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3
篇文章
<
1
2
…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苏高校非学历教育“技术转向”的路径探索
1
作者
王建凯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4-17,共4页
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江苏高校的非学历教育发展呈现明显的“技术转向”,关注能力本位的技术知识,积极进行数字化教育建设。在技术转向过程中,出现了价值目标定位模糊、认证服务滞后、学习者支持服务不足、教学模式创新不...
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江苏高校的非学历教育发展呈现明显的“技术转向”,关注能力本位的技术知识,积极进行数字化教育建设。在技术转向过程中,出现了价值目标定位模糊、认证服务滞后、学习者支持服务不足、教学模式创新不足、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不足等问题。要通过调整非学历教育的功能定位,推动“政书互认”机制的发展,强化学习者支持服务的意识与能力,教学模式的“数字化”改革与创新,构建权威性非学历网络管理服务平台等策略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高校
非学历教育
技术转向
数字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艺术生产场域的智性特征、技术转向和信度考量
2
作者
詹翊
张捷
毕砚昭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192,共5页
当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工业生产的界限,在算法的支持和场景的训练下开始进入具有高度自主性和审美要求的艺术生产场域时,艺术生产场域的特征、技术手段和可信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充满了挑战性。但我们不应因人工智能使用动机上的善恶...
当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工业生产的界限,在算法的支持和场景的训练下开始进入具有高度自主性和审美要求的艺术生产场域时,艺术生产场域的特征、技术手段和可信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充满了挑战性。但我们不应因人工智能使用动机上的善恶分野而在道德和价值上对其加以否定。如何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提供具有中国智慧的向善治理路径和系统方案,是我们无法回避且应积极面对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艺术生产场域
智性特征
技术转向
信度考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哲学与社会科学中的“技术转向”——“第八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昌曙
陈红兵
+27 位作者
陈文化
张华夏
张志林
乔瑞金
高亮华
赵建军
毛萍
牟焕森
刘则渊
肖巍
肖峰
曾国屏
郇庆治
范冬萍
黄锫坚
李正风
胡淑晶
彭纪南
钟书华
王蒲生
邓波
邬焜
王大洲
杨耀武
魏江
王涌
章琰
刘友金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9-36,共8页
尽管直到晚近时期 ,技术仍然称不上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但在刚刚逝去的世纪里技术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却极大地促进了这一研究。一方面 ,在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中普遍出现了一种可称之为“技术转向 (technicalturn)”的重要...
尽管直到晚近时期 ,技术仍然称不上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但在刚刚逝去的世纪里技术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却极大地促进了这一研究。一方面 ,在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中普遍出现了一种可称之为“技术转向 (technicalturn)”的重要学术现象 ,———现代技术的渗透性影响 ,几乎迫使 2 0世纪所有重要的思想家与流派都不得不把技术当作自己的中心议题 ;另一方面 ,在此基础上 ,作为学科建制的技术哲学逐渐成形并成为哲学殿堂中一门引人瞩目的显学。于 2 0 0 0年 10月 14- 16日在北京清华园召开的“第八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无疑是这一学术新境况的见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龚育之 ,我国著名技术哲学研究专家陈昌曙 ,以及来自全国相关研究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此次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 ,相关单位协办的技术哲学双年年会 ,共提交论文摘要 80余篇 ,正式论文近 70篇。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 ,与会代表们围绕“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哲学问题”及“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等三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会议决定 ,“第九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将于 2 0 0 2年秋季在山西太原山西大学举行 ,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技术
哲学
研讨会
哲学
社会科学
技术转向
理论研究
高新
技术
发展
技术
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及对教育技术学的启示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良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11-19,共9页
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不仅指教学研究中技术问题的显性化,更是指教学研究中技术思维的意识形态化,最终将会引起教学研究的范式变迁。长期以来,由于理论传统对技术的排斥、技术本身的自我隐蔽,以及人们对物质技术的偏爱,使得技术主题在教...
