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血清可溶性致瘤抑制素2/左心房容积指数比值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效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伟 闫平 +1 位作者 鲁荣 张楠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6期614-619,共6页
目的分析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血清可溶性致瘤抑制素2(sST2)/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比值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效能。方法招募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DHF发生情况将其分为DHF... 目的分析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血清可溶性致瘤抑制素2(sST2)/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比值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效能。方法招募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DHF发生情况将其分为DHF组(53例)和非DHF组(67例)。所有患者接受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LAVI、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平均运动速度(e′)比值,计算负荷和静息状态下E/e′变化幅度(△E/e′)。检测血清sST2水平,计算sST2/LAVI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清sST2水平与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肺毛细血管楔形压(PCWP)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研究指标诊断DHF的效能。结果DHF组负荷状态下的E/e′比值显著高于静息状态(P<0.05),非DHF组静息和负荷状态下的E/e′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F组静息状态E/e′比值、负荷状态E/e′比值、△E/e′比值、LAVI水平高于非DHF组,sST2水平、sST2/LAVI比值低于非D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静息E/e′比值、负荷E/e′比值、△E/e′比值和LAVI与PCWP、LVEDP均呈正相关(P<0.05),sST2和sST2/LAVI比值与PCWP、LVEDP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e′比值具有诊断DHF的应用价值[AUC(95%CI)=0.837(0.758~0.898),P<0.05],最佳截断值为1.50,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02%、83.58%;sST2/LAVI比值也具有诊断DHF的应用价值[AUC(95%CI)=0.804(0.722~0.871),P<0.05],最佳截断值为0.75,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13%、80.60%。联合△E/e′比值和sST2/LAVI比值两个指标诊断DHF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AUC(95%CI)=0.950(0.895~0.982),P<0.05],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34%、95.52%。结论与非DHF患者相比,DHF患者△E/e′比值增高,sST2/LAVI比值降低,且与LVEDP、PCWP均呈强相关,联合△E/e′比值、sST2/LAVI比值可为临床诊断DHF提供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性心力衰竭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 可溶性致瘤抑制素2 左心房容积指数
下载PDF
肥胖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抑制素2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佳秋 王萌 +5 位作者 郭晓闻 于学静 杨玉芝 张超 杨玉红 谭丽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β抑制素2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T2DM肥胖患者30例(T2DM肥胖组,BMI≥28 kg/m2)、新诊断T2DM非肥胖患者30例(T2DM非肥胖组,BMI<24 kg/m2... 目的探讨肥胖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β抑制素2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T2DM肥胖患者30例(T2DM肥胖组,BMI≥28 kg/m2)、新诊断T2DM非肥胖患者30例(T2DM非肥胖组,BMI<24 kg/m2)、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检测3组受检者空腹血清β抑制素2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β抑制素2相关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T2DM非肥胖组、T2DM肥胖组血清β抑制素2水平依次降低〔(341.5±14.4)、(332.4±17.7)、(319.1±15.8)ng/L,P<0.05〕。BMI与HOMA-IR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P<0.01);β抑制素2与BMI、HOMA-IR呈负相关,与ISI呈正相关(P<0.01)。结论肥胖是影响T2DM患者血清β抑制素2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肥胖的T2DM患者血清β抑制素2水平较体质量适中的T2DM患者降低,且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肥胖 β抑制素2 胰岛抵抗
下载PDF
可溶性肿瘤抑制素2与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符浩 覃秀川 +1 位作者 杨赓 高海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抑制素2(sST2)与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入组188例慢性HFmrEF患者,测定其血浆sST2浓度,随访1年,观察其全因死亡和心力衰竭(HF)再住院的发生与血浆sST2浓度的关系。结果:HFmrEF患者平...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抑制素2(sST2)与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入组188例慢性HFmrEF患者,测定其血浆sST2浓度,随访1年,观察其全因死亡和心力衰竭(HF)再住院的发生与血浆sST2浓度的关系。结果:HFmrEF患者平均年龄为66岁,51%为女性,平均血浆sST2浓度为34.47μg/L。在随访1年周期内,31例患者(16%)死亡,58例患者(31%)因HF加重而再次住院。血浆sST2浓度越高,患者入组时心率越快,BNP和cTnI水平越高(P均<0.05)。随访1年发现,血浆sST2浓度越高,患者全因死亡和HF再住院发生率越高(分别为Log rank P=0.04,Log rank P<0.001)。