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初江西诗歌的崇唐抑宋倾向简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海燕
《江西社会科学》
2000年第2期80-84,共5页
:明初江右派是明初诗坛五大地域性文人集团之一 ,本文拟对以刘崧为代表的江右派诗人的诗歌理论和创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
关键词
明初
江右派
崇唐
抑宋
倾向
刘崧
复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宗唐抑宋之风下的宋诗潜流
2
作者
李如冰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46-147,共2页
宗唐抑宋是明代诗学的主流。但也有少数有识之士不为潮流所动,给予宋诗以肯定的评价。关于宋诗的这些正面评价对后人更加客观地评价宋诗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明代
宗唐
抑宋
宋
诗潜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崇唐抑宋在明诗坛的困惑与蜕变
3
作者
陈颖聪
《武陵学刊》
2020年第3期110-116,共7页
明代复古诗派力主"崇唐抑宋",认为诗歌发展到唐已尽善尽美,并立唐诗为不可移易的典范。宋人不守典范,于是诗歌的承传至唐而中断,振兴唐诗的大任落到明人肩上。然而明代诗坛发展的事实,却是唐诗虽然深入人心,而诗人却无法墨守...
明代复古诗派力主"崇唐抑宋",认为诗歌发展到唐已尽善尽美,并立唐诗为不可移易的典范。宋人不守典范,于是诗歌的承传至唐而中断,振兴唐诗的大任落到明人肩上。然而明代诗坛发展的事实,却是唐诗虽然深入人心,而诗人却无法墨守唐人的创作;往往不是与宋人一样背离唐诗的风格,便是滞留于描摹,求似于唐的泥泞中;甚至不自觉地肯定宋诗,向宋人学习。"崇唐抑宋"的主张亦就在这样的困惑中,不断发生蜕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唐
抑宋
刻板摹拟
复古诗论
典范
振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明代宋诗刻本看“崇唐抑宋”
4
作者
陈颖聪
《中国韵文学刊》
2022年第3期37-43,共7页
在明代崇唐抑宋的主流意识下,宋诗及宋诗的刻本却是传世不绝,其板刻最盛者恰恰就是出现在崇唐抑宋风气最盛的嘉靖至万历年间,所选则主要是黄庭坚、严羽、苏轼、朱熹、陆游、文天祥的集子居多。这不但反映了明人对宋人学唐而又变化唐的肯...
在明代崇唐抑宋的主流意识下,宋诗及宋诗的刻本却是传世不绝,其板刻最盛者恰恰就是出现在崇唐抑宋风气最盛的嘉靖至万历年间,所选则主要是黄庭坚、严羽、苏轼、朱熹、陆游、文天祥的集子居多。这不但反映了明人对宋人学唐而又变化唐的肯定,而且在明初及明中晚期,明人喜爱文天祥的诗歌,更是反映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宋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得到了明人的继承和肯定,成为明人对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唐
抑宋
唐诗
宋
诗
板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明初诗坛的崇唐抑宋倾向
被引量:
4
5
作者
刘海燕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6-77,共12页
本文主要分析在明初复古思潮的背景下,吴中、浙江、闽中三个地域性文人集团的诗歌理论与创作,进而论述明初诗坛的崇唐抑宋倾向及其对明中叶复古诗歌理论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
诗坛
诗歌理论
倾向
复古思潮
明初
文人
创作
原文传递
张戒之宋诗观发微
6
作者
张颖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2-76,共5页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艺苑里,唐宋诗歌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诗学审美范型。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一书中,旗帜鲜明地对宋诗进行了深刻地批判,表现出扬唐抑宋的诗学倾向。早在张戒之前,魏泰、叶梦得等人已对宋代诗风有所反思,但张戒却是其中...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艺苑里,唐宋诗歌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诗学审美范型。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一书中,旗帜鲜明地对宋诗进行了深刻地批判,表现出扬唐抑宋的诗学倾向。早在张戒之前,魏泰、叶梦得等人已对宋代诗风有所反思,但张戒却是其中最为激烈、尖锐的声讨者,并且将批判矛头直指宋诗的标杆人物苏黄,显示了一名诗歌理论批评家的过人眼力与胆识,为宋诗的及时纠偏起到了积极的匡正作用,在诗坛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唐
抑宋
先声
苏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沈德潜的宗唐诗学观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丽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56,共6页
在唐宋诗学论争中,清格调派领袖沈德潜承七子、云间之余绪,扬唐抑宋。沈氏宗唐黜宋诗学观念的形成有多种因由,主要为矫正其时诗坛宗宋风气之弊。沈德潜在选辑诗歌基础上对唐、宋诗作出的具体评价体现了理性、客观的精神,因而具有一定的...
