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互联网+”时代学习环境重构:技术后现象学的视角
被引量:
19
1
作者
尹睿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16-25,共10页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学习环境变革与创新的期待日益强烈。课堂学习环境是学习者最基本的"学习场"。传统以实体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导致课堂学习环境研究遮蔽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学习环境变革与创新的期待日益强烈。课堂学习环境是学习者最基本的"学习场"。传统以实体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导致课堂学习环境研究遮蔽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习环境的技术植根性及其对学习者活动经验的规限性,决定了"技术与学习者关系"是课堂学习环境研究中不可规避的核心问题。技术后现象学主张关系本体,"从人与技术的关系切入"、"凸显变更-多重稳定"、"强调技术化身体"和"关注技术为中介的实践",建构起"人-技术-世界"三者融合统一的关系图景,为"互联网+"时代课堂学习环境的重构提供了新颖的方法论基础。循着技术后现象学独特的理论框架,"互联网+"时代课堂学习环境重构趋向三条推进路径:创设身体"在场"的具身参与环境,创设灵活多变的适应性环境以及创设以知识人造物为中介的创造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技术后现象学
学习环境
人-
技术
-世界
理论框架
重构途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元宇宙:技术风险与应对策略——基于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
7
2
作者
高东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9,共7页
元宇宙的兴起促使教育工作者理性反思新技术革命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与应对之策。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教育元宇宙是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教育平行空间,是自我与非我联动的教育教学镜像,是具身一离身互补的教育技术生活。教育元宇宙应用...
元宇宙的兴起促使教育工作者理性反思新技术革命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与应对之策。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教育元宇宙是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教育平行空间,是自我与非我联动的教育教学镜像,是具身一离身互补的教育技术生活。教育元宇宙应用的技术风险表征为过度沉浸下的主体虚无、数字孪生过程中的价值消隐、资本挟裹下的教育垄断。教育元宇宙的技术风险性体现在人与技术之间的具身关系、解释关系、它异关系与背景关系之中。教育元宇宙技术风险应对要坚持技以载智的逻辑演进、技以生道的实践进路与技以正伦的道德发展。教育元宇宙的应用需关注潜在风险的发生,坚持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促进在新技术运用中教育的良性变革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后现象学
技术
哲学
技术
风险
技以载智
技以生道
技以正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手机依赖现象探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徐琳琳
王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34-138,共5页
手机依赖现象是由当代信息技术引发的一种病态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典型特征是使用者的自主行为与不由自主的行为并存。通过在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考察手机依赖现象的原因,可以发现人机之间的"具身关系"导致人的自主性肆意...
手机依赖现象是由当代信息技术引发的一种病态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典型特征是使用者的自主行为与不由自主的行为并存。通过在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考察手机依赖现象的原因,可以发现人机之间的"具身关系"导致人的自主性肆意扩张,"解释关系"导致使用主体被隐蔽地操控,"它异关系"促逼着使用主体成为技术对象物,而"背景关系"导致使用主体丧失批判能力。要消除手机依赖现象,一方面需要使用者转变技术理念,倡导理性的使用方式;另一方面,手机功能的设计者和运营商应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促进人机关系和谐,保障人在手机使用中的真正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伊德
后现象学
技术
哲学
自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探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徐琳琳
张媛
《黑河学刊》
2018年第5期36-38,共3页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上。借助唐·伊德的后现象学技术哲学,本文从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角度阐释了青少年网络自我认同危机的原因,即具身关系导致青少年生活被格式化;解释关系导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消解;它...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上。借助唐·伊德的后现象学技术哲学,本文从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角度阐释了青少年网络自我认同危机的原因,即具身关系导致青少年生活被格式化;解释关系导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消解;它异关系导致青少年社会角色归属感匮乏;背景关系导致青少年自我价值丧失,最终使青少年沉迷手机世界,无法分清虚拟和现实,造成自我认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象学
技术
哲学
青少年
手机
自我认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联网+”时代学习环境重构:技术后现象学的视角
被引量:
19
1
作者
尹睿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16-25,共10页
基金
华南师范大学"价值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科研平台项目