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不仅指教学研究中技术问题的显性化,更是指教学研究中技术思维的意识形态化,最终将会引起教学研究的范式变迁。长期以来,由于理论传统对技术的排斥、技术本身的自我隐蔽,以及人们对物质技术的偏爱,使得技术主题在教育理论中一直处于历史性缺席状态。现代教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变革了传统教育理论赖以成立的基础,为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提供了实践基础。而学习科学凭借其跨学科与综合研究、以设计研究为研究方法论的优势迅速崛起,为技术走进教学研究指明了可行之路。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科中最具活力的学科,将成为教育学研究技术问题最为可靠的倚重者。教育技术学应在培育技术时代的教育哲学与建设教育的临床学两个方面做出建树,因为技术时代的教育哲学将为教育变革提供理论的指引,而教育临床学又为技术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入口。教育技术学可以借此逐步提升自己在教育学中的学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向
教育临床
学习科学
教育
技术
学
教育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中的“技术转向”
5
作者
李卫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前,哲学研究中的"技术转向"有两层意义:一是指作为学科的技术哲学正在成为哲学中的热门,即狭义的"技术转向";二是指哲学视野的转变,即以技术哲学的语言来解读以往哲学所关心的一切,即广义的"技术转向"...
目前,哲学研究中的"技术转向"有两层意义:一是指作为学科的技术哲学正在成为哲学中的热门,即狭义的"技术转向";二是指哲学视野的转变,即以技术哲学的语言来解读以往哲学所关心的一切,即广义的"技术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变革与哲学中的"技术转向"之间有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
内在联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学习评价技术转向:表征、危机与对策
被引量:
11
6
作者
李鹏
朱德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59,共6页
学习评价的发展变迁深受技术变革的影响。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看,学习评价转型经历了经验转向、伦理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变迁。然而,由于技术的"解蔽"和"附魅",学习评价的"技术本位"倾向严重,学习评价陷入了&...
学习评价的发展变迁深受技术变革的影响。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看,学习评价转型经历了经验转向、伦理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变迁。然而,由于技术的"解蔽"和"附魅",学习评价的"技术本位"倾向严重,学习评价陷入了"工具主义""空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技术危机。因此,必须转变技术观念,辩证地看待评价技术,重拾人本主义和价值理性,创新评价实践,科学地利用评价技术,让评价技术为师生发展服务,以评价促进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评价
技术转向
技术
危机
应对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媒体社会数字视听文化的技术转向探析
7
作者
刘义军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3年第5期20-23,共4页
在网络社会,流媒体的出现是基于存量时代的出现,由于传统媒体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而网络世界的内容又能够以全面性取胜时,受众更加需要随时随地的观看和形式的多样性。而流媒体恰恰提供了这样的职能转变,实时传输的电子流和...
在网络社会,流媒体的出现是基于存量时代的出现,由于传统媒体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而网络世界的内容又能够以全面性取胜时,受众更加需要随时随地的观看和形式的多样性。而流媒体恰恰提供了这样的职能转变,实时传输的电子流和数据流建构了平台媒体,而算法技术带来的精准推荐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黏性,刺激商业模式的变革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社会
数字视听文化
技术转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足主体 拥抱技术 推动交叉——试论以翻译技术转向为牵引的翻译学科发展新趋势
被引量:
2
8
作者
马伟
唐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14期137-141,共5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以人工智能为主要驱动的翻译技术推动了翻译新的转向。重点关注翻译学科的重新定位以及翻译技术带来的翻译研究范式、实践范式和教学范式的变化,提出翻译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以人工智能为主要驱动的翻译技术推动了翻译新的转向。重点关注翻译学科的重新定位以及翻译技术带来的翻译研究范式、实践范式和教学范式的变化,提出翻译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翻译学科的建设既要主动拥抱新技术,又要坚持守正创新,更要尊重翻译学科发展与翻译教育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技术
技术转向
翻译学科
翻译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研究在中国之技术转向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芳兵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17,共7页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对艺术生产领域的介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研究在中国展开了新的问题域即艺术生产论研究的技术转向。技术问题域的艺术生产论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技术与艺术生产关系的宏观思考与阐释;二是对马克思主...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对艺术生产领域的介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研究在中国展开了新的问题域即艺术生产论研究的技术转向。技术问题域的艺术生产论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技术与艺术生产关系的宏观思考与阐释;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进行技术向度的理论构建;三是立足于当下具体的艺术生产实践,分析数字时代艺术生产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展现出鲜明的实践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
