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批评文本的批评
1
作者 关颖 《长春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83-86,共4页
《伤逝》是鲁迅《呐喊》中的一篇著名小说,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各种方法的批评研究,其中,《借鉴与超越——<伤逝>与<玩偶之家>的比较》使用的是比较批评,而《<伤逝):无意识性别叙事话语》则使用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伤逝》是鲁迅《呐喊》中的一篇著名小说,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各种方法的批评研究,其中,《借鉴与超越——<伤逝>与<玩偶之家>的比较》使用的是比较批评,而《<伤逝):无意识性别叙事话语》则使用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文试图对这两个批评文本进行批评,以此来对比较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这两种批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文本 比较批评 平行研究 女性主义批评 叙事学 《伤逝》 《玩偶之家》
下载PDF
略论批评文本的语言魅力 被引量:1
2
作者 咏枫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7-30,共4页
意志力诚然是读解活动得以进行的有力支撑因素,但一篇批评文章的读解,如果主要要靠意志力,这无论如何应是批评的一个缺失。追求批评文本语言的魅力,这当是批评家的真诚愿望。我们有些批评家,对批评文本语言的“魅力“,在理解上尚有不周... 意志力诚然是读解活动得以进行的有力支撑因素,但一篇批评文章的读解,如果主要要靠意志力,这无论如何应是批评的一个缺失。追求批评文本语言的魅力,这当是批评家的真诚愿望。我们有些批评家,对批评文本语言的“魅力“,在理解上尚有不周之处。 按照我的理解,所谓批评文本语言的魅力,应有两种衷现形态:一是说服人的魅力,是理性的,简称“服人”态魅力;一是感动人的魅力,是感性的,简称“感人”态的魅力。如果一篇批评文章,其行文具有坚实的概念基础,如果批评家的思想始终被置于逻辑的形式下完成其表述,或者换句话说,猜想与反驳的关系,始终跟批评文字的行进同步,那么这样的批评文章,其行文就有了某种运动感,运动着的行文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切实地走向它的终点。这样的批评文本,在语言表述上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推阐周匝,运演细密,思理清晰,文脉流畅。这就是批评文本语言的“服人”态的魅力。批评文本语言的“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文本 语言魅力 批评 艺术批评 文本语言 语言表达 情感因素 评价信息 批评主体 批评观念
下载PDF
终于出现了“我” 浅谈“押沙龙在1966”的戏剧批评文本 被引量:1
3
作者 康伯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共4页
“押沙龙在1966”(下文简称押)的戏剧批评,大体感觉上是突出了一个“我”,片面的洞见——对“我”负责押文常让人觉得过于“主观”,原因大致如下:1.“我见”即一切押以其“所见到的”作为批评的唯一依据。而这“所见到的”仅包括... “押沙龙在1966”(下文简称押)的戏剧批评,大体感觉上是突出了一个“我”,片面的洞见——对“我”负责押文常让人觉得过于“主观”,原因大致如下:1.“我见”即一切押以其“所见到的”作为批评的唯一依据。而这“所见到的”仅包括剧本和舞台呈现。押对国内创作者的初衷设想、创作背景经历、相关剧评等信息常常抱有怀疑或忽视的态度。特别是对‘宣传”的敌视,在诸多文章中反而成为了批评的突破口。另外,“我见”亦是“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文本 戏剧批评 “我” 沙龙 舞台呈现 创作背景 创作者
下载PDF
一个印象主义批评文本:龚古尔兄弟日记中的福楼拜
4
作者 辛苒 《法国研究》 2013年第3期8-14,共7页
龚古尔兄弟是印象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他们对福楼拜的主观印象以及独特的文学观念使其长卷日记中对福楼拜作品存在轻视与误读,构成了极具个性化的批评文本。由于两兄弟与福楼拜有着长年的深挚友谊,这些轻视很难为外人所察,却在他们的日... 龚古尔兄弟是印象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他们对福楼拜的主观印象以及独特的文学观念使其长卷日记中对福楼拜作品存在轻视与误读,构成了极具个性化的批评文本。由于两兄弟与福楼拜有着长年的深挚友谊,这些轻视很难为外人所察,却在他们的日记中得到真实全面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古尔兄弟 福楼拜 日记 印象主义批评文本 误读
下载PDF
“文学性研究”与批评的三重面相——以汪曾祺研究为中心
5
作者 王顺天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8,共8页
以汪曾祺研究为中心,系统探讨“文学性研究”与批评的三重面相,强调文学性研究对于当代文学批评实践的重要意义。首先,以批评方法的文学性为立论点,阐释文学批评方法本身蕴含的文学性特质。汪曾祺研究中,研究者从语言观、民间文化书写... 以汪曾祺研究为中心,系统探讨“文学性研究”与批评的三重面相,强调文学性研究对于当代文学批评实践的重要意义。首先,以批评方法的文学性为立论点,阐释文学批评方法本身蕴含的文学性特质。汪曾祺研究中,研究者从语言观、民间文化书写、细读批评等多元视角深入作品内核,充分展现了批评的文学性,进一步激活和发掘了汪曾祺作品中的文学性。其次,从批评文本的文学性看,文本分析过程中呈现出的文学性不容忽视,重申了批评实践中批评本身的文学性。最后,在文学性的同构层面,以批评的文学性观照作品的文学性,凸显了批评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以及在这种互动中如何实现文学性的共同构建和意义的再创造。这三重面相相互交织,共同揭示了汪曾祺研究中“文学性”的丰富内涵和多维度特征。通过对汪曾祺的文学性研究,在深度理解其作品的同时,聚焦批评的文学性指向,为当下的文学批评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研究 汪曾祺 批评方法 批评文本 文学性的同构
