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肝扶脾法内外兼治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赵远红 贾英杰 +6 位作者 李正 李培训 顾宏韬 张征宇 柳欢庆 姜委明 于洁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方药配合穴位敷贴对恶性肿瘤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7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用中药组37例和中药加穴贴组40例,中药组用中药汤剂,中药加穴贴组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加用麝香虎骨膏敷贴双侧足三里、阳陵泉、肺俞...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方药配合穴位敷贴对恶性肿瘤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7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用中药组37例和中药加穴贴组40例,中药组用中药汤剂,中药加穴贴组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加用麝香虎骨膏敷贴双侧足三里、阳陵泉、肺俞,连续3个疗程后分析SDS、Hamd抑郁积分变化。[结果]中药加穴贴组在降低抑郁评分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肝扶脾法内外兼治可更好地改善肿瘤患者的抑郁状态,实现对肿瘤患者持续稳定的心理干预,取得疗效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抑肝扶脾法 郁状态 穴位敷贴
下载PDF
国医大师徐景藩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曹正龙 何镔 +5 位作者 潘军 张贵荣 程继明 戴书陈 沈洪 陆为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7期604-606,共3页
目的:观察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进一步推广徐景藩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发挥其特色优势。方法:临床收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分治疗组(徐景藩抑肝扶脾中药... 目的:观察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进一步推广徐景藩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发挥其特色优势。方法:临床收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分治疗组(徐景藩抑肝扶脾中药)和对照组(匹维溴胺)治疗,疗程4周,观察分析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积分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43%,与对照组有效率78.57%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徐景藩教授中药辨证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抑肝扶脾法 徐景藩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9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建波 《河南中医》 2010年第7期680-681,共2页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采用抑肝扶脾中药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0d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71.2%,两组疗效...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采用抑肝扶脾中药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30d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71.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 泄泻 抑肝扶脾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抑肝扶脾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盛成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16-217,共2页
关键词 腹泻 抑肝扶脾法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抑肝扶脾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30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浩 《河南中医》 2012年第3期326-327,共2页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抑肝扶脾法联合神经发育治疗法(Bobath)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发育治疗法(Bobath)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采...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抑肝扶脾法联合神经发育治疗法(Bobath)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发育治疗法(Bobath)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MAS)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肝扶脾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肝扶脾法 痉挛型脑性瘫痪 痉瘫康胶囊
下载PDF
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6
作者 刘静 杨立新 《吉林中医药》 2000年第4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抑肝扶脾法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疗 疗效
下载PDF
抑肝扶脾法治疗非感染性腹泻56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兴华 陈兴泉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9-50,共2页
目的 :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96例病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6例用中药治疗 ,对照组 4 0例口服思密达治疗 ,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 4 1例 (73 2 % ) ,对照组痊愈 2 0例 (5 0 % ) (P <0... 目的 :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96例病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6例用中药治疗 ,对照组 4 0例口服思密达治疗 ,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 4 1例 (73 2 % ) ,对照组痊愈 2 0例 (5 0 % ) (P <0 0 1)。结论 :抑肝扶脾中药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肝扶脾法 非感染性腹泻 中医治疗 消化功能
下载PDF
抑肝扶脾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亚龙 钟晖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抑肝扶脾汤加减,疗程6周。结果: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1.11%和...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抑肝扶脾汤加减,疗程6周。结果: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1.11%和93.33%;对照组分别为83.33%和85.71%,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肝扶脾法对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抑肝扶脾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慧 陈培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510-511,共2页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中医药疗 抑肝扶脾法
下载PDF
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2例
10
作者 张光栓 《国医论坛》 2003年第5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抑肝扶脾法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疗 治疗应用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8例
11
作者 方菊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6期232-233,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日益增加,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加,目前西医尚缺乏特异性治疗,中医药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上有着明显的优势,疗效肯定,相对西医治疗有花费少、基本无不良反应、复发率较低...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日益增加,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加,目前西医尚缺乏特异性治疗,中医药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上有着明显的优势,疗效肯定,相对西医治疗有花费少、基本无不良反应、复发率较低的优势点.2009年6月~2011年11月采用抑肝扶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特异性治疗 抑肝扶脾法 疗效满意 2009年 生活节奏 学习压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12
