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传统大酱中产抗菌物质菌株的筛选及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任晓蕾 鲍捷 +3 位作者 郭宝松 董亮 纪超凡 张素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10,共11页
以东北大酱为原料,分离、鉴定产抗菌物质的微生物菌株,分析其抗菌能力。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44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主要为芽孢杆菌属。通过抑菌谱试验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R2可抑制6种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具有抑菌广谱性,并可从中扩增出... 以东北大酱为原料,分离、鉴定产抗菌物质的微生物菌株,分析其抗菌能力。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44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主要为芽孢杆菌属。通过抑菌谱试验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R2可抑制6种食源性致病菌生长,具有抑菌广谱性,并可从中扩增出其编码非核糖体脂肽类物质杆菌霉素D、丰原素、鞭毛蛋白、伊枯草菌素A、芽孢菌溶素、枯草菌脂肽和蛋白物质类TasA的相关基因片段。通过对贝莱斯芽孢杆菌R2的功能、表型和安全相关特性的研究,发现菌株贝莱斯芽孢杆菌R2菌株不溶血,对10种抗生素敏感,并具有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本研究为酱类低盐发酵微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酱 活性 芽孢杆 物质 安全性
下载PDF
Attacin-Thanatin杂合抗菌肽的融合表达及其菌内抑菌活性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利娜 余冰 +1 位作者 韩国全 陈代文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1-537,共7页
构建杂合抗菌肽Attacin-Thanatin(简称mAT)融合表达重组菌株,对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的表达特性及其融合表达产物的菌内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将mAT重组表达质粒pET-mAT(pe)依次转化宿主菌E.coliDH5α、BL21(DE3)、Rosetta-gamiTM(DE3)pLy... 构建杂合抗菌肽Attacin-Thanatin(简称mAT)融合表达重组菌株,对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的表达特性及其融合表达产物的菌内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将mAT重组表达质粒pET-mAT(pe)依次转化宿主菌E.coliDH5α、BL21(DE3)、Rosetta-gamiTM(DE3)pLysS,采用IPTG诱导表达;优化筛选该抗菌肽的敏感菌株、IPTG浓度、宿主菌诱导起始浓度等,初步建立了抗菌肽菌内抑菌活性检测方法,用于研究该杂合抗菌肽的体内抑菌活性。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宿主菌Rosetta-gamiTM(DE3)pLysS可获得表达的融合产物,而E.coliDH5α、BL21(DE3)经IPTG诱导后未检测到目的条带;优化结果显示,以E.coliDH5α宿主菌、IPTG工作浓度0.1 mmol/L、起始诱导菌浓度D600 nm值0.3为检测抗菌肽菌内抑菌活性的最佳条件;mAT融合表达产物抑菌活性的检测结果显示,宿主菌被本身所表达的杂合抗菌肽融合蛋白所抑制,增殖速度放缓。利用Rosetta-gamiTM(DE3)pLysS有效融合表达mAT并初步建立的抗菌肽菌内抑菌活性快速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mAT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acin—Thanatin 杂合抗 融合表达 活性
下载PDF
菌丝霉素的串联表达及其菌内抑菌活性分析
3
作者 管韬 余冰 +5 位作者 陈代文 韩国全 黄志清 毛湘冰 郑萍 毛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0-626,共7页
构建菌丝霉素(Plectasin,PT)的串联表达菌株,研究各串联体融合表达产物的菌内抑菌活性。根据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密码子的偏爱性,人工合成优化后PT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GEX-PT/pe;并利用同尾酶法分别构建PT基因二聚体表达质粒pGEX-PT/pes2... 构建菌丝霉素(Plectasin,PT)的串联表达菌株,研究各串联体融合表达产物的菌内抑菌活性。根据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密码子的偏爱性,人工合成优化后PT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GEX-PT/pe;并利用同尾酶法分别构建PT基因二聚体表达质粒pGEX-PT/pes2与PT基因三聚体表达质粒pGEX-PT/pes3;然后分别将各表达质粒转化入BL21(DE3)进行IPTG的诱导表达,对各表达蛋白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并测定各融合表达产物的菌內抑菌活性。测序结果表明,串联体扩增到产物大小分别为135、261和387bp的目的基因片段;SDS-PAGE分析各串联表达菌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30、35和40ku,其产量分别占细菌总蛋白的64.5%、26.4%和25.3%。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各表达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菌内抑菌结果显示,各融合表达产物均表现对DH5α的弱抑制作用,但随PT基因串联数的增加,融合表达产物的抑菌效果显著提高,且抑菌时间延长。各串联表达菌株的成功构建与其表达产物的宿主菌抑制作用,为菌丝霉素高效抑菌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霉素 串联表达 活性
下载PDF
磁场处理对壳聚糖金属配合物抑制大肠杆菌作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段丽红 杨晋青 +3 位作者 郑必胜 肖凯军 宋国胜 郭祀远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12,共5页
