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休拉·勒奎因(Ursula Le Guin,1929—)的《天堂车床》(1971)立足于道家的整体论视野,从诊断学视角,以疾病的隐喻,反转了成功与失败、真实与假象、技术进步与永恒自然的二元对立,有效地揭示了人类过分追求创造性与主体性之弊。小...厄休拉·勒奎因(Ursula Le Guin,1929—)的《天堂车床》(1971)立足于道家的整体论视野,从诊断学视角,以疾病的隐喻,反转了成功与失败、真实与假象、技术进步与永恒自然的二元对立,有效地揭示了人类过分追求创造性与主体性之弊。小说不仅再现了道家技术观与当今西方社会"技术至上"观念的对峙,同时,也提出了技术专家面对的不仅是技术的高速进步,也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与"合乎自然"的宇宙秩序的责任。该小说提倡道家负责任的"无为"、"以道驭技"的技术伦理观,反对"英雄式"介入、力量滥用的美国当代功利主义技术伦理观,在当今技术"风险社会",无疑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鉴于现代技术的复杂性,应从整体论出发,平衡两种技术伦理观,"中和"两者的优势,以应对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人口、种族、贫困等诸多问题。展开更多
文摘厄休拉·勒奎因(Ursula Le Guin,1929—)的《天堂车床》(1971)立足于道家的整体论视野,从诊断学视角,以疾病的隐喻,反转了成功与失败、真实与假象、技术进步与永恒自然的二元对立,有效地揭示了人类过分追求创造性与主体性之弊。小说不仅再现了道家技术观与当今西方社会"技术至上"观念的对峙,同时,也提出了技术专家面对的不仅是技术的高速进步,也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与"合乎自然"的宇宙秩序的责任。该小说提倡道家负责任的"无为"、"以道驭技"的技术伦理观,反对"英雄式"介入、力量滥用的美国当代功利主义技术伦理观,在当今技术"风险社会",无疑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鉴于现代技术的复杂性,应从整体论出发,平衡两种技术伦理观,"中和"两者的优势,以应对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人口、种族、贫困等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