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干酪乳杆菌M5-L抑制宋内志贺氏菌黏附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英春 马微 +1 位作者 易华西 张兰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99-102,共4页
研究副干酪乳杆菌M5-L抑制宋内志贺氏菌(S.sonnei)对HT-29细胞黏附的作用及其影响抑制黏附作用的表面分子分析。结果表明M5-L能够显著的抑制S.sonnei的黏附作用,在排除、竞争和取代黏附实验中,抑制率分别为55%、33%和30%,差异显著(p<... 研究副干酪乳杆菌M5-L抑制宋内志贺氏菌(S.sonnei)对HT-29细胞黏附的作用及其影响抑制黏附作用的表面分子分析。结果表明M5-L能够显著的抑制S.sonnei的黏附作用,在排除、竞争和取代黏附实验中,抑制率分别为55%、33%和30%,差异显著(p<0.05),高碘酸钠处理后,M5-L的抑制黏附作用没有变化,表明碳水化合物并没有参与到黏附抑制过程中。而经过5mol/L LiCl处理后,M5-L的抑制黏附作用下降,说明S-层蛋白参与了M5-L抑制S.sonnei对HT-29细胞的黏附作用。此外,M5-L的S-层蛋白能够显著抑制S.sonnei的黏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酸杆菌 宋内志贺氏菌 抑制黏附 菌体表面物质 HT-29细胞
下载PDF
分光光度-白细胞黏附抑制法测定免疫核糖核酸的活性 被引量:7
2
作者 乐嘉静 李湛军 +1 位作者 刘丽华 徐康森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建立免疫核糖核酸活性测定方法。方法细胞浓度在 2× 10 6~ 2× 10 7,波长 415nm处吸收值与细胞浓度呈线性关系 ,可用吸收值测出细胞浓度 ,求出免疫核糖核酸的黏附抑制率。结果此法与细胞计数 白细胞黏附抑制 (LAI)实验... 目的建立免疫核糖核酸活性测定方法。方法细胞浓度在 2× 10 6~ 2× 10 7,波长 415nm处吸收值与细胞浓度呈线性关系 ,可用吸收值测出细胞浓度 ,求出免疫核糖核酸的黏附抑制率。结果此法与细胞计数 白细胞黏附抑制 (LAI)实验有良好的相关性 ,r=0 .96 ,P <0 .0 1,重复性实验结果为 :板内RSD值为 6 .3% ,板间RSD值为 5 .4% ,不同实验次数RSD值为 9.4% ,灵敏度 0 .4mg/ml并能反应出免疫核糖核酸的抗原特异性。结论此法特异、简便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核糖核酸 分光光度法 白细胞黏附抑制实验 活性
下载PDF
淋球菌外膜蛋白Porin I多抗的黏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磊 阮黎明 +7 位作者 程浩 岑建萍 沈建根 林洁 张行 姚云斌 王琦 陈大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研究兔抗淋球菌外膜蛋白Porin I(P I)的多克隆抗体阻断淋病奈瑟菌对泌尿生殖道上皮的黏附作用。方法:将自行构建表达的淋球菌GST-P I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兔抗P I蛋白的多抗血清,纯化后得到P I-IgG抗体。建立淋球菌感... 目的:研究兔抗淋球菌外膜蛋白Porin I(P I)的多克隆抗体阻断淋病奈瑟菌对泌尿生殖道上皮的黏附作用。方法:将自行构建表达的淋球菌GST-P I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兔抗P I蛋白的多抗血清,纯化后得到P I-IgG抗体。建立淋球菌感染BALB/c小鼠模型,并通过观察阴道黏膜改变、分泌物涂片、冲洗液培养及阴道组织病理变化评价兔抗P I-IgG抗体对淋球菌黏附的影响。结果:经1 m g/m l兔抗P I-IgG处理后3 h再接种淋球菌的BALB/c小鼠生殖道黏膜未见红肿及脓液,分泌物涂片及阴道冲洗液未检及淋球菌,阴道组织病理检查也未见炎症细胞浸润。而低于浓度1 m g/m l及长于3 h兔抗P I-IgG处理的小鼠阴道组织病理可检及炎症细胞,但其它检查结果阴性。结论:纯化的抗淋球菌GST-P I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能有效抑制淋病奈瑟菌对小鼠泌尿生殖道上皮的黏附与感染,阻断作用及持续时间与抗体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球菌 淋病 疾病模型 动物 淋球菌 外膜蛋白I 多克隆抗体 黏附抑制
下载PDF
特异性转移因子对宫颈癌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细胞黏附抑制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心秋 王威廉 +3 位作者 黄薇 周德南 唐凯 唐步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612-614,共3页
目的 :观察特异性转移因子 (STF)在化、放疗宫颈癌患者的体内生物学活性。方法 :对化、放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 STF行免疫治疗。利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结果 :实验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有4 5 ... 目的 :观察特异性转移因子 (STF)在化、放疗宫颈癌患者的体内生物学活性。方法 :对化、放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 STF行免疫治疗。利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结果 :实验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有4 5 %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1)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实验组白细胞黏附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山羊来源的 STF对化、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有一定的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率的作用 ,并能显著提高白细胞黏附抑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特异性转移因子 淋巴细胞转化率 白细胞黏附抑制 STF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热休克蛋白27、70、DKK-1及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抑制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尚立群 王伟 +3 位作者 李学昌 刘军强 文峰 李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9期46-47,50,共3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热休克蛋白27(HSP27)、70(HSP70)、DKK-1及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抑制因子(RFIR)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热休克蛋白27(HSP27)、70(HSP70)、DKK-1及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抑制因子(RFIR)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62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术后1、5、10d的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ER、RFIR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FE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术后1、5、10d的HSP27、HSP70、DKK—1及RFIR水平持续下降,而RFER则持续上升,且术后TNM分期Ⅰ期患者因子水平优于Ⅱ、Ⅲ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血清HSP27、HSP70、DKK-1及RFER、RFIR的变化规律可反映手术效果,并且对于疾病的诊断也有较为明显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围术期 热休克蛋白27 热休克蛋白70 DKK-1 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 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 变化规律
