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大脑皮层梗死后丘脑和纹状体突触重构与抑制性蛋白表达 被引量:15
1
作者 曾进胜 李华 +5 位作者 洪华 陶玉倩 范玉华 余剑 陈向燕 黄如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7期2534-2535,共2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脑皮层梗死后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和纹状体突触重构与抑制性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MCA)皮层支闭塞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2、3及4周,取鼠脑行免疫组化检查,检测MCA皮...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脑皮层梗死后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和纹状体突触重构与抑制性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MCA)皮层支闭塞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2、3及4周,取鼠脑行免疫组化检查,检测MCA皮层支闭塞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大鼠不同时点丘脑腹后外侧核和纹状体突触生长素(SYN)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黏蛋白(neurocan)表达。结果MCA皮层梗死后1周,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和纹状体SYN阳性信号较对照组高,至第2周恢复正常,第3、4周逐渐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MCA皮层支闭塞后1~4周,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和纹状体GFAP染色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和Neurocan阳性信号均逐渐增多,并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抑制性蛋白表达增加可能是脑皮层梗死后远离梗死灶的神经组织突触重构受阻的原因之一,也是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困难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梗死 丘脑 抑制性蛋白表达 脑梗死 神经抑制因子 纹状体突触重构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轴突生长抑制性蛋白
2
作者 丁勤学 刘少君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369-373,共5页
轴突生长抑制性蛋白是阻止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再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一些重要的抑制性蛋白陆续得到鉴定和克隆。本文概述轴突生长抑制性蛋白的发现过程 ,着重介绍勿动蛋白 (Nogo) ,髓磷脂相关性糖蛋白 (MAG)以及崩溃蛋白 (Collapsin... 轴突生长抑制性蛋白是阻止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再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一些重要的抑制性蛋白陆续得到鉴定和克隆。本文概述轴突生长抑制性蛋白的发现过程 ,着重介绍勿动蛋白 (Nogo) ,髓磷脂相关性糖蛋白 (MAG)以及崩溃蛋白 (Collapsin)的结构和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轴突生长抑制性蛋白 受体 信号转导
下载PDF
eIF4E抑制性蛋白翻译调控机制
3
作者 徐德立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真核生物mRNA的翻译调控,通常发生在起始阶段。异源三聚体复合物eIF4F中的eIF4E与mRNA5'端帽子结构的结合是该阶段的核心,而eIF4E抑制性蛋白正是通过与eIF4E的相互作用而调控着翻译起始过程,进而调控着翻译的速率。eIF4E抑制性蛋白... 真核生物mRNA的翻译调控,通常发生在起始阶段。异源三聚体复合物eIF4F中的eIF4E与mRNA5'端帽子结构的结合是该阶段的核心,而eIF4E抑制性蛋白正是通过与eIF4E的相互作用而调控着翻译起始过程,进而调控着翻译的速率。eIF4E抑制性蛋白对翻译的这种调控作用对细胞的生长、发育、癌症以及神经生物学方面有巨大影响,现主要就eIF4E抑制性蛋白的翻译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mRNA EIF4E eI抑制性蛋白 翻译调控
下载PDF
抑制性蛋白在TGF-β/Smad信号通路及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4
作者 贺孝良 李昌崇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多种细胞、细胞因子以及炎症介质通过多条信号途径参与了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慢性炎症以及重塑发生的过程,其中TGF-β/Smad信号通路是目前研究的热门之一。本文主要介绍TGF-β超家族,Smad蛋白家族,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性... 多种细胞、细胞因子以及炎症介质通过多条信号途径参与了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慢性炎症以及重塑发生的过程,其中TGF-β/Smad信号通路是目前研究的热门之一。本文主要介绍TGF-β超家族,Smad蛋白家族,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性蛋白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其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抑制性蛋白 气道重塑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抑制性蛋白在TGF-β/Smad信号通路及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5
作者 贺孝良 李昌崇 《国际呼吸杂志》 2008年第7期417-420,共4页
