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2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与正义”论争和批判社会科学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梁孝 朱红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9,共5页
马克思是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还是以某种正义观评价资本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争论双方都混淆了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和批判社会科学,割裂了马克思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忽视了在以解放为旨趣... 马克思是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还是以某种正义观评价资本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争论双方都混淆了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和批判社会科学,割裂了马克思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忽视了在以解放为旨趣的马克思的批判社会科学中,对社会的科学认识与对社会的正义评价是内在联系的,而历史必然性的实现是无法离开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和奋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马克思主义 正义 批判社会科学 辩证法
下载PDF
马尔库塞批判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探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和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20,共4页
马尔库塞的批判社会理论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对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但他对于唯心主义的理解本身也存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他认为唯物主义哲学要使现实趋于本真化,从现实出发又对现实进行批判和改造,它为批判社会理论... 马尔库塞的批判社会理论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对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但他对于唯心主义的理解本身也存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他认为唯物主义哲学要使现实趋于本真化,从现实出发又对现实进行批判和改造,它为批判社会理论提供真正的基础。批判社会理论以批判开路,驻足于唯物论以超越社会现实作为自己的理想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批判社会理论 哲学基础
下载PDF
迈克尔·曼与批判社会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钧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0-107,共8页
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的来源》四部曲以及其他关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著作不仅是经典的历史社会科学文献,也是重要的批判社会学研究。曼在六个方面对批判社会学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全球化、资本主义、军事权力、美帝国的崛起和衰落... 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的来源》四部曲以及其他关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著作不仅是经典的历史社会科学文献,也是重要的批判社会学研究。曼在六个方面对批判社会学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全球化、资本主义、军事权力、美帝国的崛起和衰落以及全球变暖。曼的研究体现出对人类苦难和解放的深刻关注,并展现了批判社会学的核心价值:自由、平等、公正、聚合和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曼 批判社会 权力 全球化
下载PDF
定位·质疑·重建后现代——凯尔纳的批判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美灵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4,49,共6页
凯尔纳通过"三部曲"重建了批判社会理论。首先,凯尔纳从后现代的术语发展、出场场域、理论界限进行了分析,对后现代有了明确的定位。其次,凯尔纳对后现代理论的分析范畴、分析方法、政治后果等进行了批判性的质疑。最后,凯尔... 凯尔纳通过"三部曲"重建了批判社会理论。首先,凯尔纳从后现代的术语发展、出场场域、理论界限进行了分析,对后现代有了明确的定位。其次,凯尔纳对后现代理论的分析范畴、分析方法、政治后果等进行了批判性的质疑。最后,凯尔纳重建了批判社会理论,认为这种理论应该包括辩证分析的方法论,多视角、多向度的批判维度,积极介入现实社会的实践指向。凯尔纳对批判社会理论的重建对于中国新时代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关问题的理解与处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定位 质疑 重建 凯尔纳 批判社会理论
下载PDF
论哈贝马斯批判社会学的道德教育观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爱民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56,共6页
以沟通行动理论为核心的哈贝马斯的批判社会学,蕴含着显著的道德意味与独特的道德教育见解。沟通理性与道德共识、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制度文化、相互理解与互为观众、自由辩论与沟通互动,分别构成了其批判社会学的道德教育目的观、课程观... 以沟通行动理论为核心的哈贝马斯的批判社会学,蕴含着显著的道德意味与独特的道德教育见解。沟通理性与道德共识、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制度文化、相互理解与互为观众、自由辩论与沟通互动,分别构成了其批判社会学的道德教育目的观、课程观、过程观和方法论。批判社会学的道德教育观,对人们深入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质与实践策略,具有重要的价值论与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批判社会 沟通行动 道德教育观
下载PDF
批判社会的文学作品——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3-84,共2页