下载PDF
白细胞黏附抑制实验在核糖核酸药物免疫活力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灿 邵泓 陈钢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11期1848-1850,共3页
目的:建立核糖核酸类药物免疫活力测定方法。方法:选用小鼠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对实验重要参数,如小鼠品系、药物作用浓度,黏附时间,缓冲液成分和细胞密度等进行探讨研究,初步建立了该类药物的免疫活力测定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核糖核酸... 目的:建立核糖核酸类药物免疫活力测定方法。方法:选用小鼠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对实验重要参数,如小鼠品系、药物作用浓度,黏附时间,缓冲液成分和细胞密度等进行探讨研究,初步建立了该类药物的免疫活力测定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核糖核酸Ⅰ、核糖核酸Ⅱ和核糖核酸Ⅲ各2批样品进行了免疫活力测定。结果:确定了适合该类产品免疫活力测定方法的实验参数:小鼠品系对实验结果无影响,药物作用浓度为10 mg·ml-1,黏附时间为2 h,缓冲液中必须含钙镁离子,细胞密度约为4×107个/ml。用该方法对该类产品进行免疫活力测定,3次重复实验,结果均合格,RSD均低于20%。结论: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可作为评价核糖核酸类药物免疫活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Ⅰ 核糖核酸Ⅱ 核糖核酸Ⅲ 小鼠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 免疫活力
下载PDF
RGD均叉肽合成及其对高转移肿瘤细胞的黏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丽艳 陈治宇 赵铁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RGD均叉肽α-精甘天冬氨酰-ε-精甘天冬氨酰赖氨酸甲酯。方法:采用固相法合成,观察目标化合物对PG细胞和LA795细胞的黏附抑制作用。结果:总收率42%,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质谱鉴定。当RGD均叉肽浓度达25μg·mL-1与肿瘤... 目的:设计并合成RGD均叉肽α-精甘天冬氨酰-ε-精甘天冬氨酰赖氨酸甲酯。方法:采用固相法合成,观察目标化合物对PG细胞和LA795细胞的黏附抑制作用。结果:总收率42%,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质谱鉴定。当RGD均叉肽浓度达25μg·mL-1与肿瘤共同温育48 h开始表现黏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本实验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黏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均叉肽 α-精甘天冬氨酰-ε-精甘天冬氨酰赖氨酸甲酯 药物合成 黏附抑制作用
下载PDF
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测定银屑病特异性转移因子活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迎春 王冬青 王晓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测定银屑病特异性转移因子(psoriatic transfer factor,PTF)的免疫活性。方法利用四氮唑盐-白细胞黏附抑制实验,分别测定PTF在不同浓度PTF或银屑病角蛋白下的黏附抑制指数及免疫特异性。结果PTF表现明显的白细胞黏附抑制作用,此作用... 目的测定银屑病特异性转移因子(psoriatic transfer factor,PTF)的免疫活性。方法利用四氮唑盐-白细胞黏附抑制实验,分别测定PTF在不同浓度PTF或银屑病角蛋白下的黏附抑制指数及免疫特异性。结果PTF表现明显的白细胞黏附抑制作用,此作用与PTF,角蛋白浓度呈正相关,且具有抗原特异性。结论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是体外评价PTF的免疫活性简单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特异性转移因子 四氮唑盐-白细胞黏附抑制
下载PDF
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作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的生物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桑晶 朱社敏 +2 位作者 康桦 张劲松 匡荣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1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研究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新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方法:选用小鼠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通过对药物处理的不同浓度,粘附的不同时间,以及白细胞的不同浓度比较分析,检测3批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的体外生物活性。结果:经过比较,确定用2 mg·... 目的:研究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新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方法:选用小鼠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通过对药物处理的不同浓度,粘附的不同时间,以及白细胞的不同浓度比较分析,检测3批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的体外生物活性。结果:经过比较,确定用2 mg·m L-1的药物处理浓度,黏附2 h,小鼠白细胞4×107个/m L用量,得到较好的结果。脾氨肽口服冻干粉与对照组相比,使未黏附白细胞显著增多(P<0.05),3批样品黏附抑制率均在20%以上。结论: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可作为一种检测脾氨肽口服冻干粉体外生物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 生物活性 黏附抑制试验
下载PDF
