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进入抑制多肽VIR576与TCR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瑞涛 李珉珉 +2 位作者 李润明 张嘉杰 李晓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 VIR576为具有抑制HIV进入靶细胞活性的抗艾滋病多肽,我们发现其能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且可能是通过与T细胞受体(TCR)结合而发挥作用。本研究深入探讨VIR576与T细胞受体(TCR)相互作用,并确定其关键作用位点。方法采用荧光化合... 目的 VIR576为具有抑制HIV进入靶细胞活性的抗艾滋病多肽,我们发现其能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且可能是通过与T细胞受体(TCR)结合而发挥作用。本研究深入探讨VIR576与T细胞受体(TCR)相互作用,并确定其关键作用位点。方法采用荧光化合物标记多肽,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来检测VIR576与TCR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合成TCR跨膜序列(TCR-TMD)的核心多肽(CP),确定相互作用的关键序列。同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VIR576在T细胞膜上是否与TCR存在共定位。结果FRET分析表明VIR576能与CP多肽发生近距离的相互作用。VIR576能插入到细胞膜上,并结合在抗CD3-抗体活化的小鼠脾细胞膜上,与CD4分子分布一致,提示其与TCR分子存在共定位。结论 VIR576可能在激活的T细胞上与TCR跨膜区直接结合,结合的关键位点为TCR跨膜区的核心序列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进入抑制多肽 VIR576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T细胞受体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T细胞
下载PDF
HIV进入抑制多肽VIR576可抑制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体外活化:一种潜在的双功能杀微生物剂(英文)
2
作者 李珉珉 张瑞涛 +4 位作者 胡义平 李建军 姜世勃 李晓娟 刘叔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7-602,共6页
目的观察VIR576对CD4+T细胞活化的作用。方法分离DO11.10小鼠脾细胞并用OVA或ConA分别刺激,观察VIR576对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T细胞活化的影响;培养A2b CD4+T细胞株和磁珠分离的DO11.10小鼠脾脏CD4+CD25-效应性T细胞,分别用特异性抗原激... 目的观察VIR576对CD4+T细胞活化的作用。方法分离DO11.10小鼠脾细胞并用OVA或ConA分别刺激,观察VIR576对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T细胞活化的影响;培养A2b CD4+T细胞株和磁珠分离的DO11.10小鼠脾脏CD4+CD25-效应性T细胞,分别用特异性抗原激活,观察VIR576对抗原特性CD4+T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 VIR576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但对非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的影响不显著,非特异性T细胞活化不需要TCR和CD3的交联。进一步研究发现,VIR576也可以下调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活化。结论粘膜活化的CD4+T细胞对HIV-1高度易感,VIR576不仅具有抑制HIV进入的活性还能够抑制CD4+T细胞活化,提示VIR576是一种有开发潜能的预防HIV性传播的杀微生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进入抑制多肽 GP41 融合多肽 VIR576 CD4’T细胞活化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5是HIV进入抑制多肽T(DAPTA)的受体
3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5年第9期16-16,共1页
据医学空间网7月26日报道(原载Antiviral Res 2005 Jul 4),趋化因子受体CCR5在HIV的传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在感染的早期及中期,病毒易侵入脑部而引起中枢性AIDS。CCR5可作为HIV进入抑制的治疗靶点。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5 HIV 趋化因子受体CCR5 抑制多肽 AIDS 治疗靶点 RES 中枢性
下载PDF
抑制剂胱氨酸结模式多肽的降糖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陈林芳 张家璠 +3 位作者 郭烨宁 黄慧中 胡康洪 尧晨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市场糖尿病药物如二甲双胍等小分子化学药以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等多肽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但预防和治疗效果仍然不...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市场糖尿病药物如二甲双胍等小分子化学药以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等多肽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但预防和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新型理想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一直都是市场需求和研究热点。抑制剂胱氨酸结(inhibitor cystine knot,ICK)模式多肽是一类多功能环肽,具有三对保守的二硫键(C3-C20、C7-C22和C15-C32)形成紧凑的“结”结构,可以抵抗消化道蛋白酶的降解。