下载PDF
作为批评文本的《气球》——一种后现代主义隐喻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淑芳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6-164,共9页
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短篇小说《气球》可谓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范之作。本文通过对《气球》的文本隐喻的解读,挖掘看似无意义的文本内隐藏的主题和内涵。一般认为《气球》在形式上运用了文字游戏、拼贴画等各种后现代写作手段,展... 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短篇小说《气球》可谓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范之作。本文通过对《气球》的文本隐喻的解读,挖掘看似无意义的文本内隐藏的主题和内涵。一般认为《气球》在形式上运用了文字游戏、拼贴画等各种后现代写作手段,展示了荒谬和无意义的反叛精神。但是,当我们把《气球》整个文本看成一个隐喻之后,文中各种表面上互不关联的描述就显现出其内在的联系,而这个看似小说的文本也呈现出批评文本的各种特征。因此,本文认为这部短篇小说跨越了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界线,反映了作者对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球》 后现代主义 小说文本 批评文本
原文传递
“整体”与“多维”:贾平凹文学批评文本的再批评
7
作者 李瑞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一、对贾平凹文学创作的整体性研究贾平凹从事文学创作四十多年的时间中,文学批评界始终对其创作给予了较为及时的反馈与评价,这些批评文本与贾平凹的文学作品共同构成了“贾平凹文学创作”的诸种面相。重审贾平凹不同文学创作时期的有... 一、对贾平凹文学创作的整体性研究贾平凹从事文学创作四十多年的时间中,文学批评界始终对其创作给予了较为及时的反馈与评价,这些批评文本与贾平凹的文学作品共同构成了“贾平凹文学创作”的诸种面相。重审贾平凹不同文学创作时期的有关整体性研究的批评文本,不仅能够有效地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出作家创作的线索与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批评文本 贾平凹 整体性研究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作家创作
原文传递
另类的批评文本——论冉隆中及其《底层文学真相报告》
8
作者 黄桂元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2,107,共4页
云南批评家冉隆中先生在《文学自由谈》连续写作专栏文章三年之后,最近出版了《底层文学真相报告》一书。对于这位回归文坛后每年都会出版一两部论著的仁兄而言,或者这并不足道。但是我依然要来说一说这本书和这个人。在我看来,在当... 云南批评家冉隆中先生在《文学自由谈》连续写作专栏文章三年之后,最近出版了《底层文学真相报告》一书。对于这位回归文坛后每年都会出版一两部论著的仁兄而言,或者这并不足道。但是我依然要来说一说这本书和这个人。在我看来,在当下批评语境中,这是特别值得一说的一个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文学 批评文本 真相 《文学自由谈》 专栏文章 批评语境 批评 出版
原文传递
从文本批评到译者行为批评——外来译者沙博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5
9
作者 谭莲香 辛红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17,共7页
本文考察1983年至今国内沙博理研究文献,分为三个阶段:分析译文文本特征,挖掘历史语境对译文特征的塑形作用,探讨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行为的关系及对中国文学外译的启示。这一研究进程基本上对应翻译批评研究从文本批评到文化批评,再到... 本文考察1983年至今国内沙博理研究文献,分为三个阶段:分析译文文本特征,挖掘历史语境对译文特征的塑形作用,探讨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行为的关系及对中国文学外译的启示。这一研究进程基本上对应翻译批评研究从文本批评到文化批评,再到译者行为批评的总体趋势,也折射出研究者的视域从微观到宏观、关注对象从文本向社会现实的转移,指向中国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以实现文化自觉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博理 文本批评 文化批评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下的文本批评——《白鹿原》近期学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希哲 张雪艳 赵润民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白鹿原》 家族文化 儒家文化 白孝文 黑娃 陈忠实 白鹿原 文本批评
下载PDF
