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活动中的超越向度:庄子技术寓言解读 被引量:4
1
作者 邓联合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3,共6页
庄子寓言中描述的技术活动具有个体性、简单性、身体性、不可复制性等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庄子把技术主体的心灵境界看作是决定技术活动最终产生神奇效应的关键因素。他提出,个体在开展技术活动之前,首先要实现自我的精神超越;唯有如此... 庄子寓言中描述的技术活动具有个体性、简单性、身体性、不可复制性等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庄子把技术主体的心灵境界看作是决定技术活动最终产生神奇效应的关键因素。他提出,个体在开展技术活动之前,首先要实现自我的精神超越;唯有如此,技术主体才能在内在精神境界与外在技术过程的贯通中,把技术行为转变成自由愉悦的艺术创造。从根本上说,超越的精神境界而非具体的技术才是庄子关注的焦点以及众多巧者追求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技术寓言 精神超越
下载PDF
《庄子》技术寓言的自由境界及其美学意蕴解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万勇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44,共5页
《庄子》书中包含了大量意趣盎然的技术寓言,这些寓言涉及许多种类和领域的技术活动。其中,有些活动是庄子赞赏的,有些活动则是庄子反对的。庄子赞赏的那些活动的操作主体大都拥有超乎寻常的技艺。他们在各自的技术活动中,达到了高度自... 《庄子》书中包含了大量意趣盎然的技术寓言,这些寓言涉及许多种类和领域的技术活动。其中,有些活动是庄子赞赏的,有些活动则是庄子反对的。庄子赞赏的那些活动的操作主体大都拥有超乎寻常的技艺。他们在各自的技术活动中,达到了高度自由的境界,展现了极其超越的品格。《庄子》的技术寓言虽然没有从正面的角度直接论述美学理论问题,但却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显示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寓言 自由境界 美学意蕴
下载PDF
詹姆逊的技术寓言观及其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宗喜 朱宝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122,共4页
詹姆逊认为技术是社会关系的寓言。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是社会关系的象征,更创造了人类关系的一种新模式。它在"颠覆主体性"的同时却又拥有"重塑主体性"的力量。詹姆逊之所以认为技术... 詹姆逊认为技术是社会关系的寓言。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是社会关系的象征,更创造了人类关系的一种新模式。它在"颠覆主体性"的同时却又拥有"重塑主体性"的力量。詹姆逊之所以认为技术是社会关系的寓言,一方面在于他以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为标志划分资本主义各阶段,凸显了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后现代文化与新技术的不可再现性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寓言的形式凸显技术在后现代社会关系中的隐秘性。詹姆逊避免对技术做出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这也使得他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矛盾。在新时代语境下,反思詹姆逊的技术寓言观,有助于促使我们思考当下中国如何使用好和控制好技术这把"双刃剑"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语境 詹姆逊 技术寓言 反思
下载PDF
《庄子》技术寓言的艺术人类学意蕴及影响
4
作者 杨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5,共5页
《庄子》中不少的技术寓言描述了大量的精巧技艺活动。这些活动基于外物的规律和人类的目的,却又超越于人类的劳动等技术活动,摒弃了异化,获得了"进于技"的"道"或"数"的特性,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它们是... 《庄子》中不少的技术寓言描述了大量的精巧技艺活动。这些活动基于外物的规律和人类的目的,却又超越于人类的劳动等技术活动,摒弃了异化,获得了"进于技"的"道"或"数"的特性,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它们是通过"真积力久"和"用志不分"而达到的。《庄子》的技术寓言包含着丰富的艺术人类学意蕴,以超越性的审美追求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批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技术寓言 艺术人类学
下载PDF
论《庄子》以“知”为线的“回环”结构
5
作者 赵俭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庄子》全书的结构主线历来备受关注。今人叶舒宪与刘生良业已指出《庄子》文章具有“回环”结构,却未明确串接起来回环结构的那条主线。根据杨立华的提点,通过逐篇分析《庄子》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中关于“知”的论述,可知《... 《庄子》全书的结构主线历来备受关注。今人叶舒宪与刘生良业已指出《庄子》文章具有“回环”结构,却未明确串接起来回环结构的那条主线。根据杨立华的提点,通过逐篇分析《庄子》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中关于“知”的论述,可知《庄子》全书是以“知”为线的“回环”结构,其“知”是作为《庄子》“技进乎道”之技术寓言的理论背景而存在的。《庄子》对“知”的关注,在当时是绝伦的,于后世也是超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主线 “知” “回环”结构 技术寓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