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技术具身下审美教育锚定人工智能素养的理路演进
1
作者 张岩 罗旭 +1 位作者 国玉霞 张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7,共8页
人工智能的具身化发展升级了技术具身的概念,“智能技术中的身体”和“智能技术身体”深刻变革人类认知方式转向人机共创的模式。审美教育具有学科共通性,智能技术具身演化了审美教育的新生态,形成了包括智能环境、人机协同融合模式、... 人工智能的具身化发展升级了技术具身的概念,“智能技术中的身体”和“智能技术身体”深刻变革人类认知方式转向人机共创的模式。审美教育具有学科共通性,智能技术具身演化了审美教育的新生态,形成了包括智能环境、人机协同融合模式、智能代理机制和大脑智能的新型智能架构。智能技术具身下审美教育目标就是找到提高学生审美认知的可行方法和有效方式。审美认知表现在以身体为中心的智能技术和学生心智的协同与耦合,相应地审美教育的目标就锚定了人工智能素养。人工智能素养导向的审美教育可以为学生审美认知赋能赋权,有力支撑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教育总体目标,铺设学生思维升级的路径。智能技术具身下的审美教育成为培育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新范式,即以自动化实现为审美理念引导智能通识技能的升格、以解决问题为审美目标引导计算思维的提升、以协同创造为审美理想引导高阶思维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审美认知 智能技术具身 计算思维 高阶思维
下载PDF
技术具身中的生命终结与可能的伦理选择
2
作者 詹秀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3,共5页
通过分析现代医疗技术对生命终结问题产生的变化与可能影响,指出生命终结需要决断,临终者不能安然离去,根本源于技术的本质,身体在技术具身中成为被摆置的对象,现代医疗偏离了初衷。应伦理先行,基于对生命的伦理关切,主动地思考技术时... 通过分析现代医疗技术对生命终结问题产生的变化与可能影响,指出生命终结需要决断,临终者不能安然离去,根本源于技术的本质,身体在技术具身中成为被摆置的对象,现代医疗偏离了初衷。应伦理先行,基于对生命的伦理关切,主动地思考技术时代生命终结的可能方式,提高生命质量与死亡质量;探索中国孝道文化与临终关怀理念的内在契合性,为避免两者的现代偏离,构建传统孝道与技术的良性交互,以安宁疗护予以伦理关怀,帮助临终者有尊严地与世界告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具身 生命终结 临终关怀 安宁疗护 孝道
下载PDF
走向技术具身:信息技术时代学习者主体性再认识 被引量:4
3
作者 邓敏杰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32,共7页
学界对伊德技术具身思想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多在错误理解“技术”之实质的同时,仅以静态的目光看技术具身,由此导致了关于学习者主体性认识出现局限性甚至是偏误。文章追溯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论哲学去把握该问题,发现其“技术具身”实应... 学界对伊德技术具身思想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多在错误理解“技术”之实质的同时,仅以静态的目光看技术具身,由此导致了关于学习者主体性认识出现局限性甚至是偏误。文章追溯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论哲学去把握该问题,发现其“技术具身”实应理解为“走向技术具身”。所言“走向”乃是发生,即存在发生,且人的存在、技术的存在及人与技术关系实际上是同一命题。因之,以“走向技术具身”为基本立场,学习者主体性之要义包括主客二分的超越、生存过程的凸显和由实在论转向存在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具身 走向技术具身 学习者 主体性 人与技术关系
下载PDF
溯源、反思与展望:AI主播的技术具身 被引量:7
4
作者 邬建中 杨帆 李清鑫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63,共4页
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经历了从离身到具身的发展过程,但两者并不是绝对割裂的。AI主播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代表应用之一,使新闻主播发生了从真实到虚拟、从可视到可感、从单一到多向的转变,衍生了由“主体-社会-自然... 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经历了从离身到具身的发展过程,但两者并不是绝对割裂的。AI主播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代表应用之一,使新闻主播发生了从真实到虚拟、从可视到可感、从单一到多向的转变,衍生了由“主体-社会-自然系统”构建的新型具身关系。与此同时,媒介融合推动了AI主播“媒介身体”的多域化可能,媒介环境催化了“技术身体”的强具身可能,媒介进化推动了“互动身体”的定制化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具身 AI主播 人工智能 媒介