论西方新叙事理论文本批评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俐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6,共8页
西方新叙事理论的方法论价值主要在于,搭建了一个形式分析和历史主义批评相互结合的基本平台。这一判断是来自于发现了新叙事理论强调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建构性和不可规约性,强调叙事无所不在,具有理性思维的逻辑行程的一些特点... 西方新叙事理论的方法论价值主要在于,搭建了一个形式分析和历史主义批评相互结合的基本平台。这一判断是来自于发现了新叙事理论强调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建构性和不可规约性,强调叙事无所不在,具有理性思维的逻辑行程的一些特点等。这个基本平台解决了批评方法在文本内外的互相结合和转换的各种通道这一历史性的难题。新叙事理论对叙事性文本本体的发难引发了批评方法的创新,成为最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革命。“后经典的方法”使得文本批评切入“点”增多,批评能力随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新叙事理论 文本批评 批评方法论
下载PDF
当前国内叙事学文本批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洪敏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69-72,共4页
当前国内叙事学文本批评中存在一定问题,如不加以澄清,对叙事学研究大有影响。以最常用的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为例,发现存在对该理论表述上的准确性问题、对理论本身的误读以及机械套用现象。由于西方叙事学与中国叙事学的对接问题仍... 当前国内叙事学文本批评中存在一定问题,如不加以澄清,对叙事学研究大有影响。以最常用的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为例,发现存在对该理论表述上的准确性问题、对理论本身的误读以及机械套用现象。由于西方叙事学与中国叙事学的对接问题仍比较突出,因此,如何实现两种知识体系的有效通约性是当前叙事学研究需要完成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文本批评 符号矩阵理论 问题
下载PDF
叙事性文本批评:层次递进现象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俐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4-128,共5页
以展示艺术价值为目的的文本分析是文学作品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应该是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一项任务。文学批评的多维视角和方法对于文学作品经典化具有重要意义 ,从文本之内的形式性质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 ,进而转换到文本之外的批评 ... 以展示艺术价值为目的的文本分析是文学作品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应该是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一项任务。文学批评的多维视角和方法对于文学作品经典化具有重要意义 ,从文本之内的形式性质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 ,进而转换到文本之外的批评 ,是在经典作品的张力容纳进批评家的发现和解释的有效途径。批评者作为“有血有肉的读者”的性质 ,决定了对作品中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发现将会是个开放、持续的过程 ,发现于是具有了“发明”的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批评 层次递进 马克·吐温
下载PDF
跨学科视野中的文本批评学构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俐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8,共1页
20 0 3年 12月 3- 4日 ,全国文艺学博士点及部分硕士点的导师与相关学科博士生导师在暨南大学召开了“第四届全国文艺学及相关学科建设研讨会”。这组短文是根据部分发言整理而成的。
关键词 跨学科视野 文本批评 文学欣赏 审美经验 艺术价值 方法论
下载PDF
哈罗德·布鲁姆论塞万提斯和《唐吉诃德》——兼谈其文本批评实践的特点和启示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洪伟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5期133-138,共6页
当前国内的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研究存在着一个较大的问题,即大多聚焦于对其批评理论的研究,而对其具体文本批评实践的研究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和展示哈罗德·布鲁姆对塞万提斯代表作《唐吉诃德》的经典... 当前国内的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研究存在着一个较大的问题,即大多聚焦于对其批评理论的研究,而对其具体文本批评实践的研究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和展示哈罗德·布鲁姆对塞万提斯代表作《唐吉诃德》的经典性的发掘和批评,归纳和概括其批评实践的特点,评估其价值,并思考这种批评对于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罗德·布鲁姆 文学文本批评 塞万提斯 《唐吉诃德》 启发借鉴.