技术转向
宏观阐释
理论构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图书App开发与传统编辑的技术转向
被引量:
3
10
作者
周蔡敏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56-58,共3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盛行,App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出版社纷纷尝试提供图书App以延伸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销售,传统编辑可以借助图书App开发实现技术转向:深入研究相关案例,提高数字技术理解力;主动学习多媒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盛行,App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出版社纷纷尝试提供图书App以延伸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销售,传统编辑可以借助图书App开发实现技术转向:深入研究相关案例,提高数字技术理解力;主动学习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提高工具操作技能;大胆尝试开发图书App,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终端
图书App
传统编辑
技术转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职业教育“技术转向”的价值向度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
2
11
作者
谭绍华
李同同
张敬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6-12,共7页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将职业教育表述为职业技术教育,新增的“技术”二字恰恰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人才服务能力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这是由职业教育与科技、产业联系紧密则必定内蕴“技术本性”所决定的。在新的历史方位下...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将职业教育表述为职业技术教育,新增的“技术”二字恰恰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人才服务能力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这是由职业教育与科技、产业联系紧密则必定内蕴“技术本性”所决定的。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职业教育“技术转向”具有多重价值:在国际向度上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国际标准接轨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在科技向度上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科技进步接轨以增强“人才创造力”,在产业向度上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接轨以增强“人才服务力”,在人才向度上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人才成长接轨以增强“人才发展力”。职业教育的“技术转向”必须要统筹多方主体,凝聚合力。政府要以政策顶层设计构建职业教育“技术转向”的制度体系,发挥主导力量;学校要以要素统筹联动构建职业教育“技术转向”的内容体系,发挥主体力量;社会要以需求贯穿始终构建职业教育“技术转向”的目标体系,发挥主流力量;企业要以产业需求规束构建职业教育“技术转向”的实践体系,发挥主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
技术转向
”
职业
技术
教育
价值向度
实现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议翻译学的技术转向
被引量:
5
12
作者
吴雨鸽
《外语与翻译》
2017年第2期20-24,共5页
当前,翻译技术在学术研究、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翻译学的新热点。但是,目前翻译技术还未得到翻译学界的普遍关注,以翻译公司为主体的翻译实践行为主体本质上还是在进行语言转换,翻译技术在翻译教学中还没有成为...
当前,翻译技术在学术研究、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翻译学的新热点。但是,目前翻译技术还未得到翻译学界的普遍关注,以翻译公司为主体的翻译实践行为主体本质上还是在进行语言转换,翻译技术在翻译教学中还没有成为核心课程。本文认为当前的翻译技术并未给翻译学科共同体带来普遍认可的新理念、新方法及开创性的翻译学新范式。因此,"翻译学发生技术转向"的观点仍要进一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学
翻译
技术
范式
技术转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刍议翻译研究的“技术转向”
被引量:
3
13
作者
刁洪
《语言教育》
2017年第4期73-79,共7页
不断自我更新研究方法和理念,是任何一门学科保持旺盛活力、适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当前,翻译实践呈现本地化、全球化、技术化、信息化和职业化等特征。相应地,翻译的定义和研究范式也在发生重构与裂变。在此背景下,"文化转向&qu...
不断自我更新研究方法和理念,是任何一门学科保持旺盛活力、适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当前,翻译实践呈现本地化、全球化、技术化、信息化和职业化等特征。相应地,翻译的定义和研究范式也在发生重构与裂变。在此背景下,"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似乎与翻译实践渐行渐远,在翻译过程、非文学翻译等领域显得无力。本文回顾了翻译研究的几大"转向",梳理了近年来翻译技术的重要进展,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范式提出了"技术转向"的概念,并阐述了翻译研究实现"技术转向"的必然性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
技术
研究范式
技术转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体育学业评价的技术转向:表征、危机与对策
14
作者
李雪峰
马卉君
黄鹏
《青少年体育》
2020年第8期57-58,共2页
体育学业评价的发展变迁深受技术变革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立足技术哲学研究范式转变的视角,理性剖析了体育学业评价的转型历程。研究发现,体育学业评价大致经历了经验转向、伦理转向和文化转向的三维向度。但在当...
