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PK通路探讨三虫通络散结方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
1
作者 李阳 张洽淳 +4 位作者 陈蕾 莫潘艳 黄国栋 王济国 曾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2164-2171,共8页
目的研究三虫通络散结方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C57BL/6小鼠48只,随机挑选6只作为空白组;42只C57BL/6小鼠构建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 目的研究三虫通络散结方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C57BL/6小鼠48只,随机挑选6只作为空白组;42只C57BL/6小鼠构建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顺铂注射液2 mg/kg)、散剂低剂量组(三虫通络散结方散剂0.45 g/kg)、散剂高剂量组(三虫通络散结方散剂1.8 g/kg)、散剂低剂量+顺铂组(三虫通络散结方散剂0.45 g/kg+顺铂注射液2 mg/kg)、汤剂低剂量组(三虫通络散结方汤剂3.9 g/kg)、汤剂高剂量组(三虫通络散结方汤剂15.6 g/kg),每组6只,给药14 d后取材。计算抑瘤率和去瘤体质量;HE染色观察皮下移植瘤体、肺组织、肝组织的病理变化;qPCR检测皮下移植瘤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p3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皮下移植瘤Erk、HIF-1α、p38、VEGFA、JNK、M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散剂低剂量+顺铂组、散剂高剂量组瘤体质量降低(P<0.05)。与散剂低剂量组相比,散剂高剂量组瘤体质量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各中药单药组及模型组去瘤体质量升高(P<0.05)。(2)各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散剂低剂量+顺铂组见较多肿瘤细胞坏死;各中药组细胞均少见核分裂,肿瘤转移灶较模型组少。各组小鼠肝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散剂低剂量+顺铂组、阳性对照组未见明显肿瘤病灶形成;散剂高剂量组、汤剂高剂量组的肿瘤转移灶体积相对较小。(3)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荷瘤组皮下移植瘤组织中Erk、p38 mRNA表达下降(P<0.05),散剂低剂量+顺铂组、散剂低剂量组、汤剂低剂量组、汤剂高剂量组JNK mRNA表达下降(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散剂低剂量+顺铂组及各中药组皮下移植瘤组织中JNK mRNA表达下降(P<0.05)。(4)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散剂低剂量组、汤剂高剂量组Er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散剂低剂量+顺铂组、散剂低剂量组、散剂高剂量组、汤剂高剂量组p38、HIF-1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其余各荷瘤组JNK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三虫通络散结方对Lewis肺癌小鼠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以散剂高剂量组抑瘤效果较优,其机制可能是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肺癌细胞 三虫通络散结方 肺癌 MAPK信号通路 抑瘤作用
下载PDF
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对肺癌大鼠血小板凝聚、EGFR-STAT3信号通路及抑瘤作用研究
2
作者 杨菊菊 詹莉琼 +1 位作者 崔伟建 任中海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69-374,共6页
目的探究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对肺癌大鼠血小板凝聚、EGFR-STAT3信号通路及抑瘤作用。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分为健康组、模型组、盐酸安罗替尼组、多西他赛组、联合组,平均10只/组,除健康组外其余均建立肺癌模型,建... 目的探究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对肺癌大鼠血小板凝聚、EGFR-STAT3信号通路及抑瘤作用。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分为健康组、模型组、盐酸安罗替尼组、多西他赛组、联合组,平均10只/组,除健康组外其余均建立肺癌模型,建模后健康组与模型组大鼠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多西他赛组在大鼠静脉注射多西他赛0.3mg/kg。盐酸安罗替尼组采用盐酸安罗替尼1.2 mg·kg^(-1)·d^(-1)灌胃干预,联合组予以静脉注射0.3mg·kg^(-1)·d^(-1)多西他赛注射液同时盐酸安罗替尼1.2 mg·kg^(-1)·d^(-1)灌胃,干预30d。采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对血小板凝聚率进行检测,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变化,对比肿瘤体积变化,免疫印迹及PCR分别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及mRNA。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肿瘤体积、肺组织中EGFR、STAT3蛋白及mRNA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安罗替尼组和多西他赛组血小板聚集率、肿瘤体积、肺组织中EGFR、STAT3蛋白及mRNA均显著降低(P<0.05);与盐酸安罗替尼组和多西他赛组比较,联合组血小板聚集率、肿瘤体积、肺组织中EGFR、STAT3蛋白及mRNA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盐酸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在肺癌的治疗中对改善血小板凝聚、调节EGFR-STAT3信号通路以及抑制肿瘤生长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积极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盐酸安罗替尼 多西他赛 血小板凝聚 EGFR-STAT3 抑瘤作用
下载PDF
