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叶草多酚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研究
1
作者 王龙霞 纵伟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61-66,共6页
该研究采用超声提取食叶草多酚,并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超声提取食叶草多酚的最优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功率250 W、提取时间31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2.55±... 该研究采用超声提取食叶草多酚,并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超声提取食叶草多酚的最优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功率250 W、提取时间31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2.55±0.26)%。食叶草多酚具有较高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为1.73 mg/mL。研究结果可为食叶草多酚的提取及其功能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叶草 多酚 超声提取 α-葡萄糖抑制活性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发酵鲜桑叶对其黄酮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瑾如 邱卫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3-208,共6页
为提高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并改善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CY-1)进行鲜桑叶固态发酵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cristatum CY-1可以新鲜桑叶为发酵基质进行良好的生长。以30 g鲜桑叶(含水量76.92%)为... 为提高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并改善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CY-1)进行鲜桑叶固态发酵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cristatum CY-1可以新鲜桑叶为发酵基质进行良好的生长。以30 g鲜桑叶(含水量76.92%)为发酵基质进行固态发酵时,第8天菌体生物量达到378.2 mg。随着发酵的进行,桑叶黄酮提取物(mulberry leaf flavonoids,MLF)的含量在第8天时升至最高值,为3.289 mg/g干桑叶,相对于未发酵桑叶提高了78.7%。MLF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其中经E.cristatum CY-1发酵10 d的桑叶MLF和未发酵桑叶的MLF的IC_(50)值分别为4.925μg/mL和25.995μg/mL。综上,冠突散囊菌的发酵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桑叶黄酮的含量,还可以提高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桑叶 冠突散囊菌 黄酮 α-葡萄糖抑制 半数抑制浓度
下载PDF
5种香蕉果肉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3
作者 冉静凤 陈小爱 +1 位作者 易翠平 张彦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3-161,共9页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香蕉果肉多酚的活性差异。方法:超声萃取5种香蕉果肉多酚,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酚类组成,分析其抗氧化能力和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5种香蕉果肉间的多酚含量、黄酮含量和单宁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香蕉果肉多酚的活性差异。方法:超声萃取5种香蕉果肉多酚,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酚类组成,分析其抗氧化能力和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5种香蕉果肉间的多酚含量、黄酮含量和单宁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5种香蕉果肉中检测出8种主要单体酚,包括4种酚酸及其衍生物和4种黄酮类化合物;5种香蕉果肉多酚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主要活性成分芦丁、儿茶素与抑制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南角42号香蕉果肉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能力最强,通过混合型抑制的方式抑制酶活,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为放热反应。结论:香蕉果肉多酚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和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能力,有望成为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选择性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果肉 品种 多酚 体外抗氧化能力 α-葡萄糖抑制活性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石榴幼果多酚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占一 张立华 +3 位作者 王玉海 戴博 郑丹丹 李卓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14-221,共8页
为获得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石榴幼果多酚的最佳工艺,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工艺中影响多酚得率的显著性因素,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出超声波辅助纤维... 为获得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石榴幼果多酚的最佳工艺,以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工艺中影响多酚得率的显著性因素,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出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石榴幼果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研究石榴幼果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318 W、加酶量23 U/m L、酶解温度46℃和酶解时间2.7 h时,石榴幼果多酚平均得率为11.65%,与预测值误差很小。石榴幼果多酚具有较强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质量浓度为1.20 mg/m 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70.3%,抑制作用的IC50为0.747 mg/m L。在质量浓度0.24~1.20 mg/m L范围内,石榴幼果多酚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抑制机理属于可逆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幼果 多酚 超声波 纤维素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下载PDF