近期研究显示,豆科植物来源的ICK模式多肽包括PA1b、Aglycin、Vglycin、Iglycin、Dglycin和aM1等,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展现出良好的糖脂代谢功能。机制上,ICK模式多肽通过激活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AKT信号通路促进肌肉和肝脏对葡萄糖利用,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激活PI3K/AKT/Erk信号通路修复胰腺功能,从而降低血糖。鉴于ICK模式多肽的生物稳定性和降糖功效满足口服药物商业化要求,在理论上可以开发成天然口服糖尿病多肽药物。本文综述了ICK模式多肽的结构特性、调节糖脂代谢活性及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糖尿病口服多肽类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抑制剂胱氨酸结模式多肽 口服药物 豆类胰岛素
下载PDF
血管生成抑制多肽HM-3及ES-2的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潘丽 徐寒梅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17-420,共4页
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多肽HM-3和ES-2在组织中分布的特点。将两种多肽HM-3和ES-2分别用异硫氰荧光素(FITC)进行标记,建立C57BL/6黑色素瘤(B16F10)小鼠模型,将标记多肽以尾静脉注射给药,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给药后小鼠各个组织中多肽... 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多肽HM-3和ES-2在组织中分布的特点。将两种多肽HM-3和ES-2分别用异硫氰荧光素(FITC)进行标记,建立C57BL/6黑色素瘤(B16F10)小鼠模型,将标记多肽以尾静脉注射给药,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给药后小鼠各个组织中多肽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血管生成抑制多肽HM-3和ES-2主要分布在肝、肾和胃中,且分布浓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在心、脾和肺中基本没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多肽 血管生成抑制多肽HM-3 血管生成抑制多肽ES-2 异硫氰荧光素 流式细胞分析
原文传递
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拮抗IL-5的抑制多肽 被引量:1
6
作者 赖克方 黄海鹭 钟南山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目的 通过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与白细胞介素 5 (IL 5 )高亲和力结合的相关多肽 ,观察这些多肽是否能够抑制IL 5的生物功能。方法 以重组人IL 5作为筛选分子 ,应用M13噬菌体PⅢ呈现随机 7肽库进行筛选 ,经ELISA进一步鉴定噬菌体克隆与I... 目的 通过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与白细胞介素 5 (IL 5 )高亲和力结合的相关多肽 ,观察这些多肽是否能够抑制IL 5的生物功能。方法 以重组人IL 5作为筛选分子 ,应用M13噬菌体PⅢ呈现随机 7肽库进行筛选 ,经ELISA进一步鉴定噬菌体克隆与IL 5的亲和力。阳性噬菌体克隆呈现多肽和人工合成多肽对IL 5介导的嗜酸细胞 (Eos)存活的影响。结果 经过 3轮淘筛后 ,经鉴定得到9个阳性噬菌体克隆能与IL 5呈高亲和力结合 ,其中 3个具有抑制IL 5介导的Eos存活延长作用。选择抑制作用最强的呈现多肽进行人工合成 ,发现其中一个合成多肽能够诱导Eos凋亡 ,抑制IL 5介导的存活延长作用 ,但作用强度不如噬菌体呈现多肽。结论 通过噬菌体肽库能够筛选到抑制IL 5功能的相关多肽 ,为进一步研究抗IL 5的分子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随机 拮抗IL-5 抑制多肽 抗体
原文传递
SAE1与SAE2蛋白相互作用肽抑制剂的多种体外筛选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7
作者 胡晨阳 陆绍永 杨秀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575,共9页
目的·构建用于发现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的活化酶亚基1(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1,SAE1)与亚基2(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2,SAE2)相互作用的肽抑制剂的多种体外筛选体系,并对不... 目的·构建用于发现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的活化酶亚基1(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1,SAE1)与亚基2(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2,SAE2)相互作用的肽抑制剂的多种体外筛选体系,并对不同筛选体系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评价。方法·将编码SAE1和SAE2的目的基因分别插入pET-28a载体以构造原核蛋白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并纯化人源SAE1和SAE2蛋白;利用纯化的蛋白先后构建等温滴定量热检测(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实验、荧光偏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FP)实验、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实验和基于SAE酶活的荧光实验等多种筛选体系。尝试利用不同的筛选体系检测候选多肽的抑制活性,基于检测结果,从灵敏度、稳定性、检测通量和检测成本等维度评价各筛选体系的优缺点与适用性。