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视角下苗族蜡染技艺的数字化传承 被引量:1
1
作者 宗诚 邱欣妍 白新蕾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05,共4页
蜡染技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传承困境和现代化转型的挑战。文章聚焦于探索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非遗苗族蜡染技艺的创新传承方法,分析了非遗蜡染技艺传承中存在的闭塞性、局限性和单一性问题,提出建立多元化技... 蜡染技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传承困境和现代化转型的挑战。文章聚焦于探索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非遗苗族蜡染技艺的创新传承方法,分析了非遗蜡染技艺传承中存在的闭塞性、局限性和单一性问题,提出建立多元化技艺体验中心、开发数字化技艺传承渠道、完善全面化技艺反馈机制等举措,助力非遗苗族蜡染实现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染 非遗文化 数字化传承
下载PDF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及意义——以西湖绸伞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冰清 钟健丽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4-55,共12页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深厚的传统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呈现,也是地方历史文脉的重要隐性元素。西湖绸伞作为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竹作骨,以绸张面,凭借其精妙的制作技艺和装饰工艺,被誉为“西湖之...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深厚的传统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呈现,也是地方历史文脉的重要隐性元素。西湖绸伞作为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竹作骨,以绸张面,凭借其精妙的制作技艺和装饰工艺,被誉为“西湖之花”。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和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涌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模式和传播生态。在数字化语境下,日益多元化的数字传播矩阵使西湖绸伞实现常态化的数字化传播,走出了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借助数字化场景、数字交互产品和数字藏品多条路径,让“西湖之花”重新“绽放”于大众视野,展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工艺价值,并多方位、多角度地使受众与西湖绸伞建立起更深刻的联系,不仅促进了西湖绸伞的活态传承与多样化传播,增加了传播者与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矩阵,助推了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播 西湖绸伞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数字化视角下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思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4-43,共10页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作为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折射着宋代工艺美学与造物思想之内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文章基于数字化视角,围绕建盏的历史文化源流、现实传承困境、创新发展策略等内容展开探讨,指出了适应建窑建盏烧...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作为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折射着宋代工艺美学与造物思想之内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文章基于数字化视角,围绕建盏的历史文化源流、现实传承困境、创新发展策略等内容展开探讨,指出了适应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保护与发展路径。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深度挖掘新兴数字技术、发挥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将数字技术与非遗融合创新、共荣共享,以实现传统技艺类非遗在数字化时代的活态传承与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传统 非遗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研学旅行:非遗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路径研究——以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研学旅行开发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通武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5-100,共6页
具有“第三课堂”之称的研学旅行,为学校实践育人拓宽了新的空间,亦成为学校传承非遗的一种可能途径。基于对部分研学旅行典型案例的分析,面向非遗传承的研学旅行具有“课程性”“原真性”“重构性”“参与性”“协同性”特征,借鉴课程... 具有“第三课堂”之称的研学旅行,为学校实践育人拓宽了新的空间,亦成为学校传承非遗的一种可能途径。基于对部分研学旅行典型案例的分析,面向非遗传承的研学旅行具有“课程性”“原真性”“重构性”“参与性”“协同性”特征,借鉴课程开发理论和昂普分析理论,非遗研学旅行设计既要突出教育性的导向,又要体现直观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方法,还要具备关联学科知识的功能。以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为例,研学旅行可分为“前置”“体验”“反思”“拓展”4个流程环节,安排以任务单为载体的系列传承方案,才能达到深化价值认知、增加情感黏性、培育传承意识、创新传播形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非遗传承 学校教育 剧装戏具制作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赋能职业专业教学改革--以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非遗传承技艺课程建设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娟 赵静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1期32-34,共3页