体育学业评价的发展变迁深受技术变革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立足技术哲学研究范式转变的视角,理性剖析了体育学业评价的转型历程。研究发现,体育学业评价大致经历了经验转向、伦理转向和文化转向的三维向度。但在当前技术被推崇到无以复加的时代,体育学业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工具至上”“空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歧途。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这些技术危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树立“权变”观念,辩证使用评价技术;遵循“人本”理念,让评价为师生服务;坚持“创新”导向,科学引领评价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业评价
技术转向
技术
哲学
教育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教学变革:技术转向与人学取向共存
15
作者
吕洪刚
《教学月刊(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3-37,共5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特别是全球化、网络社会、数字化生活的全面覆盖,我们进入了一个激情燃烧的信息化时代。由技术变革带来的信息革命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引发了教育教学中一系列不可避免地变革。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特别是全球化、网络社会、数字化生活的全面覆盖,我们进入了一个激情燃烧的信息化时代。由技术变革带来的信息革命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引发了教育教学中一系列不可避免地变革。信息技术"彻底改造了原有的社会传播生态环境,也必将引起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变革
信息
技术
技术
批判理论
社会传播
信息革命
数字化生活
技术转向
学术研究
教学活动
回归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翻译学的技术转向
被引量:
3
16
作者
牛荣亮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7-80,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翻译技术被广泛地使用,这不仅对传统的翻译模式进行了裂变和重构,也对翻译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翻译学在继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实证研究转向和全球化转向之后,开始了技术转向。本文对翻译学技术转向的历...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翻译技术被广泛地使用,这不仅对传统的翻译模式进行了裂变和重构,也对翻译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翻译学在继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实证研究转向和全球化转向之后,开始了技术转向。本文对翻译学技术转向的历程和认知进行了探讨,对翻译技术应用的三大优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翻译技术的现状、问题与展望进行了阐释,对翻译学技术转向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本文能唤起更多翻译学领域的同仁对翻译学的技术转向这一全新研究领域的关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学
翻译
技术
翻译学的
技术转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翻译学技术转向的内涵与意义
17
作者
刘佳欢
张弓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85-86,共2页
随着翻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翻译学迎来了重大变革。在经历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后,翻译学开始了技术转向。本文运用归纳的方法,对翻译学技术转向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期使更多学者关注"翻译+技术&qu...
随着翻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翻译学迎来了重大变革。在经历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后,翻译学开始了技术转向。本文运用归纳的方法,对翻译学技术转向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期使更多学者关注"翻译+技术"这一全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学
技术转向
翻译
技术
内涵
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媒介技术与哲学未来的技术转向
18
作者
沈继睿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85,共5页
通过语言转向,近代哲学的主体存在论发展为现代哲学存在论。语言是一种符号,属于作为信息中介的媒介,语言转向也可看作是符号媒介转向。通过对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的存在论分析,得出现代哲学存在论是媒介存在论。媒介存在论对应于...
通过语言转向,近代哲学的主体存在论发展为现代哲学存在论。语言是一种符号,属于作为信息中介的媒介,语言转向也可看作是符号媒介转向。通过对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的存在论分析,得出现代哲学存在论是媒介存在论。媒介存在论对应于媒介哲学,现代语言哲学就是媒介哲学的第一阶段——符号媒介哲学。符号不能单独存在,技术人工物作为符号的载体,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符号。未来哲学的发展将继续追问语言符号的载体——媒介技术,进入媒介哲学第二阶段——媒介技术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存在论
符号媒介哲学
技术转向
媒介
技术
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及对教育技术学的启示
19
作者
张彩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15-15,共1页
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分析了技术转向对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对教育技术学中教学研究技术转向的启示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学研究技术转向的有效性,分析教学研究技术转向与教育技术学之间的关系。据此,有利于推动我国...
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分析了技术转向对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对教育技术学中教学研究技术转向的启示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学研究技术转向的有效性,分析教学研究技术转向与教育技术学之间的关系。据此,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教学研究技术转向与教育技术学之间存在的问题,能够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提供更为重要的线索,从而推动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
技术转向
教育启示
有效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研究技术转向对教育技术学的作用
20
作者
贺旭增
《当代教研论丛》
2015年第3期19-19,共1页
教学研究技术转向能引起教学研究的范式变迁,是教学研究中技术思维的意识形态化、技术问题的线性化。在教育理论中,技术主题处于历史性缺席状态。而作为教育学科中最具活力的学科,教育技术学在培育技术时代的教育哲学与建设教育的临床...