在唐宋诗学论争中,清格调派领袖沈德潜承七子、云间之余绪,扬唐抑宋。沈氏宗唐黜宋诗学观念的形成有多种因由,主要为矫正其时诗坛宗宋风气之弊。沈德潜在选辑诗歌基础上对唐、宋诗作出的具体评价体现了理性、客观的精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诗坛逐步融合唐宋意欲跳出唐宋诗争之怪圈、重寻新出路的大潮中,沈氏片面宗唐抑宋,无疑会成为诗坛逆流,阻碍诗歌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宗唐
抑宋
成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群体中的个体:王世贞的多重文学维度——以苏轼批评为视角
8
作者
董韦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王世贞是一个拥有多维文学面貌的人,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晚年自悔”,其本质是他身上的群体意志和个体意识不完全重合。从表现上来看,他从未抛弃复古的根本立场,同时却又有中晚明时期文学发展大势由复古转向革新的影子。这种特性在其对苏...
王世贞是一个拥有多维文学面貌的人,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晚年自悔”,其本质是他身上的群体意志和个体意识不完全重合。从表现上来看,他从未抛弃复古的根本立场,同时却又有中晚明时期文学发展大势由复古转向革新的影子。这种特性在其对苏轼的接受态度上得到了完整的投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文盟领袖角色与纯粹个人感受之间,王世贞给外界传达出的对苏轼的态度有所不同。另外,王世贞并非保守的复古者,他在复古立场之上一直寻求与性灵革新的平衡,这在他对苏轼文学创作思想的承继上也多有体现。表面来看,王世贞的崇苏与复古派的抑宋似有矛盾,但抑宋的本质实际是反道统性理文学,这与苏轼的文学性格反而是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苏轼批评
崇苏
抑宋
反道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香菱学诗”看曹雪芹的诗学观
9
作者
郭丽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6期56-58,共3页
“香菱学诗”可以说是《红楼梦》中十分精彩的一个章节,不但塑造了虚心学诗的香菱形象,也借黛玉和香菱之口集中表达了曹雪芹灵活运用作诗规范,崇唐抑宋,重炼字、化用诗句、立意“不以词害意”和“独抒性灵”等诗学观。
关键词
香菱学诗
曹雪芹诗学观
崇唐
抑宋
不以辞害意
性灵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博学鸿儒科”与康熙诗坛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舜臣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47,共11页
康熙十八年(1682)举行的"博学鸿儒科",堪称清初诗坛格局转变的关捩。很多遗民诗人纷然应征与出仕,使遗民阵营发生了严重的分化,从而引发了诗坛创作主体的消长、诗坛重心的迁移以及诗坛盟主的代兴。五十鸿儒,在其后的翰苑唱和...
康熙十八年(1682)举行的"博学鸿儒科",堪称清初诗坛格局转变的关捩。很多遗民诗人纷然应征与出仕,使遗民阵营发生了严重的分化,从而引发了诗坛创作主体的消长、诗坛重心的迁移以及诗坛盟主的代兴。五十鸿儒,在其后的翰苑唱和中,极力地应和了统治者在诗学上潜在的诉求,倡导"宗唐抑宋"的诗学倾向,歌赞黼黻康熙盛世之音。但是,由于身份意识和客观境遇所制,在鸿儒的诗歌中并没有现出真正的"盛世气象"。尽管如此,鸿儒的诗学取向和创作得失,对当时同在翰苑的王士禛的"神韵"诗学——即康熙朝的"盛世元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学鸿儒科
康熙诗坛
宗唐
抑宋
盛世元音
原文传递
王船山与明代格调派之诗学渊源
11
作者
朱新亮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7-162,共6页
学界一般认为王船山对明代格调派的复古模拟持批评态度并将其视为格调派诗学的对立面。细察可知,他们并非扞格冲突、形同冰炭的对立存在,贯穿明代三百年的格调派诗学对王船山实有不容忽略的深远影响。船山接受了格调派以体格、声调论诗...
