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4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麒麟竭果实化学成分及其抑制血小板活性成分的研究
1
作者 裴钰洁 庞道然 +8 位作者 邹秋玉 王勃开 罗扬淦 黄豪 朱枝祥 霍会霞 赵云芳 屠鹏飞 李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6-1391,共6页
目的:研究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果实乙醇提取物(血竭)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化学成分及其抑制血小板活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ODS、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麒麟竭果实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 目的:研究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果实乙醇提取物(血竭)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化学成分及其抑制血小板活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ODS、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麒麟竭果实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合^(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活化释放ATP模型对化学成分进行活性筛选。结果:从麒麟竭果实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thyl 4,6-dihydroxy-2-methoxy-3-methylbenzoate(1)、6-羟基-2,4-二甲氧基-3-甲基苯乙醇(2)、4,6-二羟基-2-甲氧基-3-甲基苯甲醛(3)、对羟基苯甲酸乙酯(4)、4-羟基苯甲酸甲酯(5)、3,5-二氯水杨酸(6)、对羟基苯甲醛(7)、Pinocembrin(8)、Strobopinin(9)、7-羟基-5-甲氧基-6-甲基二氢黄酮(10)和Ozoroalide(1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3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3、7和9可以明显地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活化释放A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 黄藤属 麒麟竭 化学成分 小分子酚酸 二氢黄酮 抑制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联合抑制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欧健昀 孙云飞 仝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13期34-36,共3页
目的 分析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联合抑制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CHD)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定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住院的200例接受PCI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100),对比组遵... 目的 分析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联合抑制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CHD)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定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住院的200例接受PCI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100),对比组遵医嘱给予抑制血小板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比组基础上联合个体化康复运行训练,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低于对比组,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MWD、SAQ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实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00%)低于对比组(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联合抑制血小板药物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与生存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 抑制血小板药物 冠心病 经皮冠脉介入术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中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达理 《血栓与止血学》 1995年第4期188-189,共2页
对中药的药理研究发现,不少中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基于这些作用,将其用于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现将这些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川芎 使用川芎煎剂或提取物川芎嗪注射液所做的药理实验表明:川芎嗪能延长... 对中药的药理研究发现,不少中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基于这些作用,将其用于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现将这些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川芎 使用川芎煎剂或提取物川芎嗪注射液所做的药理实验表明:川芎嗪能延长体外诱导的血小板凝聚时间,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川芎嗪影响血小板功能及血栓形成可能是通过调节TXA<sub>2</sub>/PGI<sub>2</sub>之间的平衡,能抑制TXA<sub>2</sub>合成酶,作用呈量效关系。剂量越大抑制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作用 家兔血小板聚集 蒲黄 当归 红花黄色素 血栓长度 抗血栓作用 凝血酶原时间 量效关系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0
4
作者 陈逸伦 李晶晶 +3 位作者 耿晓雯 高洁 任艺虹 刘国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使用氯吡格雷的效果与患者自身肾功能的关系,为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选取2014-01至2014-09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的冠心病患者423例,按照肾小球滤过率(eG FR)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使用氯吡格雷的效果与患者自身肾功能的关系,为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选取2014-01至2014-09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的冠心病患者423例,按照肾小球滤过率(eG FR)分为两组。eG FR≥90 ml/(min·1.73 m2)为冠心病无慢性肾病组共257例,男182例,女75例,平均年龄(60.39±11.09)岁;eG FR<90 ml/(min·1.73 m2)为冠心病慢性肾病组166例,男107例,女59例,平均年龄(65.80±10.84)岁。两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0.1 g/d和氯吡格雷75 mg/d>7 d,或者是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服用阿司匹林0.3 g和氯吡格雷300 mg的负荷量后,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抑制率和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结果:平均ADP受体抑制率冠心病无慢性肾病组[(64.9±27.2)%]高于冠心病慢性肾病组[(56.6±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按照ADP受体抑制率、与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临床评价标准,冠心病无慢性肾病组中仅对氯吡格雷不敏感例数[24例(9.4%)]与仅对阿司匹林不敏感例数[25例(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冠心病慢性肾病组中仅对氯吡格雷不敏感例数[21例(12.7%)]与仅对阿司匹林不敏感例数[11例(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时氯吡格雷对血小板抑制率下降,药物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肾病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 氯吡格雷