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是俄罗斯作家契诃夫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一个由于当时俄国沙皇专制主义的严酷统治而演绎出来的荒唐故事。小说通过对幽默可笑的人和事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极端恐怖所造成的人们的精神异化、性格... 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是俄罗斯作家契诃夫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了一个由于当时俄国沙皇专制主义的严酷统治而演绎出来的荒唐故事。小说通过对幽默可笑的人和事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极端恐怖所造成的人们的精神异化、性格扭曲及心理变态,表现了作家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及对思想庸俗、生活猥琐的小市民的“哀其不幸”与“怒其不争”,表明了作家对罪恶制度的无泪控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沙皇 专制统治 短篇小说 《小公务员之死》 批判社会 文学作品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批判社会科学
7
作者 梁孝 王成礼 《唯实》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实现和谐社会这一具有价值维度的社会目标,需要一种既能提供合理目标又能提供现实手段的社会科学。批判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对认识中国的现实、确定社会发展的合理目标和探索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都具有重要... 实现和谐社会这一具有价值维度的社会目标,需要一种既能提供合理目标又能提供现实手段的社会科学。批判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对认识中国的现实、确定社会发展的合理目标和探索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批判社会科学 实证主义
下载PDF
《批判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紧扣要害语言问题》述评
8
作者 内克瓦比尔 何山华(译) 方小兵(校) 《语言战略研究》 2018年第6期92-96,共5页
本文为新近出版的《批判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紧扣要害语言问题》一书书评,原著作者为莫妮卡·赫勒(Monica Heller)、萨莉·派特凯侬(Sari Pietik?inen)和琼·普乔拉(Joan Pujolar),分别来自加拿大、芬兰以及加泰罗尼亚(西班... 本文为新近出版的《批判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紧扣要害语言问题》一书书评,原著作者为莫妮卡·赫勒(Monica Heller)、萨莉·派特凯侬(Sari Pietik?inen)和琼·普乔拉(Joan Pujolar),分别来自加拿大、芬兰以及加泰罗尼亚(西班牙)。从学科背景看,3位作者均属广义的社会语言学领域,但其在探究语言与社会关系时所采取的路径,同时呈现出语言人类学和话语分析的特征。本文重点关注该书提出的批判社会语言学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体系。值得赞赏的是,该书作者身体力行,将此框架体系应用于该书的研究之中。换言之,该书贯彻了作者提倡的反思性原则。此外,对于当今世界在语言、文化、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多样性,作者很好地展现出了独特的敏锐度。本书采用民族志的视角,将研究过程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通过递归机制和根茎原理相关联,这一做法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社会语言学 研究方法 民族志 递归 根茎
下载PDF
马尔库塞的批判社会理论的批判
9
作者 吴坚 袁金祥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71-177,共7页
马尔库塞是在西方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批判社会理论,把“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推向高峰,使法兰克福学派名声大噪。他的著作特别是《爱欲和文明》和《单面人》,被称为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大学生运动的圣经。因此... 马尔库塞是在西方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批判社会理论,把“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推向高峰,使法兰克福学派名声大噪。他的著作特别是《爱欲和文明》和《单面人》,被称为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大学生运动的圣经。因此,研究分析马尔库塞的批判社会理论,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五十年代以后,马尔库塞接受弗洛伊德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发展马克思主义 爱欲解放论 批判社会理论 弗洛伊德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五十年代 现代资本主义 研究分析 异化劳动理论
下载PDF
社会科学还是社会批判理论?——从阿多诺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批评谈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哲罕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39,共6页
20世纪在德国学界发生的实证主义之争自有其所来与所往。阿多诺对波普尔的批评暴露了德国古典哲学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事实性与规范性关系的困局,而哈贝马斯等人在这场争论之后的工作则指出了一个走出该困局的可能方向。从这场争论的核... 20世纪在德国学界发生的实证主义之争自有其所来与所往。阿多诺对波普尔的批评暴露了德国古典哲学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事实性与规范性关系的困局,而哈贝马斯等人在这场争论之后的工作则指出了一个走出该困局的可能方向。从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中我们可以提取出超越这场争论特殊语境的一种有效解释和改变现代社会的方式,即通过厘清社会科学与社会批判理论二者的矛盾与联系,确立一种对社会科学与社会批判理论(同时也是事实性与规范性)进行调适的关于“社会学启蒙”的理论。反讽的是,这项追求普遍性的工作只有从阿多诺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批评开始才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社会科学 社会批判理论 实证主义之争 社会学启蒙
下载PDF
论社会自我批判的三条进路
11
作者 吕敬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70,共9页
社会自我批判是一种普遍的现代性社会现象。现代性社会具有社会个人化、社会国家化这两种相反相成的倾向,其基本主题是现实个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正是围绕着这一关系问题,社会自我批判得以深入展开,其大致有以下三条具... 社会自我批判是一种普遍的现代性社会现象。现代性社会具有社会个人化、社会国家化这两种相反相成的倾向,其基本主题是现实个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正是围绕着这一关系问题,社会自我批判得以深入展开,其大致有以下三条具体进路:其一,建基于原子个人及其个人理性的个人主义进路;其二,建基于民族国家及其国家理性的国家主义进路;其三,建基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个人及其公共理性的社会主义进路。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社会自我批判遵循着最后一条进路,批判社会个人化和社会国家化,主张把个人拉回社会、把国家还给社会,从而达成了对前两条进路的批判和超越。这条进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自我批判即中国式现代化无疑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自我批判 现代性 个人主义进路 国家主义进路 社会主义进路