教学研究技术转向能引起教学研究的范式变迁,是教学研究中技术思维的意识形态化、技术问题的线性化。在教育理论中,技术主题处于历史性缺席状态。而作为教育学科中最具活力的学科,教育技术学在培育技术时代的教育哲学与建设教育的临床学两个方面应该做出建设,成为教育学研究技术问题最可靠的倚重这,从而在教育学中,提升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
技术转向
教育
技术
学
学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高校非学历教育“技术转向”的路径探索
1
作者
王建凯
机构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4-17,共4页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综合性大学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1220)的研究成果。
文摘
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江苏高校的非学历教育发展呈现明显的“技术转向”,关注能力本位的技术知识,积极进行数字化教育建设。在技术转向过程中,出现了价值目标定位模糊、认证服务滞后、学习者支持服务不足、教学模式创新不足、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不足等问题。要通过调整非学历教育的功能定位,推动“政书互认”机制的发展,强化学习者支持服务的意识与能力,教学模式的“数字化”改革与创新,构建权威性非学历网络管理服务平台等策略来改进。
关键词
江苏高校
非学历教育
技术转向
数字教育
Keywords
Jiangsu universities
non-degree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shift
digital education
分类号
G720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艺术生产场域的智性特征、技术转向和信度考量
2
作者
詹翊
张捷
毕砚昭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192,共5页
基金
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生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4BH170)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当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工业生产的界限,在算法的支持和场景的训练下开始进入具有高度自主性和审美要求的艺术生产场域时,艺术生产场域的特征、技术手段和可信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充满了挑战性。但我们不应因人工智能使用动机上的善恶分野而在道德和价值上对其加以否定。如何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提供具有中国智慧的向善治理路径和系统方案,是我们无法回避且应积极面对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艺术生产场域
智性特征
技术转向
信度考量
分类号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哲学与社会科学中的“技术转向”——“第八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昌曙
陈红兵
陈文化
张华夏
张志林
乔瑞金
高亮华
赵建军
毛萍
牟焕森
刘则渊
肖巍
肖峰
曾国屏
郇庆治
范冬萍
黄锫坚
李正风
胡淑晶
彭纪南
钟书华
王蒲生
邓波
邬焜
王大洲
杨耀武
魏江
王涌
章琰
刘友金
机构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中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所
山西大学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华侨大学
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复旦大学社科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国政学院
甘肃省委党校现代科技部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西安石油学院信息与交叉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湘潭工学院经管系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9-36,共8页
文摘
尽管直到晚近时期 ,技术仍然称不上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但在刚刚逝去的世纪里技术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却极大地促进了这一研究。一方面 ,在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中普遍出现了一种可称之为“技术转向 (technicalturn)”的重要学术现象 ,———现代技术的渗透性影响 ,几乎迫使 2 0世纪所有重要的思想家与流派都不得不把技术当作自己的中心议题 ;另一方面 ,在此基础上 ,作为学科建制的技术哲学逐渐成形并成为哲学殿堂中一门引人瞩目的显学。于 2 0 0 0年 10月 14- 16日在北京清华园召开的“第八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无疑是这一学术新境况的见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龚育之 ,我国著名技术哲学研究专家陈昌曙 ,以及来自全国相关研究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此次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 ,相关单位协办的技术哲学双年年会 ,共提交论文摘要 80余篇 ,正式论文近 70篇。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 ,与会代表们围绕“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哲学问题”及“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等三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会议决定 ,“第九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将于 2 0 0 2年秋季在山西太原山西大学举行 ,会?