下载PDF
吡考他胺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秀杰 张凤霞 +6 位作者 张立光 张晶 李桂珠 王保杰 邵英禄 方林 程卯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32-335,共4页
目的为寻找新的抗血小板聚集剂,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吡考他胺(picotamide)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合成新的类似物。方法以苯甲醚为原料,经3步反应制得中间体4-甲氧基-1,3-苯二甲酰氯,经与不同的胺类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制得目标... 目的为寻找新的抗血小板聚集剂,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吡考他胺(picotamide)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合成新的类似物。方法以苯甲醚为原料,经3步反应制得中间体4-甲氧基-1,3-苯二甲酰氯,经与不同的胺类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共制得10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和核磁共振谱确证。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PN9和PN10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很高,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物picotam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化合物制备 化学合成 吡考他胺 血小板聚集抑制
下载PDF
抑制血小板药物抵抗致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反复发作胸闷,憋气的病案讨论
6
作者 徐晓蓉 杨中苏 那开宪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9年第2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反复发作 支架内血栓形成 抑制血小板 药物抵抗 思考病案 病案讨论 胸闷 憋气
下载PDF
丹参酮ⅡA、丹参素、川芎嗪和阿魏酸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相互作用类型及配比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郭冬 刘珍 张恩户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A、丹参素、川芎嗪和阿魏酸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相互作用类型及配比关系。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研究四种成分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相互作用类型及配比关系。结果:四种成分抑制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的相互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 目的:探讨丹参酮A、丹参素、川芎嗪和阿魏酸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相互作用类型及配比关系。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研究四种成分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相互作用类型及配比关系。结果:四种成分抑制ADP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的相互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实验3抑制率最高,四种成分的浓度依次为24.8、37.6、25.0和25.3mg/ml;抑制ADP诱导人血小板聚集的相互作用类型和最优条件与大鼠结果相同。结论:四种成分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相互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四种成分的配比关系为24.8、37.6、25.0和25.3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药理学 川芎嗪/药理学 阿魏酸/药理学 血小板抑制 中药配伍 大鼠
下载PDF
取代苯基羧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松青 方林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取代苯基羧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法以苯甲醚为起始原料 ,设计并合成了 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均为取代苯基羧酸衍生物 ,其中 7个化合物具有磺酰胺结构 ,4个具有酰胺结构。结果目标化合物... 目的探讨取代苯基羧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方法以苯甲醚为起始原料 ,设计并合成了 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均为取代苯基羧酸衍生物 ,其中 7个化合物具有磺酰胺结构 ,4个具有酰胺结构。结果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和MS光谱确证。采用Born比浊法对目标化合物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进行了初步筛选测定。结论多数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 ,化合物 4f活性最强 ,优于已上市药物picotam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制备 化学合成 芳磺酸衍生物 芳酰胺衍生物 血小板聚集抑制
下载PDF
益欣雪(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功能的时间效应
9
作者 朱波 范永步 《天津药学》 2001年第B12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抑制血小板 时间效应 治疗 冠心病 心绞痛
下载PDF
6-{4-〔4-(取代苯乙酮基)哌嗪基〕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10
作者 吴秋业 吴波 +3 位作者 倪瑾 张大志 廖洪利 张广明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54-257,共4页
根据哒嗪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以CCI 17810为先导化合物 ,设计合成了 6 〔4 (取代哌嗪基 )苯基〕 5 甲基 4,5 二氢 3(2H)哒嗪酮类化合物 12个 .初步的体外药理试验表明 :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的... 根据哒嗪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以CCI 17810为先导化合物 ,设计合成了 6 〔4 (取代哌嗪基 )苯基〕 5 甲基 4,5 二氢 3(2H)哒嗪酮类化合物 12个 .初步的体外药理试验表明 :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其中化合物 (4 )的活性最强 ,比先导化合物CCI 17810大约强一倍 ,化合物 (1) ,(2 ) ,(11)也有较强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嗪酮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抑制 合成 药理
下载PDF
6-[4-[4-(取代苯乙酮基)哌嗪基]苯基]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11
作者 吴秋业 倪瑾 +3 位作者 吴波 刘超美 张广明 廖洪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20-923,共4页
目的 :设计合成一类 6 - (取代苯基 ) - 4,5 -二氢 - 3( 2 H)哒嗪酮类化合物 ,以期发现作用更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方法 :以乙酰苯胺为原料 ,经酰化反应、傅 -克反应、水解反应及水合肼环合反应、溴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等一系列反应... 目的 :设计合成一类 6 - (取代苯基 ) - 4,5 -二氢 - 3( 2 H)哒嗪酮类化合物 ,以期发现作用更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方法 :以乙酰苯胺为原料 ,经酰化反应、傅 -克反应、水解反应及水合肼环合反应、溴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等一系列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 ,并参考 Born方法进行体外药理实验。 结果 :共合成 6 - [4- (取代哌嗪基 )苯基 ]- 4,5 -二氢 - 3( 2 H)哒嗪酮类化合物 11个 ,均属首次报道 ,并通过元素分析、1 HNMR确证结构。初步的体外药理实验表明 :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结论 :首次合成了 11个 6 - [4- [4- (取代苯乙酮基 )哌嗪基 ]苯基 ]- 4,5 -二氢 - 3( 2 H)哒嗪酮类化合物 ,其中化合物 ( 4)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活性最强 ,与先导化合物 CCI17810相当 ,化合物 ( 3) ,( 9) ,( 11)等也有较强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嗪酮类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抑制 化学合成
