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发效率、要素禀赋及国际贸易与技术偏向程度 被引量:5
1
作者 尹今格 雷钦礼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5,共6页
本文从产品质量提高型创新的视角构建了技术偏向程度的数理模型,并逐个将中间品贸易、创新产品贸易和技术溢出分别纳入模型以分析各自对技术偏向程度的影响。然后,基于理论框架构建了分析技术偏向程度的计量模型,使用1990—2010年我国... 本文从产品质量提高型创新的视角构建了技术偏向程度的数理模型,并逐个将中间品贸易、创新产品贸易和技术溢出分别纳入模型以分析各自对技术偏向程度的影响。然后,基于理论框架构建了分析技术偏向程度的计量模型,使用1990—2010年我国工业的数据进行估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价格对技术偏向程度的影响不显著,要素禀赋影响显著,进口与出口影响显著且创新产品贸易的作用占主导地位,但远不及要素禀赋的影响大。总的来看,国内因素仍然对我国工业技术偏向程度起着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偏向程度 要素替代弹性 技术进步偏向指数 要素禀赋
下载PDF
我国地区工业技术选择悖论问题研究:基于要素禀赋的视角
2
作者 董桂才 王鸣霞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98-105,共8页
基于诱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使用工业技术偏向系数、物质资本禀赋系数、人力资本禀赋系数等测量工具,对我国地区要素禀赋与工业技术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我国大部分工业行业的技术选择都受到地区要素禀赋的影响... 基于诱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使用工业技术偏向系数、物质资本禀赋系数、人力资本禀赋系数等测量工具,对我国地区要素禀赋与工业技术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我国大部分工业行业的技术选择都受到地区要素禀赋的影响,但是仍然有不少行业存在"技术选择悖论"。总体来看,劳动密集型工业技术选择受地区要素禀赋的影响更大,"技术选择悖论"的现象也相对较少;相对而言,资本密集型工业和自然垄断型工业"技术选择悖论"的现象更多。"技术选择悖论"的现象说明某些工业行业的技术选择行为违背了地区比较优势,也有违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而且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应给予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技术选择 技术选择悖论
下载PDF
技术进步偏向、要素禀赋与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云霞 韩彪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61,共11页
选择与资源禀赋相协调的技术进步类型将有效提升物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采用Malmquist-TFP指数分解法,对1995—2015年中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对不同类型要素禀赋地区的要素... 选择与资源禀赋相协调的技术进步类型将有效提升物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采用Malmquist-TFP指数分解法,对1995—2015年中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对不同类型要素禀赋地区的要素投入偏向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不考虑能源投入以及碳排放强度时,物流业全要素的生产率被显著高估,且资本密集型地区的TFP增速最高;其次,多数地区的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大于1,要素投入偏向于资本的使用以及劳动力的节约。从不同类型的要素禀赋地区来看,技术进步的要素投入偏向与地区要素禀赋并不完全匹配,且存在技术选择"悖论",这是导致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应深化要素市场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选择与要素禀赋类型相匹配的适宜技术,降低技术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禀赋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TFP指数 技术选择“悖论
下载PDF
要素禀赋、农户分化与农业价值链技术选择偏向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洪煜 张骞 陆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6-128,共13页
基于551份猕猴桃种植户调研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猕猴桃种植户分成发展型、规模种植型、劳动力富裕型三类,实证检验种植户类型对有机肥施用、新品种采纳、猕猴桃网络销售三个价值链技术活动选择的异质偏向性,分析农机补贴、产业组织... 基于551份猕猴桃种植户调研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猕猴桃种植户分成发展型、规模种植型、劳动力富裕型三类,实证检验种植户类型对有机肥施用、新品种采纳、猕猴桃网络销售三个价值链技术活动选择的异质偏向性,分析农机补贴、产业组织检测、技术培训三个组织支持变量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发展型对于三个价值链技术活动及其联合采纳的选择偏向性高于其他类型,劳动力富裕型种植户对价值链技术活动的选择偏向性低于其他两个类型种植户。三个组织支持变量对同一类型种植户参与不同价值链技术活动以及不同类型种植户参与同一价值链技术活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针对不同类型价值链技术活动参与特征以及组织支持调节作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农户分化 价值链技术选择偏向 组织支持 新结构经济学
下载PDF
地区建筑业技术偏向悖论及其对产出的负面影响研究
5
作者 董桂才 《科学.经济.社会》 2015年第2期62-68,共7页
对要素禀赋与建筑业技术偏向关系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市场如何配置资源的研究,就是回答建筑业"如何组织生产要素"和"如何生产"的问题。本文利用2005-2011年的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地区要素禀赋与建筑业技术偏向... 对要素禀赋与建筑业技术偏向关系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市场如何配置资源的研究,就是回答建筑业"如何组织生产要素"和"如何生产"的问题。本文利用2005-2011年的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地区要素禀赋与建筑业技术偏向的关系,以及建筑业技术偏向与建筑业产出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地区要素禀赋是对建筑业动力装备率的影响为负,这一结果与厂商理论中关于要素禀赋是厂商选择要素组合技术的决定因素的结论不一致,本文称之为"建筑业技术偏向悖论";另外,由于各地区建筑业没有选择成本最小化的要素组合技术,因此地区建筑业技术偏向对总产出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如果各地区建筑业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则我国建筑业产出和资源配置效率还能够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技术偏向悖论要素禀赋
下载PDF
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技术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吴丽丽 连梦娇 邓灵璨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3-230,共8页
