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评心理定势初论
1
作者 吴浪平 《荆楚学刊》 1999年第1期42-45,共4页
批评主体在长斯的文艺批评活动中会形成相对固定的心理倾向、心理准备和思维格局,这就是批评心理定势。本文从生理机制、心理基础和后天因素等方面探讨批评心理定势的形成原因,指出批评心理定势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个体性与群体性、自... 批评主体在长斯的文艺批评活动中会形成相对固定的心理倾向、心理准备和思维格局,这就是批评心理定势。本文从生理机制、心理基础和后天因素等方面探讨批评心理定势的形成原因,指出批评心理定势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个体性与群体性、自觉性与自发性、复合性与简约性相统一的特征,最后分析了批评心理定势在批评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负面影响及避免负面影响的办法,以期为文艺批评活动提供批评主体的心理运动规律方面的知识,促进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心理定势 心理机制 心理基础 后天因素 特征 积极作用 负面影响
下载PDF
批评形式心理的历史轨路——茅盾文学批评心理研究
2
作者 丁亚平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1+4-10,26,共9页
“批评是一般文化史的组成部分,因此离不开一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离不开其赖以生存、根植的时代生活、群体心理和文化土壤。然而,社会时代和文化现实及其延展生成的群体取向,总有一股不可抑制的渴望,要把所有外界感觉经验同化为内在... “批评是一般文化史的组成部分,因此离不开一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离不开其赖以生存、根植的时代生活、群体心理和文化土壤。然而,社会时代和文化现实及其延展生成的群体取向,总有一股不可抑制的渴望,要把所有外界感觉经验同化为内在的心理事件,在犬牙交错、异态纷呈的人格心理结构层面中,演出一幕幕时代的悲喜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形式 文学批评 心理批评 文化心理 思想启蒙 批评模式 感觉经验 异态 心理研究 文艺运动
下载PDF
批评的自省与创造——批评心理研究札记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原伦 《文学评论》 1988年第5期92-103,142,共13页
研究批评史会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批评的历史虽然同创作的历史差不多同样古老,但是批评的自省或者说批评对本身进行反思却是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才开始的。何谓批评?批评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批评的功能?批评的效应和其发挥作用的... 研究批评史会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批评的历史虽然同创作的历史差不多同样古老,但是批评的自省或者说批评对本身进行反思却是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才开始的。何谓批评?批评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批评的功能?批评的效应和其发挥作用的边际在何处?批评与创造是何等关系?批评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是自身独立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批评 批评 批评意识 十九世纪 批评心理 自省 批评功能 赫尔德 批评方法 艺术作品
原文传递
《孤独之旅》:少年成长的心理画像
4
作者 韦涵诺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孤独之旅》是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运用叙事学分析《孤独之旅》的叙事特点,从心理批评视角解析少年“成长”主题的内涵,进而从教材视角分析课文的育人价值。通过三个层次的递进分析,发现《孤独之旅》再现了少年成长... 《孤独之旅》是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运用叙事学分析《孤独之旅》的叙事特点,从心理批评视角解析少年“成长”主题的内涵,进而从教材视角分析课文的育人价值。通过三个层次的递进分析,发现《孤独之旅》再现了少年成长的真实困境,刻画了少年重建自我的心理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需关注这一价值,引导初中生自我审视并应对成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之旅 少年成长 初中语文 心理批评
下载PDF
心理批评之路:从弗洛伊德到弗莱 被引量:6
5
作者 史风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作为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主流的心理批评之路,从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方法以来,这一路径不断发展,经过荣格向集体无意识的拓宽,拉康的重新阐释,霍兰德对阅读心理过程的关注,最后由加拿大的弗莱以集大成的视野进一步发展了心理批评方法,... 作为20世纪以来文学批评主流的心理批评之路,从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方法以来,这一路径不断发展,经过荣格向集体无意识的拓宽,拉康的重新阐释,霍兰德对阅读心理过程的关注,最后由加拿大的弗莱以集大成的视野进一步发展了心理批评方法,完成了心理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批评 弗洛伊德 拉康 荣格 霍兰德 弗莱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继凯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的发生发展,是由时代机遇、创作牵引、理论推助等诸多动因促发促进的批评现象。在批评实践中分延出了三个主要批评范式:以探究个体无意识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分析式、以探究集体无意识为主要特征的原型批评式、以探究意... 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的发生发展,是由时代机遇、创作牵引、理论推助等诸多动因促发促进的批评现象。在批评实践中分延出了三个主要批评范式:以探究个体无意识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分析式、以探究集体无意识为主要特征的原型批评式、以探究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心理现象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析心式。新时期心理批评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批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批评 新时期 文学批评范式
下载PDF
精神分析与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智跃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6期51-54,共4页
在精神分析文论影响下,新时期文学批评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社会学批评模式,提出了心理批评方法,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批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说 文学批评 心理批评