下载PDF
DISPERSE-2研究亚组分析:ACS患者氯吡格雷与口服AZD6140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比较
12
作者 罗太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7期502-502,共1页
英国学者Storey等的DISPERSE-2研究亚组分析比较AZD6140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应,并评价AZD6140在氯吡格雷预治疗患者中的效应。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抑制血小板聚集 亚组分 ACS 口服 血小板效应 预治疗
下载PDF
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超美 薛克昌 +3 位作者 姚嘉勇 姜元英 陆波 吴义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付克反应、碳链延长、水解和环合反应得到两个关键中间体,然后通过酰化反应制得各种酰胺化合物;参考Born... 目的:6(4′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付克反应、碳链延长、水解和环合反应得到两个关键中间体,然后通过酰化反应制得各种酰胺化合物;参考Born比浊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24个6(4′取代酰胺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22个为首次报道;所有化合物在体外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第II类化合物的抑制作用强于第I类化合物,其中I1,I3,II1,I3,II4,I6和II9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照药CI930,其中I1和II3的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约为CI930的1/10。结论:其中一些化合物显示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取代酰胺基苯基)-4 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 血小板聚集 哒嗪酮 酰胺基 血小板聚集抑制 药物合成 药理学
下载PDF
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东明 刘超美 +1 位作者 吴秋业 张大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 :设计合成 6 - (4-取代乙酰胺基 )苯基 - 4 ,5 -二氢 - 3(2 H ) -哒嗪酮和 6 - (4-取代乙酰胺基 )苯基 - 5 -甲基 - 4 ,5 -二氢 - 3(2 H ) -哒嗪酮两类化合物 ,以寻找作用更强、选择性更好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方法 :以乙酰苯胺... 目的 :设计合成 6 - (4-取代乙酰胺基 )苯基 - 4 ,5 -二氢 - 3(2 H ) -哒嗪酮和 6 - (4-取代乙酰胺基 )苯基 - 5 -甲基 - 4 ,5 -二氢 - 3(2 H ) -哒嗪酮两类化合物 ,以寻找作用更强、选择性更好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方法 :以乙酰苯胺为原料 ,经傅 -克反应、满尼烯反应、水解及水合肼环合反应、酰化反应、取代反应 ,合成两类中间体及其衍生物 ,并进行体外药理实验考察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结果 :共合成哒嗪酮类化合物 16个 ,其中 15个属首次报道 ,并通过元素分析和 1 H- NMR确证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 (4)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最强 ,比对照物 MCI- 15 4强 10倍 ;化合物 (6 )、(7)、(8)、(12 )、(13)、(14 )的活性也优于MCI- 15 4。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嗪酮类 血小板聚集抑制 合成
下载PDF
4,5-二氢-3(2H)-哒嗪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进 李连冬 +2 位作者 王雅坤 孙铁民 许佑君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 6 (4 取代苯基 ) 4,5 二氢 3 (2H) 哒嗪酮衍生物 ,并对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苯酚为原料 ,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 ,并以Born比浊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共合成 1 6个新化合... 目的设计并合成 6 (4 取代苯基 ) 4,5 二氢 3 (2H) 哒嗪酮衍生物 ,并对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苯酚为原料 ,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 ,并以Born比浊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共合成 1 6个新化合物 ,经MS、1H NMR确证其结构。其中 1 2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论中间连接链的长度影响此类化合物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当n =3、4时 ,所有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活性 ;当n =2时 ,仅有两个化合物具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制备 化学合成 哒嗪酮 血小板聚集抑制
下载PDF
蛇毒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孙林光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关键词 抑制血小板聚集 眼镜蛇毒 作用机制 纤溶酶 分子量 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 血小板 花生四烯酸 蛋白C 酶活性
下载PDF
血小板抗原多态性对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二者联合应用发挥抑制血小板作用的影响
17
作者 Cooke G.E. Liu- Stratton Y. +1 位作者 Ferketich A.K. 尹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6期56-56,共1页
OBJECTIVES: We studied the modifier effect of platelet antigen polymorphism(PlA2) on platelet inhibition by acetylsalicylic acid(ASA, i.e., aspirin), clopidogrel, or their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 OBJECTIVES: We studied the modifier effect of platelet antigen polymorphism(PlA2) on platelet inhibition by acetylsalicylic acid(ASA, i.e., aspirin), clopidogrel, or their comb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ACKGROUND: Clopidogrel, when administered with ASA, was shown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compared with patients receiving only ASA. We have shown previously that the effect of ASA on platelets is modified by the glycoprotein III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PlA2. Hence, an important pharmacogenetic question remains whether the antiplatelet effect of clopidogrel is uniform for all patients or, like acetylsalicylic acid, more selective. METHODS: Thirty PlA1/A1 and 30 PlA1/A2 patient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ASA 