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血浆sST2浓度是患者全因死亡和HF再住院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为P=0.026,P<0.001)。结论:HFmrEF患者的基线血浆sST2浓度是其1年内全因死亡和HF再住院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肿瘤抑制素2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高水平血清可溶性致瘤抑制素2扩张型心肌病患儿的生存状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焦萌 王志远 +1 位作者 吕震宇 金梅 《中国医药》 2021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探讨高水平血清可溶性致瘤抑制素2(sST2)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的生存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9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149例DCM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最终纳入104例。记录患儿的基... 目的探讨高水平血清可溶性致瘤抑制素2(sST2)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的生存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9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149例DCM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最终纳入104例。记录患儿的基线资料,检测血清sST2水平。记录复合终点事件(心脏移植、心力衰竭及死亡)发生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sST2水平DCM患儿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以及性别、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是否有既往心力衰竭史与血清sST2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04例DCM患儿血清sST2中位水平为23.4(19.7,30.9)μg/L,根据sST2水平四分位数,将患儿分为Q1组(≤19.7μg/L,26例)、Q2组(>19.7~23.4μg/L,26例)、Q3组(>23.4~30.9μg/L,26例)、Q4组(>30.9μg/L,26例)。104例DCM患儿中位随访时间为682(536,792)d,Q1组[11.5%(3/26)]、Q2组[15.4%(4/26)]、Q3组[26.9%(7/26)]、Q4组[65.4%(17/26)]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Z分数、B型脑钠肽、是否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既往心力衰竭史后,按sST2四分位水平分组,Q4组患儿发生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最高(风险比=9.17,95%置信区间:2.31~36.49,P=0.002),而将sST2作为连续变量,血清sST2水平每增加1μg/L,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增加5.00%(风险比=1.05,95%置信区间:1.03~1.07,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显示,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随血清sST2水平增加而增加,呈现J型关系。将患儿按照性别、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以及有无既往心力衰竭史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Q4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均较高。sST2水平与上述变量均无显著交互作用(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Q4组无事件生存率最低(Log-rankχ2=18.544,P<0.001)。结论高水平血清sST2是DCM患儿发生心脏移植、心力衰竭及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可溶性致瘤抑制素2 生存状况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β抑制素2与脂肪甘油三酯脂酶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史春静 潘佳秋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β抑制素2(β-arrestin 2)与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水平变化及二者间相互关系及与胰岛素抵抗( 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01~2014-06间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新诊断2型糖尿...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β抑制素2(β-arrestin 2)与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水平变化及二者间相互关系及与胰岛素抵抗( 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01~2014-06间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T2 DM组,同时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为正常对照( NC)组。检测两组的一般状况,空腹血清β抑制素2、脂肪甘油三酯脂酶水平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β抑制素2、脂肪甘油三酯脂酶之间的相关性及二者与IR的关系。结果 NC组与T2 DM组的年龄、身高、SBP、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浆ATGL与体重、BMI、SBP、DBP、LDL、TG、HBA1c、FPG、FINS、HOMA-IR均呈负相关( P <0.05),与β抑制素2呈正相关( P <0.05);β抑制素2与体重、BMI、SBP、DBP、LDL、FPG、FINS、HOMA-IR均呈负相关(P<0.05),与ATGL呈正相关( 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HOMA-IR为ATGL独立危险因素,HOMA-IR、HDL、HBA1c为β抑制素2独立危险因素,且HOMA-IR为影响ATGL及β抑制素2的最显著的因素。结论血ATGL及β抑制素2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胰岛素抵抗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调节AT-GL、β抑制素2的表达水平可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β抑制素2 脂肪甘油三酯脂酶 胰岛抵抗
下载PDF
小鼠抗人肿瘤抑制素2(ST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6
作者 马菁昌 武书文 +7 位作者 王玉玲 李娜 周耿瑶 徐雪雪 程坤 金伯泉 张圆 庄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6-1031,共6页