下载PDF
“电子榨菜”:媒介融合情境下的技术具身与观看重构
5
作者 叶林 《视听》 2023年第9期126-129,共4页
“电子榨菜”表征了一种新的具身观看范式。它经由“影像—食物”的媒介融合与媒介间性,以及“视听—嗅味”形成感知的联觉,促成主体“边食边观”“以观为食”“以为观食”的媒介情境行为,并建立“脱机与丢弃”“脱域与持存”“掠食与... “电子榨菜”表征了一种新的具身观看范式。它经由“影像—食物”的媒介融合与媒介间性,以及“视听—嗅味”形成感知的联觉,促成主体“边食边观”“以观为食”“以为观食”的媒介情境行为,并建立“脱机与丢弃”“脱域与持存”“掠食与剩余观看”等观看意向。“电子榨菜”通过前置于影像的身体介入式观看活动,创设了基于身体欲望的观看美学,重构了技术具身的观看主体,主体拓宽了“体认”影像的具身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榨菜” 媒介融合 观看 技术具身 感知结构
下载PDF
重返“生活世界”:技术具身的空间性辨析
6
作者 战迪 季瑞宁 《未来传播》 2023年第2期87-94,140,共9页
作为媒介化生存的必要场域,数字空间虽非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却能提供具身交往的公共情境。在既有研究中,被类比为“图形/背景”的身体与世界关系,无法映照具身传播实践的动态情境变化以及其对主体的影响。借鉴现象学视野中不断流变... 作为媒介化生存的必要场域,数字空间虽非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却能提供具身交往的公共情境。在既有研究中,被类比为“图形/背景”的身体与世界关系,无法映照具身传播实践的动态情境变化以及其对主体的影响。借鉴现象学视野中不断流变的“生活世界”和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对数字空间进行考察研究后发现,技术具身调和了外部空间与精神空间,并激活了基于数字实践的空间表征——数字地方和数字修辞。研究同时认为,未来的具身传播研究应当强调“生活世界”概念所揭示的异质性、多元性,将技术具身实践纳入具体的、差异化的历史情境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技术具身 生活世界 数字空间 媒介现象学
下载PDF
智能传播时代技术具身的伦理风险及其化解之道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翠芳 任祎曼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51,共10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感知世界的中介,技术具身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中产生了诸多伦理问题。尤其在当前的智能传播环境中,AI“复活”逝者、虚拟仿真身体、脑机融合、数字“永生”等,已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伦理问题。技术具身中的伦理冲突以及... 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感知世界的中介,技术具身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中产生了诸多伦理问题。尤其在当前的智能传播环境中,AI“复活”逝者、虚拟仿真身体、脑机融合、数字“永生”等,已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伦理问题。技术具身中的伦理冲突以及“人—技术—世界”关系中的伦理风险,揭示了智能社会中虚拟身体、人机交往、复合空间等如何对主体及环境形成不确定性的危害。我们可以从探索智能社会伦理原则的“变”与“不变”、重塑后人类社会的公共道德和伦理规范以及探索技术伦理风险的协同治理策略出发,尝试化解其伦理冲突、伦理风险,重建并践行更多合理的、具有操作性的、适用于智能社会的新型伦理原则、伦理规范与伦理体系,最终迎来充满善意的智能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播 技术具身 伦理风险 伦理规范
下载PDF
教学主体的信息技术具身:景观、隐忧与超越 被引量:2
8
作者 肖银洁 吕宏山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9,共9页
信息技术具身指信息技术内化为人类身体或知觉一部分,它既塑造新的教育生态也对教学主体产生重要影响。信息技术具身延展了教学主体实在身体,丰富了文化身体,创造了赛博身体;满足了教学主体认知性、交互性与境域性意向;塑造了教学主体... 信息技术具身指信息技术内化为人类身体或知觉一部分,它既塑造新的教育生态也对教学主体产生重要影响。信息技术具身延展了教学主体实在身体,丰富了文化身体,创造了赛博身体;满足了教学主体认知性、交互性与境域性意向;塑造了教学主体的卓越、量化与虚拟思维。但在实践中信息技术具身下的教学主体,还存在师生身体式微、意向裹挟与思维悖乱等隐忧。为了超越信息技术具身下的隐忧,文章从“教学活动凸显身体,复归身体的教学意蕴;厘定意向,坚守教学的理性基因;张扬思维,构筑技术的人文生态”三方面提出可行性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具身 教学主体 意向 思维