结果·经ITC测得SAE1和SAE2蛋白在体外相互作用的解离常数(K_(d))为0.96μmol/L,并将活性最好的多肽PEPT7改造为FP实验的示踪剂(tracer),但同SAE2的亲和力无法满足FP的要求;SPR测得SAE1和SAE2相互作用的K_(d)值为1.13μmol/L,与ITC数据接近;基于SAE酶活的荧光实验筛选得到抑制活性最强的多肽HP1B[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inh 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达15.72μmol/L],SPR进一步确定其同SAE1的亲和力为34.4μmol/L。结论·尝试构建并比较了多种常见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抑制剂的筛选体系。其中,ITC的检测通量低,且难以准确评估结合热不显著的低亲和力多肽;FP体系的可行性高度依赖于示踪剂同靶点蛋白之间的强亲和力,同样无法用于低亲和力多肽的筛选与优化;SPR检测的灵敏度高,但检测成本较高;酶活实验兼具高灵敏度、稳健性、高通量和可接受的检测成本,是最适宜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活化酶亚基1 SUMO活化酶亚基2 多肽抑制 药物筛选 等温滴定量热检测实验 荧光偏振实验 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 基于酶活的荧光实验
下载PDF
CXCR4的抑制性多肽对乳腺癌细胞CXCR4和HER-2表达及HERCEPTIN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昌杰 章菊 +3 位作者 杨清玲 丁勇兴 李成华 王惠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42-448,共7页
目的探讨CXCR4抑制性多肽对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膜受体HER-2和CXCR4的蛋白表达及其对Herceptin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抑制性多肽、Herceptin单独或联合处理乳腺癌SKBR3细胞24、48h后,用MTT法观测SKBR3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Westernblot... 目的探讨CXCR4抑制性多肽对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膜受体HER-2和CXCR4的蛋白表达及其对Herceptin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抑制性多肽、Herceptin单独或联合处理乳腺癌SKBR3细胞24、48h后,用MTT法观测SKBR3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KBR3细胞中CXCR4和HER-2蛋白表达;RT-PCR检测HER-2、CXCR4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多肽和Herceptin可不同程度地下调人乳腺癌细胞SKBR3中CXCR4和HER-2的蛋白表达。多肽对细胞生长抑制不明显,与Herceptin联合用药后,生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和Herceptin单独用药组(P<0.001),48h生长抑制率为57.94%±5.3,且呈时间依赖(P<0.05),Herceptin单独作用SKBR3细胞,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并且S期的比例减少,与多肽联合作用后,细胞周期又进一步阻滞于G2/M期,S期细胞进一步降低。结论抑制性多肽能不同程度地下调膜受体HER-2和CXCR4的表达,提高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对Herceptin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多肽 HERCEPTIN CXCR4 HRE2 乳腺肿瘤
下载PDF
多肽抑制剂抑制淀粉质多肽42构象转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 被引量:10
9
作者 董晓燕 都文婕 刘夫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35-2744,共10页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方法研究了多肽抑制剂KLVFF、VVIA和LPFFD抑制淀粉质多肽42(Aβ42)构象转换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三种多肽抑制剂均能够有效抑制Aβ42的二级结构由α-螺旋向β-折叠的构象转换.另外,多肽抑制剂降低了A...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方法研究了多肽抑制剂KLVFF、VVIA和LPFFD抑制淀粉质多肽42(Aβ42)构象转换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三种多肽抑制剂均能够有效抑制Aβ42的二级结构由α-螺旋向β-折叠的构象转换.另外,多肽抑制剂降低了Aβ42分子内的疏水相互作用,减少了多肽分子内远距离的接触,有效抑制了Aβ42的疏水塌缩,从而起到稳定其初始构象的作用.这些抑制剂与Aβ42之间的疏水和静电相互作用(包括氢键)均有利于它们抑制Aβ42的构象转换.此外,抑制剂中的带电氨基酸残基可以增强其和Aβ42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包括氢键),并降低抑制剂之间的聚集,从而大大增强对Aβ42构象转换的抑制能力.但脯氨酸的引入会破坏多肽的线性结构,从而大大降低其与Aβ42之间的作用力.上述分子模拟的结果揭示了多肽抑制剂KLVFF、VVIA和LPFFD抑制Aβ42构象转换的分子机理,对于进一步合理设计Aβ的高效短肽抑制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质多肽 多肽抑制 构象转换
下载PDF
家蚕多肽抑制因子对酯酶A4的ATP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世清 郑必平 +4 位作者 陈息林 司马杨虎 虞晓华 甲斐英则 徐俊良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6-21,共6页
从产下后2d的家蚕C108品种滞育性卵精制酯酶A4和其多肽抑制因子PIN,体外调查了PIN对酯酶A4的ATP酶活性影响。酯酶A4和PIN5℃混合25~13d,除去PIN后5℃保护,ATP酶活性峰都在12~14d后出... 从产下后2d的家蚕C108品种滞育性卵精制酯酶A4和其多肽抑制因子PIN,体外调查了PIN对酯酶A4的ATP酶活性影响。酯酶A4和PIN5℃混合25~13d,除去PIN后5℃保护,ATP酶活性峰都在12~14d后出现;25℃混合时,除去PIN后,ATP酶活性峰出现时间为混合时间再加12~14d。利用MALDIMS方法,首次检测到纯化的酯酶A4和合成PIN的结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性卵 体外 酯酶A4 多肽抑制