淫羊藿苷体内抑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翠玲 张玲 +4 位作者 顾洪涛 王军 毛海婷 杨尚军 温培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肝癌细胞H22荷瘤小鼠体内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肝癌细胞株H22右腋皮下接种C57BL/6小鼠,建立小鼠体内荷移植瘤模型。接种H22细胞后24h,用高、中、低不同剂量(9、4.5、2.25mg/ml)的ICA和环磷酰胺(cycl...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肝癌细胞H22荷瘤小鼠体内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肝癌细胞株H22右腋皮下接种C57BL/6小鼠,建立小鼠体内荷移植瘤模型。接种H22细胞后24h,用高、中、低不同剂量(9、4.5、2.25mg/ml)的ICA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30mg/kg)进行局部注射治疗,待荷瘤对照组肿瘤长至1g左右,各组小鼠称重,处死。留自凝血,取血清检测TNF-α;依次取脾脏及肿瘤组织称重;取1/2脾脏和肿瘤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剩余的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做病理切片和H-E染色以及TUNEL实验;脾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CD3、CD4、CD8、DX5等抗原分子的表达;肿瘤单细胞悬液用AnnexinV/PI双染检测肿瘤细胞的早期与晚期凋亡情况,同时取适量的瘤细胞用70%乙醇固定以FACS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分布情况。结果:Cy治疗组抑瘤率为67.16%,ICA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24.63%、32.84%、5.22%。AnnexinV/PI双染结果表明,Cy治疗组与ICA治疗组早期凋亡细胞率均高于荷瘤对照组[Cy组为(9.11±1.584)%,ICA组为(7.14±1.376)%,荷瘤对照组为(3.6±2.38)%]。TUNEL结果显示,ICA治疗组凋亡指数为(5.35±0.73)%,显著高于荷瘤对照组中的凋亡指数[(1.03±1.17)%](P<0.01)。正常小鼠血清中未检测到TNF-α的存在,而ICA治疗组及Cy治疗组中检测到微量TNF-α。病理检测表明,ICA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出现较多的灶状及小片状坏死,包膜处及肿瘤边缘可见瘤细胞坏死,包膜及肿瘤组织中可见少量的炎细胞(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浸润。结论:ICA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可能通过促进实体瘤细胞早期凋亡引起肿瘤组织坏死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抑瘤作用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双歧杆菌及其WPG对S_(180)荷瘤小鼠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宝元 马晓红 +3 位作者 刘震 鲁杰 赵小元 郭良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双歧杆菌及其细胞壁肽多糖 ( Cell Wall Preparation,whole peptidoglycon,WPG)对 S1 80 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在体内外对 IL- 6和 TNF- α生成的影响 ,探讨双歧杆菌及其 WPG的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经驯化而... 目的 通过观察双歧杆菌及其细胞壁肽多糖 ( Cell Wall Preparation,whole peptidoglycon,WPG)对 S1 80 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在体内外对 IL- 6和 TNF- α生成的影响 ,探讨双歧杆菌及其 WPG的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经驯化而具有一定耐氧能力的两歧双歧杆菌 C1 4 株及其 WPG腹腔免疫S1 80 荷瘤小鼠 ,应用放射免疫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的 IL- 6和 TNF- α的含量 ,同时在体外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 IL - 6和 TNF-α的影响。结果 双歧杆菌及其 WPG在体内外对 IL - 6和 TNF-α的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 S1 80 荷瘤小鼠均有明显抑瘤作用。结论 双歧杆菌及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WPG 细胞免疫 抑瘤作用 人体 肠道 正常菌群
下载PDF
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抑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鸣琦 张黎 +2 位作者 周宏超 黄增荣 路宏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0期55-58,共4页
 建立种植性肝癌(H22)实体瘤动物模型,并给荷瘤小鼠灌服含有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且剂量分别为2.7和16.2mg/(kg·d)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稀释液,分别于灌药前(0d)及灌药后4d和8d时测定其肿瘤抑制率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  建立种植性肝癌(H22)实体瘤动物模型,并给荷瘤小鼠灌服含有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且剂量分别为2.7和16.2mg/(kg·d)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稀释液,分别于灌药前(0d)及灌药后4d和8d时测定其肿瘤抑制率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结果表明,8d时 组(高剂量灌药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达到(33.99±1.56)%,显著高于 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的(27.95±4.03)%; (低剂量灌药组)、 2组肿瘤抑制率分别在4d时达到26.44%和33.91%,8d时达到46.98%和47.22%。说明该次级代谢产物能够使荷瘤动物巨噬细胞吞噬力增强,并能抑制种植性实体瘤(H22)的生长。表明该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丝核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抑瘤作用 小鼠 巨噬细胞 细胞活性 影响因素 饲料污染
