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道”之思——庄子“技进于道”的默会之维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亚波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1期65-71,116,共8页
《庄子》里有很多关于行家绝技的描述,其中行家高手们对自己驾驭整个技艺活动的感受难以用语言传达,是庄子关注的一个重点。波兰尼同样是通过技术操作,揭示出了人类认识活动中的默会成分,建构了默会认识论的理论。庄子与波兰尼在理论构... 《庄子》里有很多关于行家绝技的描述,其中行家高手们对自己驾驭整个技艺活动的感受难以用语言传达,是庄子关注的一个重点。波兰尼同样是通过技术操作,揭示出了人类认识活动中的默会成分,建构了默会认识论的理论。庄子与波兰尼在理论构建中的重合点,一方面显示了庄子对默会认识的觉察,佐证了波兰尼的理论;另一方面借助波兰尼的默会认识结构分析庄子"技进于道"的理论,既可以将不可言说的内容说出来,而且对反思庄子关于"技""道"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进于道 默会认识
下载PDF
技进于道——论“道”与“器”在艺术美学中的统一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梦溪 李娜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5期67-68,共2页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世间万物皆可归于"道",现代唯物主义则认为世间万物皆属客观存在,皆为"器"。无论是艺术文化上而言的艺术境界的"道",还是政治经济上代表权术规律的"道",或是宇宙自然其广博...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世间万物皆可归于"道",现代唯物主义则认为世间万物皆属客观存在,皆为"器"。无论是艺术文化上而言的艺术境界的"道",还是政治经济上代表权术规律的"道",或是宇宙自然其广博奥妙的规律之"道","其上"与"其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艺术创作中,"器"作为基础,"道"生而为源泉;"器"是具体的创作根本,"道"是抽象的艺术境界;"器"是"道"低层次的表现,"道"是"器"高层次的衍生,在这之中更体现了"道"和"器"相互转化、动态上升的过程,在至高的层次,最终达到艺术的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技进于道 艺术美学思想 自然规律 动态转化
下载PDF
技进于道,最是为难——评常小琥长篇小说《琴腔》与《收山》
3
作者 张一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148,共8页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开启小说进入现代中国文学之要津的先声。他拈出四个字,曰"熏""浸""刺""提",视为小说得以"支配人道"的四种力量。有趣的是,这四个字却...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开启小说进入现代中国文学之要津的先声。他拈出四个字,曰"熏""浸""刺""提",视为小说得以"支配人道"的四种力量。有趣的是,这四个字却正像是常小琥小说《收山》里葛清传授制作烤鸭的四道工序:先将鸭坯挂上烤炉以果木熏之,其次转动鸭身使其遍体浸色,再刺一刀看有几分成熟,火候一到即可提出片肉上桌。如此看来,也许冥冥之中,有人早盼着烤鸭与小说有走到一起的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冥之中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现代中国文学 技进于道 梁启超
下载PDF
技进于道——与青年戏曲演员谈学习戏曲美学
4
作者 安葵 《新世纪剧坛》 2023年第1期5-13,共9页
说起戏曲美学,大家可能觉得很深奥,实际上戏曲美学并不神秘,它离我们很近,我们的表演与戏曲美学是息息相关的。戏曲表演讲“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都要很讲究,这是技术、技艺;但我们戏曲表演是艺术,光有技术、技... 说起戏曲美学,大家可能觉得很深奥,实际上戏曲美学并不神秘,它离我们很近,我们的表演与戏曲美学是息息相关的。戏曲表演讲“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都要很讲究,这是技术、技艺;但我们戏曲表演是艺术,光有技术、技艺还不够,必须有思想情感的内涵,这就是说要进入美学的层次——技进于道。道是道理、法则、规律,在中国的哲学中,道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示最高境界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美学 戏曲表演 四功五法 戏曲演员 唱念做打 技进于道 思想情感 最高境界
原文传递
技进于道——浅谈高校设计专业电脑辅助设计的教学理想 被引量:2
5
作者 唐霖 《艺术教育》 2012年第2期129-129,共1页
"技进于道"作为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自由境地,同样也是电脑设计教学的理想境界。文章从电脑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关系、"技进于道"的教学实质、"技进于道"的教育策略等方面,探讨了高校设计专业电脑辅助设计的... "技进于道"作为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自由境地,同样也是电脑设计教学的理想境界。文章从电脑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关系、"技进于道"的教学实质、"技进于道"的教育策略等方面,探讨了高校设计专业电脑辅助设计的教学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进于道 电脑设计 教学策略