文摘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学习环境变革与创新的期待日益强烈。课堂学习环境是学习者最基本的"学习场"。传统以实体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导致课堂学习环境研究遮蔽了"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习环境的技术植根性及其对学习者活动经验的规限性,决定了"技术与学习者关系"是课堂学习环境研究中不可规避的核心问题。技术后现象学主张关系本体,"从人与技术的关系切入"、"凸显变更-多重稳定"、"强调技术化身体"和"关注技术为中介的实践",建构起"人-技术-世界"三者融合统一的关系图景,为"互联网+"时代课堂学习环境的重构提供了新颖的方法论基础。循着技术后现象学独特的理论框架,"互联网+"时代课堂学习环境重构趋向三条推进路径:创设身体"在场"的具身参与环境,创设灵活多变的适应性环境以及创设以知识人造物为中介的创造性环境。
关键词
“互联网+”
技术后现象学
学习环境
人-
技术
-世界
理论框架
重构途径
Keywords
"Internet Plus"
Postphenomenology of Technology
Learning Environment
Human-Technology-World
Theoretical Framework
Reconstruction Approach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元宇宙:技术风险与应对策略——基于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
7
2
作者
高东辉
机构
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9,共7页
基金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人工智能视域下教育研究方法论变革研究”(项目编号:21YJC880035)的研究成果。
文摘
元宇宙的兴起促使教育工作者理性反思新技术革命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与应对之策。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教育元宇宙是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教育平行空间,是自我与非我联动的教育教学镜像,是具身一离身互补的教育技术生活。教育元宇宙应用的技术风险表征为过度沉浸下的主体虚无、数字孪生过程中的价值消隐、资本挟裹下的教育垄断。教育元宇宙的技术风险性体现在人与技术之间的具身关系、解释关系、它异关系与背景关系之中。教育元宇宙技术风险应对要坚持技以载智的逻辑演进、技以生道的实践进路与技以正伦的道德发展。教育元宇宙的应用需关注潜在风险的发生,坚持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促进在新技术运用中教育的良性变革与升级。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后现象学
技术
哲学
技术
风险
技以载智
技以生道
技以正伦
Keywords
educational meta universe
post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technical risks
technology promoting intelligence
involving ideology in technology
embodying justice in technology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手机依赖现象探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徐琳琳
王前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出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34-138,共5页
基金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微时代技术引发的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及良性虚拟自我意识养成研究"(14CZX057)
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微时代下科技人员科技伦理意识生成机制研究"(W2015352)
文摘
手机依赖现象是由当代信息技术引发的一种病态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典型特征是使用者的自主行为与不由自主的行为并存。通过在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考察手机依赖现象的原因,可以发现人机之间的"具身关系"导致人的自主性肆意扩张,"解释关系"导致使用主体被隐蔽地操控,"它异关系"促逼着使用主体成为技术对象物,而"背景关系"导致使用主体丧失批判能力。要消除手机依赖现象,一方面需要使用者转变技术理念,倡导理性的使用方式;另一方面,手机功能的设计者和运营商应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促进人机关系和谐,保障人在手机使用中的真正自主性。
关键词
手机依赖
伊德
后现象学
技术
哲学
自主性
Keywords
mobile phone dependency
Ihde
Post-phenomenology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autonomy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探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徐琳琳
张媛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黑河学刊》
2018年第5期36-38,共3页
基金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X057)
2015沈阳师范大学重大孵化项目(ZD201507)
2015沈阳师范大学优秀人才扶植计划
文摘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上。借助唐·伊德的后现象学技术哲学,本文从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角度阐释了青少年网络自我认同危机的原因,即具身关系导致青少年生活被格式化;解释关系导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消解;它异关系导致青少年社会角色归属感匮乏;背景关系导致青少年自我价值丧失,最终使青少年沉迷手机世界,无法分清虚拟和现实,造成自我认同危机。
关键词
后现象学
技术
哲学
青少年
手机
自我认同
分类号
B0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互联网+”时代学习环境重构:技术后现象学的视角
尹睿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6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教育元宇宙:技术风险与应对策略——基于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
高东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手机依赖现象探析
徐琳琳
王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探析
徐琳琳
张媛
《黑河学刊》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