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与承接方向:河北对策
1
作者 赵培红 任慧 《统计与管理》 2023年第6期53-65,共13页
依据“四力模型”构建河北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河北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评价,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河北省2014-2021年产业转移承接力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其时空特征;通过计算产业集聚指数... 依据“四力模型”构建河北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河北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评价,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河北省2014-2021年产业转移承接力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其时空特征;通过计算产业集聚指数分析京津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目录和河北优势承接产业,分析河北承接方向。结果显示:①时序方面,河北省整体适宜对接京津转移产业,产业转移承接力基本处于上升状态,且具有明显分级特征;②空间方面,河北省各市产业承接力的区域差异变动不大,整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趋势上升,承接力较强的地区是石家庄和唐山,张家口、衡水最低;③对承接方向的分析显示,河北省具有集聚优势的行业主要为污染、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后,从产业转移区位选择、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创造激发创新的生态系统、立足雄安新区提升产业转移发展力、逐步打破行政界限等五个方面针对性地给出了提高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接能力 承接方向 京津冀产业转移 河北对策
下载PDF
陕西软件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惠调艳 胡新 马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3,共7页
承接能力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陕西省软件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全国18个省的19个指标,对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软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可归结为产业竞争优势和投资环境因子、产业规模与... 承接能力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陕西省软件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全国18个省的19个指标,对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软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可归结为产业竞争优势和投资环境因子、产业规模与增长因子、政府因子、效益因子和市场因子五方面的驱动力。陕西软件产业在因子1和因子5上得分较高,而在因子2上得分较低,综合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强。在此基础上,从招商引资、本地企业培育、软硬件环境完善三个方面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承接能力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中国各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33
3
作者 苏华 胡田田 黄麟堡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3,共3页
文章在界定产业承接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国各个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间的产业承接能力差异明显且地区间呈现明显的板块分布。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能力 指标体系 评价
下载PDF
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闫安 赵淑琪 裴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8-26,共9页
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通过约束机制影响产业转移的实施与效果,认清各个地区的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大小能够为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移提供重要参考。文章从产业转移接受方角度出发,构建了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通过约束机制影响产业转移的实施与效果,认清各个地区的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大小能够为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转移提供重要参考。文章从产业转移接受方角度出发,构建了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确立各指标权重,并运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计算了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然后从多个角度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给出改善和提升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承接能力 皖北地区 灰色关联方法
下载PDF
离岸软件外包中江苏四城市承接能力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有世 秦勇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6-90,95,共6页
以离岸软件外包中城市的承接能力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离岸软件外包内涵;接着从承接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基础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选取30个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指标,构建离岸软件外包中城市承接... 以离岸软件外包中城市的承接能力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离岸软件外包内涵;接着从承接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基础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选取30个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指标,构建离岸软件外包中城市承接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基于加权主成分的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四个城市承接离岸软件外包的能力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江苏四城市承接离岸软件外包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岸软件外包 江苏四城市 承接能力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生态约束下的京津冀地区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能力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可云 沈洁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138,共8页
非首都功能过度聚集,一方面会造成拥挤效应,不利于北京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区域间发展差距过大。功能疏解绝非简单的"转移搬迁",需要结合迁入地的发展条件和承载能力精准对接。本文首先回顾京... 非首都功能过度聚集,一方面会造成拥挤效应,不利于北京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区域间发展差距过大。功能疏解绝非简单的"转移搬迁",需要结合迁入地的发展条件和承载能力精准对接。本文首先回顾京津冀地区功能转移承接地的规划建设情况,其次结合都市区功能算法、区位商指数和修正的引力模型定量分析京津冀地区功能分布现状及近年来的转移疏解趋势,最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超效率DEA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013年天津及河北各地级市的功能疏解承接能力作综合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京津冀 疏解非首都功能 承接能力 产业转移
下载PDF
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付德申 向丽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4,共8页
本文以我国中西部城市群41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构建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9-2013年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研... 本文以我国中西部城市群41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构建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9-2013年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偏低,出现了轻度失调、中度失调和严重失调3种状态;城市群整体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在考察期内具有平稳发展的时序变化特征,但不同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时间分异,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中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承接能力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中西部城市群
下载PDF
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锦飞 张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年第7期91-95,共5页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国际经济现象。为了探索制造业转移的转移方向和策略,本文基于产业转移和承接能力的理论基础,建立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要素的权重水平,从而判断出...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国际经济现象。为了探索制造业转移的转移方向和策略,本文基于产业转移和承接能力的理论基础,建立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要素的权重水平,从而判断出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关键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和制造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评价承接能力的关键要素,其中,产业技术发展能力、资本要素、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协调配套能力、自然资源要素是评价承接能力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转移 承接能力 指标构建 产业经济 产业转移 转移战略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的区域差异与政府间合作治理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罗若愚 何慧玲 张龙鹏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第2期7-12,共6页
西部地区若想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吸引企业投资,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事实上需要在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上下功夫。因此,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研究成果构建产业承接能力的指标体系,对西部地区86个地级市进行聚类分... 西部地区若想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吸引企业投资,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事实上需要在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上下功夫。因此,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研究成果构建产业承接能力的指标体系,对西部地区86个地级市进行聚类分析,将这86个地级市划分为三个区域:高引力区、中引力区和低引力区,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大区域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合作治理路径的差异。高引力地区应由产业合作向外溢性公共政策合作转变,中引力地区由单一行政区政府合作向区域性政府合作转变,低引力地区由被动承接型向互动型合作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承接能力 指标体系 聚类分析 合作治理
下载PDF
提升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冬梅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2008年第10期56-58,共3页