文章基于教育数字化背景,研究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深入探索非遗技艺课程在文化、教育、经济方面的卓越价值,并结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特点以及当下各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现状,总结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非遗传承技艺课... 文章基于教育数字化背景,研究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深入探索非遗技艺课程在文化、教育、经济方面的卓越价值,并结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特点以及当下各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现状,总结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非遗传承技艺课程建设的思路,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事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职业教育 教学资源库 非遗传承
下载PDF
塑造味道:身体视角下普洱茶的冲泡技艺及品饮体验
6
作者 光映炯 光映霞 沈丽萍 《普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普洱茶的味道,其本底来自原料、加工和仓储等环节,其塑造则与冲泡技艺有密切关系。为此,从身体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普洱茶的冲泡观察、具身研习和品饮实证等方法,在普洱茶的冲泡技艺及具体泡茶手法描述中分析了人与茶的关系建构,认为“... 普洱茶的味道,其本底来自原料、加工和仓储等环节,其塑造则与冲泡技艺有密切关系。为此,从身体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普洱茶的冲泡观察、具身研习和品饮实证等方法,在普洱茶的冲泡技艺及具体泡茶手法描述中分析了人与茶的关系建构,认为“人—茶—境”的互动协调有助于普洱茶味道的完整体现。好的冲泡技艺呈现还是对普洱茶之味韵的知识分享、感官交流和身体实践,在茶的冲泡和品饮互动过程中,通过泡茶人与品饮者的共感交流,泡茶人和品饮者达成“共感觉”的体感认同以实现畅爽之感。研究对冲泡技艺提升和品饮体验感获得也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冲泡 味道塑造 身体实践 畅爽体验
下载PDF
郭兴福教学法在盆景技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7
作者 杨凯波 林凤书 +2 位作者 汤朋先 居萍 卢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272-276,共5页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公布和引领,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响应“大国工匠进校园”的号召,聘请非遗技艺大师担任兼职教师,设立大师工作室,健全师带徒的传承机制。以扬州市职业大学开设的非遗课程盆景技艺教学为例,探索将军事...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公布和引领,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响应“大国工匠进校园”的号召,聘请非遗技艺大师担任兼职教师,设立大师工作室,健全师带徒的传承机制。以扬州市职业大学开设的非遗课程盆景技艺教学为例,探索将军事领域中的郭兴福教学法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以期推动该教学法广泛实施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景 郭兴福教学法 实践教学 课程设计
下载PDF
中国传统造纸技艺在戏剧文化中的运用与传承
8
作者 陈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28-I0029,共2页
中国传统造纸技艺源远流长,自东汉逐渐演变至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造纸工艺。这种古老而精湛的技艺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纸的深刻理解和造纸艺术的非凡智慧。同时,独特的工艺和材料也为古代文人提供了高质量的书写媒介。然而,这种技术并... 中国传统造纸技艺源远流长,自东汉逐渐演变至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造纸工艺。这种古老而精湛的技艺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纸的深刻理解和造纸艺术的非凡智慧。同时,独特的工艺和材料也为古代文人提供了高质量的书写媒介。然而,这种技术并不局限于书法和绘画,在戏剧文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造纸技艺的特点及其在戏剧文化中的历史应用及当代应用,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传统是如何在戏剧艺术中得到体现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工艺 精湛的 戏剧艺术 当代应用 传统造纸 古代文人 传承 源远流长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德化窑瓷雕技艺活化与再生研究
9
作者 程永胜 徐骁琪 景银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6,共9页
目的 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对德化窑瓷雕技艺进行活化与再生,更好地对德化窑瓷雕技艺进行保护与传承。方法 以德化窑瓷雕技艺为研究对象,将德化窑瓷雕技艺与现有的数字技术手段进行结合,探讨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德化窑瓷雕技艺活化与再生的具... 目的 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对德化窑瓷雕技艺进行活化与再生,更好地对德化窑瓷雕技艺进行保护与传承。方法 以德化窑瓷雕技艺为研究对象,将德化窑瓷雕技艺与现有的数字技术手段进行结合,探讨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德化窑瓷雕技艺活化与再生的具体内容。首先厘清德化窑瓷雕技艺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构建研究框架;其次在分析数字化技术在德化窑瓷雕技艺中适用性的基础上,依据德化窑瓷雕技艺保护与传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数据采集记录、数字知识转化、数字展示传播、数字形态再生四个维度对德化窑瓷雕技艺活化与再生展开具体研究。结论 其为德化窑瓷雕技艺主体及器物客体的数字化保护活化与创新再生增加新的内涵;也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技艺类项目)的有序传承、科学保护提供理论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化窑 瓷雕 数字 活化 再生
下载PDF
地方综合性大学助力黑龙江“三皮”技艺传承与创新研究
10