下载PDF
地鳖纤溶活性蛋白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韩雅莉 郭桅 +1 位作者 李兴暖 谭竹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地鳖纤溶活性蛋白(fibrinolytic protein from 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EFP)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功效。方法采用水提取法对地鳖进行成分分离;皮下接种肿瘤细胞建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灌胃和皮下注射法观察EFP的抑瘤作用;EL... 目的探讨地鳖纤溶活性蛋白(fibrinolytic protein from 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EFP)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功效。方法采用水提取法对地鳖进行成分分离;皮下接种肿瘤细胞建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灌胃和皮下注射法观察EFP的抑瘤作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22抗体水平;记录各组体重变化、脾脏和胸腺等免疫器官的器官系数,检测肝脏丙二醛(MDA)水平、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脏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力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EFP具有明显的抑瘤活性。经EFP灌胃和皮下注射后的荷瘤小鼠,与对照组荷瘤小鼠相比其胸腺指数、脾指数明显增加;抗H22抗体水平以及MDA、SOD、GPT、GOT活性明显增加;肿瘤生长缓慢。结论EFP是地鳖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EFP在动物体内具有抗肿瘤作用,能通过增强荷瘤小鼠参与免疫抗体以及相关酶的活性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鳖虫 H22 ELISA 抑瘤作用 纤溶活性蛋白质 纯化
下载PDF
桑黄多糖对肉瘤S180细胞体内外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燕琳 刘海燕 +1 位作者 常金 党和勤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069-3072,共4页
目的:研究桑黄多糖对肉瘤S180细胞体内外的抑瘤作用。方法:选用对数生长期肉瘤S180细胞,加入0(空白对照)、2、4、8 mg/m L的桑黄多糖溶液,分别培养12、24、36、48 h,MTT法测定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率,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桑黄多糖对肉瘤S180细胞体内外的抑瘤作用。方法:选用对数生长期肉瘤S180细胞,加入0(空白对照)、2、4、8 mg/m L的桑黄多糖溶液,分别培养12、24、36、48 h,MTT法测定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率,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建立S180细胞荷瘤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桑黄多糖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每组10只,每天ig相应药物1次,连续12 d;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称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与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桑黄多糖能增高S18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促进其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且具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桑黄多糖各剂量组小鼠的抑瘤率明显升高(P<0.01),PTEN蛋白表达增强(P<0.05或P<0.01),C-myc蛋白表达减弱(P<0.05)。结论:桑黄多糖具有体内外抑瘤作用,并能上调抑癌基因PTEN和下调癌基因C-myc的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多糖 抑瘤作用 体内 体外 S180细胞 小鼠
下载PDF
肝靶向药米托蒽醌毫微球对小鼠肝癌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杨云霞 朱玲 +2 位作者 何晓 包定元 包旭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 研究对比米托蒽醌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 (DHAQ - PBCA- NS)和米托蒽醌 (DHAQ )对小鼠肝癌的抑瘤作用。方法 小鼠常位移植肝癌 H2 2 后 ,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 DHAQ- FBCA- NS和 DHAQ制剂 ,用抑瘤率比较二者的抑瘤作用 ;在观察... 目的 研究对比米托蒽醌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 (DHAQ - PBCA- NS)和米托蒽醌 (DHAQ )对小鼠肝癌的抑瘤作用。方法 小鼠常位移植肝癌 H2 2 后 ,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 DHAQ- FBCA- NS和 DHAQ制剂 ,用抑瘤率比较二者的抑瘤作用 ;在观察急性毒性的基础上比较二者的化疗指数 ;同时观察二者在不同时间给药时的抑瘤作用。结果  DHAQ和 DHAQ- PBCA- NS抑瘤作用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半数有效量 (ED50 )分别为 1.0 4 m g/ kg和 0 .34mg/ kg,半数致死量 (L D50 )分别为 3.6 70 mg/ kg和 4 .2 2 5 m g/ kg,由此得出化疗指数分别为 3.5 3和12 .4 3,其化疗指标 DHAQ- PBCA- NS是 DHAQ的 3.5 2倍 ,不同给药时间对抑瘤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 ,DHAQ和DHAQ- PBCA- NS在治疗时给药时间越早越好 ,与同一给药时间相比 ,DHAQ - PBCA- NS抑瘤率高于 DHAQ约2 0 %。结论  DHAQ - PBCA- NS对小鼠肝癌 H2 2 抑瘤作用优于 DHAQ,其肝靶向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靶向 米托蒽醌 肝癌 抑瘤作用