下载PDF
HIV蛋白酶多肽抑制剂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慧 高维娜 +5 位作者 李云 徐为人 李娜 蒋志勤 杜奇石 魏冬青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0,共5页
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它仍然以很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速蔓延.研发抗艾滋病药物是当代药学的重大课题之一.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分子叠合和分子对接这两种分子模拟手段,把从PDB数据库中得到的与HIV蛋白酶结合... 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它仍然以很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速蔓延.研发抗艾滋病药物是当代药学的重大课题之一.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分子叠合和分子对接这两种分子模拟手段,把从PDB数据库中得到的与HIV蛋白酶结合的12个肽类分子和已经上市的抗艾滋病的药物Saquinavir做比较.根据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分子具有相同的活性原理,运用分子叠合初部判断分子活性,特别是药效团的特征比对揭示了分子活性的原因,为进一步的药物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而采用分子对接的分子模拟方法对这12个肽类分子的活性构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预测出了这12个分子对HIV病毒蛋白酶的不同抑制作用.研究发现:P01、P05、P09、P12可能与已知药物Saquinavir在与HIV蛋白酶结合时具有相似的活性,其中P9的活性最强,有望成为抗HIV药物的理想前体,为下一步的HIV药物的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蛋白酶 多肽抑制 分子模拟
下载PDF
G蛋白抑制性多肽-27药动学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秀琴 李晓辉 +1 位作者 张海港 杨丹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92-695,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血浆中G蛋白抑制性多肽-27(GCIP-27)浓度的放射性核素(125I)示踪测定法。方法125I-GCIP采用Iodogen法标记,血浆中GCIP的浓度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结合三氯醋酸(TCA)沉淀法或低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电泳法测定,并比较其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血浆中G蛋白抑制性多肽-27(GCIP-27)浓度的放射性核素(125I)示踪测定法。方法125I-GCIP采用Iodogen法标记,血浆中GCIP的浓度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结合三氯醋酸(TCA)沉淀法或低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电泳法测定,并比较其测定结果。结果TCA沉淀法和电泳法同时对照测定60份GCIP血浆样品,结果呈良好的相关性,r=0.9554。2种方法最低检测浓度均为2.0μg.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血浆在3.75~480μg.L-1内均呈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77和0.9964,血浆中GCIP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72±4.55)%和(91.77±5.21)%。结论同位素示踪法与沉淀法或电泳法结合,方法稳定、可靠、灵敏度较高,两法相辅相成,适于GCIP-27血药浓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抑制多肽-27 同位素标记示踪法 TCA沉淀法 低分子量蛋白电泳法
下载PDF
CXCR4抑制性多肽对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CXCR4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章菊 杨清玲 +4 位作者 陈昌杰 刘臣彪 王惠 丁勇兴 李成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CXCR4抑制性多肽(NT21MP)对HER-2受体表达不同的乳腺癌MCF-7细胞和SKBR3细胞CXCR4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MCF-7、SKBR3细胞中HER-2与CXCR4的表达;分别用1μg/ml和10μg/mlNT21MP处理乳腺癌SKBR3、MCF-... 目的:探讨CXCR4抑制性多肽(NT21MP)对HER-2受体表达不同的乳腺癌MCF-7细胞和SKBR3细胞CXCR4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MCF-7、SKBR3细胞中HER-2与CXCR4的表达;分别用1μg/ml和10μg/mlNT21MP处理乳腺癌SKBR3、MCF-7细胞48h后,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CXCR4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CXCR4在乳腺癌细胞SKBR3和MCF-7表达水平相似(P>0.05),HER-2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21MP显著下调人乳腺癌细胞SKBR3、MCF-7细胞中CXCR4受体的表达,但存在细胞差异性(P<0.01)。结论:NT21MP能不同程度地下调乳腺癌细胞MCF-7和SKBR3CXCR4受体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株 抑制多肽 CXCR4