运用2004—2018年小麦和棉花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包含要素价格信息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实证检验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生产要素替代与技术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物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要素禀赋变化存在明显的要素替代效应。无论小麦... 运用2004—2018年小麦和棉花的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包含要素价格信息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实证检验要素禀赋变化对农业生产要素替代与技术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物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要素禀赋变化存在明显的要素替代效应。无论小麦还是棉花,机械与劳动力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说明农业正在经历以人力畜力为主时代向以机械化、信息化为主时代的转变;作物比较发现,小麦的机械—劳动力替代强度明显高于棉花,说明不同作物机械化发展不平衡,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注意调结构。长期内,要素禀赋变化会影响长期技术选择,无论小麦还是棉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都诱致了劳动力节约型技术进步。因此,未来应持续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利用价格信号来调节要素需求与要素投入;要顺应农业向机械化、信息化时代转变的历史潮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要充分重视不同作物机械化发展不平衡问题,调整农业机械化发展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机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要素替代 技术进步偏向 机械化 劳动力成本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下载PDF
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跨国传递效应——来自中美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林辉 杨博 董懿萱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75,共13页
依据Hicks和Acemoglu的技术进步方向定义,将生产函数设定为CES形式,使用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方法测定并对比中美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通过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美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跨国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 依据Hicks和Acemoglu的技术进步方向定义,将生产函数设定为CES形式,使用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方法测定并对比中美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通过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美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跨国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整体为资本偏向性,呈逆要素禀赋发展趋势,且与美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走势基本一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美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对中国存在跨国传递效应,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主要受美国影响,但存在1-2年的时滞,而要素禀赋结构和自主创新并未使技术进步转向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跨国传递 要素禀赋 制造业 偏向
下载PDF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方向与要素结构匹配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薛超 周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6-140,共5页
农业技术进步方向与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农业技术价值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和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的测算,并采用耦合协调度量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匹配关系。结果发现,1997—2016年各地... 农业技术进步方向与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农业技术价值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和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的测算,并采用耦合协调度量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匹配关系。结果发现,1997—2016年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均在0.3~0.5之间,即处在较低水平耦合状态,这反映出各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与其农业生产要素的匹配状况较差。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支农事务支出与有效灌溉面积等因素对其匹配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相对禀赋 耦合协调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工业行业创新技术进步偏向的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士梅 李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3,共9页
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要素禀赋结构的错位会导致生产要素配置的错位,降低生产要素的投入效率,这是出现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并直接影响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力的培育。文章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方法,选取2006-2016年中国工业行业创... 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要素禀赋结构的错位会导致生产要素配置的错位,降低生产要素的投入效率,这是出现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并直接影响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力的培育。文章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方法,选取2006-2016年中国工业行业创新要素的投入产出数据,重点探讨创新技术进步偏向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创新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呈现下降的趋势,创新人员的产出弹性呈现上升的趋势,创新人员近年来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程度逐步增强。在创新技术进步方向的选择上,中国各个工业行业创新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程度有所差别,并存在部分行业创新技术进步方向的选择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失衡的情况。因此,结合工业行业自身要素禀赋结构选择相适宜的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行业创新驱动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技术进步偏向 适宜性 工业结构调整 要素禀赋结构