目的 制备针对人肿瘤抑制素2(ST2)的小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功能和应用的初步鉴定。方法 用真核表达的重组人ST2分子免疫BALB/c小鼠,利用常规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ST2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在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 目的 制备针对人肿瘤抑制素2(ST2)的小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功能和应用的初步鉴定。方法 用真核表达的重组人ST2分子免疫BALB/c小鼠,利用常规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ST2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在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中的应用价值;建立检测可溶性ST2的夹心ELISA,检测热射病患者血清ST2水平;建立ST2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特异性抗体的中和活性。结果 获得38株分泌小鼠抗人ST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克隆号分别命名XA325.1~XA325.38。初步筛选鉴定发现可以用于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识别重组表达的纯化蛋白和细胞中表达的ST2;有2株可以应用于流式细胞术,识别细胞表面外源性转染表达的ST2;采用单抗XA325.16包被,搭配XA325.5标记生物素,可以建立检测血清中可溶性ST2的ELISA试剂盒,发现热射病患者血清ST2水平显著升高;XA325.5具有中和活性,可以阻断白细胞介素33(IL-33)的生物学效应。结论 制备小鼠抗人ST2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多种免疫学检测技术,XA325.5中和活性抗体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素2(ST2) 单克隆抗体(mAb) 中和抗体 免疫学检验方法
下载PDF
存活素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及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7
作者 马丽丽 付长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8-351,356,共5页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B(P15INK4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MDS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Survivin、P15INK4B阳...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B(P15INK4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MDS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Survivin、P15INK4B阳性表达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预后随访,比较不同预后患者Survivin、P15INK4B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Survivin、P15INK4B对MDS的诊断价值,以及对MDS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及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15INK4B阳性表达率及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150例MDS患者中50例病死,1年生存率为66.67%(100/150),病死组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高于存活组,P15INK4B mRNA表达水平低于存活组(均P<0.05)。Survivin、P15INK4B对MDS均有较高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均P<0.05)。Survivin、P15INK4B对MDS患者不良预后均有较高评估价值,两者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更高(均P<0.05)。结论:MDS患者Survivin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15INK4B低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两者均可用于MDS的诊断及不良预后的评估,联合检测有更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存活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B 预后 联合检测
下载PDF
针刺预处理“曲池”“血海”对荨麻疹大鼠肥大细胞及白细胞介素-33、肿瘤抑制素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思佳 刘军彤 +5 位作者 李记泉 王程程 于淼 关志强 王列 马铁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1-316,324,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曲池”“血海”对荨麻疹大鼠致敏区域皮肤组织白细胞介素-33(IL-33)、肿瘤抑制素2(ST2)表达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探讨针刺预处理“曲池”“血海”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曲池”“血海”对荨麻疹大鼠致敏区域皮肤组织白细胞介素-33(IL-33)、肿瘤抑制素2(ST2)表达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探讨针刺预处理“曲池”“血海”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阳性药物组,每组8只。针刺组针刺双侧“曲池”“血海”;阳性药物组给予氯雷他定(1 mg·kg^(-1)·d^(-1))灌胃,均每日干预1次,连续干预7 d,并于第5天进行背部致敏造模,第7天进行抗原攻击并取材。测量各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蓝斑的直径;HE染色法观察致敏区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致敏区域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gE及组胺(HIS)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致敏区域皮肤组织IL-33、ST2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蓝斑直径明显增大(P<0.01),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升高(P<0.01),血清IgE、HI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皮肤组织IL-33、ST2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蓝斑直径明显缩小(P<0.01),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降低(P<0.01),血清IgE与HIS含量均降低(P<0.01,P<0.05),皮肤组织IL-33、ST2表达降低(P<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致敏区域皮肤表皮层结构残缺,组织边界不清,角化不完全,表皮细胞混乱,真皮层纤维排列杂乱,有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发生,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以上病理变化不同程度减轻。结论:针刺“曲池”“血海”可以通过抑制IL-33、ST2的表达来降低血清IgE含量,从而有效改善荨麻疹大鼠症状,起到治疗荨麻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荨麻疹 肥大细胞脱颗粒 白细胞介-33 肿瘤抑制素2
