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艺理性视角下的司法职业化 被引量:15
1
作者 姚中秋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3-13,共11页
从普通法法理学的"技艺理性"概念出发,能够得出司法职业化必要性之结论。司法是一门技艺,法官要承担其职能,需要具备技艺理性。技艺理性由技术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构成。获得后一类知识,须依靠司法职业化的种种制度设计。同时... 从普通法法理学的"技艺理性"概念出发,能够得出司法职业化必要性之结论。司法是一门技艺,法官要承担其职能,需要具备技艺理性。技艺理性由技术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构成。获得后一类知识,须依靠司法职业化的种种制度设计。同时,只要制度设计得当,司法职业化并不会导致司法神秘主义,司法职业化本身也内含了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艺理性 法院 司法职业化 司法改革
下载PDF
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技艺理性诠释
2
作者 杨蕾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2-26,共5页
"技艺理性"思想由英国法学家爱德华·柯克爵士(Sir Edward Coke)最先提出,其强调司法职业的专业性、实践性和经验性。该思想不仅成为普通法国家法律职业人员捍卫司法独立的理论武器,而且也对英美法律职业制度的发展产生... "技艺理性"思想由英国法学家爱德华·柯克爵士(Sir Edward Coke)最先提出,其强调司法职业的专业性、实践性和经验性。该思想不仅成为普通法国家法律职业人员捍卫司法独立的理论武器,而且也对英美法律职业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15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势必对我国法律职业准入制度作出调整。因此,"技艺理性"思想无疑能为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调整提供方向性指导与建设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理性 技艺理性 法律职业准入
下载PDF
司法的公共理性:超越政治理性与技艺理性 被引量:90
3
作者 吴英姿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73,共12页
中国司法一直在政治理性与技艺理性之间徘徊,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其实二者是可以得兼、也应该同时具备的。能够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是司法的公共理性。公共理性是民主社会公民理性的共同部分,是公民能够用其公共意识和公共理由通过辩... 中国司法一直在政治理性与技艺理性之间徘徊,甚至将二者对立起来。其实二者是可以得兼、也应该同时具备的。能够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是司法的公共理性。公共理性是民主社会公民理性的共同部分,是公民能够用其公共意识和公共理由通过辩论和协商达成关于公共政策的基本共识的能力。公共理性是法律和司法应有的特质。公共理性理念对于法官的适用较之一般人更为严格。缺少公共理性的司法,无论政治理性和技艺理性都难免滑向"工具理性铁笼",导致司法的空心化和司法公信力低下。培育司法的公共理性并非简单地去政治化,而是在公共理性的指导下,从确保"政治正确"提高到维护"政治正义",还应当从培养法官的公共精神和构建司法沟通理性的制度保障两个层面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理性 政治理性 技艺理性 沟通理性 司法公信力
原文传递
英国普通法的“技艺理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栋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46,共12页
"技艺理性"是英国普通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涉的是普通法法律人经过长期的教育和训练,在无数代智识经验积累之上所具有的法律实践理性。它有别于人生而具有的"自然理性"。"技艺理性"不仅在近代英国司... "技艺理性"是英国普通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涉的是普通法法律人经过长期的教育和训练,在无数代智识经验积累之上所具有的法律实践理性。它有别于人生而具有的"自然理性"。"技艺理性"不仅在近代英国司法独立和法治社会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而且深刻解释了英国普通法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止国王听审案 技艺理性 自然理性 英国法问题
原文传递
论法律人的技艺理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宋远升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6,共7页
法律人的技艺理性是其从事法律职业的基本素质要求。这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形成,并且以解决法律实际问题为主要特征的理性能力,因此,与人的自然理性存在根本差别。在技艺理性的构成内容中,特定知识是基础,法律思维方法是特定知识的驱动力... 法律人的技艺理性是其从事法律职业的基本素质要求。这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形成,并且以解决法律实际问题为主要特征的理性能力,因此,与人的自然理性存在根本差别。在技艺理性的构成内容中,特定知识是基础,法律思维方法是特定知识的驱动力,法律实践则是特定知识和法律思维方法的检验,特定知识和法律思维方法则规定了法律人法律实践的品性及方向。可以说,技艺理性最终能够形成是基于这三方面的合力作用,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人 技艺理性 特殊知识 法律方法 法律实践
原文传递
再论英国普通法的理性特质——以学术史上的两次争议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吉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70,共15页