苍术及其麸炒品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金梅 康文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0-792,共3页
为了研究苍术麸炒前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降血糖活性的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苍术生品和麸炒品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并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进行酶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生苍术麸炒后挥发油含量显著降低,烯... 为了研究苍术麸炒前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降血糖活性的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苍术生品和麸炒品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并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进行酶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生苍术麸炒后挥发油含量显著降低,烯类、苯类、萘类及环己烯类化合物的显著减少,而[2R-(2α,4aα,8aβ)]-十氢-α,α,4a-三甲基-8-亚甲基-2-萘甲醇和联苯甲酯明显增加;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抑制强度依次为生苍术>麸炒苍术>阿卡波糖(阳性对照)。表明苍术挥发油有较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麸炒苍术 挥发油 抑制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红叶李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卫强 徐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91-2401,共11页
为进一步开发红叶李资源,筛选其活性成分,通过比较水煮沸、醇回流、超声、微波、闪式、超临界CO_2(SFE-CO_2)、复合酶酶解等提取方法对红叶李花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和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并通过单因素试验... 为进一步开发红叶李资源,筛选其活性成分,通过比较水煮沸、醇回流、超声、微波、闪式、超临界CO_2(SFE-CO_2)、复合酶酶解等提取方法对红叶李花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和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法,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复合酶酶解联合SFE-CO_2萃取工艺提取效率和生物活性最佳,SFE-CO_2萃取的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96.09%,IC50为12.16μg·m L-1。最佳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3.5 h,酶用量0.10%,萃取压力30 MPa,乙醇浓度85%,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0 min。此条件下的总黄酮得率为11.55%。本研究结果为红叶李花中总黄酮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李 超临界CO2 总黄酮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下载PDF
毛柄短肠蕨抗氧化及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红锐 陆怀 +5 位作者 黄相中 孙静贤 田凯 阮榕生 肖健 蒋孟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91-94,共4页
用乙醇回流提取法获得毛柄短肠蕨(Allantodia dilatata)的提取物,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为16.88%;采用DPPH法和ABTS法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2种方法... 用乙醇回流提取法获得毛柄短肠蕨(Allantodia dilatata)的提取物,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为16.88%;采用DPPH法和ABTS法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2种方法测得其抗氧化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28.0μg/mL和30.0μg/mL,结果表明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实验测得提取物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_(50)值为(40.8±5.4)μg/mL,表明毛柄短肠蕨具有良好的降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柄短肠蕨 多酚含量 抗氧化性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下载PDF
夜寒苏粗多糖体外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被引量:4
8
作者 黄丽荣 崔茂云 +2 位作者 罗坤 雷蕾 骆衡 《云南化工》 CAS 2021年第3期29-32,共4页
研究了药食兼用植物夜寒苏粗多糖体外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夜寒苏粗多糖,并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提取率;测定夜寒苏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研究了药食兼用植物夜寒苏粗多糖体外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夜寒苏粗多糖,并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提取率;测定夜寒苏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夜寒苏多糖提取率为1.56%,多糖含量为63.23%,其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55.21±1.05 mg/m L,6.09±0.33 mg/m L,对Fe^(3+)的还原能力为(0.66±0.08 mmol FeSO4)/g,抗氧化活性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但活性弱于维生素C(Vc);夜寒苏粗多糖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且表现浓度依赖性。研究表明,夜寒苏粗多糖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开发夜寒苏的食用、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寒苏 粗多糖 抗氧化活性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下载PDF
青稞麸皮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龚凌霄 曹文燕 +3 位作者 张英 张慧娟 刘英丽 王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9-184,共6页