下载PDF
地鳖纤溶活性蛋白的溶栓、溶血与抑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黎子蔚 韩雅莉 +1 位作者 刘浩 丁鸿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9-863,共5页
目的:从地鳖虫中分离纯化得到纤溶活性蛋白(EFP),并研究其溶栓、溶血及对小鼠S180腹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硫酸铵分段盐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等方法从地鳖虫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对其进行了溶栓、溶血实验,采... 目的:从地鳖虫中分离纯化得到纤溶活性蛋白(EFP),并研究其溶栓、溶血及对小鼠S180腹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硫酸铵分段盐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等方法从地鳖虫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对其进行了溶栓、溶血实验,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法研究了EFP对小鼠S180腹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得到的EFP分子量为87.2 kDa,具有一定的溶栓和溶血作用,并且其溶栓和溶血作用都具有浓度依赖性,低浓度(≤0.12mg/mL)的EFP不具有溶血作用。且EFP对S180腹水瘤细胞生长及集落形成都有抑制作用。结论:地鳖纤溶活性蛋白具有较强溶栓活性和微弱的溶血性,且对小鼠S180腹水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鳖 纤溶活性 溶血栓 溶血 小鼠S180腹水 抑瘤作用
下载PDF
黄芩苷对人肝癌细胞HepG2.0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习浩 刘荣静 +3 位作者 麦飘予 朱锦宏 邓小燕 谢煜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93-1495,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0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黄芩苷配制成0.5、1.0、2.0、4.0、5.0、6.0、8.0、10.0 mg/mL的工作浓度处理HepG2.0e肝癌细胞,于37℃、5%CO2培养后分别在12、24、48、72 h于倒置显微...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0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黄芩苷配制成0.5、1.0、2.0、4.0、5.0、6.0、8.0、10.0 mg/mL的工作浓度处理HepG2.0e肝癌细胞,于37℃、5%CO2培养后分别在12、24、48、72 h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上述各种浓度黄芩苷在处理HepG2.0细胞株48 h后的生长抑制率,观察其对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经4.0 mg/mL(IC50)黄芩苷处理、48 h培养的HepG2.0细胞株,观察各细胞周期所占百分比,分析其对HepG2.0细胞周期的影响。并与阴性对照组(只加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的HepG2.0细胞)、阳性对照组(12μg/mL顺铂处理的HepG2.0细胞)、空白组(仅有10%小牛血清DMEM培养液)比较。结果 (1)1.0~10.0 mg/mL黄芩苷对人肝癌HepG2.0细胞增殖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10.0 mg/mL黄芩苷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生长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黄芩苷浓度为10.0 mg/mL时,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最高,为96.25%;黄芩苷作用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约为4.0 mg/mL。(2)4.0 mg/mL黄芩苷能使处于G0~G1、G2~M期的细胞减少,S期细胞显著增加。结论黄芩苷对人肝癌HepG2.0细胞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增殖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人肝癌细胞HEPG2 0 抑瘤作用
下载PDF
沙苑子黄酮对S_(180)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熠 韦翠萍 +1 位作者 刘春宇 顾振纶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21-1223,共3页
关键词 免疫功能 S180小鼠 沙苑子 抑瘤作用 黄酮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小鼠S180肉 扁茎黄芪 豆科植物 温补肝肾
下载PDF
复方菝葜体内外抑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学江 丰平 +1 位作者 文朝阳 丁相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14-614,共1页
复方菝葜体内外抑瘤作用研究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100083)王学江,丰平,文朝阳,丁相海我们曾经观察过复方菝葜对荷瘤小鼠(腹水型S180)可延长生存期,有较好的抑瘤作用,在免疫指标的调整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 复方菝葜体内外抑瘤作用研究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100083)王学江,丰平,文朝阳,丁相海我们曾经观察过复方菝葜对荷瘤小鼠(腹水型S180)可延长生存期,有较好的抑瘤作用,在免疫指标的调整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其抑瘤机理,我们作了实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菝葜 抑瘤作用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不同输注途径对CIK细胞体内分布和抑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慧 岳欣 +4 位作者 安秀梅 张澎 刘虹 任秀宝 郝希山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输注途径(皮下、腹腔、瘤周注射)对CIK细胞在活体内的分布规律和抑瘤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同位素32P-αdATP标记CIK细胞,而后经尾静脉途径和腹腔途径注射入裸鼠体内,用放射性定量检测方法分析CIK细胞在各器官的动态分布。