关键词
中国
技术
哲学
研讨会
哲学
社会科学
技术转向
理论研究
高新
技术
发展
技术
创新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及对教育技术学的启示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良辉
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11-19,共9页
基金
2010年度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328106)
文摘
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不仅指教学研究中技术问题的显性化,更是指教学研究中技术思维的意识形态化,最终将会引起教学研究的范式变迁。长期以来,由于理论传统对技术的排斥、技术本身的自我隐蔽,以及人们对物质技术的偏爱,使得技术主题在教育理论中一直处于历史性缺席状态。现代教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变革了传统教育理论赖以成立的基础,为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提供了实践基础。而学习科学凭借其跨学科与综合研究、以设计研究为研究方法论的优势迅速崛起,为技术走进教学研究指明了可行之路。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科中最具活力的学科,将成为教育学研究技术问题最为可靠的倚重者。教育技术学应在培育技术时代的教育哲学与建设教育的临床学两个方面做出建树,因为技术时代的教育哲学将为教育变革提供理论的指引,而教育临床学又为技术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入口。教育技术学可以借此逐步提升自己在教育学中的学科地位。
关键词
技术转向
教育临床
学习科学
教育
技术
学
教育哲学
Keywords
Technical Turn
Educational Clinic
Learning Scienc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Philosophy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中的“技术转向”
5
作者
李卫红
机构
石油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部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308-312,共5页
文摘
目前,哲学研究中的"技术转向"有两层意义:一是指作为学科的技术哲学正在成为哲学中的热门,即狭义的"技术转向";二是指哲学视野的转变,即以技术哲学的语言来解读以往哲学所关心的一切,即广义的"技术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变革与哲学中的"技术转向"之间有内在联系。
关键词
技术转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
内在联系
Keywords
technological turn
revolu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ternal relation
分类号
B02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学习评价技术转向:表征、危机与对策
被引量:
11
6
作者
李鹏
朱德全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59,共6页
基金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研究生创新项目"利用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机制及其应用研究"(SCSP-2016A1-14001)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大专题成果培育类课题"大数据时代教育测评技术转向与<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平台的服务功能研究"(2018-06-004-BZPK01)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数据时代我国考试评价的机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DGA140208)
文摘
学习评价的发展变迁深受技术变革的影响。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看,学习评价转型经历了经验转向、伦理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变迁。然而,由于技术的"解蔽"和"附魅",学习评价的"技术本位"倾向严重,学习评价陷入了"工具主义""空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技术危机。因此,必须转变技术观念,辩证地看待评价技术,重拾人本主义和价值理性,创新评价实践,科学地利用评价技术,让评价技术为师生发展服务,以评价促进学习。
关键词
学习评价
技术转向
技术
危机
应对策略
Keywords
learning evaluation
technological turin technology crisis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媒体社会数字视听文化的技术转向探析
7
作者
刘义军
机构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
出处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3年第5期20-23,共4页
文摘
在网络社会,流媒体的出现是基于存量时代的出现,由于传统媒体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而网络世界的内容又能够以全面性取胜时,受众更加需要随时随地的观看和形式的多样性。而流媒体恰恰提供了这样的职能转变,实时传输的电子流和数据流建构了平台媒体,而算法技术带来的精准推荐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黏性,刺激商业模式的变革转换。
关键词
流媒体社会
数字视听文化
技术转向
分类号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足主体 拥抱技术 推动交叉——试论以翻译技术转向为牵引的翻译学科发展新趋势
被引量:
2
8
作者
马伟
唐蕾
机构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14期137-141,共5页
基金
2020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化无意识理论观照下的美国华裔获得语作家身份建构研究”(20WWB003)。
文摘
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以人工智能为主要驱动的翻译技术推动了翻译新的转向。重点关注翻译学科的重新定位以及翻译技术带来的翻译研究范式、实践范式和教学范式的变化,提出翻译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翻译学科的建设既要主动拥抱新技术,又要坚持守正创新,更要尊重翻译学科发展与翻译教育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翻译
技术
技术转向
翻译学科
翻译教育
Keywords
translation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turn
translation subject
translation education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研究在中国之技术转向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芳兵
机构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心
出处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17,共7页
基金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中国化进程研究”(IFYT19014)。
文摘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对艺术生产领域的介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研究在中国展开了新的问题域即艺术生产论研究的技术转向。技术问题域的艺术生产论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技术与艺术生产关系的宏观思考与阐释;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进行技术向度的理论构建;三是立足于当下具体的艺术生产实践,分析数字时代艺术生产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展现出鲜明的实践指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
技术转向
宏观阐释
理论构建
Keywords
Marxist art production theory
technology turn
macro interpretatio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图书App开发与传统编辑的技术转向