原文传递
血管形成抑制素-2在心肌梗死患者慢性心衰的发生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陆扬光 郑明江 +2 位作者 梁国华 何就明 何小洪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10期14-17,37,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在心肌梗死患者慢性心衰的发生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研究对象197例,均为医院从2017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将其根据是否发生慢性心衰分为心衰组112例以及无心衰组85例。比较... 目的:研究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在心肌梗死患者慢性心衰的发生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研究对象197例,均为医院从2017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将其根据是否发生慢性心衰分为心衰组112例以及无心衰组85例。比较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VS-2水平,并予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此外,将心衰组患者按照预后结局的差异分为预后不良组35例及预后良好组77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预后不良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心衰组LVEF及血清VS-2水平分别为(38.94±3.16)%、(12.46±2.40)pg/L,相较于无心衰组的(44.62±5.19)%、(22.58±3.61)pg/L更低,而心衰组LVEDD、LVEDV水平分别为(97.34±10.36)mm、(260.94±11.35)mL,相较于无心衰组的(62.58±3.78)mm、(223.16土10.17)mL更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心肌梗死慢性心衰血清VS-2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关系,与LVEDD、LVEDV呈负相关关系(P<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分级以及LVEF、LVEDD、LVEDV、VS-2水平均和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后不良有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后不良影响因素涵盖下述8项:①年龄;②高血压;③糖尿病;④心功能分级IV级;⑤LVEF;⑥LVEDD;⑦LVEDV;⑧VS-2(P<0.05)。结论:VS-2可能在心肌梗死患者慢性心衰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慢性心衰 血管形成抑制-2 预后评估 影响因
下载PDF
血清血管形成抑制素-2水平与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风华 陆林 +7 位作者 潘文麒 何玉虎 方跃华 闫小响 王晓群 杨克 张瑞岩 沈卫峰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6期375-378,共4页
目的:评价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血管形成抑制素-2(vasostatin-2)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430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3年,记录MACE情况,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和... 目的:评价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血管形成抑制素-2(vasostatin-2)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430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3年,记录MACE情况,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和因顽固性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的复合终点。患者分为无MACE组(n=171)和MACE组(n=259)。分别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和血清vasostatin-2水平。结果: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vasostatin-2显著降低[(12.1±6.9)ng/mL对(23.7±8.0)ng/mL,P<0.001]。随着心功能分期的恶化,vasostatin-2逐步下降(P<0.001)。血清vasostatin-2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314,P<0.001),而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r=-0.387,P=0.003)和超敏C反应蛋白(r=-0.119,P=0.006)水平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vasostatin-2是心血管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1)。结论:血清vasotatin-2水平降低与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ACE的发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形成抑制-2 慢性心力衰竭 主要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管形成抑制素-2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娟娟 沈正军 +1 位作者 倪斌 徐成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6期1939-194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3例,Ⅲ级31例...