的再造。尽管东西柏林过去都曾历经现代主义的改造,东部地区在今天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重建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更大。尤其是如今来自西柏林的规划者们认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60年代的建筑没有任何价值。甚至有时那个时代出色的建筑范例也被拆除了,尽管它们对东柏林人身份的辨识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林 社会变化 传统建筑 城市再开发 批判性重建
下载PDF
批判性重建——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的空间形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小宇 《江苏建筑》 2014年第1期7-10,16,共5页
文章首先简述了波茨坦广场的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然后具体介绍东西柏林统一后广场的重建工作,围绕着柏林市政府"批判性重建"理念分区块对波茨坦广场进行空间结构的评述,期从而对"批判性重建"理念产生批判性的... 文章首先简述了波茨坦广场的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然后具体介绍东西柏林统一后广场的重建工作,围绕着柏林市政府"批判性重建"理念分区块对波茨坦广场进行空间结构的评述,期从而对"批判性重建"理念产生批判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茨坦广场 空间形态 批判性重建
下载PDF
“内在创造性转化”还是“外在批判性重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宏观考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衣俊卿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39-45,共7页
“内在创造性转化”还是“外在批判性重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宏观考察衣俊卿一、问题的提出以儒家学说为核心或表现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之中的命运问题,在近一个世纪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中国文化人或学者关注和... “内在创造性转化”还是“外在批判性重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宏观考察衣俊卿一、问题的提出以儒家学说为核心或表现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之中的命运问题,在近一个世纪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中国文化人或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这并不是学界的某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因素 文化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 内在创造性转化 外在批判性重建 日常生活世界 工业文明 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层面 文化精神
原文传递
柏林市中心的“批判性重建” 被引量:8
7
作者 哈罗德.博登沙茨 李双志 易鑫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4,共7页
柏林在1980年代提出了"批判性重建"的城市设计纲领与实践,在批判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致力于在考虑现代生活要求的基础上,重现历史古城的格局,发展差异化的公共、半公共和私人空间。作为1990年代欧洲城市设计的代表... 柏林在1980年代提出了"批判性重建"的城市设计纲领与实践,在批判现代主义城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致力于在考虑现代生活要求的基础上,重现历史古城的格局,发展差异化的公共、半公共和私人空间。作为1990年代欧洲城市设计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将美学和历史空间维度作为引导城市更新和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大力强调公众参与,引导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林 城市设计 批判性重建 公众参与 美学
原文传递
地块重划推动历史城市的空间修补——以柏林内城的批判性重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鹏 马库斯·尼珀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116,共9页
在旧城的更新重建中,通过地块重划调整地块格局和土地产权结构,能够对建成空间形态产生重要影响。柏林的历史城市形态在二战及战后重建过程中遭到了严重破坏,其中地块格局和土地产权结构都产生了显著改变。1980年代以来,柏林内城的"... 在旧城的更新重建中,通过地块重划调整地块格局和土地产权结构,能够对建成空间形态产生重要影响。柏林的历史城市形态在二战及战后重建过程中遭到了严重破坏,其中地块格局和土地产权结构都产生了显著改变。1980年代以来,柏林内城的"批判性重建"充分认识到地块划分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定地块重划策略成功推动了历史城市空间的修补。本文以此为例,在梳理该计划的缘起和整体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批判性重建背景下地块重划策略的目标、内涵、典型策略和土地制度的支撑,最后思考批判性重建及其地块重划策略对中国历史城市保护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块重划 历史城市 空间修补 批判性重建 柏林
原文传递
生活世界的批判性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9
作者 邹小华 《科学.经济.社会》 2014年第1期5-8,13,共5页
生活世界既是价值的源泉和基础,同时日常生活中的庸常又需要反思与价值引领。从价值认同的中国问题来看,国人当下的生活方式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因而,有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引领对生活世界进行批判... 生活世界既是价值的源泉和基础,同时日常生活中的庸常又需要反思与价值引领。从价值认同的中国问题来看,国人当下的生活方式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因而,有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引领对生活世界进行批判性改善。具体包括:以公正推动和谐,弥合社会裂痕;以法治来解构"关系"与"潜规则";通过公共生活的构建来推动理性、宽容、友善社会氛围的形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 生活世界 批判性重建