原文传递
道与生命存在——《庄子·养生主》发微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国荣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庄子认为,个体的生命有其限度,一味地追求无尽的外部知识,意味着以有限追随无限,从而陷于困顿之境。这一看法蕴含着如下观念:合理的选择在于从追求外部世界的知识回归自我本身。在社会领域,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多方面肯定,以"为善无近... 庄子认为,个体的生命有其限度,一味地追求无尽的外部知识,意味着以有限追随无限,从而陷于困顿之境。这一看法蕴含着如下观念:合理的选择在于从追求外部世界的知识回归自我本身。在社会领域,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多方面肯定,以"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为前提。通过"庖丁解牛"的寓言,庄子突出了"技进于道",这里的"道"也就是普遍的自然法则,养生的关键在于"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亦即合乎自然法则。养生的直接意义关乎生命的延续,然而生又与死相对,对生的理解无法离开对死的把握,后者同时关乎个体和类的关系。以薪火关系为喻,庄子肯定个体总有消亡之时,又确认了类的恒久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 技进于道 个体生命
下载PDF
农村教育:问题、对策、取向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业才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1,共2页
中国农村教育问题依然严峻,急需解放农村教育生产力。其对策:物质保障、制度支持、心理建设。其价值取向:要从缺乏迁移力的简单知识技术培训提升到广泛创造性生产、过创造性生活和不断创造开拓新的生命活力之道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农村教育 物质保障 制度支持 心理建设 技进于道
下载PDF
学校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用探微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铮铮 《成才之路》 2017年第36期92-92,共1页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今天,必将经历多元文化的碰撞.文章从"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两方面,研究学校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关键词 蓝印花布 印染 课堂传承 技进于道
下载PDF
“道”与“器”关系之探讨
9
作者 刘轶 《美术教育研究》 2018年第3期50-50,共1页
"技进于道"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理论是不矛盾的。其中,"道"与"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键词 技进于道
下载PDF
元好问论画诗书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森林 狄宝心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3-174,共2页
元好问将"诗画同源"延展至书法层面,认为三者有内在联系,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持之"品"有承前人按一定标准划分艺术品档次的用法,也有人品决定作品之倾向性看法,而且在人性品德的基础上,加入气、量、材、行,侧重... 元好问将"诗画同源"延展至书法层面,认为三者有内在联系,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持之"品"有承前人按一定标准划分艺术品档次的用法,也有人品决定作品之倾向性看法,而且在人性品德的基础上,加入气、量、材、行,侧重于诸要素综合作用而外现的气度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书同源 学至于无学 技进于道
原文传递
创意吃货炼成记--成都小吃造型与“装盘艺术”创意体验
11
作者 王依婷(图/文) 《少儿美术》 2021年第2期35-37,共3页
笔者认为,这种“立体装盘艺术”,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说法“技进于道”“道法自然”是一致的,过去“技”主要是指学科主体的知识与技能,每一门美术内容都自成体系,每一技法都是分门别类的,甚至与外部是分裂的,现在“道”是指可以将各种的... 笔者认为,这种“立体装盘艺术”,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说法“技进于道”“道法自然”是一致的,过去“技”主要是指学科主体的知识与技能,每一门美术内容都自成体系,每一技法都是分门别类的,甚至与外部是分裂的,现在“道”是指可以将各种的知识技能融合到一起,不强调某一种技法的学习,源于本真、回归自然,注重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文化修养,与当前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想能力和文化理解的内核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进于道 “道法自然” 装盘艺术 创想能力和文化理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