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3例,Ⅲ级31例,Ⅳ级26例,并根据患者的不同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38例)和预后良好组(52例),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NYHA分级的患者、不同预后的患者血清VS-2、SIRT1和心功能指标,分析VS-2、SIRT1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NYHA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血清VS-2、SIRT1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低于对照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高于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NYHA分级越高,血清VS-2、SIRT1水平及LVEF越低,LVEDD越高,各级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LVEDD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VS-2、SIRT1水平和LVEF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VS-2、SIRT1水平均与LVEDD呈负相关(P<0.05),均与LVEF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DD增大、LVEF降低、VS-2降低和SIRT1降低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VS-2、SIRT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不良预后的发生有关,血清VS-2和SIRT1水平的检测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和预测不良预后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形成抑制-2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预后 心功能 危险因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肖珊 曾小云 +3 位作者 朱筠 姚华 苏银霞 马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0-1177,共8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CDKN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T2DM患者1 000例作为T2DM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无糖...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CDKN2A/2B)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维吾尔族T2DM患者1 000例作为T2DM组,及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无糖尿病、无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人群1 010例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进行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测定;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SNP技术检测CDKN2A/2B基因2个T2DM易感位点;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NPStats在线软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并对基因型、单体型与BMI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由于少量样本基因位点未检测成功,故最终位点rs10811661成功分型1 940例(其中对照组967例、T2DM组973例),位点rs564398成功分型1 962例(其中对照组和T2DM组均为981例)。两组位点rs10811661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位点rs564398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性别、BMI后,两组位点rs10811661的共显性、显性、超显性及加性遗传模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加性遗传模型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兹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最小,分别为2 602.4、2 630.3;而隐性遗传模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位点rs564398的各遗传模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T/T基因型的体质量正常者比较,表现为T/T、T/C基因型的肥胖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53〔95%CI(1.80,3.55)〕、2.17〔95%CI(1.50,3.13)〕,P<0.05。与位点rs564398表现为A/A基因型的体质量正常者比较,表现为A/A基因型的超重者和表现为A/A、A/G、G/G基因型的肥胖者发生T2DM的OR值为1.44〔95%CI(1.03,2.02)〕、2.79〔95%CI(1.99,3.91)〕、2.69〔95%CI(1.86,3.88)〕、4.81〔95%CI(2.49,9.29)〕,P<0.05。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T/T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2.53〔95%CI(1.80,3.55)〕,P<0.05;表现为T/C基因型中的超重、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1.56〔95%CI(1.01,2.40)〕、3.21〔95%CI(2.09,4.92)〕,P<0.05。位点rs564398表现为A/A基因型中的超重、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1.44〔95%CI(1.03,2.02)〕、2.79〔95%CI(1.99,3.91)〕,P<0.05;表现为A/G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2.09〔95%CI(1.38,3.15)〕;表现为G/G基因型中的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为5.31〔95%CI(1.68,16.73)〕,P<0.05。肥胖者中位点rs10811661表现为C/C基因型者较T/T基因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48〔95%CI(0.27,0.88)〕,P<0.05。选取两位点均成功分型的1 933例样本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单体型构建,在调整年龄、性别和BMI后,位点rs10811661和rs564398间无强连锁不平衡(D'=0.268 2);CA单体型者较频率最高的TA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78〔95%CI(0.65,0.94)〕,P<0.05。与体质量正常的TA单体型者比较,肥胖的TA、CA、CG、TG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94〔95%CI(1.92,4.50)〕、2.14〔95%CI(1.41,3.25)〕、3.05〔95%CI(1.48,6.28)〕、3.02〔95%CI(1.98,4.60)〕,P<0.05。TA、CA、CG、TG单体型者中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T2DM的OR值分别为2.94〔95%CI(1.92,4.50)〕、2.39〔95%CI(1.59,3.59)〕、3.70〔95%CI(1.11,12.31)〕、2.59〔95%CI(1.72,3.90)〕,P<0.05。肥胖者中CA单体型者较TA单体型者发生T2DM的OR值为0.73〔95%CI(0.55,0.97)〕,P<0.05。结论 CDKN2A/2B基因位点rs10811661多态性与维吾尔族T2DM的发病风险可能有关,这种关联可能与BMI有交互作用。位点rs10811661携带T/T基因型者较携带C/C基因型者发生T2DM的风险增加,T为风险等位基因。rs564398多态性与维吾尔族T2DM发病风险无关。位点rs10811661与rs564398之间的CG单体型合并肥胖者发生T2DM的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2A/2B 维吾尔族 关系