研究青稞麸皮的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极性的提取物均显示抑制效果,其中正己烷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活性强于市售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 研究青稞麸皮的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极性的提取物均显示抑制效果,其中正己烷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活性强于市售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正己烷提取物中脂肪酸、不皂化物、甾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正己烷提取物中的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α-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96.5%,这几种脂肪酸被证实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混合型抑制的活性。从不皂化物中分离得65个质谱峰,鉴定出甾醇类、三萜类、高分子脂肪醇等生物活性成分。同时对已鉴定的几种主要游离甾醇进行含量分析,结果显示β-谷甾醇和菜油甾醇为主要甾醇,两者共占总游离甾醇的83%,提取物中的甾醇、三萜类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能有一定贡献。由此可见,青稞麸皮是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优质天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麸皮 α-葡萄糖抑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脂肪酸 不皂化物
下载PDF
木槿叶化学成分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卫强 纪小影 +2 位作者 徐飞 李前荣 尹浩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5-979,共5页
目的:研究木槿叶的化学成分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方法:通过大孔树脂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等技术分离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和1H-NMR、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以96微孔板检测活性。结果:从木槿叶乙醇提取物中鉴定了1... 目的:研究木槿叶的化学成分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方法:通过大孔树脂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等技术分离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和1H-NMR、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构,并以96微孔板检测活性。结果:从木槿叶乙醇提取物中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β-香树脂醇(3)、齐墩果酸(4)、豆甾-4-烯-3-酮(5)、木栓酮(6)、syriacusin A(7)、山柰酚(8)、异牡荆素(9)、牡荆素(10)、芹菜素(11)、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3)、牡荆素-7-O-β-D-葡萄糖苷(14)、芦丁(1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木槿叶中分离得到。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成分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7和9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较强,其IC50分别为39.03±0.38、32.12±0.62 mg/L,抑制率分别达到94.95%、97.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槿叶 化学成分 α-葡萄糖抑制
下载PDF
芫荽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悦 张卫明 +2 位作者 马世宏 聂韡 单承莺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0,共5页
研究芫荽籽水提物和成熟芫荽茎叶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效果。实验测定了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以体外清除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还原能力的效果来评价两种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 研究芫荽籽水提物和成熟芫荽茎叶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效果。实验测定了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以体外清除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还原能力的效果来评价两种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从而评价其体外降血糖活性,确定了酶的抑制作用类型。结果显示:成熟芫荽茎叶水提物的总黄酮含量要高于芫荽籽水提物,两种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均呈现出浓度依赖性,且前者总体抗氧化能力和酶抑制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荽 水提物 总黄酮 抗氧化 α-葡萄糖抑制
下载PDF
蒲桃枝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部位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声源 庄远杯 +4 位作者 林大都 翟明 李俊芳 温正辉 聂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50-1956,共7页
为寻找蒲桃枝叶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采用p NPG法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蒲桃枝叶中抑制α-葡萄糖苷... 为寻找蒲桃枝叶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采用p NPG法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蒲桃枝叶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部位主要为乙酸乙酯部位(IC_(50)=6. 96±0. 82 mg/L)和正丁醇部位(IC_(50)=5. 27±0. 26 mg/L),且显著强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_(50)=2840. 61±6. 44 mg/L)(P <0. 05)。从蒲桃枝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岩白菜素(1)、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二氢查耳酮(2)、2',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查耳酮(3)、5,7-二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4)、5,4'-二羟基-7-甲氧基-8-甲基黄酮(5)、对羟基苯甲醛(6)、槲皮苷(7)、鞣花酸(8)、丁香苷(9)、丁香酸葡萄糖苷(10)、腺苷(11)。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2~5和7~8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桃 分离鉴定 化学成分 α-葡萄糖抑制
下载PDF
朱砂根抑制α-葡萄糖苷酶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园园 李锟 +1 位作者 王俊霞 康文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57-1260,共4页