作者 李书锐 丁思尧 汪作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08-111,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助力黑龙江“三皮”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探究。提出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理论探究,以课程为支撑的技艺传习,以“大创”为平台的实践导向的高校“三皮”技艺发展模式;认为“三皮”技艺在地...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助力黑龙江“三皮”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探究。提出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理论探究,以课程为支撑的技艺传习,以“大创”为平台的实践导向的高校“三皮”技艺发展模式;认为“三皮”技艺在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存在工艺品定位不明确,产品市场活力不足、交叉学科研究不足,技艺缺乏艺术创新、产教融合渠道受阻,人才培养体系滞后问题;提出明确定位,多渠道提升市场活力、提高创新,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强化交流,拓展校社二元对话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皮” 地方综合性大学 创新发展
下载PDF
运河文化影响下的临清中洲古城民居木质门窗技艺研究
11
作者 梅剑平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3,87,共7页
门窗作为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和乡土审美观念。本文以临清中洲古城民居正房明间的木质门窗为研究对象,对运河文化影响下的临清民居形式进行概述,从装饰艺术角度阐释门窗纹样... 门窗作为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和乡土审美观念。本文以临清中洲古城民居正房明间的木质门窗为研究对象,对运河文化影响下的临清民居形式进行概述,从装饰艺术角度阐释门窗纹样承载的运河文化内涵,并总结门窗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榫卯技艺,以期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门窗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清中洲古城 运河文化 木质门窗 艺术内涵 榫卯
下载PDF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民间传统技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2
作者 闫海涛 白鹤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STEAM教育作为一种重视实践、注重真实问题解决的跨学科教育理念,正逐渐成为全球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STEAM教育作为一种重视实践、注重真实问题解决的跨学科教育理念,正逐渐成为全球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STEAM教育、众创空间等新型教育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民间传统技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美术教育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教学质量,更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理念 民间传统 课程教学改革
下载PDF
彝族漆器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吉伍巫且访谈
13
作者 金艳 《文化遗产》 2024年第3期152-158,共7页
彝族漆器饰技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是对彝族漆器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吉伍巫且的口述访谈,通过吉伍巫且从60年代随父习艺、70年代潜心传承、80年代培养人才、90... 彝族漆器饰技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是对彝族漆器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吉伍巫且的口述访谈,通过吉伍巫且从60年代随父习艺、70年代潜心传承、80年代培养人才、90年代创办工艺厂到21世纪后不断守正创新的从艺经历,展现出吉伍巫且近62年的漆艺发展历程,并对彝族漆器饰技艺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和传承现状进行介绍,反映其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奠定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漆器 艺特征 非遗传承人 守正创新
下载PDF
试论手工技艺信息的传播特性与要求
14
作者 孙明洁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4期68-77,共10页
传播学视角下的“手工技艺”是承载于人类身体上的一种特殊信息,它既具有一般信息的基本属性,又具有契合手工技艺特征的独特属性。而手工技艺传承就是关于手工技艺信息的传播活动,它既要满足一般信息的传播要求,又要保持技艺信息传播的... 传播学视角下的“手工技艺”是承载于人类身体上的一种特殊信息,它既具有一般信息的基本属性,又具有契合手工技艺特征的独特属性。而手工技艺传承就是关于手工技艺信息的传播活动,它既要满足一般信息的传播要求,又要保持技艺信息传播的实践性、恒定性与核心性等,这些性质是影响和制约手工技艺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手工技艺信息传播特性与传播要求的探析,有助于为实现其高效优质传承提供一种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手工艺信息 传播特性 传播要求
下载PDF
山东临清中洲古城区传统民居屋面营造技艺
15
作者 梅剑平 信慧言 龙思妤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临清中洲古城区作为明清时期运河的重镇,传统民居的建造受到南北文化和区位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建筑的屋面特征和营造技艺独具一格。以临清中洲古城区的传统民居屋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田野调查等方法,从当地民居整体特征入手,对古城... 临清中洲古城区作为明清时期运河的重镇,传统民居的建造受到南北文化和区位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建筑的屋面特征和营造技艺独具一格。以临清中洲古城区的传统民居屋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田野调查等方法,从当地民居整体特征入手,对古城传统民居屋面形式和构造进行系统阐述,详细分析其营造方式和特点。发现临清中洲古城区传统民居屋面的营造蕴含了南北文化特色和当地风格。通过本研究,以期为保护传承临清中洲古城区传统民居屋面营造技艺和运河文化遗产提供有益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洲古城区 传统民居 营造 南北文化
下载PDF
舞蹈演员转型为舞蹈教师:技艺传承与教育责任
16
作者 张靓靓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8期138-140,共3页