下载PDF
超越精神分析:家庭系统心理学与文学批评 被引量:15
8
作者 顾悦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8-143,共6页
长期以来文学研究界对心理学的理解片面局限于精神分析,忽略了这一学科近数十年的发展。家庭系统文学批评正缘起于对这种状况的不满。作为一种心理学范式转换,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与情感必须放在家庭的语境中方能得到解读。波恩... 长期以来文学研究界对心理学的理解片面局限于精神分析,忽略了这一学科近数十年的发展。家庭系统文学批评正缘起于对这种状况的不满。作为一种心理学范式转换,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与情感必须放在家庭的语境中方能得到解读。波恩、萨提亚、米奴欣等人的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家庭系统文学批评打破了精神分析的垄断地位,为心理学视角的文学批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家庭系统 心理学文学批评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心理学维度理论批评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毛正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6,20,共7页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多维度理论批评的研究中.与社会学维度研究的杰出成就和正宗地位比,多维度批评尤其心理学维度批评研究发育不充分.已成为世纪之交亟需重视和加强的研究课题。从文学的多元性质看,只有多维度批评才能对应;从社会的...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多维度理论批评的研究中.与社会学维度研究的杰出成就和正宗地位比,多维度批评尤其心理学维度批评研究发育不充分.已成为世纪之交亟需重视和加强的研究课题。从文学的多元性质看,只有多维度批评才能对应;从社会的复合性质看,多维度批评才能完整审视文学这种复杂体,使文学活动的系统性得以完善;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素有心理批评的传统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从心理学维度批评的研究现状和未来需要看,研究亟待深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心理批评充满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文学理论批评 心理批评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走向深层的生态心理批评
10
作者 秦春 《黑龙江史志》 2008年第8X期86-87,共2页
生态危机的引发有其深刻的心理学根源,生态心理学的兴起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一条路径。同时也推进了文学的生态批评由起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简单揭露的浅层生态批评,转向对人的心理、观念、精神等视域进行根源性反思,从而使生态批评走向... 生态危机的引发有其深刻的心理学根源,生态心理学的兴起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一条路径。同时也推进了文学的生态批评由起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简单揭露的浅层生态批评,转向对人的心理、观念、精神等视域进行根源性反思,从而使生态批评走向深层的生态心理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深层 生态 心理批评
下载PDF
科学中的诗性光芒——瑞恰慈心理批评模型的审美因素缕析
11
作者 李丹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29-32,共4页
瑞恰慈(I·A·Richards)开心理批评风气之先,将心理学方法引入了文学研究和批评视野。其心理批评模型在系统论、结构论和目的论上均体现出浓厚的审美色彩,强调心灵的和谐与平衡。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指向审美,这在后现代文化空... 瑞恰慈(I·A·Richards)开心理批评风气之先,将心理学方法引入了文学研究和批评视野。其心理批评模型在系统论、结构论和目的论上均体现出浓厚的审美色彩,强调心灵的和谐与平衡。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指向审美,这在后现代文化空间里无疑具有现实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恰兹 心理批评 审美因素
下载PDF
心理分析批评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12
作者 翟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84-187,共4页
心理分析批评是以弗洛伊德及后来的理论家们的阅读方法为基础的一种文本解读方式。弗洛伊德的理论为研究人类文化传统(包括文学)提供了多种途径。本文运用心理分析批评解读小说。以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 心理分析批评是以弗洛伊德及后来的理论家们的阅读方法为基础的一种文本解读方式。弗洛伊德的理论为研究人类文化传统(包括文学)提供了多种途径。本文运用心理分析批评解读小说。以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例,说明心理分析批评在小说教学中的应用,并试图对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分析批评 弗洛伊德 小说教学
下载PDF
对新时期文学心理批评的评价
13
作者 孙中文 《广西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心理批评是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的一种批评模式,它在新时期的产生与发展有特定的历史原因,在新时期的文学批评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缺陷与不足。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心理批评 评价 批评模式
下载PDF
“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对《百合花》的心理批评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龙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83-84,共2页
1980年,茹志鹃在回顾《百合花》所经受的曲折命运时说:“在那个时候,难怪有些编辑部不敢用它,它实实在在是一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这话不仅道破了《百合花》的深层意蕴及曾受冷遇的原因,而且启示我们从新的角度对《百合花》进行解读... 1980年,茹志鹃在回顾《百合花》所经受的曲折命运时说:“在那个时候,难怪有些编辑部不敢用它,它实实在在是一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这话不仅道破了《百合花》的深层意蕴及曾受冷遇的原因,而且启示我们从新的角度对《百合花》进行解读,最终揭示其艺术魅力的奥秘。《百合花》以“情”动人,然而并非以前众多论者所认为的“军民鱼水情”。只要对小说细加品味便可感到,小说在歌颂军民团结之外,似乎还在向我们低声诉说着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批评 爱情 茹志鹃 潜意识 艺术魅力 小说 情感世界 深层意蕴 牧歌 情感关系