下载PDF
外周血管形成抑制素-2和骨膜蛋白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术芳 孙晶 王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359,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骨膜蛋白(Periostin)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骨膜蛋白(Periostin)对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级46例、Ⅲ级43例、Ⅳ级31例,并根据患者的预后结局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32)和预后良好组(n=88),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清外周血VS-2、Periostin和血清N末端脑肽钠前体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析外周血VS-2及Periostin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以上指标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评价各项指标对患者疾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1)观察组中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血清Periostin、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周血VS-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偏低,且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Periostin、血清NT-PROBNP水平呈上升趋势,外周血VS-2水平逐渐降低(P<0.05)。(2)观察组中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LVEDD、LVEDV及LV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较对照组偏低。患者心功能分级越高,LVEDD、LVEDV及LVMI越低,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外周血血清VS-2与LVEF呈正相关,与血清NT-PROBNP、LVEDD、LVEDV及LVMI均呈负相关;Periostin与LVEF呈负相关,与血清NT-PROBNP、LVEDD、LVEDV及LVMI呈正相关(P<0.05)。(4)在为期1年的随访中,32例患者预后不良,比例为26.67%(32/120)。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年龄与血清NT-PROBNP、LVEDD、LVEDV及LVMI及Periostin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偏高,LVEF及外周血VS-2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且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及合并糖尿病比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LVEDD、LVEF及外周血VS-2、Periostin和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是影响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6)血清外周血VS-2、Periostin水平对预测预后的AUC分别为0.922、0.844(P<0.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存在血清外周血VS-2水平降低、Periostin水平升高,两项血清因子均是影响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此类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形成抑制-2 骨膜蛋白 老年患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N末端B型利钠肽原、血管形成抑制素-2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丽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尿酸(UA)、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CHF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尿酸(UA)、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CHF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每组40例。比较4组血清UA、NT-proBNP、VS-2、LVEF水平,分析血清UA、NT-proBNP、VS-2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血清NT-proBNP、UA水平呈上升趋势,VS-2、LVEF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清VS-2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664,P=0.001),血清NT-proBNP、UA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45、-0.518,P=0.002、0.005)。结论血清UA、NT-proBNP、VS-2水平可有效反映CHF患者心功能和疾病进展状况,且与LVEF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形成抑制-2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尿酸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血管抑制素-2通过调控上皮细胞间质化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15
作者 王君 俞彩仙 +4 位作者 江晓霞 伍小柳 贾岳 张红平 李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66-975,共10页