被引量:
3
10
作者
周蔡敏
机构
湖南大众传媒学院
地理地图网
出处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56-58,共3页
基金
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JB2012006)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全媒体环境下出版新业态公共服务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3C130)
文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盛行,App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出版社纷纷尝试提供图书App以延伸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销售,传统编辑可以借助图书App开发实现技术转向:深入研究相关案例,提高数字技术理解力;主动学习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提高工具操作技能;大胆尝试开发图书App,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
关键词
移动终端
图书App
传统编辑
技术转向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职业教育“技术转向”的价值向度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
2
11
作者
谭绍华
李同同
张敬
机构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黄炎培职业教育研究院
重庆工商学校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6-12,共7页
基金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和深化路径研究”(K22YA314005),主持人:谭绍华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重大课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重庆市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2020ZJXH282001),主持人:谭绍华
教育部一般课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方向)‘双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研究与实践”(TX20200201),主持人:刘铭
文摘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将职业教育表述为职业技术教育,新增的“技术”二字恰恰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人才服务能力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这是由职业教育与科技、产业联系紧密则必定内蕴“技术本性”所决定的。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职业教育“技术转向”具有多重价值:在国际向度上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国际标准接轨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在科技向度上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科技进步接轨以增强“人才创造力”,在产业向度上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接轨以增强“人才服务力”,在人才向度上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人才成长接轨以增强“人才发展力”。职业教育的“技术转向”必须要统筹多方主体,凝聚合力。政府要以政策顶层设计构建职业教育“技术转向”的制度体系,发挥主导力量;学校要以要素统筹联动构建职业教育“技术转向”的内容体系,发挥主体力量;社会要以需求贯穿始终构建职业教育“技术转向”的目标体系,发挥主流力量;企业要以产业需求规束构建职业教育“技术转向”的实践体系,发挥主动力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
技术转向
”
职业
技术
教育
价值向度
实现路径
Keywords
voation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of technical educ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value dimension
realistic paths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议翻译学的技术转向
被引量:
5
12
作者
吴雨鸽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出处
《外语与翻译》
2017年第2期20-24,共5页
文摘
当前,翻译技术在学术研究、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翻译学的新热点。但是,目前翻译技术还未得到翻译学界的普遍关注,以翻译公司为主体的翻译实践行为主体本质上还是在进行语言转换,翻译技术在翻译教学中还没有成为核心课程。本文认为当前的翻译技术并未给翻译学科共同体带来普遍认可的新理念、新方法及开创性的翻译学新范式。因此,"翻译学发生技术转向"的观点仍要进一步商榷。
关键词
翻译学
翻译
技术
范式
技术转向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刍议翻译研究的“技术转向”
被引量:
3
13
作者
刁洪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
出处
《语言教育》
2017年第4期73-79,共7页
文摘
不断自我更新研究方法和理念,是任何一门学科保持旺盛活力、适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当前,翻译实践呈现本地化、全球化、技术化、信息化和职业化等特征。相应地,翻译的定义和研究范式也在发生重构与裂变。在此背景下,"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似乎与翻译实践渐行渐远,在翻译过程、非文学翻译等领域显得无力。本文回顾了翻译研究的几大"转向",梳理了近年来翻译技术的重要进展,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范式提出了"技术转向"的概念,并阐述了翻译研究实现"技术转向"的必然性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
技术
研究范式
技术转向
Key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technologies
research paradigm
technological turn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体育学业评价的技术转向:表征、危机与对策
14
作者
李雪峰
马卉君
黄鹏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与医学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青少年体育》
2020年第8期57-58,共2页
文摘
体育学业评价的发展变迁深受技术变革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立足技术哲学研究范式转变的视角,理性剖析了体育学业评价的转型历程。研究发现,体育学业评价大致经历了经验转向、伦理转向和文化转向的三维向度。但在当前技术被推崇到无以复加的时代,体育学业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工具至上”“空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歧途。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这些技术危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树立“权变”观念,辩证使用评价技术;遵循“人本”理念,让评价为师生服务;坚持“创新”导向,科学引领评价实践。
关键词
体育学业评价
技术转向
技术
哲学
教育评价
分类号
G807.0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教学变革:技术转向与人学取向共存
15
作者
吕洪刚
机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出处
《教学月刊(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3-37,共5页
文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特别是全球化、网络社会、数字化生活的全面覆盖,我们进入了一个激情燃烧的信息化时代。由技术变革带来的信息革命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引发了教育教学中一系列不可避免地变革。信息技术"彻底改造了原有的社会传播生态环境,也必将引起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的革命性变革"。