下载PDF
智能时代学习者的技术具身:形态表征、潜在风险与应然路向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宝良 谭维智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第7期3-9,共7页
自文明以降,技术早已嵌入我们的学习活动中,其作为中介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技术具身作为人与技术关系的理想形态,是我们分析学习活动中人与技术关系的重要视角。智能时代,学习者与智能技术的技术具身呈现出新的形态,表征为学习主... 自文明以降,技术早已嵌入我们的学习活动中,其作为中介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技术具身作为人与技术关系的理想形态,是我们分析学习活动中人与技术关系的重要视角。智能时代,学习者与智能技术的技术具身呈现出新的形态,表征为学习主体“身体—知觉”的技术化延展与重塑以及生活世界与认识对象的技术化重构。然而,技术具身的实现并不必然导向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学习者与技术的具身关系存在着技术具身异化为“身具技术”、技术感知遮蔽与技术域定认知,继而导致的主体性迷失、身体技术退化和同质的个性化的潜在风险。因此,为了智能时代人的生命进化的有序进行,需要发展人类智能引领人机共同进化,确保学习中人之整全身心的参与,同时也要把握学习节奏、明辨学习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学习者 技术具身 人机协同
下载PDF
技术具身的时代映射、主题类型与辩证思考--以《黑镜》为例
10
作者 陈德平 童佳珺 《荆楚学刊》 2023年第4期38-44,共7页
英国电视台和美国NetFlix公司在2011年推出了迷你电视剧《黑镜》,该剧以黑色幽默的手法暗讽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研究视角聚焦于《黑镜》中的技术具身,揭示“黑镜”之镜的隐喻及技术具身的时代映射。研究发现:《黑镜》中的技术... 英国电视台和美国NetFlix公司在2011年推出了迷你电视剧《黑镜》,该剧以黑色幽默的手法暗讽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研究视角聚焦于《黑镜》中的技术具身,揭示“黑镜”之镜的隐喻及技术具身的时代映射。研究发现:《黑镜》中的技术具身主题类型可划分为延展、重构乃至颠覆身体的具身性技术和抛弃自然身体的离身性技术;技术具身带给人类多方面的新体验,包括创造新的生存空间、创造新的感知系统和创造新的意识机制,但人们也应警惕技术具身带来的多重道德和社会问题。研究意在以《黑镜》为例通过对技术具身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把握,让人们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技术具身的两面性,并牢牢掌握住对自身身体的控制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哲学 技术具身 《黑镜》 技术 技术
下载PDF
技术具身理论视角下数字艺术的互动叙事研究
11
作者 汤斯燚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
互动叙事是动态的、建构性的叙事。文章从技术具身理论视角出发,聚焦基于参与者身体数据与生理信号驱动的、参与者操纵数字分身代理实践的,以及基于参与者身体地理位置实现的三种互动叙事。通过考察与分析,发现人与媒介物共生的交互行... 互动叙事是动态的、建构性的叙事。文章从技术具身理论视角出发,聚焦基于参与者身体数据与生理信号驱动的、参与者操纵数字分身代理实践的,以及基于参与者身体地理位置实现的三种互动叙事。通过考察与分析,发现人与媒介物共生的交互行为使数字艺术的叙事建构呈现出体验性、事件性、偶发性以及空间性与涌现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具身 数字艺术 互动叙事 叙事建构
下载PDF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技术具身性的启示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刚要 李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1,共5页
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中,存在着技术视角缺席的集体性失误。"技术化时代"已悄然来临,且技术正在或已经完成了对生活世界的规定,"生活世界的技术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技术的具身性能够为"生活世... 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中,存在着技术视角缺席的集体性失误。"技术化时代"已悄然来临,且技术正在或已经完成了对生活世界的规定,"生活世界的技术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技术的具身性能够为"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通提供学理支持。利用技术的具身性构建具身的学习环境,可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提供一种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科学世界 技术具身 理论 体验