学界一般认为王船山对明代格调派的复古模拟持批评态度并将其视为格调派诗学的对立面。细察可知,他们并非扞格冲突、形同冰炭的对立存在,贯穿明代三百年的格调派诗学对王船山实有不容忽略的深远影响。船山接受了格调派以体格、声调论诗的诗学传统,于唐诗观也基本与格调派崇唐抑宋的典范选择保持一致。船山诗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应打破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模式,以更宽阔的眼光、更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其诗学的多维内涵、丰富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格调派
体格声调
崇唐
抑宋
原文传递
题名
明初江西诗歌的崇唐抑宋倾向简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海燕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2000年第2期80-84,共5页
文摘
:明初江右派是明初诗坛五大地域性文人集团之一 ,本文拟对以刘崧为代表的江右派诗人的诗歌理论和创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
关键词
明初
江右派
崇唐
抑宋
倾向
刘崧
复古
分类号
I209.56 [文学—中国文学]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宗唐抑宋之风下的宋诗潜流
2
作者
李如冰
机构
聊城大学文学院
出处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46-147,共2页
文摘
宗唐抑宋是明代诗学的主流。但也有少数有识之士不为潮流所动,给予宋诗以肯定的评价。关于宋诗的这些正面评价对后人更加客观地评价宋诗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明代
宗唐
抑宋
宋
诗潜流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崇唐抑宋在明诗坛的困惑与蜕变
3
作者
陈颖聪
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
出处
《武陵学刊》
2020年第3期110-116,共7页
文摘
明代复古诗派力主"崇唐抑宋",认为诗歌发展到唐已尽善尽美,并立唐诗为不可移易的典范。宋人不守典范,于是诗歌的承传至唐而中断,振兴唐诗的大任落到明人肩上。然而明代诗坛发展的事实,却是唐诗虽然深入人心,而诗人却无法墨守唐人的创作;往往不是与宋人一样背离唐诗的风格,便是滞留于描摹,求似于唐的泥泞中;甚至不自觉地肯定宋诗,向宋人学习。"崇唐抑宋"的主张亦就在这样的困惑中,不断发生蜕变。
关键词
崇唐
抑宋
刻板摹拟
复古诗论
典范
振兴
Keywords
advocating Tang and suppressing Song
stereotyped imitation
the poetic theory of Neo-classical School
model
revitaliza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明代宋诗刻本看“崇唐抑宋”
4
作者
陈颖聪
机构
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22年第3期37-43,共7页
文摘
在明代崇唐抑宋的主流意识下,宋诗及宋诗的刻本却是传世不绝,其板刻最盛者恰恰就是出现在崇唐抑宋风气最盛的嘉靖至万历年间,所选则主要是黄庭坚、严羽、苏轼、朱熹、陆游、文天祥的集子居多。这不但反映了明人对宋人学唐而又变化唐的肯定,而且在明初及明中晚期,明人喜爱文天祥的诗歌,更是反映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宋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得到了明人的继承和肯定,成为明人对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
崇唐
抑宋
唐诗
宋
诗
板刻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明初诗坛的崇唐抑宋倾向
被引量:
4
5
作者
刘海燕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6-77,共12页
文摘
本文主要分析在明初复古思潮的背景下,吴中、浙江、闽中三个地域性文人集团的诗歌理论与创作,进而论述明初诗坛的崇唐抑宋倾向及其对明中叶复古诗歌理论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
诗坛
诗歌理论
倾向
复古思潮
明初
文人
创作
Keywords
the poetic circle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pro - Tang and de - Song inclination (崇唐
抑宋
), 'returning to the ancient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张戒之宋诗观发微
6
作者
张颖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出处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2-76,共5页
文摘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艺苑里,唐宋诗歌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诗学审美范型。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一书中,旗帜鲜明地对宋诗进行了深刻地批判,表现出扬唐抑宋的诗学倾向。早在张戒之前,魏泰、叶梦得等人已对宋代诗风有所反思,但张戒却是其中最为激烈、尖锐的声讨者,并且将批判矛头直指宋诗的标杆人物苏黄,显示了一名诗歌理论批评家的过人眼力与胆识,为宋诗的及时纠偏起到了积极的匡正作用,在诗坛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扬唐
抑宋
先声
苏黄
Keywords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 in Tang Dynasty and criticism of the poems in Song Dynasty
harbinger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沈德潜的宗唐诗学观
被引量:
1
7
作者
张丽华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5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5BZW027)资助。
文摘