多种细胞、细胞因子以及炎症介质通过多条信号途径参与了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慢性炎症以及重塑发生的过程,其中TGF-β/Smad信号通路是目前研究的热门之一。本文主要介绍TGF-β超家族,Smad蛋白家族,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性... 多种细胞、细胞因子以及炎症介质通过多条信号途径参与了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慢性炎症以及重塑发生的过程,其中TGF-β/Smad信号通路是目前研究的热门之一。本文主要介绍TGF-β超家族,Smad蛋白家族,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性蛋白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其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抑制性蛋白 气道重塑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不同发育时期鸡胚脊髓内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和神经嵴细胞迁移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苏玉红 张三兵 +4 位作者 崔慧先 康林 王磊 杜鹃 袁世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时期的鸡胚脊髓内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draxin)表达与神经嵴迁移之间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HH 15-16、HH19-20阶段鸡胚各10只,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各阶段鸡胚脊髓内draxin的表达部位及...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时期的鸡胚脊髓内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draxin)表达与神经嵴迁移之间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HH 15-16、HH19-20阶段鸡胚各10只,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各阶段鸡胚脊髓内draxin的表达部位及神经嵴细胞迁移路径,同时比较两者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应用活组织切片与碱性磷酸酶标记的draxin融合蛋白(draxin-AP)体外孵育的方法,检测迁移路径内的神经嵴细胞是否具有与draxin蛋白直接结合的能力。结果随着发育时间的推移,鸡胚脊髓内draxin的表达和神经嵴迁移都具有明显的由颅侧向尾侧渐进性分布的特性,且draxin的表达部位位于神经管背侧、顶板和背侧生皮肌节之间,这些部位恰均位于神经嵴迁移路径的周围;同时迁移路径内的神经嵴细胞具有与draxin蛋白体外直接结合的能力。结论draxin表达在神经嵴迁移路径周围且部分神经嵴具有与draxin蛋白体外直接结合的能力,推测draxin可能在鸡胚脊髓神经嵴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 脊髓 神经嵴 迁移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鸡胚
下载PDF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对鸡胚脊髓背侧中间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杜鹃 崔慧先 +3 位作者 张三兵 岂春晓 张展翅 苏玉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在鸡胚脊髓发育早期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draxin)对脊髓背侧中间神经元(dorsal in-terneurons,dI)迁移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鸡胚脊髓dI的发育特性;应用电穿孔的方法在鸡胚一侧脊髓内过表达draxin,观... 目的:探讨在鸡胚脊髓发育早期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draxin)对脊髓背侧中间神经元(dorsal in-terneurons,dI)迁移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鸡胚脊髓dI的发育特性;应用电穿孔的方法在鸡胚一侧脊髓内过表达draxin,观察draxin过表达后对鸡胚脊髓内dI神经元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胚胎的发育,鸡胚脊髓内dI3中间神经元首先在脊髓背侧区形成并逐渐向腹侧迁移,而dI2、dI4和dI6中间神经元没有形成明显的腹侧迁移特性;鸡胚脊髓内分别过表达分泌型和跨膜型draxin时,dI3中间神经元的腹侧迁移延迟,且在跨膜型draxin过表达时其受影响程度较高;而dI2、dI4和dI6中间神经元的迁移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Draxin参与鸡胚脊髓内dI3中间神经元腹侧迁移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 脊髓 dI中间神经元 迁移 免疫组织化学 电穿孔 鸡胚
下载PDF
鸡胚后脑内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与23C10阳性神经元的发育相关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合梅 崔慧先 +3 位作者 岂春晓 王磊 康林 苏玉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即draxin在鸡胚后脑23C10阳性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发育阶段正常鸡胚后脑内draxin蛋白的表达与23C10阳性神经元及其轴突的发育情况;应用活组织切片与draxin-AP融合蛋... 目的:初步探讨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即draxin在鸡胚后脑23C10阳性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发育阶段正常鸡胚后脑内draxin蛋白的表达与23C10阳性神经元及其轴突的发育情况;应用活组织切片与draxin-AP融合蛋白体外孵育的方法,检测23C10阳性神经元及其轴突是否具有与draxin蛋白在体外直接结合的能力。结果:HH18-26发育阶段的鸡胚后脑内,draxin蛋白主要分布在基底节的封套层内;在相同的发育阶段,23C10阳性神经元则在后脑基底节封套层内形成并与周围结构形成大量的轴突联系;大量23C10阳性神经元及其轴突具有与draxin蛋白在体外直接结合的能力。结论:鸡胚后脑内draxin蛋白参与调控早期23C10阳性神经元的形成及其与其他细胞间的轴突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 后脑 23C10阳性神经元 轴突 鸡胚
下载PDF
血清抑制性G蛋白α亚基-2在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爽 李宝新 +4 位作者 张云良 常文龙 王翯 张鑫 郭淑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1217-1219,122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性G蛋白α亚基-2(Giα-2)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DS)组4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级(DH1)组47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性G蛋白α亚基-2(Giα-2)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DS)组4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级(DH1)组47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级(DH2)组5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级(DH3)组54例,另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NS)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Giα-2水平。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Giα-2水平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DS组Giα-2水平较NS组降低,DH1、DH2、DH3组Giα-2水平均高于DS组,随着血压增加,Giα-2水平逐渐增加,其中DH3组最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iα-2水平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54,P<0.05),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收缩压是Giα-2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Giα-2可能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G蛋白α亚基-2 2型糖尿病 不同分级 高血压