下载PDF
柏林洪堡论坛:有争议的记忆——柏林宫局部重建
10
作者 克里斯蒂安·根斯希特 庞凌波 《世界建筑》 2022年第11期116-121,共6页
错过了一个不可复制的机会1970年代末起,柏林一直是以“欧洲城市批判性重建”为主题的有趣的城市复兴实验室。这一理论首先由作为柏林国际建筑展(1984-1987)的负责人何塞普·保罗·克莱休斯提出,直到现在还被视作柏林城市规划... 错过了一个不可复制的机会1970年代末起,柏林一直是以“欧洲城市批判性重建”为主题的有趣的城市复兴实验室。这一理论首先由作为柏林国际建筑展(1984-1987)的负责人何塞普·保罗·克莱休斯提出,直到现在还被视作柏林城市规划的官方意识形态。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柏林恢复了首都地位,但从这一刻起,政治权力表现出与历史记忆的暧昧。洪堡论坛近期的开放,代表了复杂的长达30年的对城堡“非批判性重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重建 城市复兴 城市规划 官方意识形态 国际建筑展 局部重建 洪堡 柏林
下载PDF
论文化转型的机制和途径 被引量:21
11
作者 衣俊卿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58,共6页
在较大的历史尺度上,文化所代表的生存方式总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模式。在人类历史和文明的重大转折时期,必然会发生深刻的文化危机并导致深刻的文化转型。从人的生存矛盾的角度着眼,文化转型的机制大... 在较大的历史尺度上,文化所代表的生存方式总是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模式。在人类历史和文明的重大转折时期,必然会发生深刻的文化危机并导致深刻的文化转型。从人的生存矛盾的角度着眼,文化转型的机制大体上可以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人的主体性和对象性活动中所包含的超越性与自在性的矛盾;二是自觉的文化和自在的文化层面之间的互动。从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之间的两种基本的关联模式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化转型的两条不同的路径:当自觉的或自为的文化同自在的文化之间形成必要的和恰当的张力或冲突时,这一文化的转型会采取内在创造性转化的途径,即采取文化创新的方式;而当这两个文化层面之间缺乏必要的张力和冲突时,这一文化的转型只能采取外在批判性重建的途径,即采取文化整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内在创造性转化 外在批判性重建
下载PDF
以再生与公共意识启动城市的微更新行动 被引量:20
12
作者 龚书章 《时代建筑》 2016年第4期29-33,共5页
文章一方面试图从当代的城市论述以及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再生运动,来讨论建筑师在面对新世纪的种种剧烈变化挑战时,如何重新思考城市中公共与再生的重要性,而让城市的面貌有了多元主体的浮现。另一方面,也藉以台北市作为一个"城市... 文章一方面试图从当代的城市论述以及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再生运动,来讨论建筑师在面对新世纪的种种剧烈变化挑战时,如何重新思考城市中公共与再生的重要性,而让城市的面貌有了多元主体的浮现。另一方面,也藉以台北市作为一个"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来讨论如何自下而上地借着开放合众的社会创新以及常民培力的共享行动,来实现市民的共同经验和价值,更进一步地启动一个城市的微更新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微更新 都市再生 都市针灸术 批判性重建 空间资源共享 可适应的城市 小区感 社会介入
下载PDF
两德统一后东西柏林的城市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苏宁 李琪 《江西建材》 2018年第4期36-37,41,共3页
1945年到1989年,柏林经历了40多年东西分治,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两德统一后为将东西柏林融为一个整体所采取的各类城市改造措施、城市规划政策进行分析,对东西柏林的政策差异化以及以发展为名对东德城市面貌的强制改变进行了研究与评价。
关键词 柏林 内城发展计划 批判性重建
下载PDF
上海与柏林城市性格及发展方式对比研究
14
作者 徐晓娟 《南方建筑》 2006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本文选取上海与柏林这两个国际化大都市,在比较其历史、城市定位与发展变化的异同后,深入分析德国“批判性重建”对城市发展的益处,并就此对比思考中国目前“超城市化”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 上海 柏林 超城市化 批判性重建
下载PDF
德国柏林是如何实现城市更新的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磊 《决策探索》 2021年第17期78-79,共2页
城市更新是指由符合规定的主体对特定城市建成区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德国柏林坚持“批判性重建”的城市设计纲领,开展大... 城市更新是指由符合规定的主体对特定城市建成区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德国柏林坚持“批判性重建”的城市设计纲领,开展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使城市功能日趋合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公共基础设施愈加完善,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城市化浪潮”再次出现。那么,德国柏林为什么能成功完成城市更新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共基础设施 物质空间 批判性重建 城市社会生活 城市建成区 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化浪潮
下载PDF
艺海游
16
《福建艺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9-50,共2页
戏剧思维的特点 1.戏剧思维是立体思维。2.戏剧思维要善于捕捉富有戏剧性的细节。3.戏剧思维要讲究语言的幽默感与动作性。4.戏剧思维必须要重视核心道具的运用。5.戏剧思维要善于把人物置于两难境地。6.戏剧思维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7.
关键词 戏剧思维 外在批判性重建 音乐节目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市场 《成都晚报》 西洋影戏 导向性 中国文化 立体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