壳聚糖(CS)是有丰富自然资源的甲壳素的脱乙酰基产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文中报道了壳聚糖与铅、铜、铬等过渡金属离子所形成的壳聚糖金属配合物(CS-Cu、CS-Pb、CS-Cr)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外加磁场处理对其抑菌... 壳聚糖(CS)是有丰富自然资源的甲壳素的脱乙酰基产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文中报道了壳聚糖与铅、铜、铬等过渡金属离子所形成的壳聚糖金属配合物(CS-Cu、CS-Pb、CS-Cr)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外加磁场处理对其抑菌作用的影响.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了各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此评了价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抑菌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各种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以CS-Cr的抑菌效果最显著;外加磁场处理,能加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在场强为400 kA/m的磁场作用下,各种壳聚糖金属衍生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CS-Cu:12.5 mg/mL,CS-Pb:6.25 mg/mL,CS-Cr:3.125 mg/mL.研究显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在食品加工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壳聚糖 金属配合物 大肠杆 活性
下载PDF
铜离子-氧化锌/十六烷基铵基吡啶-蒙脱石复合材料的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玉龙 杨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9-32,40,共5页
以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试验菌株,比较研究了铜离子-氧化锌/十六烷基铵基吡啶-蒙脱石复合材料(Cu2+-ZnO/CP-MMT)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Cu2+-ZnO/CP-MMT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80μg... 以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试验菌株,比较研究了铜离子-氧化锌/十六烷基铵基吡啶-蒙脱石复合材料(Cu2+-ZnO/CP-MMT)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Cu2+-ZnO/CP-MMT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80μg/mL和160μg/m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40μg/mL和160μg/mL。Cu2+-ZnO/CP-MMT对所试菌均产生抗菌剂后效应和持续抑菌效应。320μg/mL的Cu2+-ZnO/CP-MMT能在12h内杀灭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而640μg/mL的Cu2+-ZnO/CP-MMT能在6h内杀灭大肠杆菌,4h内杀灭鼠伤寒沙门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氧化锌蒙脱石 十六烷基铵基吡啶抗活性剂后效应持续效应
下载PDF
大观霉素与其他4种抗生素体外抗淋球菌活性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巫晓华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比较大观霉素与其他4种抗生素对临床分离淋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株抗生素的最小抑茵浓度(MIC),按WH0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判断敏感性。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检测产B一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目的比较大观霉素与其他4种抗生素对临床分离淋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株抗生素的最小抑茵浓度(MIC),按WH0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判断敏感性。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检测产B一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本研究共测定493株淋球菌,大观霉素对淋球菌的敏感性为100%,其MIC50和MIC90均为16μg/ml,对产B一内酰胺酶淋球菌,大观霉素的MIC50和MIC90也为16μg/ml,均比耐药标;隹低8倍;其次为头孢曲松,虽未检出耐药株但中敏检出l64株(33.3%);抗淋球菌活性最差的是青霉素,耐药率为89.0%;环丙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也较高,分别为88.2%和85.6%。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及MIC。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其是青霉素最严重,其MIC50和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的4倍和l28倍。结论大观霉素对淋球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头孢曲松对淋球菌的抗菌活性也较高,两者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大观霉素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这3种抗生素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观霉素奈瑟球 淋病最小浓度体外抗活性
下载PDF
实验培养红菇对肠道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巍 张昆 +1 位作者 马淑霞 于英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703-704,共2页
研究实验条件下培养红菇菌丝和发酵液对几种肠道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其对大肠埃希菌具有特异性抑制,对其他菌的抑制较弱。初步确定了最小抑菌活性,认为红菇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潜力。
关键词 红菇 抑菌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