下载PDF
“三国”演“义”的心理批评
15
作者 周圣煌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1年第1期54-56,共3页
《三国演义》演的主要是"义"。其内涵虽十分丰富,但可用心理批评的理论把它分成无意识层次、前意识层次、意识层次。张飞、关羽、刘备三人分别代表了不同层次的"义",敷衍着不同层次的艺术特色,映射着"桃园结义... 《三国演义》演的主要是"义"。其内涵虽十分丰富,但可用心理批评的理论把它分成无意识层次、前意识层次、意识层次。张飞、关羽、刘备三人分别代表了不同层次的"义",敷衍着不同层次的艺术特色,映射着"桃园结义"的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心理批评 本我 自我 超我
下载PDF
心理批评的潜在危机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向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72-75,30,共5页
作为学科建设的文艺心理学在当代中国还处于草创阶段这一事实,迫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与这一学科息息相关的文艺心理批评存在的史前状态及由此带来的实践上的潜在危机。凡了解中国文艺心理学发展轨迹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清醒认识,即由于近半个... 作为学科建设的文艺心理学在当代中国还处于草创阶段这一事实,迫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与这一学科息息相关的文艺心理批评存在的史前状态及由此带来的实践上的潜在危机。凡了解中国文艺心理学发展轨迹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清醒认识,即由于近半个世纪的的学科阻隔与空白,使得这一学科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所做的工作还仅仅只是套修好学术链上引进一环的努力。八十年代早期,曾经因《文艺心理学论稿》(金开诚、1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批评 八十年代 七十年 发展轨迹 弗洛伊德 文学批评 半个世纪 潜在危机 文艺心理 论稿
下载PDF
心理批评与社会历史批评 被引量:1
17
作者 鲁枢元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6期65-69,共5页
在中国文学批评界的“新方法热”渐趋冷却的时候,王先需同志希望对固有的社会历史批评进行重新估价,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期待由此诞生一种“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对此我是深表赞同的。但是,对于这方法是否能够成为文学批评的“主干”... 在中国文学批评界的“新方法热”渐趋冷却的时候,王先需同志希望对固有的社会历史批评进行重新估价,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期待由此诞生一种“开放性的社会历史批评”,对此我是深表赞同的。但是,对于这方法是否能够成为文学批评的“主干”或“基干”,是否能够包笼已有的诸家批评方法,我还有些疑问。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并没有提出过一种系统的文学批评方法,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只是后来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一些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如普列汉诺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 中国文学批评 心理批评 文学现象 马克思主义 精神分析心理 批评模式 文学批评方法 意识形态 普列汉诺夫
下载PDF
文化──心理批评:文学史学新建构──评王钟陵《文学史新方法论》兼及其两部文学史
18
作者 陶尔夫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5-15,共11页
王钟陵教授的三部专著在学术界连续产生轰动效应,标志着文学史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学史学这一门崭新的学科以及一系列不曾为人研究过的课题,王钟陵先生以个人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了,并已充分达到这一学科建设的科学水准... 王钟陵教授的三部专著在学术界连续产生轰动效应,标志着文学史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学史学这一门崭新的学科以及一系列不曾为人研究过的课题,王钟陵先生以个人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了,并已充分达到这一学科建设的科学水准,这从《文学史新方法论》一书的理论体系、逻辑架构、概念范畴与命题的内在联系和深入阐述上,便可一目了然。《新方法论》一书所体现的“新”字,内容十分丰富,极大地拓宽了文学史研究的视野。此书是文学史理论思维的科学化、哲学化的产物,是文学史编写经验的总结和凝定。本世纪以来的文学史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开创期、成型期、更替期、突玻期,突破期是从1988年王钟陵先生出版《中国中古诗歌史》开始的。作为有远见卓识能开拓新路的文学史家,王钟陵先生在更新文学史研究方法与建构新的批评模式方面的开创之功,将同他的三部著作一起载入学术研究的史册。王钟陵教授创立的自成一家的文化一心理批评模式是继西方形形式式批评模式之后又一新的批评模式,并具有后来居上的态势;而且它还因其开放性、包融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而对文艺学、历史学、美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启发与借鉴作用。新批评模式的覆盖面将日益扩大,在世界文化的建构过程中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心理批评 文学史学 建构 新方法论
下载PDF
1994年后的中国心理批评
19
作者 梁永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9-24,共6页
本文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心理批评进行了阶段性划分。1949年-1977年基本的文学批评表征是政治化,模式化,真正的文学心理批评起始于1978年,以精神分析学说为代表的西方学术思潮对文学心理批评的观点和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心理批评 文学方向 政治化 精神分析 潜意识
下载PDF
心理批评的范式运用及评估
20
作者 李继凯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57-159,共3页
综观新时期文学的心理批评,大致说来,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亦即形成了以心理透视为基点而取法于西方心理分析,荣格心理学影响下的原型批评和现代心理学的系统分析为主要特征的三个批评范式。在具体批评操作的意义上,可简... 综观新时期文学的心理批评,大致说来,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亦即形成了以心理透视为基点而取法于西方心理分析,荣格心理学影响下的原型批评和现代心理学的系统分析为主要特征的三个批评范式。在具体批评操作的意义上,可简括为“心理分析式”,“原型批评式”和“综合析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批评 批评范式 评估 心理分析 原型批评 新时期文学 现代心理 荣格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