血清TNF-β、sICAM-1、免疫黏附抑制因子与急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彬 李名燚 +1 位作者 谢雯 徐梅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394-3397,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与急性脑卒中(AS)合并肺部感染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AS患者138例,根据入院48 h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0例作为感...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与急性脑卒中(AS)合并肺部感染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AS患者138例,根据入院48 h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0例作为感染组、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8例作为未感染组。检测对比两组血清TNF-β、sICAM-1、FEIR水平,分析各指标与AS合并肺部感染的关系。感染组根据随访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20例)、预后不良组(30例)。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清TNF-β、sICAM-1、FEIR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与MRS评分相关性,并采用卡普兰-迈耶(K-M)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感染组血清TNF-β、sICAM-1、FEIR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NF-β、sICAM-1、FEIR与AS合并肺部感染显著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NF-β、sICAM-1、FEIR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β(r=-0.663)、sICAM-1(r=-0.481)、FEIR(r=-0.623)与MRS评分呈负相关(P<0.05);K-M曲线分析,随访3个月,血清TNF-β、sICAM-1、FEIR高表达者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血清TNF-β、sICAM-1、FEIR异常升高与AS合并肺部感染发生及预后情况密切相关,且有助于预测生存状况,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肺部感染 肿瘤坏死因子-Β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 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
下载PDF
具有潜在抑制肠道致病菌的乳酸菌的筛选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英春 张兰威 +4 位作者 韩雪 易华西 杜明 妥彦峰 李靖妍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2,共4页
以西北地区发酵食品分离出的106株乳酸杆菌为材料,通过其代谢产物对肠道致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菌体HT-29细胞的粘附作用和抑制宋内志贺氏菌(S.sonnei)对HT-29细胞的黏附作用筛选出了具有抑制肠道致病菌作用的三株乳酸杆菌,为进一步的... 以西北地区发酵食品分离出的106株乳酸杆菌为材料,通过其代谢产物对肠道致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菌体HT-29细胞的粘附作用和抑制宋内志贺氏菌(S.sonnei)对HT-29细胞的黏附作用筛选出了具有抑制肠道致病菌作用的三株乳酸杆菌,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致病菌 抑制致病菌生长 抑制黏附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对IPEC-J2细胞的黏附和黏附拮抗效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俞涵丽 方华 +1 位作者 蔡旋 徐建雄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01-1607,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在体外模拟条件下对IPEC-J2细胞的黏附和黏附拮抗效应。用嗜酸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处理IPEC-J2细胞,染色后观察细菌对细胞的黏附性。另外,采用嗜酸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通过竞争...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在体外模拟条件下对IPEC-J2细胞的黏附和黏附拮抗效应。用嗜酸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处理IPEC-J2细胞,染色后观察细菌对细胞的黏附性。另外,采用嗜酸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通过竞争抑制、排阻抑制和替换抑制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抑制大肠杆菌在IPEC-J2细胞上的黏附,利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检测嗜酸乳杆菌对大肠杆菌黏附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都能很好地黏附到IPEC-J2细胞上,每个细胞上黏附的热灭活菌数[(40±2)CFU]高于黏附的活菌数[(20±2)CFU]。2种状态的嗜酸乳杆菌都能很好地抑制大肠杆菌在IPEC-J2细胞上的黏附。在竞争抑制和替换抑制试验中,活菌体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热灭活菌体(P<0.05)。然而,在排阻抑制试验中,热灭活菌体的抑制率显著高于活菌体(P<0.05)。由此可知,嗜酸乳杆菌的活菌体和热灭活菌体都能很好地黏附到IPEC-J2细胞上,抑制大肠杆菌对细胞的黏附和入侵,热灭活菌体可能主要通过竞争黏附位点来抑制大肠杆菌的黏附,而活菌体可能不只这一机制,还会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抑菌物质,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活菌体 热灭活菌体 大肠杆菌 黏附 抑制黏附 抑菌能力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协同抑制痢疾杆菌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艺宙 方凯 +2 位作者 王慧 窦洁 周长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以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为研究对象,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其纯培养和共培养后的发酵液对福氏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共培养液对福氏痢疾杆菌具有良好的协同抑制作用,其共培养液抑菌作用较嗜酸乳杆菌和酪酸... 以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为研究对象,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其纯培养和共培养后的发酵液对福氏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共培养液对福氏痢疾杆菌具有良好的协同抑制作用,其共培养液抑菌作用较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纯培养,其抑菌作用分别增强了17.2%和22.4%。同时,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存在共生关系,共培养后生物量可达4.27 g/L(干重),较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纯培养生物量分别提高6.0%和30.6%,且共生可使产酸增多,从而达到协同抑菌效果。