舞蹈,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形式,其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舞蹈艺术界,舞蹈演员职业生涯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艺术生涯就此结束,舞蹈演员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仍然有巨大的价值,可以通过教学的方式传承下去。基于此,本文从舞蹈艺... 舞蹈,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形式,其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舞蹈艺术界,舞蹈演员职业生涯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艺术生涯就此结束,舞蹈演员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仍然有巨大的价值,可以通过教学的方式传承下去。基于此,本文从舞蹈艺术的持久性和延续性的角度出发,探讨舞蹈演员如何在自身职业生涯的转变中实现艺术的持久传承,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演员转型 舞蹈教师 艺传承 教育责任
下载PDF
“苗绣技艺”课程在资源库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
17
作者 黄娟 刘璇 《纺织报告》 202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苗绣技艺”课程资源库建设是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具体路径,能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拓展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的目标。文章在归纳“苗绣技艺”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其建设优势,其次指明其主要作用,最... “苗绣技艺”课程资源库建设是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具体路径,能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拓展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的目标。文章在归纳“苗绣技艺”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其建设优势,其次指明其主要作用,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研究指出,应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制定资源库收纳标准,系统构建资源库框架体系,形成分级分类机制,依托信息化平台,整合资源库+MOOC教学方案,完善资源库平台功能,提升开放共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绣艺” 课程资源库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下载PDF
纸质文献修复实践——书画装裱镜片技艺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18
作者 张子迎 齐文台 +1 位作者 纪秀文 周华 《数字与缩微影像》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文以装裱知识点为核心内容,借助虚拟仿真技术,从装裱过程的全真模拟、重要工具及材料的处理使用以及装裱作品的分层结构展示等三个方面,对传统手工技艺类的虚拟仿真实验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纸质文献 修复 书画装裱镜片 虚拟仿真 分层解构
下载PDF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传习经验及要领探究
19
作者 舒光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手工技艺,是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展示载体,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书画装裱技艺传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系统性与包容性,在学习、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技艺为...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手工技艺,是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展示载体,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书画装裱技艺传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系统性与包容性,在学习、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技艺为研究对象,对传统书画装裱技艺的传习经验及要领进行探究,能够从传承人技艺传习的角度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可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裱修复 传统手工艺 传习经验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非遗造纸技艺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创新研究
20
作者 冯茜 李繁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141-144,共4页
造纸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承载了大量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在双碳背景下,通过现代数字化的创新方式对造纸技艺文化产业进行合理有效保护是一种新的路径。数字化创新是在多样化平台的基础上,配合计算... 造纸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承载了大量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在双碳背景下,通过现代数字化的创新方式对造纸技艺文化产业进行合理有效保护是一种新的路径。数字化创新是在多样化平台的基础上,配合计算机三维模型和产品捕获技术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多媒体内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创造更多的便利。本文以双碳为背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了非遗造纸技艺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模式,为非遗的有效传播以及抢救性保护提供了可行性的策略。本研究为非遗造纸技艺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为促进文化传承与环保发展相结合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非物质文化遗产 造纸 数字化创新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