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俗的承启关系:暗示与启示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举文(译)
-
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美国崴涞大学东亚系
-
出处
《民间文化论坛》
2018年第3期41-49,共9页
-
文摘
这是作者对民俗的承启关系(context;或译"语境")的三篇重要文章之一。~①丹·本-阿默思在1969年界定的"民俗是小群体内的艺术性交际"这个概念之后,又以此文进一步分析了民俗的承启关系的内涵,发表于威廉·巴斯科主编的《民俗学前沿》(1977)。巴斯科姆在该文集的前言中高度赞扬了作者的这篇文章。这是作者对承启关系研究的重要贡献,开拓了民俗学研究的视野。
-
关键词
承启关系
描述性民俗学
民间文学
有序与无序
新观念
-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从语言逻辑看形名与刑名的承启关系
- 2
-
-
作者
杨挺
-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34-38,共5页
-
文摘
本文从语言──逻辑──历史的辩证关系入手,试图解析“形名”与“刑名” 在先秦名家、形名家、刑名家以及法家的衍变中的承启关系。
-
关键词
刑名
形名
承启关系
名家
形名家
刑名家
-
分类号
B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承启关系中的“承启关系”
被引量:7
- 3
-
-
作者
丹.本─阿默思
张举文
-
出处
《民俗研究》
2000年第1期112-125,共14页
-
-
关键词
民俗学
民间文化
承启关系理论
民族文化
-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民俗的定义:一篇个人叙事
被引量:4
- 4
-
-
作者
丹.本-阿默思
王辉
-
机构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
出处
《民间文化论坛》
2018年第2期40-54,共15页
-
文摘
丹·本-阿默思将民俗定义为"小群体内的艺术性交际",是出于20世纪60年代他对民俗的承启关系的关注,以及对当时流行的定义的不满,当然也受到人类学、语言学(特别是"口传民族志")和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他在尼日利亚的埃多人中的田野调查,直接促成了这个定义的形成。起初,学界对这个定义多持否定的,至多是模棱两可的态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界的反应逐渐转为肯定。作者在近半个世纪后讲述了自己的思想历程,对深入了解这个定义和美国民俗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
关键词
承启关系
艺术性交际
民俗定义
表演
个人叙事
-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