对福氏痢疾杆菌黏附人结肠腺癌Caco-2细胞的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能协同抑制福氏痢疾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Caco-2与混合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共孵育的组别,其福氏痢疾杆菌的相对黏附率分别降低了84.2%,81.2%和75.8%,相对应的Caco-2细胞的活力分别提高了22.9%,12.5%和11.5%。本研究首次发现两种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酪酸梭菌具有共生关系,并且在体外能够协同抑制肠道致病菌福氏痢疾杆菌的生长和黏附,对于由福氏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治疗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酪酸梭菌 协同抗菌活性 痢疾杆菌 复合益生菌 黏附抑制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肺部感染对Bax、FEIR、GSH-Px水平影响
14
作者 文欢 王棣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肺部感染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关联X蛋白(Bax)、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治疗的ACI合并肺部感染5...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肺部感染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关联X蛋白(Bax)、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治疗的ACI合并肺部感染53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治疗的ACI未合并肺部感染5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比较2组血清Bax、FEIR、GSH-Px水平。结果 研究组53例中真菌感染5例,占比9.4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革兰阳性菌感染24例,占比45.2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菌感染24例,占比45.28%,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次为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研究组血清Bax、FEIR水平高于对照组,而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ACI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为主,ACI伴肺部感染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较单独ACI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肺部感染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关联X蛋白 免疫黏附抑制因子 白色假丝酵母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
下载PDF
基于基因组学对副干酪乳杆菌BS 08黏附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郑州 侯保朝 +1 位作者 谢晓娜 郭炳豪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4,共5页
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作为乳制品中常见的重要益生菌,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糖水平等。黏附是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其发挥生物屏障功能的基础。L.paracasei作为益生菌吸... 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作为乳制品中常见的重要益生菌,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糖水平等。黏附是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其发挥生物屏障功能的基础。L.paracasei作为益生菌吸附于黏膜表面可以延长自身作用于宿主的时间。基于基因组学分析L.paracasei的黏附作用及其对病原菌黏附的抑制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益生菌的生物屏障机制,对乳酸菌的研究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课题以分离自西藏地区传统发酵奶制品的L.paracasei为研究对象,筛选出黏附作用最显著的L.paracasei BS 08,分析其黏附作用相关基因,通过去除菌体表面的黏附素,观察对Caco-2细胞的黏附差异性,并探究目标菌株对病原菌黏附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黏附基因 黏附 病原菌黏附抑制
下载PDF
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体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菊 王玲 刘兴容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7期462-467,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国际标准株UA159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倍比稀释法结合酶标仪测OD600值测定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利用酶标仪测定不同浓度的黄芩苷药液中...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国际标准株UA159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倍比稀释法结合酶标仪测OD600值测定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利用酶标仪测定不同浓度的黄芩苷药液中变异链球菌UA159的OD600值,绘制生长曲线;计算黏附率及黏附抑制率;用结晶紫定量法测定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细菌总量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最低抑菌浓度为12 mg/mL;随着黄芩苷药液浓度的增加,变异链球菌UA159生长速度缓慢,并且其黏附率下降,黏附抑制率增加(P<0.05)。结晶紫定量法结果显示,与菌液组相比,0、6、12 h时加入黄芩苷药液变异链球菌UA159生物膜形成量显著降低(P<0.001)。扫描电子显微镜下,0、6、12 h时加入黄芩苷后细菌总量均明显下降。结论黄芩苷能够抑制体外变异链球菌UA159的生长繁殖;同时其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黏附、生物膜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天然药物 变异链球菌UA159 龋病 最低抑菌浓度 生长曲线 黏附 黏附抑制 生物膜形成 体外研究
下载PDF