下载PDF
APC/Asef多肽抑制剂结构的优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金星 张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9-1144,共6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鸟苷酸交换因子(APC-stimulated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Asef)多肽抑制剂,探讨该抑制剂不同构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APC-MAI-150复合... 目的·设计并合成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鸟苷酸交换因子(APC-stimulated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Asef)多肽抑制剂,探讨该抑制剂不同构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APC-MAI-150复合物结构,一方面在MAI-150多肽N端用3-苯基丙酰(3-phenylpropane)、Glu-Glu(GG)和β-Ala-Ala(β-AA)取代连氨基基团苄氧羰基(carbobenzoxy,CBZ),另一方面尝试将MAI-150中N端第6位Tyr侧链苯环上的对位羟基替换为-CN、-NO_2、-NH_2和-F,设计合成新的7条多肽。荧光偏振活性检测多肽亲和力,并根据活性结果将多肽MDL-3、MDL-4和MDL-5对接到APC蛋白中,联合计算机对接的多肽和APC蛋白的结合模式,探讨该3条多肽的构效关系。结果·新合成的7条多肽中,多肽MDL-5的N端3-phenylpropane连氨基亲和力最高,其半数有效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2.35μmol/L;与MDL-5相比,多肽N端用GG(MDL-6)和β-AA(MDL-7)连接氨基亲和力明显降低;MDL-3和MDL-4的N端第6位Tyr侧链苯环上的对位羟基替换为-NH_2和-F亲和力相比较于替换为-CN(MDL-1)和-NO_2 (MDL-2)要明显提高;但新合成的多肽亲和力均低于MAI-150。结论·改造多肽N端连氨基基团和第6位Tyr侧链苯环上的对位羟基无助于提高多肽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鸟苷酸交换因子 多肽抑制 构效关系
下载PDF
APC/Asef多肽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15
作者 阮聪 钟杰 +1 位作者 杨秀岩 张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2-697,共6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鸟苷酸交换因子(APC/Asef)多肽抑制剂,探讨构效关系,为后续的抑制剂改造提供基础。方法·基于已有的多肽抑制剂MAI-400,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合成11条多肽,包括对N端封端、第1位丙氨酸、第... 目的·设计并合成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鸟苷酸交换因子(APC/Asef)多肽抑制剂,探讨构效关系,为后续的抑制剂改造提供基础。方法·基于已有的多肽抑制剂MAI-400,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合成11条多肽,包括对N端封端、第1位丙氨酸、第5位亮氨酸以及第7位谷氨酸的改造。通过荧光偏振活性检测体系测定新合成多肽的活性,联合该结果与分子对接结果对其进行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新设计的11条多肽中,MPI-11亲和力最高,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9731mmol/L。多肽N端封端维持苄氧羰基最为合适;丙氨酸替换为色氨酸、组氨酸以及苏氨酸都会显著降低活性,替换为酪氨酸或者苯丙氨酸对活性的影响较小,5位氨基酸引入苯环也对活性的影响不大,C端的谷氨酸将侧链羧基替换成酰胺对活性影响不大。结论·N端封端不宜改为小基团,1位丙氨酸不能轻易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 鸟苷酸交换因子 多肽抑制 优化 构效关系
下载PDF
苏州纳米所抑制性多肽研究获进展
16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5-225,共1页
近日,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朱毅敏带领研究团队,首次利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获得了针对PD-L1分子的抑制性多肽,验证其具有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降低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工具。据朱毅... 近日,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朱毅敏带领研究团队,首次利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筛选获得了针对PD-L1分子的抑制性多肽,验证其具有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降低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工具。据朱毅敏介绍,近年来,免疫疗法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手段,特别是针对免疫检查檪檪檪檪化学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多肽 多肽
下载PDF
靶向HIV-1跨膜蛋白gp41的多肽类融合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川铭 曾点点 +2 位作者 李谢 卢熙奎 陈洁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7期677-681,728,共6页