产业转移对承接方具有优势升级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西部地区能否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关键在于承接能力。影响产业承接能力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客观环境;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竞争力。该文认为... 产业转移对承接方具有优势升级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西部地区能否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关键在于承接能力。影响产业承接能力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西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客观环境;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竞争力。该文认为,西部地区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改善产业转移的环境;发挥承接企业的主体功能,提高产业竞争力;进而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发展西部地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产业转移 承接能力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云虹 梁志杰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3年第4期65-68,74,共5页
基于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后发现,其整体承接能力偏低,且明显呈现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此外,中部地区在产业支撑力和发展力方面的优势较为... 基于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后发现,其整体承接能力偏低,且明显呈现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此外,中部地区在产业支撑力和发展力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西部地区则由于低成本所形成的产业吸引力较为明显,但其低效的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落后的基础设施是产业承接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承接能力 指标体系 中西部地区 因子分析法
下载PDF
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世杰 邱士可 +1 位作者 杨文新 宋立生 《河南科学》 2014年第11期2350-2354,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承接产业转移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竞争力,依据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内涵,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由4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21个量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承接产业转移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竞争力,依据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内涵,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由4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21个量化指标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中原城市群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强,豫西南地区次之,黄淮地区、豫北、豫西地区承接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承接能力 空间差异 河南省
下载PDF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分析——兼论中国的承接能力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军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4,共7页
国际服务外包的承接能力受到一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教育体系等外部环境,时区分布、文化、语言能力等诱发因素以及劳动力成本等商业环境三方面的影响,我国在政策环境、人力资源储备以及劳动力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国际服务外包的承接能力受到一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教育体系等外部环境,时区分布、文化、语言能力等诱发因素以及劳动力成本等商业环境三方面的影响,我国在政策环境、人力资源储备以及劳动力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在服务外包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的素质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明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服务外包 承接能力
下载PDF
中部六省对沿海纺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拟熵权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顺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8-145,共8页
为科学评价中部六省对东部沿海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能力,从生产要素条件、地区经济实力、产业基础条件、交通设施条件、科技人才支持5个方面构建了3级30个指标的纺织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对各指标赋权,并运用加... 为科学评价中部六省对东部沿海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能力,从生产要素条件、地区经济实力、产业基础条件、交通设施条件、科技人才支持5个方面构建了3级30个指标的纺织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对各指标赋权,并运用加权模型对各省承接沿海纺织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加权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显示,承接能力排前3位的是河南、湖北和湖南。根据评价结果,对各省在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详细分析,为准备向内地转移的纺织服装企业提出具体的转移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纺织产业转移 承接能力 中部六省
下载PDF
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冬梅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15-118,共4页
产业转移具有优势升级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西部地区能否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关键在于承接能力。西部地区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改善产业转移的环境;发挥承接企业的主体功能,提高产业竞争力;进而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发展西部地区... 产业转移具有优势升级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西部地区能否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关键在于承接能力。西部地区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改善产业转移的环境;发挥承接企业的主体功能,提高产业竞争力;进而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发展西部地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 承接能力
下载PDF
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凡 陶涛 家顺良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第16期24-26,共3页
中西部地区是否能承接东部沿海和外国的产业转移,如何对产业转移进行选择和吸收,关键在于产业承接能力。本文选取16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衡量和评价,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承接能力 主成分分析 因子
下载PDF
宁波与苏杭服务外包承接能力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金菊 姜丽花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宁波市服务外包从2008年开始起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宁波服务外包产业的后发崛起。宁波在服务外包业务量、认证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成本和供给等方面相比杭州、苏州等示范城市尚存在一定差距。... 宁波市服务外包从2008年开始起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宁波服务外包产业的后发崛起。宁波在服务外包业务量、认证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成本和供给等方面相比杭州、苏州等示范城市尚存在一定差距。应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实施大中小企业并重发展、建立多元立体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体系等提升宁波服务外包的承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服务外包 承接能力 比较
下载PDF
广西产业承接能力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静 叶凯溪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9,共5页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从市场潜力、要素成本、交易成本等角度构建了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2012年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周边存在竞争的5个主要产业承接地江西、湖南、四...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从市场潜力、要素成本、交易成本等角度构建了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2012年产业承接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周边存在竞争的5个主要产业承接地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相比,广西在水运、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市场潜力、资本盈利能力、产业集聚水平、整体基础设施水平、科技人才支撑方面处于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承接能力 新经济地理学 因子分析 广西
下载PDF
海南服务外包产业承接能力评估——基于海口与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对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国洲 吴昊 蔡亮 《琼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宏观经济因子、产业基础因子、人力资源数量与人力资源成本因子的服务外包产业承接能力评估体系,以海口市为例,通过其与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海南省服务外包产业承接能力较弱,但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特...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宏观经济因子、产业基础因子、人力资源数量与人力资源成本因子的服务外包产业承接能力评估体系,以海口市为例,通过其与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海南省服务外包产业承接能力较弱,但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特别在人力资源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外包承接能力 GEM模型 实证分析 海南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湖南省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国生 曹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10-115,共6页
目前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分析湖南各市州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通过从6个维度选取了22个指标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运用加权灰色关联度法对湖... 目前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分析湖南各市州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通过从6个维度选取了22个指标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运用加权灰色关联度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产业综合承接能力进行的综合评价表明,湖南需从加强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合作力度,完善产业对接机制,改善市场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以激发地方经济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产业转移 综合承接能力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