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两汉的文学身份批评及其发生
1
作者 赵辉 韩玲玲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5-152,共8页
身份批评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文学批评方法。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主体身份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意义,开始从创作主体的职官、学术流派、地域、人伦等身份去阐释文学内容、题材及表现方法的形成。这不仅鲜明地反映了中国文学“因事而... 身份批评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文学批评方法。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主体身份对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意义,开始从创作主体的职官、学术流派、地域、人伦等身份去阐释文学内容、题材及表现方法的形成。这不仅鲜明地反映了中国文学“因事而作”这一核心观念所产生的文学的行为性质决定创作目的、主体的身份决定言说话语的内在逻辑,而且反映了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不同的身份具有不同的知识话语体系,创作时主体多种身份的参与会带来多种身份话语的融合。这一批评方法的产生,既与先秦两汉严格的礼乐身份制度所产生的强烈的身份意识有密切关系,也与当时的王官制度规定的不同官员具有固定的职掌、知识话语体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两汉 文学 身份批评 话语体系 发生
下载PDF
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与文化身份批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军 高楠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5-67,共3页
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中的身份、性别、阶级和政治等主题的书写契合了西方后学的批评理论范畴。黑人女性作家自觉地将文学创作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相观照,她们为黑人文学分别注入了性别成分、种族成分和文化成分。黑人女性主义文本不仅... 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中的身份、性别、阶级和政治等主题的书写契合了西方后学的批评理论范畴。黑人女性作家自觉地将文学创作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相观照,她们为黑人文学分别注入了性别成分、种族成分和文化成分。黑人女性主义文本不仅彰显了黑人女性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更进一步推动、促进了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建构与发展。黑人女性主义将逆转黑人女性身份被边缘化的境遇,颠覆和拆解黑人女性身份被客体化、被边缘化的命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女性小说 身份批评 黑人女性主义 后学
下载PDF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作品中的身份批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军 孟庆娟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文学的核心主题是对文化身份属性的阐释和对身份认同的探索。黑人女性剧作家的边缘化身份与特殊的生活境遇赋予了她们独特的黑人女性主义的书写方式。黑人女性剧作家在寻找与构建黑人女性文化身份,拆解黑人女性文学的...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文学的核心主题是对文化身份属性的阐释和对身份认同的探索。黑人女性剧作家的边缘化身份与特殊的生活境遇赋予了她们独特的黑人女性主义的书写方式。黑人女性剧作家在寻找与构建黑人女性文化身份,拆解黑人女性文学的被边缘化境遇和建立黑人女性戏剧文学与批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女性戏剧 身份批评 黑人女性主义
下载PDF
“哎咦集团”与“文化民族主义”——亚裔美国文学之早期文化身份批评 被引量:1
4
作者 宋阳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4-40,共7页
通过梳理亚裔美国文学之文化身份批评的早期理论代表"哎咦集团"的主要文学主张及批评行为,发现其文化民族主义的指涉对象并非学界惯常误解的中国文化,而是隐藏着一个"民族主义与本土主义的置换",其实质是强调亚裔... 通过梳理亚裔美国文学之文化身份批评的早期理论代表"哎咦集团"的主要文学主张及批评行为,发现其文化民族主义的指涉对象并非学界惯常误解的中国文化,而是隐藏着一个"民族主义与本土主义的置换",其实质是强调亚裔群体的本土经历和合理合法的本土身份的本土主义。虽然"哎咦集团"对"真确性"的强调陷入了本质主义的窠臼,其"以男性为中心的好战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广受诟病,但"哎咦集团"的文化民族主义主张开拓性地打破了亚裔美国文学批评领域的真空状态,敏锐地察觉到了美国主流社会与亚裔及亚裔文化的刻板化建构的共谋关系,并最终确定了亚裔统一的文化身份,对亚裔美国文学创作及批评领域都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哎咦集团” 文化民族主义 亚裔美国文学 文化身份批评
下载PDF
多重性、异质性与杂糅性——骆里山的文化身份批评理论关键词研究
5
作者 宋阳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5-48,94,共5页