作者 师晓敏 孙晨希 +2 位作者 张正兰 乔静 张争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在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治疗中按照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对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控制的作用。方法按照比较治疗观察的形式开展探究,纳入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0月,按照双盲法分组的... 目的观察在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治疗中按照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对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控制的作用。方法按照比较治疗观察的形式开展探究,纳入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0月,按照双盲法分组的方式,取组内40例患儿开展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40例患儿则开展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治疗,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儿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患儿整体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耶鲁评分,在治疗前两组患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2、3、4周,观察组耶鲁评分均低于优势(P<0.05)。结论在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并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达到帮助患儿进行恢复的目的,能够促使患儿抽动障碍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儿童抽动障碍 中医证候积分 不良反应 耶鲁评分 康复 发生率
下载PDF
抑肝扶脾法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红梅 唐旭东 +4 位作者 刘绍能 周斌 李游 燕东 刘慧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371-3374,共4页
目的:探讨抑肝扶脾法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观察52例IBS-D患者,治疗组口服广安门医院代煎汤药,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同时服用中药安慰剂),疗程为4周,患者就诊前后填写IBS-D患者的生活质量表(IB... 目的:探讨抑肝扶脾法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观察52例IBS-D患者,治疗组口服广安门医院代煎汤药,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同时服用中药安慰剂),疗程为4周,患者就诊前后填写IBS-D患者的生活质量表(IBS-QOL)。疗后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IBS-QDL显示所有IBS-D患者的社会反应、家庭生活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青年患者不同于老年患者。病程、中医症状总积分分别与生活质量评分作直线相关回归分析及偏相关分析,P<0.01,显示病程及中医症状总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呈正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的差值,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抑肝扶脾法治疗IBS-D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抑肝扶脾法 中药治疗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赵远红活用扶脾抑肝清心法辨治肿瘤相关睡眠障碍 被引量:6
14
作者 左晓娜 赵远红 +2 位作者 韩素恒 柳欢庆 顾宏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17-218,共2页
睡眠障碍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不适主诉之一,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关注并缓解其睡眠障碍,具有积极的意义。导师运用扶脾抑肝清心法治疗肿相关睡眠障碍,效果显著。文章将从立法依据,方药精解等方面论述扶脾抑肝清心法治疗肿瘤相关睡眠障碍的... 睡眠障碍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不适主诉之一,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关注并缓解其睡眠障碍,具有积极的意义。导师运用扶脾抑肝清心法治疗肿相关睡眠障碍,效果显著。文章将从立法依据,方药精解等方面论述扶脾抑肝清心法治疗肿瘤相关睡眠障碍的特征和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情绪障碍 清心 睡眠障碍
下载PDF
扶脾抑肝法治疗慢性反流性食管炎32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庆莲 蒙木荣 臧知明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观察扶脾抑肝法 ,以柴芍六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柴芍六君子汤合左金丸为主加减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值的变化及纤维胃镜检查结果。结果 :综合疗效 ,痊愈 14例 (占 4 3 7% ) ,显效 12... 目的 :观察扶脾抑肝法 ,以柴芍六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柴芍六君子汤合左金丸为主加减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值的变化及纤维胃镜检查结果。结果 :综合疗效 ,痊愈 14例 (占 4 3 7% ) ,显效 12例 (占 37 5 % ) ,有效 4例 (占12 5 % ) ,无效 2例 (占 6 2 % )。主症疗效 ,其治疗前后积分均值比较 ,均有明显减轻 (P <0 0 5 )。尤其是反流清涎症候减轻程度更为显著 (P <0 0 1)。结论 :以柴芍六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反流性食管炎 ,疗效较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药疗 柴芍六君子汤 左金丸
下载PDF
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16
作者 陈炳强 吕长青 王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26期198-198,共1页
为探讨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将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押肝扶脾法治疗,对照组则以思密达加谷维素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为探讨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将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押肝扶脾法治疗,对照组则以思密达加谷维素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抑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抑肝扶脾法 疗效
原文传递
自拟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新一 《北京中医》 2005年第6期328-329,共2页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6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患者给予自拟抑肝扶脾汤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得舒特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59.4%,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愈显率为25%,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6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患者给予自拟抑肝扶脾汤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得舒特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59.4%,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愈显率为25%,总有效率为7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愈显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肝扶脾汤治疗IBS疗效优于得舒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抑肝扶脾法
下载PDF
方晓华抑木扶土法临床运用验案举隅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超 陈莉丽 杨振斌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4期105-108,共4页
肝为刚脏,其性属木,主疏泄,肝之为病,易累及他脏;脾胃者,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的升降功能有赖于肝之疏泄。方晓华主任医师临床中重视肝郁脾胃的关系,抑木扶土,从肝治胃。该文介绍其抑木扶土法临床运用验案5则。
关键词 治胃 和胃 抑肝扶脾法 降逆 痞满 泄泻 呕吐 胃痛 方晓华
下载PDF
抑肝扶脾清热利湿法治疗广东地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少林 常东 +1 位作者 汪栋材 张文妍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对分别用中药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进行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与比较。方法:将120例IBS-D纳入病例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60例,中药组采用抑肝扶脾清热利湿法治疗,西药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丁片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目的:对分别用中药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进行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与比较。方法:将120例IBS-D纳入病例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60例,中药组采用抑肝扶脾清热利湿法治疗,西药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丁片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按照IBS病情变化积分表(BSS)评分系统,观察并评价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的第3个月随访,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随访复发率及其随访成本等。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为91.37%,西药组为7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的第3个月随访,复发率中药组为44.83%,西药组为6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治疗期间直接成本、总成本均低于西药组,中药组的直接成本-效果比、总成本-效果比及随访未复发率与成本-效果比都明显低于西药组。结论:中药治疗IBS-D疗效肯定,且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清热利湿 卫生经济学 成本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七法
20
作者 田勇 《河南中医》 2006年第10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暖肾 祛湿 滋阴泻火 抑肝扶脾法 破血下瘀 清热泄浊 解表清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