下载PDF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12
作者 黄小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8-51,共4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转型期。受现代社会加速竞赛带来的科技加速、节奏加快、信息过载等因素影响,迷茫妥协、忙碌无序、思行相悖成为大学生新的典型行为表征。身处加速社会,自我异化、空间异化、行动异化导致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转型期。受现代社会加速竞赛带来的科技加速、节奏加快、信息过载等因素影响,迷茫妥协、忙碌无序、思行相悖成为大学生新的典型行为表征。身处加速社会,自我异化、空间异化、行动异化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主体边界模糊、环境复杂加剧、作用发挥削弱等挑战。借鉴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同心共情、同频共振、同向共行,促进多元主体共育、推动良性环境共营、增强育人实效共鸣,更好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下载PDF
碎片化阅读模式异化与拓展路径——基于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与共鸣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祥林 张莹莹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碎片化阅读是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的新的阅读模式,哈特穆特·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和共鸣理论有助于探讨社会加速发展背景下碎片化阅读的发展样态,认为社会加速发展背景下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中碎片化阅读模式存在异化现象:碎片化阅... 碎片化阅读是社会加速发展过程中的新的阅读模式,哈特穆特·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和共鸣理论有助于探讨社会加速发展背景下碎片化阅读的发展样态,认为社会加速发展背景下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中碎片化阅读模式存在异化现象:碎片化阅读导致空间感知脱域、时间经验丧失、行动效果背离、自我认知破坏。为了优化碎片化阅读模式,需要将罗萨的共鸣理论和碎片化阅读理论相结合,通过优化共鸣环节、增强共鸣轴影响力推动深度阅读的复归,提升阅读效果,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碎片化阅读 异化理论 共鸣理论
下载PDF
从现代性诊断到时间批判——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源流与论见
14
作者 李夏洁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53-560,共8页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是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力图恢复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从现代性诊断的视角出发,将社会加速批判作为研究的重点。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以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生活...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是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力图恢复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从现代性诊断的视角出发,将社会加速批判作为研究的重点。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以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生活步调加速为基本架构,阐发了社会加速的动力系统及其产生的新的异化形式。同时,并将“共鸣”作为摆脱社会加速异化状态的可行方案,为当代技术批判理论与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深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加速 哈特穆特·罗萨 异化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
下载PDF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社会批判主题
15
作者 顾运轩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3期16-18,共3页
19世纪是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段光辉岁月,一批伟大的作家相继出现,他们的创作成绩斐然,在文学领域他们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折射出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其中,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社会批判... 19世纪是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段光辉岁月,一批伟大的作家相继出现,他们的创作成绩斐然,在文学领域他们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折射出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其中,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社会批判”这一题材,作家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与揭示。本文阐述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背景,探讨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社会批判主题,分析了19世纪俄罗斯伟大作家的相关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俄罗斯文学 社会批判 主题
下载PDF
社会批判——大学教授的使命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意忠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1,共5页
本文论述了社会批判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从大学教授所具有的渊博知识、生存方式、社会地位三个维度,论证大学教授是天然的社会批判者,在社会实践中他们以批判社会为使命;面对目前我国大学教授社会批判缺失的现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大学教授 社会批判 生存方式 社会地位 批判社会 社会实践 论证 缺失
下载PDF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下教育场域的时间焦虑:表征、成因与纾解
17
作者 王妤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245-252,共8页