下载PDF
抑制性PAS蛋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惠卓 夏晓波 +1 位作者 刘双珍 李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抑制性PAS蛋白质(inhibitory PAS do-main protein, IPAS)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活性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在缺氧条件和... 目的:探讨抑制性PAS蛋白质(inhibitory PAS do-main protein, IPAS)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活性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在缺氧条件和正常氧条件,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HIF-1α质粒、含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增强子的荧虫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和不同量的pcDNA3-IPAS质粒共转染NIH 3T3细胞,通过检测荧虫素酶的活性以反映HIF-1α的活性;以转染pcDNA3-IPAS为IPAS组,转染pcDNA3为对照组,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转染两组NIH-3T3细胞中VEGF mRNA的表达。结果:转染pcDNA3-IPAS的NIH 3T3细胞的荧虫素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随转染量的增加荧虫素酶的活性降低越明显;转染pcDNA3-IPAS的NIH 3T3细胞的VEGF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IPAS通过降低HIF-1α的活性抑制了VEGF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PAS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IPAS 基因表达 缺氧诱导因子l HIF-l
下载PDF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对鸡胚后脑内23C10阳性神经元轴突投射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三兵 张波 +2 位作者 杜鹃 王磊 苏玉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即draxin对鸡胚后脑23C10阳性神经元轴突投射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对HH13-14发育阶段的正常鸡胚后脑内进行跨膜型和分泌型draxin质粒转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HH25-26发育阶段鸡胚23C1... 目的:初步探讨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即draxin对鸡胚后脑23C10阳性神经元轴突投射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对HH13-14发育阶段的正常鸡胚后脑内进行跨膜型和分泌型draxin质粒转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HH25-26发育阶段鸡胚23C10阳性神经元轴突的投射情况;应用活组织离体培养方法,检测draxin对鸡胚后脑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结果:跨膜型draxin过表达后,有较多23C10阳性神经元的轴突异常投射到同侧后脑背侧部;分泌型draxin过表达后,有少部分23C10阳性神经元的轴突异常投射到同侧后脑背侧部;正常鸡胚和空白质粒过表达对照组均未观察到异常投射的神经元轴突。鸡胚后脑活组织离体培养中,draxin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组织内树突的生长,而对照组可见体外培养的组织内有大量树突形成。结论:draxin对鸡胚后脑内23C10阳性神经元的轴突投射具有抑制性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 后脑 23C10阳性神经元 轴突 鸡胚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样抑制性受体KIR基因与HLA-Cw的匹配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艳丽 曹祥山 +1 位作者 吴强 邱国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637-642,共6页
本研究探索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表面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抑制性受体(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inhibition receptor,KIR)基因与HLA-Cw配体匹配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对27名健康人取新鲜外周血20ml,用NK细胞免疫磁珠分... 本研究探索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表面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抑制性受体(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inhibition receptor,KIR)基因与HLA-Cw配体匹配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对27名健康人取新鲜外周血20ml,用NK细胞免疫磁珠分选试剂盒负向分选高纯度NK细胞。对30例初治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取新鲜骨髓液10ml,分离单个核细胞作为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CD158a,CD158b表达水平。取健康人和患者的外周血各2ml,以PROTRANS法抽提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分别检测HLA-Cw、KIR基因。MTT法检测KIR与HLA-Cw基因不同组合的NK细胞对AML患者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结果表明:分选后的NK细胞,纯度为(90.8±6.08)%。NK细胞KIR基因与靶细胞HLA-Cw等位基因的匹配数少则NK细胞的杀伤效应强,0个等位基因匹配的杀伤率为(50.66±8.40)%,1个匹配与2个匹配的杀伤率分别为(38.28±6.71)%,(19.74±4.15)%,(F=20.226,p<0.001)。NK细胞的KIR表达水平与杀伤作用也有一定的联系(F=16.276,p值<0.001)。结论:NK细胞对AML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与抑制性KIR/HLA-Cw的匹配数及KIR的表达相关,匹配越少、KIR表达越低,杀伤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抑制性受体 NK细胞活性 CD158 HLA—Cw