以骆里山的文化身份批评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理论中"异质性"、"杂糅性"和"多重性"三个关键词的基本含义,发掘骆里山文化身份理论的批评立场及深层诉求:拒绝任何遮掩亚裔族群之间在阶级、性别和民... 以骆里山的文化身份批评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理论中"异质性"、"杂糅性"和"多重性"三个关键词的基本含义,发掘骆里山文化身份理论的批评立场及深层诉求:拒绝任何遮掩亚裔族群之间在阶级、性别和民族的多样性、"不可通约性"和独特性的同质化行为。在文化身份上,骆里山认同的是在持续的继承、改变、创作和反抗的文化实践中形成的动态的、不定的亚裔美国文化,并号召以此来削减、消解白人文化的权力机制与霸权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里山 文化身份批评 多重性 异质性 杂糅性
下载PDF
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小琴 《艺术科技》 2016年第11期84-,共1页
亚裔美国文学和文化批评在20世纪70年到开始发展,这么多年以来已经形成具有特色的批评范式,理论也随亚裔美国政治、社会和历史的变化而更加多元化,本文主要对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进行详细的研究,找出亚裔美国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 亚裔美国文学和文化批评在20世纪70年到开始发展,这么多年以来已经形成具有特色的批评范式,理论也随亚裔美国政治、社会和历史的变化而更加多元化,本文主要对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进行详细的研究,找出亚裔美国族裔身份批评的分化对整个亚裔美国族群的发展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裔美国文学 族裔身份批评 分化 异质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批评下的黑人女性小说与身份批评
7
作者 孙可 王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后殖民主义是在复杂的历史、政治与文化相交融的特定的时期所产生的一种集各种文化、政治理论与批评方法于一身的批评话语。它与黑人女性文学相互联系、交织与重叠,并与黑人女性小说一道,探讨黑人女性无身份、无自主权的边缘化状态,使... 后殖民主义是在复杂的历史、政治与文化相交融的特定的时期所产生的一种集各种文化、政治理论与批评方法于一身的批评话语。它与黑人女性文学相互联系、交织与重叠,并与黑人女性小说一道,探讨黑人女性无身份、无自主权的边缘化状态,使黑人女性身份问题的研究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批评 身份批评 黑人女性小说
下载PDF
也论当下陕西本土文学批评——兼与李徽昭先生商榷
8
作者 孙新峰 《商洛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4-41,共8页
李徽昭博士在其新作《当下文学批评问题及其理念思考——以陕西本土文学批评为例》中对鄙人《文学批评三足鼎立局面观察》进行了批驳,对陕西本土文学批评进行全盘否定。在徽昭先生眼里,陕西本土文学批评问题多多,诸如批评身份错位、批... 李徽昭博士在其新作《当下文学批评问题及其理念思考——以陕西本土文学批评为例》中对鄙人《文学批评三足鼎立局面观察》进行了批驳,对陕西本土文学批评进行全盘否定。在徽昭先生眼里,陕西本土文学批评问题多多,诸如批评身份错位、批评意识匮乏等。一句话,将陕西文坛尤其是陕西本土文学批评完全"妖魔化""绝望化"。在此,笔者想和徽昭先生商榷:陕西本土文学研究者到底是"自满"还是"自信"?陕西本土文学研究者与作家关系近了是好事还是坏事?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接、对话和交响是当下陕西本土文学批评突出重围、与世界文学接轨的关键和基本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信 批评身份 批评效能 对接 对话 交响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9
作者 李秀清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73-77,共5页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女性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成果,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女性形象"批评、"女性中心"批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多元文化身份"批评...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女性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成果,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女性形象"批评、"女性中心"批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多元文化身份"批评。在文化多元的当今时代,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在尊重差异与个性的基础上走向融合,不断完善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丰富文学批评的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批评 “女性中心”批评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 “多元文化身份批评
下载PDF
新疆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叙事身份建构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媛元 李佳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6期253-255,共3页