关键词
教学变革
信息
技术
技术
批判理论
社会传播
信息革命
数字化生活
技术转向
学术研究
教学活动
回归人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翻译学的技术转向
被引量:
3
16
作者
牛荣亮
机构
长春工业大学
出处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7-80,共4页
基金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H150191)
文摘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翻译技术被广泛地使用,这不仅对传统的翻译模式进行了裂变和重构,也对翻译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翻译学在继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实证研究转向和全球化转向之后,开始了技术转向。本文对翻译学技术转向的历程和认知进行了探讨,对翻译技术应用的三大优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对翻译技术的现状、问题与展望进行了阐释,对翻译学技术转向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本文能唤起更多翻译学领域的同仁对翻译学的技术转向这一全新研究领域的关注与研究。
关键词
翻译学
翻译
技术
翻译学的
技术转向
Key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technologies
technologic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翻译学技术转向的内涵与意义
17
作者
刘佳欢
张弓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85-86,共2页
文摘
随着翻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翻译学迎来了重大变革。在经历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后,翻译学开始了技术转向。本文运用归纳的方法,对翻译学技术转向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期使更多学者关注"翻译+技术"这一全新领域。
关键词
翻译学
技术转向
翻译
技术
内涵
意义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媒介技术与哲学未来的技术转向
18
作者
沈继睿
机构
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85,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媒介技术哲学研究”(19FZXB011)。
文摘
通过语言转向,近代哲学的主体存在论发展为现代哲学存在论。语言是一种符号,属于作为信息中介的媒介,语言转向也可看作是符号媒介转向。通过对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的存在论分析,得出现代哲学存在论是媒介存在论。媒介存在论对应于媒介哲学,现代语言哲学就是媒介哲学的第一阶段——符号媒介哲学。符号不能单独存在,技术人工物作为符号的载体,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符号。未来哲学的发展将继续追问语言符号的载体——媒介技术,进入媒介哲学第二阶段——媒介技术哲学。
关键词
媒介存在论
符号媒介哲学
技术转向
媒介
技术
哲学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及对教育技术学的启示
19
作者
张彩云
机构
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
出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15-15,共1页
文摘
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分析了技术转向对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对教育技术学中教学研究技术转向的启示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学研究技术转向的有效性,分析教学研究技术转向与教育技术学之间的关系。据此,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教学研究技术转向与教育技术学之间存在的问题,能够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提供更为重要的线索,从而推动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教学研究
技术转向
教育启示
有效措施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研究技术转向对教育技术学的作用
20
作者
贺旭增
机构
陇南师专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当代教研论丛》
2015年第3期19-19,共1页
文摘
教学研究技术转向能引起教学研究的范式变迁,是教学研究中技术思维的意识形态化、技术问题的线性化。在教育理论中,技术主题处于历史性缺席状态。而作为教育学科中最具活力的学科,教育技术学在培育技术时代的教育哲学与建设教育的临床学两个方面应该做出建设,成为教育学研究技术问题最可靠的倚重这,从而在教育学中,提升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
关键词
教学研究
技术转向
教育
技术
学
学科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苏高校非学历教育“技术转向”的路径探索
王建凯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工智能:艺术生产场域的智性特征、技术转向和信度考量
詹翊
张捷
毕砚昭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哲学与社会科学中的“技术转向”——“第八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陈昌曙
陈红兵
陈文化
张华夏
张志林
乔瑞金
高亮华
赵建军
毛萍
牟焕森
刘则渊
肖巍
肖峰
曾国屏
郇庆治
范冬萍
黄锫坚
李正风
胡淑晶
彭纪南
钟书华
王蒲生
邓波
邬焜
王大洲
杨耀武
魏江
王涌
章琰
刘友金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及对教育技术学的启示
王良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中的“技术转向”
李卫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学习评价技术转向:表征、危机与对策
李鹏
朱德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流媒体社会数字视听文化的技术转向探析
刘义军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立足主体 拥抱技术 推动交叉——试论以翻译技术转向为牵引的翻译学科发展新趋势
马伟
唐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研究在中国之技术转向
刘芳兵
《中州大学学报》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图书App开发与传统编辑的技术转向
周蔡敏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职业教育“技术转向”的价值向度与实现路径
谭绍华
李同同
张敬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再议翻译学的技术转向
吴雨鸽
《外语与翻译》
201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刍议翻译研究的“技术转向”
刁洪
《语言教育》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简论体育学业评价的技术转向:表征、危机与对策
李雪峰
马卉君
黄鹏
《青少年体育》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当代教学变革:技术转向与人学取向共存
吕洪刚
《教学月刊(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翻译学的技术转向
牛荣亮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翻译学技术转向的内涵与意义
刘佳欢
张弓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论媒介技术与哲学未来的技术转向
沈继睿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及对教育技术学的启示
张彩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教学研究技术转向对教育技术学的作用
贺旭增
《当代教研论丛》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