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3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广藿香油化学成分的差异,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抑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活性。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石油醚冷浸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广藿香油的化学成分,利用美国国...目的:研究3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广藿香油化学成分的差异,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抑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活性。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石油醚冷浸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广藿香油的化学成分,利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及Wiley数据库与相关参考文献检索结果进行定性鉴别。测定不同提取方法广藿香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的NO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从5个广藿香油样品中总共分析鉴定了30个化合物,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和石油醚冷浸提取法中百秋李醇的相对含量都高于水蒸气蒸馏法;NO抑制实验表明3种提取方法所得样品在50μmol/L的浓度下对NO抑制的强弱顺序是: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石油醚冷浸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其中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得到的广藿香油对NO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氨基胍组。结论:以体外NO抑制生成作为评价标准,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作为广藿香油绿色高效的制备技术有望于取代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发现超临界CO 2流体所得广藿香油中桉叶烷型倍半萜含量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制备的样品,可能是其NO抑制活性显著提高的原因之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3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广藿香油化学成分的差异,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抑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活性。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石油醚冷浸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广藿香油的化学成分,利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及Wiley数据库与相关参考文献检索结果进行定性鉴别。测定不同提取方法广藿香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的NO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从5个广藿香油样品中总共分析鉴定了30个化合物,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和石油醚冷浸提取法中百秋李醇的相对含量都高于水蒸气蒸馏法;NO抑制实验表明3种提取方法所得样品在50μmol/L的浓度下对NO抑制的强弱顺序是: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石油醚冷浸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其中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得到的广藿香油对NO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氨基胍组。结论:以体外NO抑制生成作为评价标准,超临界CO 2流体萃取法作为广藿香油绿色高效的制备技术有望于取代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发现超临界CO 2流体所得广藿香油中桉叶烷型倍半萜含量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制备的样品,可能是其NO抑制活性显著提高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