对朱砂根抑制α-葡萄糖苷酶与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利用96微孔板法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DPPH、ABTS和FRAP方法分析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高(IC50=39.27μg/mL),石油醚部位次之(IC50=56... 对朱砂根抑制α-葡萄糖苷酶与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利用96微孔板法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DPPH、ABTS和FRAP方法分析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高(IC50=39.27μg/mL),石油醚部位次之(IC50=56.11μg/mL),正丁醇部位活性最弱(IC50=62.05μg/mL),但均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081.27μg/mL);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正丁醇部位次之。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IC50=38.55 mg/L)的能力比BHT(IC50=18.71 mg/L)低1/2,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3.60 mg/L)比BHT(IC50=7.44 mg/L)强,但比BHA(IC50=1.74 mg/L)弱,还原Fe3+的能力(FRAP=512.99±6.80μmoTE/g)为BHT(FRAP=1581.68±97.41μmol TE/g)的1/3。结果显示朱砂根乙酸乙酯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抗氧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根 α-葡萄糖抑制活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花生蛋白活性肽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婷婷 齐宏涛 +4 位作者 于丽娜 孙杰 毕洁 张初署 王明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2885-2891,共7页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蛋白酶酶解制备抑制葡萄糖苷酶的花生蛋白活性肽工艺方法。方法以冷榨花生蛋白粉为原料,以底物浓度、pH值、加酶量、温度、时间、超声波功率为考察因素,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蛋白酶酶解制备抑制葡萄糖苷酶的花生蛋白活性肽工艺方法。方法以冷榨花生蛋白粉为原料,以底物浓度、pH值、加酶量、温度、时间、超声波功率为考察因素,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的Box-Benhnken实验设计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超声波辅助蛋白酶酶解制备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复合物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1.13%、pH值9.45、加酶量1.2%、温度42℃、时间44min、超声波功率1200W;此工艺条件下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响应面模型预测值为91.07%,验证实验的抑制率为(88.70±0.63)%,与模型预测值相差2.60%,说明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正确性。结论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蛋白酶解制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花生蛋白活性肽工艺条件参数优化是可行的,得到的工艺条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抑制活性肽 响应面方法 超声波辅助 α-葡萄糖抑制
下载PDF
白苞裸蒴抗菌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百泉 杨再波 +2 位作者 曹乃锋 赵琳 康文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7-679,共3页
目的对白苞裸蒴各提取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抗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96微孔板法检测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液体培养法测定半数抑菌浓度(IC50)。结果白苞裸蒴石油醚部位(IC50=0.698μg/m... 目的对白苞裸蒴各提取部位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抗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96微孔板法检测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液体培养法测定半数抑菌浓度(IC50)。结果白苞裸蒴石油醚部位(IC50=0.698μg/mL),远低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1 081.27μg/mL),该部位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β-内酰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的MIC值和IC50值分别为156.5μg/disc,156.5μg/disc,625μg/disc和3.47 mg/mL,5.27 mg/mL,3.54 mg/mL;正丁醇部位对SA、MRSA和ESBLs的MIC值和IC50分别为625μg/disc,625μg/disc,625μg/disc和1.50 mg/mL,4.80 mg/mL,2.94 mg/mL。结论白苞裸蒴石油醚部位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并且白苞裸蒴石油醚和正丁醇部位对SA、MRSA和ESBLs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苞裸蒴 α-葡萄糖抑制活性 抗菌活性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超声波辅助提取紫山药多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彦平 陈月英 +3 位作者 贾彦杰 曹娅 宿时 娄芳慧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12,共6页
以紫山药粉为原料,对微波预处理-超声波提取紫山药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30 s、超... 以紫山药粉为原料,对微波预处理-超声波提取紫山药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30 s、超声功率270 W、超声时间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紫山药多糖平均得率为11.12%。醇沉后的紫山药多糖粉末中多糖的质量分数为45.80%。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试验中,紫山药多糖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较阿卡波糖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山药 多糖 微波预处理 超声波辅助提取 α-葡萄糖抑制
下载PDF
复合酶提取石榴幼果总黄酮工艺优化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占一 廖成斌 +3 位作者 公金艳 张卓 汤锐睿 戴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8-183,188,共7页
