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开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19,共6页
教育技术学研究面临着困境主要是研究方法论的困境。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论所面临的困境则源于我们对教育技术这个研究对象的认识偏差。教育技术是育人技术及其创新整合的技术。这个定义体现了技术过程和技术结果的统一。对技术过程的改进... 教育技术学研究面临着困境主要是研究方法论的困境。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论所面临的困境则源于我们对教育技术这个研究对象的认识偏差。教育技术是育人技术及其创新整合的技术。这个定义体现了技术过程和技术结果的统一。对技术过程的改进离不开对技术结果缺陷的分析。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是教育技术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是一种用于认识教育技术的技术缺陷并改善之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 技术人造物 缺陷分析
下载PDF
教育技术学的专门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启龙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8,共5页
教育技术学的专门研究方法是指教育技术学为研究其特定对象而采用的特殊方法,目前包括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开发性研究法、设计研究法、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等,内容分析法、评价研究法、解释结构模型法、会话分析法等不是教育技术学的... 教育技术学的专门研究方法是指教育技术学为研究其特定对象而采用的特殊方法,目前包括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法、开发性研究法、设计研究法、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等,内容分析法、评价研究法、解释结构模型法、会话分析法等不是教育技术学的专门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的专门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之一,但具体教育技术学问题的研究可以借鉴通用的或基本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专门研究方 学习反应信息分析 开发性研究 设计研究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LDA-CPSO-SVM优化的多层胶接结构脱粘缺陷识别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郑莉 刘闯 +3 位作者 任姣姣 张丹丹 李丽娟 徐继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与支持向量机算法相结合,对多层胶接结构的脱粘缺陷识别方法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法对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提取的14种太赫兹时域特征参数进行降维,使多层胶接结构胶层中正常区域、脱粘区域及边缘区域的... 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与支持向量机算法相结合,对多层胶接结构的脱粘缺陷识别方法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法对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提取的14种太赫兹时域特征参数进行降维,使多层胶接结构胶层中正常区域、脱粘区域及边缘区域的分类精度提高了20.3%;另一方面采用混沌粒子群法对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进行寻优,使胶层Ⅰ分类正确率提高了18.92%、胶层Ⅱ分类正确率提高了9.85%。基于所构建线性判别分析法参数优化后的混沌粒子群支持向量机优化算法对多层胶接结构进行多特征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该成像方法能够有效的区分胶层的正常区域、缺陷区域和边缘区域,与传统的太赫兹单特征成像技术相比,提升了50%以上的脱粘缺陷识别率,对于胶层Ⅰ的识别率为91%,胶层Ⅱ识别率为92%,大大提升了多层胶接结构脱粘缺陷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成像技术 支持向量机 线性判别分析 混沌粒子群算 脱粘缺陷
下载PDF
翻转内衬修复技术在燃气管道上的适用性分析
4
作者 金强 马彬 +2 位作者 曹国权 帅健 李燕 《城市燃气》 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文针对城镇燃气管道的运行工况,综合分析了燃气管道的主要缺陷类型及载荷特性,建立了不同载荷工况下燃气管道的失效判据,提出了翻转内衬法修复适用性的分析内容。对无外载荷或高压管道,只需采用第三强度理论评估管道的环向应力是否满... 本文针对城镇燃气管道的运行工况,综合分析了燃气管道的主要缺陷类型及载荷特性,建立了不同载荷工况下燃气管道的失效判据,提出了翻转内衬法修复适用性的分析内容。对无外载荷或高压管道,只需采用第三强度理论评估管道的环向应力是否满足强度要求;对外载作用超过内压的管道,需要采用径向变形极限和第三强度理论分别评估管道的刚度和强度,对满足评估条件的管道才适于使用翻转内衬法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燃气管道 翻转内衬 适用性分析 修复技术 第三强度理论 运行工况 载荷特性 缺陷类型
下载PDF
论教育学研究方法论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开城 李波 董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教育学界一直关注教育学研究方法论建设,却成就甚小。构建研究方法论的前提是各种研究方法在特定学科内形成了某种逻辑联系,而这种逻辑联系恰恰是教育学所缺乏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功能是确证判断。确证判断的学术合法性前提是研究本身的... 教育学界一直关注教育学研究方法论建设,却成就甚小。构建研究方法论的前提是各种研究方法在特定学科内形成了某种逻辑联系,而这种逻辑联系恰恰是教育学所缺乏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功能是确证判断。确证判断的学术合法性前提是研究本身的可重复性,而研究本身的可重复性是以研究对象的可重现性为前提的。有了可重现的研究对象,学界才可能针对它展开各种判断以及基于事实的主体间理性交流,由此生成学科知识体系。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空虚最根本的根源在于教育学没有找到正确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问题都不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抽象的教育系统才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系统的知识体系,教育学研究方法论自然是发现该知识体系的方法体系。在尝试创生这个知识体系过程中,我们提出过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和IIS图分析法。能提出这些独创的研究方法得益于将教育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当然,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最终成熟需要更多、更持久的教育系统研究经验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过程模型 研究方 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 IIS图分析
