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宋贾披墓出土抄手砚墓志考释
1
作者 郭月琼 《福建文博》 2020年第4期39-43,共5页
1973年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西门外狮子崖宋墓出土了一方抄手砚,上刻有墓志铭,为了解墓主贾披生平提供了可靠的历史实物资料,可补史书、方志记载之缺。本文对墓志铭文作初步考释,以期对该抄手砚的史料价值有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 抄手砚 宋代 贾披 墓志铭
下载PDF
端石抄手砚
2
作者 朱传荣 《紫禁城》 2009年第2期14-14,共1页
砚宽一0、长一七点四、高七点八厘米。砚底有眼。砚侧镌楷书识语,下署“臣安”道拜乎稽首谨题。
关键词 端石抄手砚 文物 中国
下载PDF
存疑解析:苏东坡与抄手砚
3
作者 彭秀楠 《明日风尚(下旬)》 2021年第6期161-163,共3页
抄手砚,又称插手砚,作为宋代砚台的主流,以其便利、符合用户使用情景的持握方式,简洁明了的造型所闻名。 一直以来被文人墨客所推崇。 苏东坡作为北宋的文坛领袖,史传“箕形插手砚”,就是他创造的。 他仿农用畚箕设计成形,将砚底镂空,... 抄手砚,又称插手砚,作为宋代砚台的主流,以其便利、符合用户使用情景的持握方式,简洁明了的造型所闻名。 一直以来被文人墨客所推崇。 苏东坡作为北宋的文坛领袖,史传“箕形插手砚”,就是他创造的。 他仿农用畚箕设计成形,将砚底镂空,只留前端和两侧边足,与砚堂相连,三侧着案砚平墨汪,伸手从缺处插入,端移来回自如;重量轻,易携带,遂叫抄手砚,世传称之为“东坡砚”。 但也有史料表明抄手砚是从唐代的箕形砚发展而来的。 从这一个历史矛盾点出发,首先,文章以时间线索对宋代砚台的形制演变进行梳理,探究苏东坡与宋砚形成紧密关系的原因。 其次,从东坡诗词以及东坡友人米芾和朝代历史典故的角度,侧面认证抄手砚与苏东坡的联系。 最后,基于馆藏实物等现存历史遗物,结合文学典故,对抄手砚是否是苏东坡发明的? 以及苏东坡在抄手砚的发展过程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 这几个问题进行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抄手砚 苏东坡 东坡
下载PDF
以方为贵:宋代抄手砚造型与装饰特征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善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77,共2页
中国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砚台发展史中,前人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创造了许多砚台款式。其中一些款式颇具特色,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赢得人们的喜爱和信赖,成为经典砚式。其中宋代抄手砚就是砚史上经典之作。本文从造型、装饰、材... 中国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砚台发展史中,前人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创造了许多砚台款式。其中一些款式颇具特色,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赢得人们的喜爱和信赖,成为经典砚式。其中宋代抄手砚就是砚史上经典之作。本文从造型、装饰、材质、砚铭等方面入手,探析宋代手抄砚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抄手砚 宋代
原文传递
对一方宋代陆游抄手澄泥砚砚铭的探究
5
作者 朱莉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82,共4页
武汉博物馆藏有一方宋代陆游长方抄手澄泥砚。砚额及两侧分别镌有宋代陆游、清代高凤翰、黄易和金农等名家的款识。款识中有篆、楷、行、隶等书体,共计 177 字。砚铭提供了如下信息:该砚为陆游的第二方简书砚、砚的流传过程、收藏者刻... 武汉博物馆藏有一方宋代陆游长方抄手澄泥砚。砚额及两侧分别镌有宋代陆游、清代高凤翰、黄易和金农等名家的款识。款识中有篆、楷、行、隶等书体,共计 177 字。砚铭提供了如下信息:该砚为陆游的第二方简书砚、砚的流传过程、收藏者刻砚铭的确切纪年。从材质、形制及清代赏砚名家的鉴识等因素来分析,此砚当属宋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陆游 澄泥 铭探究
下载PDF
紫琼宜墨世间稀——广东省博物馆藏端砚赏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单霄 《收藏家》 2019年第10期3-10,共8页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记录和见证了中华文明史,直到近代才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砚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砚'也称作'研',是由生活上的研磨器发展而来。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记录和见证了中华文明史,直到近代才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砚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砚'也称作'研',是由生活上的研磨器发展而来。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件石砚是现存最早的砚台实物。汉代以后,砚台的材质丰富起来,石砚、瓦砚、瓷砚、玉砚、金属砚、漆砂砚等,品类多样,异彩纷呈。以端石制砚始于唐代,经过宋元时期的发展,端砚工艺至明清时期趋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箕形 抄手砚 坑仔岩 广东省博物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