下载PDF
G蛋白抑制性多肽-27药动学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秀琴 李晓辉 +1 位作者 张海港 杨丹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92-695,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血浆中G蛋白抑制性多肽-27(GCIP-27)浓度的放射性核素(125I)示踪测定法。方法125I-GCIP采用Iodogen法标记,血浆中GCIP的浓度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结合三氯醋酸(TCA)沉淀法或低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电泳法测定,并比较其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血浆中G蛋白抑制性多肽-27(GCIP-27)浓度的放射性核素(125I)示踪测定法。方法125I-GCIP采用Iodogen法标记,血浆中GCIP的浓度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结合三氯醋酸(TCA)沉淀法或低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电泳法测定,并比较其测定结果。结果TCA沉淀法和电泳法同时对照测定60份GCIP血浆样品,结果呈良好的相关性,r=0.9554。2种方法最低检测浓度均为2.0μg.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血浆在3.75~480μg.L-1内均呈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77和0.9964,血浆中GCIP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72±4.55)%和(91.77±5.21)%。结论同位素示踪法与沉淀法或电泳法结合,方法稳定、可靠、灵敏度较高,两法相辅相成,适于GCIP-27血药浓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抑制性多肽-27 同位素标记示踪法 TCA沉淀法 低分子量蛋白电泳法
下载PDF
三七皂苷对烫伤大鼠心肺组织抑制性G蛋白α-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14
作者 胡健 张乐之 +2 位作者 唐渊 张海港 李晓辉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对严重体表烫伤大鼠心肺组织抑制性G蛋白(Gi)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烫伤前20 min给以不同剂量的三七皂苷,观察其对烫伤后3 h心肺组织Gi2α-,Gi3α-mRNA表达的影响;以半定量逆转录...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对严重体表烫伤大鼠心肺组织抑制性G蛋白(Gi)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烫伤前20 min给以不同剂量的三七皂苷,观察其对烫伤后3 h心肺组织Gi2α-,Gi3α-mRNA表达的影响;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mRNA相对含量。结果:大鼠烫伤后3 h,Gi2α-mRNA含量在心肌增加178.0%(P<0.05),在肺组织增加263.0%(P<0.01);Gi3α-mRNA含量在心肌中增加236.0%(P<0.01),在肺组织中增加222.0%(P<0.05)。三七皂苷200 mg·kg^(-1)使烫伤3 h大鼠心肌Gi2α-mRNA含量减少46.0%(P<0.01);三七皂苷50,100,200 mg·kg^(-1)使烫伤3 h大鼠肺组织Gi2α-mRNA含量分别减少35.8%,44.4%和60.6%(P<0.05或P<0.01),使烫伤3 h大鼠心肌Gi3α-mRNA含量分别减少33.9%,30.1%和42.9%(P<0.05或P<0.01),使肺组织Gi3α-mRNA含量分别减少34.5%,54.7%和55.6%(P<0.05或P<0.01)。结论:三七皂苷对严重体表烫伤大鼠心肺 组织Gi2α-,Gi3α-mRNA表达增加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 抑制性G蛋白 烫伤 心脏 RT-PCR mRNA
下载PDF
黑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恶性黑素瘤的表达
15
作者 钱悦 梁少姗 +2 位作者 陈思远 涂亚庭 冯爱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黑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I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以及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38例恶性黑素瘤石蜡标本以及32例色素痣石蜡标本检测MIA及MMP-9表达水平。结果:MIA在所有色素痣中表达阴性,而... 目的:探讨黑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I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以及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38例恶性黑素瘤石蜡标本以及32例色素痣石蜡标本检测MIA及MMP-9表达水平。结果:MIA在所有色素痣中表达阴性,而在原位黑素瘤、侵袭性黑素瘤、有淋巴结转移恶性黑素瘤、无淋巴结转移恶性黑素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91.6%、94.1%、42.8%,MMP-9在恶性黑素瘤阳性表达率为71.1%,MIA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IA在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来实现的。MIA有可能成为临床诊断、治疗恶性黑素瘤的有力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黑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的影响
16