325 mg/day, clopidogrel 75 mg/day, or both. After 10 days, platelet function was studied. RESULTS: Clopidogrel provided stronger platelet inhibition than ASA with adenosine diphosphate as the agonist,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resulted in greater inhibition than either inhibitor used alone(p< 0.0001). The use of ASA resulted in greater inhibition compared with clopidogrel with epinephrine(p< 0.0001) and collagen as agonists(p< 0.0001). With collagen as the agonist, platelets from PlA1/A2 donors were markedly and significantly less inhibited by ASA(p=0.005). In contrast, with clopidogrel,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uld be detected between inhibition of PlA1/A1 and PlA1/A2 platelets. CONCLUSIONS: The combination of ASA and clopidogrel appears superior to either agent alone in inhibiting platelet function. PlA2 functions as an important modifier for platelet responsiveness to ASA but not to clopidogrel. These findings could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uture design of pharmacogenetic antithrombotic strategies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血小板 抗原多态性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联合 血小板聚集诱导剂 血小板作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患者 血小板功能活性
下载PDF
6-取代乙酰哌嗪苯基二氢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东明 刘超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6-[4-(4-取代乙酰胺基哌嗪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和6-[4-(4-取代酰胺基哌嗪基)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两类化合物,寻找作用更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方法:以乙酰苯胺为原料,经傅克反应、满尼希反应... 目的:设计合成6-[4-(4-取代乙酰胺基哌嗪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和6-[4-(4-取代酰胺基哌嗪基)苯基]-5-甲基-4,5-二氢-3(2H)-哒嗪酮两类化合物,寻找作用更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方法:以乙酰苯胺为原料,经傅克反应、满尼希反应、环合反应、酰化反应合成两类中间体(M)和(N),再经缩合和取代反应得到两类目标化合物,参考Born方法进行体外抑制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共合成目标化合物12个,其中10个属首次报道,通过元素分析,1H-NMR确证结构。其中化合物(9)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活性最强,为对照物CCI-17810的60多倍;化合物(6)、(7)、(10)、(11)、(12)的活性也优于CCI-17810。结论: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取代乙酰哌嗪苯基二氢哒嗪酮类化合物 合成 血小板聚集抑制 乙酰苯胺
下载PDF
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血小板抑制率和主要不良临床事件的影响
19
作者 曹树军 程国杰 +1 位作者 张银 李馨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66-69,7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血小板抑制率和主要不良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就诊的行急诊介入治疗的5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服用... 目的探讨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血小板抑制率和主要不良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就诊的行急诊介入治疗的5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根据患者服用P2Y12受体抑制剂的不同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275例)和替格瑞洛组(2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史和冠脉病变情况。应用血栓弹力图测定两组患者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占比、冠脉病变支数分布和置入支架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替格瑞洛组的心脏缺血事件总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患者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主要是小出血和轻微出血。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较联合氯吡格雷具有更强的血小板抑制率,替格瑞洛减少术后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的效果优于氯吡格雷,但同时存在小出血和轻微出血增加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 血小板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双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与CYP2C19基因型的关系
20
作者 孙春根 施秀芳 +1 位作者 吴义权 夏秋旺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804-807,816,共5页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双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与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术后均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根据血小板抑制...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双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与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术后均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根据血小板抑制率将患者分为抗血小板治疗高反应组(n=53)和低反应组(n=43),比较两组CYP2C19基因型、一般资料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Logis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双抗血小板反应性与CYP2C19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低反应组CYP2C19快代谢型比例低于高反应组,中间代谢型比例高于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反应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于高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基因型、高水平LDL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抗血小板治疗抵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双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与CYP2C19基因型关系密切,CYP2C19慢代谢型与高水平LDL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双抗血小板治疗抵抗的危险因素,检测CYP2C19基因型或有利于指导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抑制 CYP2C19基因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