裸... 目的研究不同输注途径(皮下、腹腔、瘤周注射)对CIK细胞在活体内的分布规律和抑瘤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同位素32P-αdATP标记CIK细胞,而后经尾静脉途径和腹腔途径注射入裸鼠体内,用放射性定量检测方法分析CIK细胞在各器官的动态分布。裸鼠皮下注射结肠癌细胞建立肿瘤活体模型,分别按瘤周、腹腔和尾静脉注射途径接受CIK细胞治疗,观察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变化。结果CIK细胞输入裸鼠体内后,迅速分布至肝、脾、肾、肺、胃、肠等器官,其中肝、脾、肾的分布浓度最高,CIK细胞在各脏器的分布规律与不同的输注途径存在一定的联系。裸鼠皮下接种结肠癌细胞系HCT-8后,瘤周和尾静脉注射CIK细胞可以明显抑制皮下移植肿瘤的生长,而腹腔注射CIK细胞对于皮下肿瘤的抑制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IK细胞体内分布的广泛性表明它可以用于身体各部位恶性肿瘤的治疗;针对不同解剖部位的肿瘤可以选择不同的CIK细胞输注途径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器官分布 抑瘤作用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法对西黄丸体外抑瘤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金沈锐 祝彼得 +1 位作者 秦旭华 瞿燕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35-1737,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西黄丸体外抑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制备方法,即西黄丸浸提液、煎液、含药血清,MTT法分别测定其对两种人恶性肿瘤细胞株(人原发性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的影响。结果西黄... 目的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西黄丸体外抑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制备方法,即西黄丸浸提液、煎液、含药血清,MTT法分别测定其对两种人恶性肿瘤细胞株(人原发性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的影响。结果西黄丸浸提液和煎液均表现出明显的抑瘤作用(P<0.05,P<0.01),且抑瘤效应以浸提液为佳(P<0.05);西黄丸含药血清未表现出抑瘤效应,且含药血清在较高浓度时,对细胞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P<0.01),与空白大鼠血清作用相似。结论不同的制备方法对西黄丸体外抑瘤作用有明显的影响,西黄丸浸提液和煎液均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且浸提液的抑瘤作用优于煎液,古人将西黄丸定位于丸剂,确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是否适合于体外抑瘤实验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制备方法 抑瘤作用 血清药理学 体外实验
下载PDF
樟芝抑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孟繁岳 车会莲 +1 位作者 杜杰 李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24-1225,共2页
关键词 樟芝 抑瘤作用 小鼠 动物实验 免疫功能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鸡冠花提高S180荷瘤鼠免疫功能及抑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姜秀梅 郭虹 +2 位作者 孙维琦 佟冬青 耿艳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研究鸡冠花对S180荷瘤鼠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鸡冠花水煎液高、低剂量组,鸡冠花搅碎液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用S180建立肿瘤模型,同时喂以鸡冠花制剂.结果鸡冠花液各实验组的荷瘤重均明显低于对照... 目的研究鸡冠花对S180荷瘤鼠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鸡冠花水煎液高、低剂量组,鸡冠花搅碎液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用S180建立肿瘤模型,同时喂以鸡冠花制剂.结果鸡冠花液各实验组的荷瘤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鸡冠花液各实验组胸腺和脾脏重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高浓度组增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冠花 免疫器官 S180荷痈鼠 免疫功能 抑瘤作用 药用价值 免疫缺陷病
下载PDF
酒制瑞香狼毒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晓莉 刘晋芝 +2 位作者 曹松云 王淼 张新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研究狼毒经白酒炮制后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是否增强,毒副作用是否减弱以及初步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将生药狼毒用白酒炮制后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和对荷瘤小鼠抑瘤率最高的生药狼毒组比较,检测各组的抑瘤率、体质量、脾指... 