作者 谢忠海 沈琦斌 +1 位作者 李冬 顾勤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2期1111-1113,共3页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分裂慢、扩展转移较晚,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通常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5年生存率较低,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elanoma inhi-bitory active,MIA)最早通过纯化处理,从HTZ...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分裂慢、扩展转移较晚,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通常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5年生存率较低,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elanoma inhi-bitory active,MIA)最早通过纯化处理,从HTZ-19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清液中分离而成,其细胞分子结构包含107个疏水肽氨基酸及11个KDA蛋白质,在肿瘤细胞的进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中 肿瘤临床分期 组织分化
下载PDF
抑制性G蛋白与心肌缺血预适应
17
作者 冉擘力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缺血预适应 抑制性G蛋白
下载PDF
HBV转录后调节序列抑制性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钱毅 张明霞 +1 位作者 陈永鹏 章廉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0年第6期182-184,共3页
HBV转录后调节涉及多个环节 ,其中 HBV转录后调节序列 (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element,PRE)与宿主肝细胞核相应结合蛋白的结合是其中重要一环 ,二者的结合可促进转录体从细胞核向细胞浆的转运。PRE抑制性结合蛋白与 PRE结合... HBV转录后调节涉及多个环节 ,其中 HBV转录后调节序列 (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element,PRE)与宿主肝细胞核相应结合蛋白的结合是其中重要一环 ,二者的结合可促进转录体从细胞核向细胞浆的转运。PRE抑制性结合蛋白与 PRE结合能特异性抑制该环节。故 PRE结合蛋白特别是 PRE抑制性结合蛋白的研究 ,为抗 HBV感染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转录后调节 抑制性结合蛋白 PRE
下载PDF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与鸡胚脊髓神经嵴细胞迁移的空间及时间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吉倩 路楚凡 +3 位作者 杜鹃 薛睿 李宽 苏玉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鸡胚脊髓发育过程中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时间和表达部位与鸡胚脊髓神经嵴细胞迁移过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鸡胚脊髓内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时间和表达部位及神经嵴细... 目的:探讨正常鸡胚脊髓发育过程中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时间和表达部位与鸡胚脊髓神经嵴细胞迁移过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鸡胚脊髓内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时间和表达部位及神经嵴细胞迁移路径,同时比较两者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电穿孔的方法在正常鸡胚一侧脊髓内过表达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观察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过表达对鸡胚脊髓内神经嵴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正常鸡胚脊髓发育过程中,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时间早于神经嵴细胞开始迁移的时间。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表达由颅侧向尾侧呈节段性分布,而神经嵴细胞在节段性分布的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之间进行迁移;电穿孔过表达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引起相邻部位神经嵴细胞迁移路径的异常。结论: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表达时间和表达部位与脊髓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 神经嵴细胞 迁移 脊髓 鸡胚
下载PDF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的敲减对鸡胚后脑内23C10阳性神经纤维投射的影响
20
作者 王滋怡 张舒涵 +4 位作者 张子韧 张文文 胡亚男 张三兵 苏玉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8-423,共6页
目的探讨敲减鸡胚后脑内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draxin)的表达对23C10阳性神经纤维投射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碱性磷酸酶(ALP)融合蛋白与HH21~22阶段鸡胚后脑活组织切片体外孵育为对照组,以draxin-ALP融合蛋白与HH21~22阶段鸡胚后脑活组... 目的探讨敲减鸡胚后脑内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draxin)的表达对23C10阳性神经纤维投射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碱性磷酸酶(ALP)融合蛋白与HH21~22阶段鸡胚后脑活组织切片体外孵育为对照组,以draxin-ALP融合蛋白与HH21~22阶段鸡胚后脑活组织切片体外孵育为实验组,每组10例,检测鸡胚后脑内的23C10阳性神经纤维是否具有与draxin直接结合的能力;以鸡胚后脑内空白质粒电穿孔组为对照,以针对draxin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质粒电穿孔为实验组,每组18例,观察敲减draxin的效果,以及是否引起鸡胚后脑内23C10阳性神经纤维投射特性的改变。结果HH21~22阶段鸡胚后脑活组织切片内,大部分draxin阳性信号与23C10阳性神经纤维重叠;应用电穿孔方法导入draxin的siRNA敲减质粒后,draxin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HH25~26阶段的鸡胚后脑内,电穿孔一侧的23C10阳性神经纤维的背侧区域内投射纤维分布分散(P<0.05)。结论鸡胚后脑发育过程中,draxin可以与23C10阳性神经纤维直接结合,且其在鸡胚后脑内23C10阳性神经纤维成束投射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抑制性轴突导向蛋白 轴突投射 后脑 电穿孔 免疫组织化学 鸡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