加速时代的教育实践正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教育时间运动形态,由此引发了教育场域下普遍的“时间焦虑”。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为分析教育场域中的时间焦虑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并形成静态表征(what)–动态成因(why)–纾解途径(h... 加速时代的教育实践正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教育时间运动形态,由此引发了教育场域下普遍的“时间焦虑”。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为分析教育场域中的时间焦虑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并形成静态表征(what)–动态成因(why)–纾解途径(how)的研究路线。基于这一理论视角,该研究发现教育场域的时间焦虑现象表现为技术加速与失控焦虑、变革加速与未知焦虑、节奏加速与过劳焦虑。其成因可归结为经济层面教育时间的效率逻辑、文化层面教育时间的道德观念和结构层面教育时间的未来指向性。为纾解教育场域的时间焦虑,一要对时间价值进行重构;二要实现秩序性与结构性的主动减速;三要思考技术如何服务与教育教学工作。Educational practices in the age of acceleration are showing different patterns of educational time movement from traditional societies, which has led to widespread “time anxiety”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Rosa’s social acceleration critiqu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problem of time anxiety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and forms a research route of static phenomenon (what)-dynamic cause (why)-relief approach (how). Based on thi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phenomenon of time anxiet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ccele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he anxiety of losing control, the acceleration of change and the anxiety of the unknown,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pace and the anxiety of overwork. The caus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efficiency logic of educational time at the economic level, the moral concept of educational time at the cultural level,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ality of educational time at the structural level.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time anxiety in the educational field, firstly,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value of time;secondly, to realize the active deceleration of order and structure;and thirdly, to think about how technology can serve the work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场域 时间焦虑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下载PDF
后现代地理学想象与社会理论的再激进化——测度爱德华·索亚的空间批判理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乐 王志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0,93,共5页
在空间"社会性转向"的脉络下,爱德华·索亚追溯一条从20世纪末至今的批判社会理论思想史的重构性轨迹,梳理出对空间进行当代重申而又藏而不露的叙事,持续地为社会理论注入"地理学想象"的维度。作为从列斐伏尔... 在空间"社会性转向"的脉络下,爱德华·索亚追溯一条从20世纪末至今的批判社会理论思想史的重构性轨迹,梳理出对空间进行当代重申而又藏而不露的叙事,持续地为社会理论注入"地理学想象"的维度。作为从列斐伏尔延伸下来的一个理论支脉,与哈维、卡斯特尔都市政治经济学路径不同的是,索亚的"地理学想象"更多地延续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评精神,试图通过后现代转向、文化转向与空间转向的三重结合以及空间正义、区域民主这样的战斗口号,实现资本主义批判的再激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想象 "社会——空间"辩证法 批判社会理论 激进化
下载PDF
第三代批判理论家与批判社会理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颜岩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78,共7页
关键词 批判社会理论 理论家 第三代 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 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 美学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对主体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
20
作者 武姗姗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3期55-64,共10页
主体形而上学作为以认知主体为核心的哲学形态,直接导致了主客二分的问题。对此,现当代哲学家试图通过修正理性来弥合这种分裂,或是通过寻求“理性的他者”和“工具理性批判”等方式来解构认知主体。然而,由于这些方式仅仅局限于主客二... 主体形而上学作为以认知主体为核心的哲学形态,直接导致了主客二分的问题。对此,现当代哲学家试图通过修正理性来弥合这种分裂,或是通过寻求“理性的他者”和“工具理性批判”等方式来解构认知主体。然而,由于这些方式仅仅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意识哲学范式内来对其进行理论哲学的批判,始终无法穷竭认知主体的症候。马克思超越了主客二分的意识哲学范式,建构了交互主体化的实践哲学范式,为解决认知主体的主客二分图式开辟了独特路径。在社会历史视域内,主体与世界的关系不再是实体化的认知主体与实体化的物自体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转换成社会关系的实践关系主体与为我关系中的历史化自然之间本源性的共在关系。随着批判范式的转换,主体性问题的问题域、限度和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批判更具彻底性、辩证性和当代价值性,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体形而上学批判思想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形而上学 理论哲学批判 社会历史批判 马克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