优化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提取石榴幼果总黄酮的工艺,并测定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复合酶配比,正交试验设计对料液比、介质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 优化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提取石榴幼果总黄酮的工艺,并测定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复合酶配比,正交试验设计对料液比、介质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优化,并以PNPG为底物测定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复合酶最优配比为:纤维素酶44.2%、果胶酶31.6%、木瓜蛋白酶24.2%,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8 (g/mL)、介质pH5.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0 h,总黄酮得率为3.38%,其浓度为1.5 m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63.9%,抑制作用的IC_(50)为1.059 mg/mL,在浓度0.15~1.5 mg/mL范围内,石榴幼果总黄酮浓度与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抑制机理属于可逆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该方法可为石榴幼果总黄酮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幼果 总黄酮 复合 D-最优混料设计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下载PDF
窄叶蓝盆花花序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冀敏 李淑娟 马超美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研究蓝盆花Scabiosa comosa Fisch花序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反复采用硅胶柱色谱,RP-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MCI,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窄叶蓝盆花花序的化学成分,利用多种波谱技术(UV,NMR,L... 研究蓝盆花Scabiosa comosa Fisch花序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反复采用硅胶柱色谱,RP-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MCI,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窄叶蓝盆花花序的化学成分,利用多种波谱技术(UV,NMR,LC-MS)鉴定化合物结构.进一步对这些化合物的DPPH游离基清除率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进行了测定.本实验从蓝盆花花序中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7个酚类化合物,2个萜类化合物和1个甾醇化合物.其中芹菜素-4′-O-β-葡萄糖苷(2),芹菜素-7-O-α-阿拉伯糖(1-6)-β-葡萄糖苷(6)和3β,23-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9)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木犀草素(3),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4)和绿原酸(7)具有显著的清除DPPH游离基活性,EC50值分别为19、43和26μg·mL-1;另外,黄酮苷元芹菜素(1)和萜类化合物熊果酸(8)及3β,23-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9)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叶蓝盆花 酚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抑制活性
下载PDF
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观察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清除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新成 刘谢英 +2 位作者 张婷 张玉姗 吕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TLC-bioautography),观察新疆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方法:以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为显...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TLC-bioautography),观察新疆两色金鸡菊提取物中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方法:以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为显色剂,观察新疆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清除自由基的有效成分;以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itrophanyl-β-D-Gluopyranoside,p NPG)为底物,观察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来源于啤酒酵母菌)的活性成分.采用混合标准物质TLC色谱进行活性成分定性分析.结果:新疆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均含有马里苷、奥卡宁、栎草亭-7-O-β-D-葡萄糖苷、黄酮奥卡宁(flavanokanin)、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等化学成分.经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实验,两色金鸡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黄酮奥卡宁、马里苷、芦丁和绿原酸均有较强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水提物和醇提物中黄酮奥卡宁、奥卡宁和马里苷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结论:经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可快速发现两色金鸡菊中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色金鸡菊 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 清除自由基 α-葡萄糖活性抑制
下载PDF
青稞麸皮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龙龙 任卫合 +5 位作者 王丽萍 高彩雯 杨许花 丁功涛 Nurul Izza Nordin 陈士恩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9-115,共7页
以正己烷为溶剂,通过优化提取工艺增加青稞麸皮中油脂的提取率,随后通过扫描电镜探究超声辅助提取对青稞麸皮结构的影响,对青稞麸皮油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和酶抑制作用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 以正己烷为溶剂,通过优化提取工艺增加青稞麸皮中油脂的提取率,随后通过扫描电镜探究超声辅助提取对青稞麸皮结构的影响,对青稞麸皮油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和酶抑制作用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25 W,超声温度30℃,浸提时间12 h,提取率可达到3.62%。通过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表明青稞麸皮油的抑制作用强于市售的阿卡波糖,IC_(50)值为0.736 mg/mL。相较于乙酸乙酯、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正己烷的抑酶效果强于其他溶剂。通过酶动力学实验分析,青稞麸皮油的抑制类型属于混合竞争型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麸皮油 提取工艺 α-葡萄糖抑制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