下载PDF
略论批评文本的语言魅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咏枫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5-17,共3页
意志力诚然是读解活动得以进行的有力支撑因素,但一篇批评文章的读解,如果主要要靠意志力,这无论如何应是批评的一个缺失。追求批评文本语言的魅力,这当是批评家的真诚愿望。但是,我们的一些批评家,对批评文本语言的“魅力”,在理解上... 意志力诚然是读解活动得以进行的有力支撑因素,但一篇批评文章的读解,如果主要要靠意志力,这无论如何应是批评的一个缺失。追求批评文本语言的魅力,这当是批评家的真诚愿望。但是,我们的一些批评家,对批评文本语言的“魅力”,在理解上尚有不周之处。 按照我的理解,所谓批评文本的语言魅力,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说服人的魅力,是理性的,简称“服人”态的魅力;一是感动人的魅力,是感性的,简称“感人”态的魅力。如果一篇批评文章,其行文具有坚实的概念基础,如果批评家的思想始终被置于逻辑的形式下完成其表述,或者换句话说,猜想与反驳的关系,始终跟批评文字的行进同步,那么这样的批评文章,其行文就有了某种运动感,运动着的行文循序渐进地持续发展,切实地走向它的终点。这样的批评文本,在语言表述上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推阐周匝,运演细密,思理清晰,文脉流畅。这就是批评文本语言的“服人”态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文本 批评 语言魅力 情感因素 艺术批评 文本语言 评价信息 批评观念 装饰物 批评主体
原文传递
从文本批评向历史主义的回归
17
作者 傅淑琴 潘牡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3-104,共2页
当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提出了许多令人关注的问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学术界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南昌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在重视基础理论与基... 当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提出了许多令人关注的问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学术界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南昌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在重视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同时,也经常围绕着学术界的争论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讨论.青年学子针对学术前沿的争议各抒己见.这里发表的一组笔谈,都是令学术界殚思竭虑的问题.作者们发表的看法,显示了他们至为珍贵的探索热情.<比较文学:为什么总会发生危机?>一文不仅认同了这种危机现象,而且指出这种危机在欧美大陆学界同样存在,是一种"国际性灾害".对比较文学的学理依据缺乏深刻的认识,文学积淀浅薄,文化研究泛滥,是危机的根源.如何走出危机呢?作者提出加强差异研究的主张,并且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化全球化"是一种悖论>一文从文化的特性出发,论述了"文化全球化"只不过是一个虚拟的现实;并提醒世人不能忽视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渗透和价值变迁等后果.作者主张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加强与异域文化的交流,来防止文化渗透,达到相互理解.<雏议流散写作中的文化身份>一文,通过流散写作这个个案,探讨了文化传统的顽固性本质和认同异域文化的艰巨性.制约流散写作中"主流身份"与"他者"相互关系的因素,就是文化差异.重视差异,才能认同文化身份.<从文本批评向历史主义的回归>一文,用宏观的视野勾画出20世纪西方文论的走向.自足的"文学性"并不是文学的惟一属性,文本分析离不开社会历史内涵.文本批评的"文学性"只有与文化批评的"历史性"融合,才能正确地揭示文学的本质.<后殖民主义批评在中国的讨论热点追踪及其探析>一文指出了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双重性特点.后殖民理论是在西方学术体制内部形成的话语体系,与第三世界的声音迥然不同.尽管他们也批判西方的意识形态传统,但这种批判又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限定和包容.后殖民批评理论就其实质而言,是在第一世界内部争夺话语主导权的批评策略,与真正的后殖民地批评相去甚远,因而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批评 历史主义 回归 形式主义 文学批评 文化批评
下载PDF
哈罗德·布鲁姆论蒙田和莫里哀——兼谈其文本批评实践的特点和启示意义
18
作者 曾洪伟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第2期244-247,共4页
当前国内的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研究存在着一个较大的问题,即大多是聚焦于对其批评理论的研究,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其具体文本批评实践的研究。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和展示哈罗德.布鲁姆对蒙田和莫里哀代表作的经典性的发掘和批评,归纳... 当前国内的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研究存在着一个较大的问题,即大多是聚焦于对其批评理论的研究,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其具体文本批评实践的研究。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和展示哈罗德.布鲁姆对蒙田和莫里哀代表作的经典性的发掘和批评,归纳和概括其批评实践的特点,评估其价值,并思考这种批评对于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罗德·布鲁姆 文学文本批评 蒙田 莫里哀 启发借鉴
下载PDF
从文本批评透视社会文化背景
19
作者 郑宇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8年第6期86-87,共2页
《最后的莫希干人》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边疆作家詹姆斯·库珀的代表作。在进一步深入了解后,我们不难发现该作品自诞生以来,在文学批评史上明显经历了从否定到接受以至赞同的曲折过程。就19世纪的评论家而言,《最后的莫希干人》... 《最后的莫希干人》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边疆作家詹姆斯·库珀的代表作。在进一步深入了解后,我们不难发现该作品自诞生以来,在文学批评史上明显经历了从否定到接受以至赞同的曲折过程。就19世纪的评论家而言,《最后的莫希干人》是以牺牲内容的真实性为代价来满足读者猎奇的心理,书中对印地安人失真的描写尤为突出。因此,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贬低成一部构思简单的冒险主义小说,没有深刻的内涵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背景 文本批评 19世纪 文学批评 冒险主义 代表作 詹姆斯 评论家
下载PDF
评《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
20
作者 金钢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4,共3页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逐渐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郭淑梅研究员的新著《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以开阔的视野、细腻的分析、清新的笔触,进一步丰富了女性文学研究...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逐渐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郭淑梅研究员的新著《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以开阔的视野、细腻的分析、清新的笔触,进一步丰富了女性文学研究的内涵。这部著作的诞生应该与1995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研究 文本批评 文学景观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中国女性文学 首都师范大学 2009年 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