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赵兴龙
王冰洁
张俊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20,31,共9页
-
基金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09年度博士生科研基金"不同语言水平下的个体内在差异研究--以儿童打写作文文本为例"的部分研究成果
-
文摘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寻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从而找到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质量、高效率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研究中采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对这些规律进行了假设性的分析和归纳。本研究认为,语言运用是指儿童在习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操作和使用语言文字进行社会真实体悟并交流和表达的过程;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需要情感参与、思维建构、记忆转化、问题解决和运用习惯五个要素。技术和技术促进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技术促进具有激励属性、转促属性、频率属性、联结属性和内化属性五个方面。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的五要素与技术促进的五种属性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对应关系,基于这种对应关系,本文提出了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1)自我效能感越高,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2)技术可以借助语言提升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一定阈值"和"适当反复记忆"的基础上,在"真实情景中"的活动越多,语言运用就越熟练;(4)群体记忆和个体记忆互动得越多,个体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的质量就越高;(5)技术使用与语言学习习惯的博弈越趋近于平衡,技术提升语言学习绩效的机会就越大。这些假设对于实际的语言教学与学习以及语言类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技术促进学习
语言运用
技术促进语言运用
语言认知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网络环境下写作文本中的叙事结构及其计算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赵兴龙
-
机构
中央电化教育馆资源综合部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8,77,共8页
-
文摘
语言具有社会性,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从写作文本的观察和比较中找出叙事结构并进行计算是当前网络环境下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三种国际上流行的文本分析途径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SEHL"叙事结构的分析模型,并采用句子编码的方式实现了对写作文本叙事结构的计算。在一个长达两年的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追踪研究案例中,这种叙事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初步显现出了效果,发现了学习者写作文本结构发展的相关规律。叙事结构及其计算在写作文本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为语言材料中提取出学习者的叙事结构提供了一种可计算的途径,为认识网络环境下不同学习者写作结构如何发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研究和解释。
-
关键词
叙事结构
写作文本
作文分析
技术促进语言运用
语言计算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