在唐宋诗学论争中,清格调派领袖沈德潜承七子、云间之余绪,扬唐抑宋。沈氏宗唐黜宋诗学观念的形成有多种因由,主要为矫正其时诗坛宗宋风气之弊。沈德潜在选辑诗歌基础上对唐、宋诗作出的具体评价体现了理性、客观的精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在诗坛逐步融合唐宋意欲跳出唐宋诗争之怪圈、重寻新出路的大潮中,沈氏片面宗唐抑宋,无疑会成为诗坛逆流,阻碍诗歌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沈德潜
宗唐
抑宋
成因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群体中的个体:王世贞的多重文学维度——以苏轼批评为视角
8
作者
董韦彤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汉传佛教文学思想史”(18ZDA23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王世贞是一个拥有多维文学面貌的人,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晚年自悔”,其本质是他身上的群体意志和个体意识不完全重合。从表现上来看,他从未抛弃复古的根本立场,同时却又有中晚明时期文学发展大势由复古转向革新的影子。这种特性在其对苏轼的接受态度上得到了完整的投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文盟领袖角色与纯粹个人感受之间,王世贞给外界传达出的对苏轼的态度有所不同。另外,王世贞并非保守的复古者,他在复古立场之上一直寻求与性灵革新的平衡,这在他对苏轼文学创作思想的承继上也多有体现。表面来看,王世贞的崇苏与复古派的抑宋似有矛盾,但抑宋的本质实际是反道统性理文学,这与苏轼的文学性格反而是统一的。
关键词
王世贞
苏轼批评
崇苏
抑宋
反道统
分类号
I206.248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香菱学诗”看曹雪芹的诗学观
9
作者
郭丽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6期56-58,共3页
文摘
“香菱学诗”可以说是《红楼梦》中十分精彩的一个章节,不但塑造了虚心学诗的香菱形象,也借黛玉和香菱之口集中表达了曹雪芹灵活运用作诗规范,崇唐抑宋,重炼字、化用诗句、立意“不以词害意”和“独抒性灵”等诗学观。
关键词
香菱学诗
曹雪芹诗学观
崇唐
抑宋
不以辞害意
性灵说
Keywords
Xiang-ling poetry
Cao Xue-qin's poetics
like Tang poetry and hate Song poetry
don't hurt the meaning with words
alone to express their temperament
分类号
I222.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博学鸿儒科”与康熙诗坛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舜臣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47,共11页
文摘
康熙十八年(1682)举行的"博学鸿儒科",堪称清初诗坛格局转变的关捩。很多遗民诗人纷然应征与出仕,使遗民阵营发生了严重的分化,从而引发了诗坛创作主体的消长、诗坛重心的迁移以及诗坛盟主的代兴。五十鸿儒,在其后的翰苑唱和中,极力地应和了统治者在诗学上潜在的诉求,倡导"宗唐抑宋"的诗学倾向,歌赞黼黻康熙盛世之音。但是,由于身份意识和客观境遇所制,在鸿儒的诗歌中并没有现出真正的"盛世气象"。尽管如此,鸿儒的诗学取向和创作得失,对当时同在翰苑的王士禛的"神韵"诗学——即康熙朝的"盛世元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博学鸿儒科
康熙诗坛
宗唐
抑宋
盛世元音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王船山与明代格调派之诗学渊源
11
作者
朱新亮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7-162,共6页
文摘
学界一般认为王船山对明代格调派的复古模拟持批评态度并将其视为格调派诗学的对立面。细察可知,他们并非扞格冲突、形同冰炭的对立存在,贯穿明代三百年的格调派诗学对王船山实有不容忽略的深远影响。船山接受了格调派以体格、声调论诗的诗学传统,于唐诗观也基本与格调派崇唐抑宋的典范选择保持一致。船山诗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应打破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模式,以更宽阔的眼光、更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其诗学的多维内涵、丰富层面。
关键词
王船山
格调派
体格声调
崇唐
抑宋
Keywords
Wang Chuanshan
Gediao sect
form and tone
advocating poems in the Tang Dynasty butbelittling the Song poetry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初江西诗歌的崇唐抑宋倾向简论
刘海燕
《江西社会科学》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明代宗唐抑宋之风下的宋诗潜流
李如冰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崇唐抑宋在明诗坛的困惑与蜕变
陈颖聪
《武陵学刊》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明代宋诗刻本看“崇唐抑宋”
陈颖聪
《中国韵文学刊》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明初诗坛的崇唐抑宋倾向
刘海燕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4
原文传递
6
张戒之宋诗观发微
张颖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沈德潜的宗唐诗学观
张丽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群体中的个体:王世贞的多重文学维度——以苏轼批评为视角
董韦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从“香菱学诗”看曹雪芹的诗学观
郭丽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博学鸿儒科”与康熙诗坛
李舜臣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原文传递
11
王船山与明代格调派之诗学渊源
朱新亮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