在法学领域,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英国普通法的理性问题仍存在一些模糊或不准确的认识。这种态势对我国借鉴英美法经验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产生了消极影响。通过对学术史上两次关于普通法理性问题争议的再梳理,有助于我们更为系统... 在法学领域,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英国普通法的理性问题仍存在一些模糊或不准确的认识。这种态势对我国借鉴英美法经验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产生了消极影响。通过对学术史上两次关于普通法理性问题争议的再梳理,有助于我们更为系统全面地阐释英国普通法的理性特质,展示普通法所具有的高级理性,这对于我们准确客观地认识评价英美法,更好地借鉴其法治经验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法 技艺理性 进化理性
下载PDF
韦伯“英国法问题”的可能解法--普通法传统下的程序理性
7
作者 路旸 《清华法治论衡》 2020年第1期103-139,共37页
对于韦伯"英国法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逐层深入的过程,但是一般而言,有两种主要的研究路径。第一种是扩大韦伯的分析框架,认为英国法也是韦伯视角中的形式理性法,虽然其中包含有很多非理性的因素,但是其遵循先例,注重形式化程序... 对于韦伯"英国法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逐层深入的过程,但是一般而言,有两种主要的研究路径。第一种是扩大韦伯的分析框架,认为英国法也是韦伯视角中的形式理性法,虽然其中包含有很多非理性的因素,但是其遵循先例,注重形式化程序的特征也是形式理性法的一种可能,因为法律理性化与经济理性化之间的最重要的联系在于法律的确定性。另一条路径则是认为英国法并非韦伯分析框架中的形式理性法,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比如李猛教授提出的“司法理性”或者“技艺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法 司法理性 遵循先例 形式理性 法律的确定性 技艺理性 程序理性 普通法传统
下载PDF
英国司法独立的历史进路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熹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0-72,82,共4页
11世纪英国普通法以王室法院个案管辖的方式开始了它的历史,并由此产生了英国法上的特殊制度———令状制度。令状对诉讼形式的规定使普通法形成了程序先于权利原则,并使英国法在司法审判中通过判例得以积累。在此历史条件下,普通法形... 11世纪英国普通法以王室法院个案管辖的方式开始了它的历史,并由此产生了英国法上的特殊制度———令状制度。令状对诉讼形式的规定使普通法形成了程序先于权利原则,并使英国法在司法审判中通过判例得以积累。在此历史条件下,普通法形成重经验重技巧重实践的特点,被人们称为技艺理性。技艺理性的特征使普通法的教育在律师公会通过行会教育的方式得以完成,律师公会不但培养了学生法律技能而且提高了法律职业群体的专业化与凝聚力,以法官独立为基础的英国司法独立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令状 程序先于权利 技艺理性 法官独立
下载PDF
司法过程中的法理学——以法官法理学为视角
9
作者 王旭瑞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20-22,共3页
法理学是法律背后的"法律",每一部法律的成型都以成熟的法理学研究为前提,而司法实践作为法律的适用过程及结果检验,更需要法理学发挥相应的作用。法官法理学的形成与应用不仅摆脱了法律形式主义的桎梏,而且实现了法学理论与... 法理学是法律背后的"法律",每一部法律的成型都以成熟的法理学研究为前提,而司法实践作为法律的适用过程及结果检验,更需要法理学发挥相应的作用。法官法理学的形成与应用不仅摆脱了法律形式主义的桎梏,而且实现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效地发挥了法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法理学 司法实践 能动司法 技艺理性
下载PDF
驯服利维坦
10
作者 赵雪妤 《魅力中国》 2011年第15期64-65,共2页
霍布斯对英国内战状态的思考诞生了一个巨大的理论怪物——利维坦,它以某种狂野的形式撕碎一切传统,它为了反抗罪恶而投靠了魔鬼,英伦海岛的对面见证了它掀起的腥风血雨。但所幸英格兰民族是审慎的,他们逐步锻造了一副精巧的巨轭,... 霍布斯对英国内战状态的思考诞生了一个巨大的理论怪物——利维坦,它以某种狂野的形式撕碎一切传统,它为了反抗罪恶而投靠了魔鬼,英伦海岛的对面见证了它掀起的腥风血雨。但所幸英格兰民族是审慎的,他们逐步锻造了一副精巧的巨轭,并逐步地驯服其野性,不过时至今日谁也不敢对之掉以轻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状态 原罪 主权 服从 技艺理性 财产权
下载PDF
从全球化来看费希特的历史哲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志学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4-21,共8页
在德国古典历史哲学的发展中,费希特上继康德的传统,下开黑格尔的先河。他的历史哲学做出的贡献在于:探讨作为历史过程本身的时间的起源;以历史中先验东西与经验东西的结合论证历史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将时间分为概念中的时间和编年史... 在德国古典历史哲学的发展中,费希特上继康德的传统,下开黑格尔的先河。他的历史哲学做出的贡献在于:探讨作为历史过程本身的时间的起源;以历史中先验东西与经验东西的结合论证历史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将时间分为概念中的时间和编年史的时间,制定评判时代的标准;以历史中普遍东西与个别东西的关系论证世界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把全人类历史描述为理性战胜反理性、文明战胜野蛮的长期曲折的进程,揭示出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他的历史哲学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向全世界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先验 经验 概念中的时间 编年史的时间 本能 权威 理性 技艺 时代 时代原则 文明 野蛮 平等 爱国主义 世界主义 理性王国 宇宙蓝图
下载PDF
习惯观念下司法的均衡功能——以普通法司法技艺的协商性实践过程为例
12
作者 王永祥 《民间法》 2023年第2期319-338,共20页
普通法传统具有自生性,这源于司法技艺背后的习惯观念。尽管“不可追忆习惯”偏离了封建法史实,但习惯观念仍然具有意义,它借助古典共和主义的共同体观念批判了主权共同体理论。“不可追忆习惯”观念是对习惯法渊源的抽象,它为公众提供... 普通法传统具有自生性,这源于司法技艺背后的习惯观念。尽管“不可追忆习惯”偏离了封建法史实,但习惯观念仍然具有意义,它借助古典共和主义的共同体观念批判了主权共同体理论。“不可追忆习惯”观念是对习惯法渊源的抽象,它为公众提供了理解法律规则的共识性背景,展示了伦理生活中的道德互惠关系。而技艺理性则诠释了共识性背景的公共审议过程,使之具体化为集体经验,从而驱动古代道德向现代规范的稳定转型。这种诠释过程本身具有协商性功能,它以阐述实践理由为核心,对社会伦理基础和主权顶层设计进行均衡,通过协作与商谈两方面功能,聚焦司法实践。一方面,协作功能展现了共识的理性化趋势,营造了对话性法治观;另一方面,商谈功能也避免了一致性趋势沦为集权主义,更加关注实践智慧的合理性,实现人的整体价值。因此,司法技艺不同于现代技术理性,它尊重习惯法传统的有机发展过程,影响了现代法的整体观、实践观和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 技艺理性 协商 共识 司法实践