血清PCT FEIR与WBC水平和产后感染控制情况关联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蕊 王东霞 武艳琪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2-56,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免疫黏附抑制因子、白细胞水平与产后感染控制情况关联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69例产后感染患者根据感染控制情况分为感染控制组与未控制组,比较两组血清降钙素原、免疫黏附抑制因子、白细胞水平,Logistic回...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免疫黏附抑制因子、白细胞水平与产后感染控制情况关联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69例产后感染患者根据感染控制情况分为感染控制组与未控制组,比较两组血清降钙素原、免疫黏附抑制因子、白细胞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免疫黏附抑制因子、白细胞水平与产后感染控制情况关联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免疫黏附抑制因子、白细胞水平对感染控制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控制者血清降钙素原、免疫黏附抑制因子、白细胞水平低于感染未控制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降钙素原、免疫黏附抑制因子、白细胞水平与产后感染控制情况具有相关性(P<0.01)。ROC曲线显示,降钙素原+免疫黏附抑制因子+白细胞联合预测产后感染未控制的曲线下面积为0.870,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5.82%(P<0.01)。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免疫黏附抑制因子、白细胞水平的高表达与产后感染控制情况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三者表达可为临床预测感染控制情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免疫黏附抑制因子 白细胞 产后感染 感染控制
下载PDF
具有保护肠上皮细胞HT-29免受大肠杆菌和H_(2)O_(2)损伤潜力的植物乳杆菌的筛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长路 柳青 +2 位作者 李淑荣 张丽娟 妥彦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150,共8页
益生菌可在肠道定植从而发挥抗炎或抗氧化活性,有利于宿主肠道健康。本实验研究了从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得到的8株植物乳杆菌对大肠杆菌侵袭和过氧化氢刺激肠上皮细胞HT-29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8株植物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35具... 益生菌可在肠道定植从而发挥抗炎或抗氧化活性,有利于宿主肠道健康。本实验研究了从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得到的8株植物乳杆菌对大肠杆菌侵袭和过氧化氢刺激肠上皮细胞HT-29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8株植物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35具有最高的黏附能力。植物乳杆菌35可通过取代、竞争、排阻的方式抑制大肠杆菌对HT-29细胞的黏附,抑制率分别为42.60%、59.17%、60.19%。植物乳杆菌35及其多糖可抑制大肠杆菌刺激HT-29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8;同时保护HT-29细胞免受过氧化氢的损伤,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水平并降低丙二醛含量。结论:植物乳杆菌35及其粗胞外多糖具有抑制大肠杆菌O157诱导的炎症性肠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抑制黏附 大肠杆菌O157 人结肠癌细胞HT-29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载体提高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免疫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红菱 李媛媛 +2 位作者 李晓波 孙纳 徐顺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93-695,共3页
目的:通过制备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壳聚糖纳米载体,提高其免疫活性。方法:复凝聚方法制备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观察测定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核糖核... 目的:通过制备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壳聚糖纳米载体,提高其免疫活性。方法:复凝聚方法制备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观察测定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核糖核酸酶(RNase)保护试验观察壳聚糖对包裹的iRNA的保护作用;白细胞黏附抑制(LAI)试验测定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免疫活性。结果:壳聚糖与iRNA形成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粒,iRNA未被RNase的降解,白细胞黏附抑制率增高。结论:壳聚糖纳米载体提高了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免疫核糖核酸 纳米粒 白细胞黏附抑制
下载PDF
立他司特:黏附因子抑制剂类干眼症新药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飞 王艳梅 +3 位作者 张谦 巩颖 顾媛媛 华国栋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880-884,共5页
立他司特(Lifitegrast)是一种新的细胞间黏附因子的抑制剂,可以通过阻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整合素蛋白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之间的结合起效。2016年7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了5%立他司特滴眼剂(商品名XiidraTM)的申请。... 立他司特(Lifitegrast)是一种新的细胞间黏附因子的抑制剂,可以通过阻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整合素蛋白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之间的结合起效。2016年7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了5%立他司特滴眼剂(商品名XiidraTM)的申请。该药的临床试验主要包括针对干眼症患者的1个为期12周的II期临床试验和3个为期12周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该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立他司特是FDA批准的第一个可以改善和治疗干眼症症状的新药,其他类似药物只有环孢素,在不久的将来其临床应用会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他司特 滴眼剂 黏附因子抑制 干眼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