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部具有批判色彩的抒情喜剧——简论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 |
孟宪强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2
|
“我是日本电影界的癌症,大家赶快驱逐我吧!”──围绕《花火》的对话 |
倪震
北野武
山根贞男
菅原庆乃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3
|
托马斯哈代小说的三大特色 |
柳燕
徐芸
|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4
|
20世纪语文教育批评演变之研究 |
曾毅华
|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5
|
陈确思想的特质 |
韩立森
|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6
|
莫让“培养信息素养”成为神话 |
郭刚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7
|
谈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 |
鲁春芳
|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
1998 |
4
|
|
8
|
从《潘登尼斯》看萨克雷的悲观主义 |
翁莉
叶牡丹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0 |
|
9
|
文明的厮杀与个体难逃的宿命——《骆驼祥子》祥子人物解读 |
田永光
|
《戏剧丛刊》
|
2007 |
0 |
|
10
|
“鲰生”,非彼“诹生” |
杨顺仪
|
《语文月刊》
|
2017 |
0 |
|
11
|
双重视角碰撞中的人性考量——评张玉清短篇小说《地下室里的猫》 |
吴海进
|
《时代文学(下半月)》
|
2012 |
0 |
|
12
|
“问题剧”:被挪用的现实主义 |
师力斌
|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3
|
马岩松:描绘未来的那一刻起,就是实现梦想的开始 |
程西泠
|
《人物》
|
2016 |
0 |
|
14
|
有毒的故乡 |
何晓欢
|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
|
2011 |
0 |
|
15
|
空巢青年不空心 |
|
《上海支部生活》
|
2018 |
0 |
|
16
|
图解人生 |
小林
|
《智力(提高版)》
|
2018 |
0 |
|
17
|
刘晓庆:李敖的梦中情人 |
|
《中国总会计师》
|
2013 |
0 |
|
18
|
广西师大出版社热推桐野夏生代表作 |
|
《岁月(推理)(下半月)》
|
2010 |
0 |
|
19
|
云端不可寻 |
李国良
|
《智力(提高版)》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