原文传递
The Repairing of Concrete Walls in Structure for Water Treatment in Thermo Power Plant
13
作者 Naser Kabashi Cene Krasniqi Ali Muriqi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3年第2期147-152,共6页
As a result of longer term exploitation, exposure to severe weather conditions or influence of chemical conditions, concrete walls of concrete structures get damaged internally as well as externally. This study includ... As a result of longer term exploitation, exposure to severe weather conditions or influence of chemical conditions, concrete walls of concrete structures get damaged internally as well as externally. This study includ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chemically treated water in existing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another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and using materials for the structures in future. One of the priorities was to examine the existing concrete structures by using nondestructive and destructive methods. After tha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dequate new materials are proposed for the repairs, most commonly new technology polymer carbonated materials, in order to achieve durability of structure elements in us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Behavior of the repairing structures was tested using the in situ methods, and especially pull-of test, to verify the adhesion force between the old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new applied layer. After the repairing, the concrete structures will be monitored to record the behavior under the chemical treated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structures POLYMERS pull-of test behavior under the treated water.
下载PDF
法律传统、国家形态与法理学谱系——重读柯克法官与詹姆斯国王的故事 被引量:18
14
作者 于明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61,共12页
柯克法官与詹姆斯国王的论争是西方法律史的经典故事,但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故事的本身可能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语境化地阅读故事的文本,可以发现詹姆斯的主张并非是完全违反常理或落后保守的,而是基于其本人与所属时代的哲学立场;而柯克... 柯克法官与詹姆斯国王的论争是西方法律史的经典故事,但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故事的本身可能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语境化地阅读故事的文本,可以发现詹姆斯的主张并非是完全违反常理或落后保守的,而是基于其本人与所属时代的哲学立场;而柯克的主张也并非是一味地反对王权,其理论的本身存在深刻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从法律史、国家史与法理学三个角度对上述两种对立的主张进行解读,其背后实质是两种法律传统与两种国家形态的对立,同时也预示了现代法理学中两种根本观点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法 技艺理性 自然理性 形式主义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认识论转向与法律解释原理构建--评张志铭教授《法律解释学》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广德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8-193,共6页
《法律解释学》是张志铭教授的代表作,其吸收了哲学解释学和语言哲学的最新智识资源,并借鉴西方法律解释实践的经验智慧,对法律解释学进行了知识体系的建构。从认识论的视角而言,《法律解释学》一书突破了传统认识论的困境,从认知前提... 《法律解释学》是张志铭教授的代表作,其吸收了哲学解释学和语言哲学的最新智识资源,并借鉴西方法律解释实践的经验智慧,对法律解释学进行了知识体系的建构。从认识论的视角而言,《法律解释学》一书突破了传统认识论的困境,从认知前提、认知场合、认知模式和认知路径等方面推动了法律解释认识论的转向,从而影响人们对法律、法律解释尤其是法律的确定性等事关法治建设的基本问题的认知,对法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在新的认识论背景下,中国法律解释的实践任务还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认识论 技艺理性 正当性证成 视域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