下载PDF
中国规模生猪养殖的绿色技术进步偏向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桂权 何玉成 +1 位作者 张晓恒 陈国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11-1822,共12页
近年来中国生猪养殖面临粮食价格驱动的饲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规模化经营趋势下粪污处理等现实挑战。中国生猪产业能否克服上述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呢?理论上,有偏技术进步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猪养殖效率、促进规模生产... 近年来中国生猪养殖面临粮食价格驱动的饲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规模化经营趋势下粪污处理等现实挑战。中国生猪产业能否克服上述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呢?理论上,有偏技术进步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猪养殖效率、促进规模生产和污染减排方面大有可观。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小、中、大3种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收益数据,计算考虑5种非合意产出的生猪养殖的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针对各区域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环境规制目标,划分多个中观地理单元;在此基础上,探讨技术进步所倚重的要素是否与区域资源禀赋相协调,进一步为各区域诱致生猪养殖技术进步方向和优化规模生产路径提供支持性证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规模生猪养殖均存在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且偏向型技术进步能够在中性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小、中、大3种规模生猪养殖的绿色技术进步的要素投入偏向呈现节约劳动力而使用精饲料趋势;3)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进步偏向性最高,对生猪养殖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所发挥的正面作用最强。本文认为生猪养殖技术进步要素偏向主要由区域资源禀赋所决定,各区域应当基于其资源禀赋和环境规制目标诱致技术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生猪养殖 技术进步偏向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禀赋
下载PDF
要素禀赋、技术进步偏向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28个国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8
11
作者 付明辉 祁春节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6-90,共15页
本文基于永续盘存法和2008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28个国家1995~2013年的农业净资本存量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采用Malmquist-TFP指数分解方法测算了农业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及偏向效应,并比较研究了不同要素禀赋类型国家农业技术进... 本文基于永续盘存法和2008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28个国家1995~2013年的农业净资本存量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采用Malmquist-TFP指数分解方法测算了农业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及偏向效应,并比较研究了不同要素禀赋类型国家农业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28个国家存在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大部分国家的投入偏向型技术进步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提高;第二,农业技术进步在资本投入与劳动力投入、土地般入与劳动力投入之间节约劳动力要素,在资本投入与土地般入之间节约土地要素,但总体偏向于节约劳动力要素;第三,不同要素禀赋类型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不同,人少地多型国家农业技术进步的要素投入偏向较为稳定,而人多地少型国家的农业技术进步的要素投入偏向则变化较大,甚至出现反转。基于此,各国要充分利用由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带来的新机遇,选择与本国要素禀赋类型相协调的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偏向 农业净资本存量 永续盘存法 要素禀赋 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有偏技术进步与我国玉米生产格局分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怀浩 朱满德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61-66,共6页
农业技术进步因区域要素禀赋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变迁路径。采用单要素生产率方法构造技术偏向指数测度我国主要产区玉米技术变迁方向,结果表明:资源禀赋差异构成了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深刻影响玉米生产格局的演变;要素价格变动推动了生... 农业技术进步因区域要素禀赋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变迁路径。采用单要素生产率方法构造技术偏向指数测度我国主要产区玉米技术变迁方向,结果表明:资源禀赋差异构成了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深刻影响玉米生产格局的演变;要素价格变动推动了生产成本结构变化,进而导致要素使用量和投入结构的调整,进一步通过单产水平变动速率的差别塑造出玉米生产格局的动态调整与变迁。为增强科技对玉米生产的有效支撑作用,应完善现有农业科研体系;同时因地制宜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机械技术与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及推广铺就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生产 要素禀赋 要素生产率 偏向技术进步
下载PDF
技术进步适宜性与创新驱动工业结构调整——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0
13
作者 孔宪丽 米美玲 高铁梅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2-77,共16页