目的研究狼毒经白酒炮制后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是否增强,毒副作用是否减弱以及初步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将生药狼毒用白酒炮制后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和对荷瘤小鼠抑瘤率最高的生药狼毒组比较,检测各组的抑瘤率、体质量、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取各组肿瘤做免疫组化实验,检测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低、中剂量组酒制瑞香狼毒肿瘤质量明显低于狼毒生药和对照组,低、中剂量酒制瑞香狼毒抑瘤率分别为98.40%、87.16%,生药狼毒组抑瘤率为69.45%;各组酒制瑞香狼毒体质量,脾指数、胸腺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生药狼毒对照组相比较,各组酒制瑞香狼毒Bax灰度值升高,Bcl-2灰度值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生药狼毒比较,酒制瑞香狼毒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提高,同时对荷瘤小鼠的体质量增长、胸腺质量和脾脏质量无明显的降低作用;酒制瑞香狼毒的抑瘤作用机制可能使Bax的表达明显上调,Bcl-2的表达逐渐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酒制 小鼠 抑瘤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复方鲨鱼软骨素胶囊抑瘤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苏开仲 魏炜明 +1 位作者 魏文树 李丽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 :研究复方鲨鱼软骨素胶囊的抗癌效果。方法 :采用小鼠移植性肉瘤 180 (S180 )、艾氏腹水瘤(EAC)和腹水型肝癌 2 2 (H2 2 )实体瘤模型的抑瘤试验 ,复方鲨鱼软骨素于接种前 6天给予 ,在接种 S180 和 H2 2肝实体瘤的小鼠中连用 2 0天 ... 目的 :研究复方鲨鱼软骨素胶囊的抗癌效果。方法 :采用小鼠移植性肉瘤 180 (S180 )、艾氏腹水瘤(EAC)和腹水型肝癌 2 2 (H2 2 )实体瘤模型的抑瘤试验 ,复方鲨鱼软骨素于接种前 6天给予 ,在接种 S180 和 H2 2肝实体瘤的小鼠中连用 2 0天 ,在接种 EAC小鼠中则连用 5 0天。结果 :本品在 1~ 3g· kg-1· d-1剂量范围内对小鼠 S180 和 H2 2 的抑瘤率分别达 37.3%~ 5 4 .0 %和 4 0 .6%~ 5 8.5 % ,对接种 EAC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为2 3.2 %~ 5 0 .0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鲨鱼软骨素胶囊 环磷酰胺 抑瘤作用 抗癌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乙酰紫草素注射液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曾云 罗刚 +1 位作者 杨文吉 周黎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乙酰紫草素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S180肉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观察荷瘤动物的生长情况,测量各实验组小鼠肿瘤体积及瘤质量变化,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治疗结束后取各鼠肿瘤组织及... 目的:观察乙酰紫草素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S180肉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观察荷瘤动物的生长情况,测量各实验组小鼠肿瘤体积及瘤质量变化,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治疗结束后取各鼠肿瘤组织及重要器官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乙酰紫草素注射液的抑瘤率分别为25.28%、39.55%、56.00%。0.5、1、2mg/kg可使肿瘤细胞大量变性坏死,各实验组小鼠重要器官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乙酰紫草素注射液对S180荷瘤小鼠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紫草素 抑瘤作用 S180肉细胞
下载PDF
菝葜乙酸乙酯部位对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先闯 宋卫中 +7 位作者 宋晓勇 康文艺 侯彦涛 张永州 张晓坚 张凌云 卢红 刘瑜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4370-4372,共3页
目的:探讨菝葜乙酸乙酯部位对肝癌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0.02 g/kg,隔日ip给药1次)和菝葜乙酸乙酯部位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g(生药)/kg,每天ig给... 目的:探讨菝葜乙酸乙酯部位对肝癌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0.02 g/kg,隔日ip给药1次)和菝葜乙酸乙酯部位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g(生药)/kg,每天ig给药2次)。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复制移植性实体瘤模型。造模次日,各给药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ig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持续14 d。观察给药后小鼠体质量、瘤质量变化,测定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及瘤组织血管通透性,并检测瘤组织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小鼠的体质量、瘤质量显著减少,血清中VEGF、NOS水平显著升高,瘤组织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强(P<0.05或P<0.01);菝葜乙酸乙酯部位中、高剂量组小鼠瘤质量显著减少,血清中VEGF、NOS水平显著升高,瘤组织的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强、CD31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菝葜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小鼠瘤质量明显减少,瘤组织血管通透性增强(P<0.05或P<0.01)。结论:菝葜乙酸乙酯部位对H_(22)荷瘤小鼠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荷瘤小鼠血清中VEGF与NOS水平、使肿瘤血管正常化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菝葜 乙酸乙酯部位 抑瘤作用 H22荷小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