目的探讨血管抑制素-2(VASH2)能否促进宫颈癌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和转移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外源性过表达和干扰内源性flotillin-1表达的宫颈癌细胞中,通过公共数据库结合RNA-seq挖掘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在宫颈正常上皮细胞(HcerEpic... 目的探讨血管抑制素-2(VASH2)能否促进宫颈癌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和转移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外源性过表达和干扰内源性flotillin-1表达的宫颈癌细胞中,通过公共数据库结合RNA-seq挖掘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在宫颈正常上皮细胞(HcerEpic细胞)和宫颈癌细胞(HeLa、C-33A、Ca ski、SiHa和MS751)以及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新鲜宫颈癌组织中检测VASH2的表达;运用慢病毒稳定表达载体构建外源性过表达VASH2和干扰内源性VASH2表达的宫颈癌细胞及对照细胞,并检测其增殖、迁移、侵袭和淋巴管形成的情况;在上述细胞模型中检测上皮细胞间质化(EMT)过程关键分子及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RNA-seq发现在外源性过表达flotillin-1的宫颈癌细胞中VASH2的表达上调(P<0.05),而在抑制内源性flotillin-1表达的细胞中VASH2表达下调(P<0.05),并在公共数据库中证实VASH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相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呈高表达(P<0.01)。相对于HcerEpic细胞和淋巴结未转移的宫颈癌组织,VASH2在Ca Ski、SiHa、MS751细胞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0.05);相对于对照细胞,外源性过表达VASH2的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淋巴管形成能力增强,而抑制内源性VASH2表达的宫颈癌细胞上述能力则受到抑制(P<0.05);相对于对照细胞,外源性过表达VASH2的宫颈癌细胞中EMT过程的关键分子E-cadherin下调,N-cadherin、Vimentin和VEGF-C上调,而抑制内源性VASH2表达的宫颈癌细胞中E-cadherin上调,N-cadherin、Vimentin和VEGF-C下调(P<0.05);外源性过表达VASH2的宫颈癌细胞中TGF-β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而抑制内源性VASH2表达的宫颈癌细胞中TGF-β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01)。结论flotillin-1可能通过下游靶基因VASH2参与TGF-β信号通路诱导EMT过程在体外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淋巴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flotillin-1 血管抑制-2 细胞增殖 肿瘤转移 上皮细胞间质化
下载PDF
血管形成抑制素-2、甲状旁腺素水平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道峰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0年第12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甲状旁腺素(PHT)水平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美国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NYHA)分级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CHF患者127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均行VS-2、PHT水平检测,并进行... 目的:研究血管形成抑制素-2(VS-2)、甲状旁腺素(PHT)水平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美国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NYHA)分级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CHF患者127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均行VS-2、PHT水平检测,并进行NYHA分级。比较CHF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VS-2、PHT水平、CHF患者不同NYHA分级血清VS-2、PHT水平,并分析血清VS-2、PHT水平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结果:CHF患者血清VS-2水平低于健康体检者,PHT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CHF患者血清VS-2水平逐渐降低,PHT水平逐渐升高(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CHF患者血清VS-2水平与NYHA分级呈负相关,PHT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VS-2、PHT均异常表达,且与NYHA分级具有相关性,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形成抑制-2 甲状旁腺 慢性心力衰竭 NYHA分级 关联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β-arrestin2、RBP4、FFA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5
17
作者 易建 万幼云 +2 位作者 肖璟 刘明瑜 高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0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2)、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80例(T2DM组)及体检健康者37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β-arrestin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2)、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80例(T2DM组)及体检健康者37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β-arrestin2、RBP4及FFA。分析T2DM患者血清β-arrestin2、RBP4、FFA之间及三者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β-arrestin2、RBP4、FFA对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β-arrestin2水平低于对照组,RBP4、FFA高于对照组(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血清β-arrestin2与BMI、T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FA均呈负相关关系,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呈正相关关系;RBP4与ISI、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呈负相关关系,与BMI、TG、空腹血糖(FPG)、HOMA-IR呈正相关关系;FFA与ISI呈负相关关系,与BMI、TG、TC、FPG、FINS、Hb A1C、HOMA-IR呈正相关关系。FFA与β-arrestin2呈负相关关系。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β-arrestin2、RBP4、FFA三者联合检测对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ROC曲线下面积及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T2DM患者血清β-arrestin2水平降低,RBP4、FFA水平升高。三者可能共同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β抑制素2 视黄醇结合蛋白4 游离脂肪酸 胰岛抵抗
下载PDF
OCILRP2-Fc抑制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
18
作者 柴立辉 李伟华 +3 位作者 杨菲 刘广超 马远方 吴素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7-921,共5页
