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与技术作品体验式评价的实践研究
1
作者 周水湘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3年第1期68-70,共3页
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应用、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提高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与学习品质。
关键词 劳动与技术作品 体验式评价 实践研究
下载PDF
面向通用技术课程的作品制作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钰 《科技风》 2022年第22期118-120,共3页
简单技术作品的设计制作有助于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形成关键能力。技术作品制作课对学生工程思维、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作品制作来完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 简单技术作品的设计制作有助于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形成关键能力。技术作品制作课对学生工程思维、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作品制作来完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技术 核心素养 技术作品制作课
下载PDF
论“技术—艺术”作品教学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岗 罗维亮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7-29,共3页
作品教学是指进行作品的学习和创作的教学.它是提高大学“技术-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技术-艺术”作品教学的核心是以作品教学为平台,以提高作品能力为目的,通过掌握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和多样化的艺术手段,去实现... 作品教学是指进行作品的学习和创作的教学.它是提高大学“技术-艺术”类专业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技术-艺术”作品教学的核心是以作品教学为平台,以提高作品能力为目的,通过掌握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和多样化的艺术手段,去实现“技术-艺术”所特有的表现力;作品教学要能真正实施并能真正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教学 技术-艺术”作品教学 作品教学法 作品教学理论 作品教学体系
下载PDF
声乐演唱审美艺术的表达——评《声乐演唱技术与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 被引量:4
4
作者 彭霜 刘婷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4-114,共1页
声乐演唱在现代社会中是一门受到人们密切关注的表演艺术。声乐演唱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演唱者的声音让声乐聆听者在思想心灵上与演唱者形成共鸣,给聆听者带来精神上的洗礼。在歌唱艺术中,每个演唱者的歌唱特色不同、演唱风格不同,他们的... 声乐演唱在现代社会中是一门受到人们密切关注的表演艺术。声乐演唱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演唱者的声音让声乐聆听者在思想心灵上与演唱者形成共鸣,给聆听者带来精神上的洗礼。在歌唱艺术中,每个演唱者的歌唱特色不同、演唱风格不同,他们的审美表现力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一个声乐演唱者在演唱时,由于对声音把控的力度不同,每首歌曲的高低音域不同,都会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演唱 声乐作品 《声乐演唱技术与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
下载PDF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高效培训的设计——以省培计划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西宁 谢百治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2年第6期606-610,共5页
通过对参加"省培计划(2011年)—校本研修骨干引领者省级培训项目"的38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调查,对陕西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及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需求做了全面了解,并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一套系... 通过对参加"省培计划(2011年)—校本研修骨干引领者省级培训项目"的38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调查,对陕西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及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需求做了全面了解,并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一套系统的培训模式,同时给出了有关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及其教师发展、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作品 服务
下载PDF
作品传播技术与作品保护制度
6
作者 李明德 《中国版权》 2024年第2期5-21,共17页
作品保护制度是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此之后,作品保护制度又经历了留声机技术、电影制作技术和广播技术的挑战,并且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自20世纪末期以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再次带来挑战,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数字化、技术措... 作品保护制度是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此之后,作品保护制度又经历了留声机技术、电影制作技术和广播技术的挑战,并且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自20世纪末期以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再次带来挑战,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数字化、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以及如何界定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责任。目前,我国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应当更多地关注网络服务商责任的问题,而非作品的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作品传播技术 权利管理措施 作品数字化 网络服务提供商责任
原文传递
论技术措施权利的法律保护及其例外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惠玲 冯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73,共4页
技术措施的保护经历了一个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的过程。适应数字作品权利保护的现实需要,我国先后制定并逐步修订了技术措施保护法律规范,规范和引导技术措施的实施,制裁侵权行为,间接保护数字作品的著作权。为了平衡著作权人和公共利... 技术措施的保护经历了一个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的过程。适应数字作品权利保护的现实需要,我国先后制定并逐步修订了技术措施保护法律规范,规范和引导技术措施的实施,制裁侵权行为,间接保护数字作品的著作权。为了平衡著作权人和公共利益的关系,技术措施的实施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相关限制性规定应当与保护数字作品版权特点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技术 措施权利 立法 保护 例外
下载PDF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入侵探测器)强制性认证工作会议暨宣贯会在广州召开
8
《中国安防产品信息》 2002年第4期7-7,共1页
关键词 安全技术防范作品 入侵探测器 强制性认证工作会议 广州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与著作权法立法目的完善——《著作权法》第一条修改建议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鸣 《科技与法律》 2016年第6期1010-1028,共19页
"中国制造2025"是未来十年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因此,应当厘清作为知识产权法重要组成部分的著作权法,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从科技创新... "中国制造2025"是未来十年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因此,应当厘清作为知识产权法重要组成部分的著作权法,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从科技创新的实践需要来看,著作权法现有立法目的已不能满足国家战略的需要,也与科技发展趋势和国际立法趋势存在差距。从著作权法的学理内涵来看,著作权制度在促进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作品包含科技创新成果,权利享有保障科技创新主体权益,权利限制激励科技创新活动,权利运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因此,应当明确促进科技创新是著作权法特殊的立法目的,在《著作权法》第一条中增加保护技术作品及其作者权利,和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著作权 立法目的 知识产权 技术作品 作者权利
下载PDF
论本雅明的灵韵观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如春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本雅明 西方马克思主义 机械复制 现代艺术 文学评论家 20世纪 当代美国 古典艺术
下载PDF
对瓦尔特本雅明的“Aura”概念及其艺术理论的当代理解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兆华 《艺术科技》 2001年第3期42-46,共5页
瓦尔特本雅明的《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 ,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带来一系列变革 ,使现代艺术具有不同于传统的特点。
关键词 瓦尔特本雅明 《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AURA 艺术理论 机械复制技术 氛围 艺术作品 复制
下载PDF
电影心理学发展概观
12
作者 崔晶 《神州》 2012年第20期225-225,共1页
从1916年至今,电影心理学发展的近100年间,无论是从麦茨的《想象的能指》到本雅明的《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还是从闵斯特伯格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的研究》到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的电影本体心理学,无不彰显着电影和心理学结... 从1916年至今,电影心理学发展的近100年间,无论是从麦茨的《想象的能指》到本雅明的《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还是从闵斯特伯格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的研究》到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的电影本体心理学,无不彰显着电影和心理学结合后产生的掷地有声的艺术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发展 电影本体 《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概观 安东尼奥 本雅明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抑或庸俗唯物主义?——论《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艺术社会学论点
13
作者 李嘉华 《外国美学》 2020年第1期-,共18页
本雅明在《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文章中阐发的艺术社会学理论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论点呢?不少研究坚持在历史唯物主义论点的前提下进行多样化的解读,与之并存的还有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阐释路径,它强调艺术与社... 本雅明在《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等文章中阐发的艺术社会学理论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论点呢?不少研究坚持在历史唯物主义论点的前提下进行多样化的解读,与之并存的还有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阐释路径,它强调艺术与社会进程的辩证关系,质疑本雅明带来的是一种偏于激进的庸俗唯物主义的解释模式。这种批评本雅明的观点只是观其一隅,没有深入他思想的辩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相关论述的丰富性。通过本雅明与其批评者的对照,可以发现,本雅明提供了一种世俗启迪意义上的艺术社会学理论。他不仅用光晕消逝的说法揭示了技术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关联,而且与艺术的意识形态批判立场划清界限,对曲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目的论和社会分化逻辑做了有力的反驳。如此富有启发性的异化批判,值得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 本雅明 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艺术社会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