跨膜蛋白gp41是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重要靶点。恩夫韦肽是首个被FDA批准的以gp41为靶点的多肽类融合抑制剂。然后,恩夫韦肽较短的半衰期、较低的耐药遗传屏障和较低的效力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近年来,以gp41为作用靶点开发出来... 跨膜蛋白gp41是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重要靶点。恩夫韦肽是首个被FDA批准的以gp41为靶点的多肽类融合抑制剂。然后,恩夫韦肽较短的半衰期、较低的耐药遗传屏障和较低的效力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近年来,以gp41为作用靶点开发出来的多肽类融合抑制剂表现出了较好的效力和稳定性。为此,笔者主要对靶向跨膜蛋白gp41的多肽类融合抑制剂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GP41 多肽类融合抑制
下载PDF
Caspase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方强 宋波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1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细胞凋亡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半胱氨酸酶 Caspase家族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关键分子 ,Caspase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Caspase的活性 ,阻止细胞凋亡。来源于病毒的CrmA ,p35以及内源性的IAP分子能够抑制多种Caspase的活性 ,但缺乏特异性 ;... 细胞凋亡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半胱氨酸酶 Caspase家族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关键分子 ,Caspase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Caspase的活性 ,阻止细胞凋亡。来源于病毒的CrmA ,p35以及内源性的IAP分子能够抑制多种Caspase的活性 ,但缺乏特异性 ;而人工合成的针对不同Caspase底物结合区的多肽抑制剂则可特异地抑制相应的Caspase。这些新抑制剂的发现及研制将对攻克凋亡相关疾病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CASPASE 多肽抑制 CrmA IAP
下载PDF
多肽在流感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春喜 宋可可 +1 位作者 胡娇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9-44,共6页
多肽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α-氨基酸以肽链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自合成多肽技术发展以来,多肽被成功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肽疫苗、多肽抑制剂、多肽诊断试剂、多肽药物等。本文首先主要综述了多肽在流感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包括(1)基... 多肽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α-氨基酸以肽链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自合成多肽技术发展以来,多肽被成功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肽疫苗、多肽抑制剂、多肽诊断试剂、多肽药物等。本文首先主要综述了多肽在流感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包括(1)基于流感病毒HA和M2e蛋白的多肽疫苗;(2)基于噬菌体展示库技术筛选流感病毒HA、NA多肽抑制剂以及多肽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3)基于流感病毒M2和HA蛋白的多肽诊断试剂;其次,简单介绍了多肽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多肽未来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多肽应用中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流感病毒 疫苗 多肽抑制 多肽诊断试剂
下载PDF
高效抗HIV-1膜融合多肽C22的光谱学研究
20
作者 史钧 何娇娟 +2 位作者 汪世龙 孙晓宇 陈庆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62-1865,共4页
艾滋病已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文章以HIV-1膜融合糖蛋白gp41的C端序列为参照,设计合成了C22多肽的基因序列,经PCR放大以后,通过pTMHa30-51质粒转导进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纯化后得到了C22多肽,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 艾滋病已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文章以HIV-1膜融合糖蛋白gp41的C端序列为参照,设计合成了C22多肽的基因序列,经PCR放大以后,通过pTMHa30-51质粒转导进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纯化后得到了C22多肽,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质谱验证。结果表明:C22多肽具有很好热稳定性,良好的HIV-1入侵细胞抑制活性和水溶性,在实验浓度下对细胞无毒性。通过圆二色谱技术对C22的二级结构进行了检测,C22溶液在37℃条件下,α螺旋比例增加,而在80℃条件下,α螺旋比例则呈下降趋势。在不同pH值条件下,C22峰值变化较大,在向酸碱两性方向变化时,C22的α螺旋结构比例均相对有所减少,无规则卷曲增加,结构趋向松散。这也表明,在pH 6条件下,C22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该研究为此类多肽的光谱学性质研究和设计新的HIV-1治疗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GP41 多肽抑制 圆二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