该文主要运用Labov的叙事分析评价模式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些方法对新疆一高校某李姓英语教师个人叙事语篇中的身份建构从职业身份、关系身份和个人身份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李老师表现出对传统与社会界定的教师身份的较... 该文主要运用Labov的叙事分析评价模式和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一些方法对新疆一高校某李姓英语教师个人叙事语篇中的身份建构从职业身份、关系身份和个人身份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李老师表现出对传统与社会界定的教师身份的较高认同,但对传统偶像化的教师形象有一定疏离;教师的个人经历很可能会对其教师身份的建构产生较大影响,换言之,个人身份和教师身份的其他方面有着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身份 叙事 建构 批评性语篇分析 Labov叙事分析评价模式
下载PDF
怀想中国的方式——试析严歌苓旅美后小说创作 被引量:9
11
作者 滕威 《华文文学》 2002年第4期63-69,共7页
本文以严歌苓旅美后的汉语作品为对象 ,试图通过分析她作品中“纵横交错的目光”下 ,种族、阶级、性别等多重权力话语构造出的种种镜像 ;指出她对东方、中国、女人的指认与误认 ,既是来自西方的、男人的 ,又是一种自我阐释。其中蕴含的... 本文以严歌苓旅美后的汉语作品为对象 ,试图通过分析她作品中“纵横交错的目光”下 ,种族、阶级、性别等多重权力话语构造出的种种镜像 ;指出她对东方、中国、女人的指认与误认 ,既是来自西方的、男人的 ,又是一种自我阐释。其中蕴含的虽然有犹疑但是已然内在化的对东方主义及父权制度的认同与妥协值得警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边缘 自我东方主义 身份批评
下载PDF
何谓诗人:中国古代“诗人”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舜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7-176,共10页
中国古代早期诗歌多属集体创编,抒写的主要是集体情志而非个人之志,诗之作者无署名诉求,所谓“三代无诗人”之说,正是此义。“诗人”一词,最早见于宋玉《九辩》,此后“诗人”的指向和含义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战国末期至六朝,主要指《诗... 中国古代早期诗歌多属集体创编,抒写的主要是集体情志而非个人之志,诗之作者无署名诉求,所谓“三代无诗人”之说,正是此义。“诗人”一词,最早见于宋玉《九辩》,此后“诗人”的指向和含义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战国末期至六朝,主要指《诗经》的作者;中唐之后,则普遍用指一切写诗之人,“诗人”作为一种身份类型得以确立;宋代之后,“诗人”除具泛称之义,在身份批评的语境中,还有别于“文人”“才人”的特定身份内涵,即“真诗人”的观念。中国古代“诗人”观念的演变,潜含着一条从群体到个体、从“圣门”到“诗家”的内在发展理路,实质是中国诗学对儒家诗教的不断消解,不断迹近“诗人”本质的逻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 “真诗人” 身份类型 身份批评
下载PDF
哈莱姆文艺复兴与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莹莹 于贺巾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26-27,32,共3页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是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其展现的"黑人艺术"举世瞩目。这个黑人文学家辈出的年代,不仅把黑人小说与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后来美国黑人戏剧的崛起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与此同时,哈...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是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其展现的"黑人艺术"举世瞩目。这个黑人文学家辈出的年代,不仅把黑人小说与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后来美国黑人戏剧的崛起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与此同时,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也为黑人女性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主题与思考,为后期黑人女性戏剧的崛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莱姆文艺复兴 黑人女性戏剧 身份批评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下的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与身份批评
14
作者 于贺巾 王莹莹 《前沿》 2014年第9期236-237,共2页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反传统、怀疑一切的西方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后现代语境下的黑人女性戏剧在语言、取材以及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黑人女性剧作家通过对美国黑人文化的深刻反思,展示了美国黑人族群的独特性,激起了美国...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反传统、怀疑一切的西方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后现代语境下的黑人女性戏剧在语言、取材以及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黑人女性剧作家通过对美国黑人文化的深刻反思,展示了美国黑人族群的独特性,激起了美国女性正视种族歧视并追求身份认同的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黑人女性戏剧 身份批评