下载PDF
超声红外锁相热像技术检测金属板材表面裂纹 被引量:27
6
作者 秦雷 刘俊岩 +2 位作者 龚金龙 姜斌 王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3-1130,共8页
超声红外锁相热像检测法是超声波激励与红外锁相热像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红外无损检测方法。采用超声红外锁相热像检测法实现对金属板材构件接触界面类缺陷的检测,分析超声波激励构件缺陷的选择性加热过程。通过有限元仿真模型对热流... 超声红外锁相热像检测法是超声波激励与红外锁相热像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红外无损检测方法。采用超声红外锁相热像检测法实现对金属板材构件接触界面类缺陷的检测,分析超声波激励构件缺陷的选择性加热过程。通过有限元仿真模型对热流在金属板材内部的热传导过程进行研究并分析超声激励参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利用所建立的超声红外锁相检测系统对预制金属板材构件接触界面类缺陷中的裂纹缺陷进行检测实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加载中心位置远离缺陷时,裂纹缺陷幅值降低,相位不变;超声激励振幅(即初始静压)增加,缺陷处的幅值升高,相位基本保持不变;超声调制频率增加,缺陷处幅值降低,相位升高。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发现,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检测过程中的热流传递,并且能够用于超声红外锁相热像技术检测金属板材接触界面类缺陷检测结果的预测,为超声红外锁相热像技术激励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缺陷检测 超声锁相 有限元分析 无损检测技术
下载PDF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缺陷及其改进 被引量:7
7
作者 朱继岩 何建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58-59,共2页
2004年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设计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并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分析,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分3层,由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 2004年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设计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并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分析,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分3层,由职能指标、影响指标和潜力指标3个一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缺陷 设计思想 论证分析 地方政府 影响指标 技术
下载PDF
超声波流量测量技术及发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易兵 张发兴 《测试技术学报》 1995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文叙述了超声波流量测量的原理、基本测量方法以及传统的多普勒和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的缺陷和测量局限性,分析了超声波流量测量最新进展所采取的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并介绍了超声波相关流量计的原理和技术特点。
关键词 流量测量技术 超声波流量计 时差 多普勒 分析 发展 缺陷 叙述
下载PDF
失效分析中的无损检测
9
作者 李维铖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1998年第7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超声波探伤 失效分析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当量直径 超声波检验 汽轮发电机转子 密集缺陷 技术标准 关键部位
全文增补中
亚低温延长脑梗死治疗时间窗及其机制 被引量:27
10
作者 赵瑞波 张玉华 +1 位作者 李宗敏 王德生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7-380,共4页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能否延长脑梗死治疗时间窗,并探讨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两个缺血组各分为5个亚组:分别缺血2、3...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能否延长脑梗死治疗时间窗,并探讨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两个缺血组各分为5个亚组:分别缺血2、3、6、8、12h再灌注4h后处死,其中亚低温组于缺血后30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至再灌注期。处死大鼠前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用TTC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脑梗死体积;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原位杂交法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p65及其mRNA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亚低温组各组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57·39±37·62)mm3、(74·09±61·00)mm3、(81·26±25·46)mm3、(87·43±54·81)mm3和(111·10±43·67)mm3,与常温组比较,脑梗死体积分别减少了63%、55%、56%、70%和63%;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亚低温组明显低于相应时间点常温组(P<0·05orP<0·01);亚低温组半暗带NF-κBp65表达明显下降,凋亡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有可能延长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其机制可能为亚低温抑制NF-κB激活,进而抑制神经元凋亡,缩小脑梗死体积,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时间窗 延长 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NF-κBp65 神经功能缺陷 局部亚低温 大脑中动脉闭塞 免疫组织化学 NF-ΚB激活 脑梗死体积 神经细胞凋亡 TUNEL 神经功能恢复 TTC染色 原位杂交 神经元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