下载PDF
从身体感知到技术具身感知:元宇宙感官生态的技术现象学辨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邓志文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4,共10页
元宇宙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悠久的思想和艺术渊源。文学艺术、哲学和日常生活梦想等都是实践“元宇宙”的早期样态,囿于技术,这几种形态的感官生态比较单一。随着网络游戏和虚拟实践的出现,感官生态开始趋于多样化... 元宇宙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悠久的思想和艺术渊源。文学艺术、哲学和日常生活梦想等都是实践“元宇宙”的早期样态,囿于技术,这几种形态的感官生态比较单一。随着网络游戏和虚拟实践的出现,感官生态开始趋于多样化,感官体验也较之前丰富。元宇宙诞生后,可以提供视听味嗅触等感官的共享,从而建构了较完整的感官生态系统。但元宇宙对人类感官维度的拓展不过是虚拟世界的技术具身感官,在被“去情境化”之后,其感官体验与现实中的身体感知有着质的区别,技术现象学将有助于厘清这种类似感官的现象学本质。为此,要保留身体的微观知觉,处理好身体感官和技术具身感官的主次关系;实现元宇宙感官技术的再情境化即次级工具化,以构建空间主体健全的感官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体感知 技术具身感知 再情境化 感官生态 技术现象学
下载PDF
论教师的技术具身:意涵、隐忧与超越 被引量:9
14
作者 敖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教师与技术的关系是一个涉及广泛、需要层层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唐·伊德(Don Ihde)提出的“技术具身”概念,教师的技术具身至少应包含:教师对技术工具性之上手、教师对技术意向性之融合、教师对技术文化性之亲熟等三层意涵。但由... 教师与技术的关系是一个涉及广泛、需要层层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唐·伊德(Don Ihde)提出的“技术具身”概念,教师的技术具身至少应包含:教师对技术工具性之上手、教师对技术意向性之融合、教师对技术文化性之亲熟等三层意涵。但由于技术自身的两重性,导致了教师的技术具身也存在着种种隐忧,主要表现为身体的式微、意向的规制和心理的盲从等。为超越上述隐忧,则需:重塑身体地位,倡行具身实践;秉持意向自觉,进行多向度省思;践行文化理解,保持适度“心理—文化”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技术具身 实践 意向自觉 文化理解
下载PDF
身体、遮蔽与新中区:对AI合成主播技术具身的反思 被引量:12
15
作者 邬建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3,125,共7页
人工智能合成主播的出现让我们对技术具身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唐•伊德三个身体的理论视角下,AI合成主播的物质身体进化为泛在而统一的数字孪生文化身体在去蔽与遮蔽之间形成了双重遮蔽。而在物质身体和文化身体的交织中,AI合成主播前台... 人工智能合成主播的出现让我们对技术具身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唐•伊德三个身体的理论视角下,AI合成主播的物质身体进化为泛在而统一的数字孪生文化身体在去蔽与遮蔽之间形成了双重遮蔽。而在物质身体和文化身体的交织中,AI合成主播前台与后台的界限不断模糊,由此产生的“技术身体”成为了场景融合和增殖的“新中区”,它不但能适应融合与裂变的新场景,还能调整其社会角色,进行“一次生产,多次加工,多元输出,广泛相关,多重服务”,并通过对跨场景数据的分析整合,进行传播场景的融合与重构。它能够以模块化的方式形成更有价值的传播场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创造更多的可能;同时还产生了肉身器官的异化和延展,为人工智能媒体具身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合成主播 技术具身 场景 新中区
下载PDF
基于技术具身的儿童编程教育:现状、归因及路径创新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悦含 边霞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120,128,共8页