原文传递
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简爱》
15
作者 杨桂琴 《社科纵横》 2015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简爱》讲述了女家庭教师简爱与罗切斯特真挚爱情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简爱在人生重大变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人际困境和自我身份的迷失。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为基础,通过主人公简爱做出身份选择的伦理意识,探讨简爱改变自我的动机以及此... 《简爱》讲述了女家庭教师简爱与罗切斯特真挚爱情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简爱在人生重大变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人际困境和自我身份的迷失。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为基础,通过主人公简爱做出身份选择的伦理意识,探讨简爱改变自我的动机以及此后所面临的伦理身份困惑,揭示导致其伦理困境的根本原因。夏洛蒂·勃朗特通过讲述简爱的故事,集中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个体阶级身份与伦理诉求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并对该社会中个体寻求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寄予关注,从而传递出深刻的伦理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文学伦理学 批评伦理身份
下载PDF
现实主义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左派民族文学论中的功能
16
作者 李大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3-79,共17页
现实主义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进步文学阵营的主导话语理论,是民族文学论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与民众文学论、第三世界文学论共同构成了民族文学论。1970年代的现实主义论具有构建民族文学论的民众性、脱冷战意识形态性及《创作与批... 现实主义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进步文学阵营的主导话语理论,是民族文学论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与民众文学论、第三世界文学论共同构成了民族文学论。1970年代的现实主义论具有构建民族文学论的民众性、脱冷战意识形态性及《创作与批评》阵营身份三个主要功能。1980年代,民族文学论走向分化和激进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成为激进民族文学论者之现实主义论的重要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民族文学 民众文学 冷战意识形态 《创作与批评》阵营身份
下载PDF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作品中的身份批评研究
17
作者 鹿杰 《唐山文学》 2016年第2期141-142,148,共3页
戏剧是作家集中体现意识思想的一种批判式文学表达,而有关美国黑人女性的戏剧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艺术性和思想价值,作品中的核心主题都是对美国黑人女性文化身份属性的阐释和对其身份认同的探索。而这些作品的创作者——黑人女性剧作家,... 戏剧是作家集中体现意识思想的一种批判式文学表达,而有关美国黑人女性的戏剧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艺术性和思想价值,作品中的核心主题都是对美国黑人女性文化身份属性的阐释和对其身份认同的探索。而这些作品的创作者——黑人女性剧作家,正是因为她们边缘化的独特身份和真实的生活际遇才赋予她们更加透彻和批判的创作视角,所以透过这些戏剧作品的视角更加立体真实地观察黑人女性受到的种族、性别的双重压迫以及对于其身份的强烈批判与控诉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女性戏剧 黑人女性主义 身份批评研究
原文传递
“赋家”称谓谫论
18
作者 王泽华 《中国韵文学刊》 2022年第4期119-124,共6页
“辞人”作为最早的辞赋作家称谓,在汉代“尊经”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并没有获得作家广泛认可。加之其指向芜杂,最终在辞赋文学鼎革之际,为“赋家”所取代。唐宋时期,辞赋文学真正在观念层面获得独立,“赋家”称谓在... “辞人”作为最早的辞赋作家称谓,在汉代“尊经”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并没有获得作家广泛认可。加之其指向芜杂,最终在辞赋文学鼎革之际,为“赋家”所取代。唐宋时期,辞赋文学真正在观念层面获得独立,“赋家”称谓在科举试赋的背景下,多指称律赋作家,后逐渐成为辞赋作家的通称。对比“赋家”与“诗人”演进路径的同异,可以发现,辞赋文学批评不发达是作家称谓产生较晚的主要原因,而“学术化”和“职业化”则是构成“赋家”称谓的两大支柱。“赋家”称谓的演变不仅反映了辞赋文学各阶段的发展情况,也揭橥了各个时期辞赋文学的传播接受情况,在中国辞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人 赋家 诗人 作家称谓 身份批评
下载PDF
别让老外给上节俭课
19
作者 王世昌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0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学龄儿童 礼多人不怪 传统美德 身份批评 中国古诗 发达国 节俭之风 民族自尊心 经济管理 招商引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