本文通过定量测度中国33个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方向和程度,对各行业技术进步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刻画工业结构变动特征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对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 本文通过定量测度中国33个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方向和程度,对各行业技术进步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刻画工业结构变动特征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对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3年中国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程度有所差异;与各行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动特征相比,中国工业部门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失衡。中国工业行业的创新投入结构对工业结构调整有显著的引致效应。技术进步的适宜程度将直接影响创新投入驱动工业结构调整的效率,依据要素禀赋结构进行技术选择和创新投入有助于中国工业行业的有效增长,而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失衡的技术选择将使创新投入驱动工业结构调整的效率大打折扣。引导各工业行业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特点,进行合理的技术创新选择,将有效提升技术创新驱动工业结构调整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禀赋结构 创新驱动 工业结构调整
原文传递
技术进步偏向、产业结构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勇 柏喆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8,共13页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是探究收入均衡分配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技术进步偏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路径,使用省级层面面板数据,通过供给面标准化系统法测算省级技术进步偏向,并在实证考察技术进步偏向促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作用的基础上,重新...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是探究收入均衡分配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技术进步偏向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路径,使用省级层面面板数据,通过供给面标准化系统法测算省级技术进步偏向,并在实证考察技术进步偏向促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作用的基础上,重新探究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与劳动的要素禀赋效应、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发生的逆转作用。结果显示:第一,技术进步偏向通过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各省份资本与劳动的相对边际产出,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整体上,1990-2016年技术进步偏向不仅可以解释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趋势,而且能够解释2007年以来劳动收入份额出现的上升趋势。第二,资本与劳动的要素禀赋是使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关键要素,与劳动收入份额呈稳定负相关关系。第一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与劳动收入份额呈稳定正相关关系。第三,基于产业结构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进一步考察再次表明产业结构是作用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资本与劳动的要素禀赋 产业结构 劳动收入份额 收入分配
原文传递
技术进步偏向对工业产能过剩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国高 张倩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57-2167,共11页
在测度我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和产能过剩指数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偏向对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及其传导机制,探究了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不同匹配度下二者关系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方向为资本偏向... 在测度我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和产能过剩指数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偏向对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及其传导机制,探究了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不同匹配度下二者关系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方向为资本偏向型,加剧了产能过剩形成;并且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投资、需求、研发和资本配置效率等传导路径对产能过剩形成产生影响。最后发现技术适宜性下技术进步偏向会有效促进生产效率且化解过剩产能,而在技术非适宜性下技术进步偏向则会进一步加剧工业产能过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禀赋结构 技术适宜性 产能过剩
原文传递
技术引进与制造业技术变迁偏向:全国、安徽省、广东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国晖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60-66,共7页
本研究发展并检验了诱导创新假说。揭示欠发达经济在依靠技术引进启动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生产要素相对价格诱导技术变迁偏向的机制。为验证假说,研究中选取了1992-2006年全国、安徽省、广东省的制造业相关数据,采用SUR方法估计... 本研究发展并检验了诱导创新假说。揭示欠发达经济在依靠技术引进启动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生产要素相对价格诱导技术变迁偏向的机制。为验证假说,研究中选取了1992-2006年全国、安徽省、广东省的制造业相关数据,采用SUR方法估计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相对应的成本份额方程,并计算要素相对价格不变下的劳动、资本、能源要素的投入比例,得出结果认为,安徽省制造业由于工业化发展层次较低不具备诱导创新假说成立的条件,而广东省及全国总体制造业支持诱导创新假说。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认为我国应该实行控制工资-利率低速稳定增长、适当提高能源价格、加大科教投入、完善要素市场等政策,以促进技术变迁偏向更好地适应要素禀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经济 技术引进 要素相对价格 技术变迁偏向 要素禀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