目的:采用OCILRP2胞外段蛋白OCILRP2-Fc阻断OCILRP2受体,探讨OCILRP2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发育成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荧光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析OCILRP2在不成熟BMDC和LPS诱导的成熟BMDC... 目的:采用OCILRP2胞外段蛋白OCILRP2-Fc阻断OCILRP2受体,探讨OCILRP2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发育成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荧光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析OCILRP2在不成熟BMDC和LPS诱导的成熟BMDC的表达差异;流式细胞术分析OCILRP2-Fc对BMDC细胞表面标志分子的表达以及对BMDC抗原摄取能力的影响;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分析OCILRP2-Fc对BMDC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分析OCILRP2-Fc影响BMDC分化成熟的分子机制。结果:荧光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结果均表明LPS可以显著上调OCILRP2在BMDC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OCILRP2-Fc可以明显抑制MHCⅡ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80在LPS诱导的成熟BMDC的表达;和成熟BMDC相比,OCILRP2-Fc组BMDC经LPS诱导24 h后仍然具有较强的抗原吞噬能力;而且,OCILRP2-Fc组BMDC培养上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12、TNF-α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OCILRP2-Fc抑制了LPS诱导的I-κB降解和NF-κB p65的磷酸化。结论:OCILRP2-Fc阻断OCILRP2受体信号,通过抑制LPS诱导的NF-κB活化影响小鼠BMDC分化成熟。提示OCILRP2受体在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抑制凝集相关蛋白2 树突状细胞 脂多糖 核因子ΚB
下载PDF
VASH2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朱思齐 刘利 +1 位作者 孙梦颖 何敬东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2期4907-4911,共5页
肿瘤是高度血管化的疾病,肿瘤的血管生成作用是其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等生物学过程的基础,但具体形成机制仍未完全明确。血管抑制素2(VASH2)是血管抑制素家族的成员之一,在肿瘤中广泛表达,通过参与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血管生... 肿瘤是高度血管化的疾病,肿瘤的血管生成作用是其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等生物学过程的基础,但具体形成机制仍未完全明确。血管抑制素2(VASH2)是血管抑制素家族的成员之一,在肿瘤中广泛表达,通过参与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调节肿瘤微环境及影响微管动态平衡等形式,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尽管VASH2已被认为是肿瘤抗血管生成疗法的潜在靶点之一,但其蛋白质结构功能和下游信号转导仍不明确,还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以探索新型抗血管生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血管抑制素2 抗血管生成
下载PDF
孕早期血清IL-33和sST2及其比值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秀娟 张林林 于志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第9期57-63,共7页
目的 探讨孕早期母体血清白介素(IL)-33、可溶性肿瘤抑制素2(sST2)水平及其比值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赤峰市医院早孕门诊于孕8~12周建档并定期产检的24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24~28周时... 目的 探讨孕早期母体血清白介素(IL)-33、可溶性肿瘤抑制素2(sST2)水平及其比值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赤峰市医院早孕门诊于孕8~12周建档并定期产检的24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24~28周时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其分为GDM组(n=40)和正常葡萄糖耐量(NGT)组(n=204),比较两组间孕早期(孕8~12周)的临床资料、血清IL-33和sST2水平、IL-33/sST2比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IL-33、sST2水平及其比值与OGTT时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DM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孕早期IL-33水平及IL-33/sST2比值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 GDM组孕妇的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早期增重,以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γ-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IL-33、sST2水平均显著高于NGT组,IL-33/sST2比值低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4~4.829、U=4.582,P<0.05)。GDM组孕早期血清IL-33水平及IL-33/sST2比值与孕中期OGTT时的FPG、HOMA-IR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34、-0.391、-0.546、-0.534,P<0.001),孕早期血清sST2水平与孕中期OGTT时的FPG、HOMA-IR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73、0.34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33、IL-33/sST2、Hb、TC均是发生GDM的影响因素(Waldχ^(2)值分别为14.551、14.039、5.678、7.07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33、IL-33/sST2单一指标及回归方程联合指标均对GDM具有预测价值,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88.73%。结论 GDM孕早期母体血清IL-33水平增加、IL-33/sST2比值降低,推测IL-33代偿性分泌不足与GDM发病有关,联合使用IL-33、IL-33/sST2、Hb、TC具有较好地预测GDM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白介-33 可溶性肿瘤抑制素2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