技术具身是身体与技术之间的理想关系,编程作为现代社会的新技术,与身体的联结亦不可忽视。文章以技术具身为视角回顾当前儿童编程教育,发现编程技术与儿童身体之间呈现弱联结关系,剖析原因是技术理性强化编程技术的“拟主体”地位、传... 技术具身是身体与技术之间的理想关系,编程作为现代社会的新技术,与身体的联结亦不可忽视。文章以技术具身为视角回顾当前儿童编程教育,发现编程技术与儿童身体之间呈现弱联结关系,剖析原因是技术理性强化编程技术的“拟主体”地位、传统认识论导致“无身”学习的发生、以学科思维设计课程忽视儿童学习的整体性、全盘照收国外课程破坏了身体与技术/环境间的联结。对此,提出基于技术具身的儿童编程教育创新路径:其一,超越技术理性的思维倾向,探寻编程教育的本质;其二,增加编程工具的生物特性,促进身体与技术的耦合;其三,发挥“知觉中介化”作用,搭建虚拟和现实的桥梁;其四,构建本土化课程,强化身体、技术与环境之间的生态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编程 编程教育 技术具身
下载PDF
与“物”交融:技术具身理论之于传播学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杜丹 陈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86,共5页
聚焦于后现象学和技术哲学家唐·伊德的技术具身理论,从拓展与订造行动、重塑全身性知觉、媒介物的"言说"与行动等方面进行解读,阐明媒介技术同样是传播实践的行动者而非客体对象,人技术具身展开的媒介实践是各种物质性... 聚焦于后现象学和技术哲学家唐·伊德的技术具身理论,从拓展与订造行动、重塑全身性知觉、媒介物的"言说"与行动等方面进行解读,阐明媒介技术同样是传播实践的行动者而非客体对象,人技术具身展开的媒介实践是各种物质性力量的联结、融合与交互;随着媒介物黏性的增强,人与媒介物的共生突显出技术驯化人的意图。由此可见,技术具身理论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理论资源,带来了传播学思想观念、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具身 后现象学 媒介实践
下载PDF
论技术具身与阅读之“真”:从身体延伸到经验延伸 被引量:6
18
作者 华维慧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32,共5页
新技术的应用使以书籍为代表的纸质出版物发生了从平面到立体、从抽象到可视、从单一到系统、从单向到互动的转变,这也令原本在纸质阅读中被忽视的身体成为研究的重要对象。纸质阅读的历史是身体退隐的历史,身体的知觉被认为是混沌的,... 新技术的应用使以书籍为代表的纸质出版物发生了从平面到立体、从抽象到可视、从单一到系统、从单向到互动的转变,这也令原本在纸质阅读中被忽视的身体成为研究的重要对象。纸质阅读的历史是身体退隐的历史,身体的知觉被认为是混沌的,只有理智才能通向真理,但身体的退隐也造成了经验的间接性、交流的失真性以及感官的不平衡。具身性技术的应用使身体与经验获得了纸质阅读所不具备之真。文章指出,不论阅读的具身关系如何强调对身体知觉能力的重视,只有当阅读中的具身关系所导向的沉浸式体验能够融入读者自己的生命经验中,具身经验才有意义,技术具身才有可能真正推动阅读创新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阅读 知觉经验 阅读创新
下载PDF
技术具身:交互决定论视角下的云自习行为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林孜 《新媒体研究》 2022年第15期94-97,共4页
全媒体时代,从身体在场的公共自习室到技术具身在场的网络云自习空间,外化于人的媒介技术不断嵌入人自身,重塑人们的身心认知、学习场景与行为实践。鉴于此,引入班杜拉的交互决定理论作为研究视角,采用观察法分析云自习用户的心理动机... 全媒体时代,从身体在场的公共自习室到技术具身在场的网络云自习空间,外化于人的媒介技术不断嵌入人自身,重塑人们的身心认知、学习场景与行为实践。鉴于此,引入班杜拉的交互决定理论作为研究视角,采用观察法分析云自习用户的心理动机、云自习环境的空间变革以及云自习实践的互动机制,对媒介化生存中技术与身体的关系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自习 交互决定论 技术具身 媒介化生存
下载PDF
以“数字亲密”重构信任:技术具身下青年异地恋的媒介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蕾 叶钰湾 《传媒观察》 2024年第3期81-93,共13页
随着个体成为“技术具身”的赛博人,场景、身体、在场的概念发生了变迁。异地恋群体通过专注、便利、亲密的在线互动,以及双方的联合活动与共享任务,重新实现了“数字亲密”式的交流与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与媒介技术进行了“双向驯... 随着个体成为“技术具身”的赛博人,场景、身体、在场的概念发生了变迁。异地恋群体通过专注、便利、亲密的在线互动,以及双方的联合活动与共享任务,重新实现了“数字亲密”式的交流与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与媒介技术进行了“双向驯化”:媒介技术推动异地恋个体重塑自我边界,转变媒介使用惯习;异地恋个体则使技术“为我所用”,体现了物理身体的不可替代,确认了“数字亲密”的真实性。随着个体回归“在场”,异地恋群体克服了由“脱域交往”引发的信任危机,从而重新搭建起安全感与亲密感,建构起以认知型信任为主、情感型信任为辅的人际信任,以及以媒介技术和网络虚拟世界的运作规则为基础的制度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密关系 信任 异地恋 技术具身 双向驯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