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子依恋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华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6-100,共5页
为考察亲子依恋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271名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1)完全安全依恋组在抑郁易感人格中的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与退让顺从四个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完全不安全依恋组或部分安全依恋组... 为考察亲子依恋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271名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1)完全安全依恋组在抑郁易感人格中的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与退让顺从四个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完全不安全依恋组或部分安全依恋组。(2)亲子之间的疏离,特别是与母亲的疏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中的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与退让顺从四个维度有显著预测作用,但亲子依恋关系对严谨认真维度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易感人格 亲子依恋关系 大学生
下载PDF
自我控制影响抑郁易感儿童的撒谎行为
2
作者 戴红梅 任梦梦 《社会科学前沿》 2021年第1期55-63,共9页
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正确认识二者有助于了解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行为上的差异。本研究主要采用行为实验从不同的视角考察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上的差异。本研究的实验1采用一个量表选择抑郁易感的儿童完成一个... 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正确认识二者有助于了解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行为上的差异。本研究主要采用行为实验从不同的视角考察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上的差异。本研究的实验1采用一个量表选择抑郁易感的儿童完成一个任务考察自我控制对撒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正常儿童,拥有较低自我控制能力的抑郁易感儿童将会出现更多的撒谎行为。实验2采用Stroop范式探索抑郁易感的儿童在衰竭下条件的自我控制资源对撒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正常儿童,处于衰竭条件下的抑郁易感儿童出现更多的撒谎行为。实验3在实验2的基础上添加自我控制资源恢复的条件考察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行为上的影响。结果发现抑郁易感儿童在自我控制资源恢复的条件下减少撒谎行为的发生。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自我控制能力和在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的条件下,抑郁易感儿童都有较大的可能会出现撒谎行为。当自我控制资源得到恢复时,抑郁易感儿童的撒谎行为反而会减少。这样的结论说明了抑郁易感儿童的自我控制比较低,在需要克制不道德行为出现的意志比较弱。但是若他们的自我控制资源得到恢复,这些撒谎行为也会得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易感儿童 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资源 撒谎行为
下载PDF
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及抑郁易感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丽丽 刘光耀 +3 位作者 张兰 曹黎 张静 马来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及抑郁易感者静息态下脑功能,探索抑郁症发病及抑郁易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对23例首发未服药抑郁障碍患者、26例抑郁易感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行rs-fMRI扫描,应用局...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障碍患者及抑郁易感者静息态下脑功能,探索抑郁症发病及抑郁易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对23例首发未服药抑郁障碍患者、26例抑郁易感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行rs-fMRI扫描,应用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ReHo)比较各组间的差异脑区。结果:相对正常组,患者组右额上回、双侧前扣带回ReHo值升高,右壳核、小脑后叶及颞上回ReHo值降低;易感组左壳核及右前扣带回ReHo值升高,左舌回、额上回及右颞上回ReHo值降低。相对患者组,易感组右壳核、小脑后叶、颞上回及扣带回ReHo值升高,左楔前叶及额上回ReHo值降低(P均<0.05)。结论:抑郁障碍是一个涉及多脑区、多系统的疾病;这些异常脑区可能是抑郁易感的病理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抑郁易感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下载PDF
基于易感人格语言特征的抑郁风险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晓俊 张鹏 +2 位作者 甘国兵 吴斌 张烁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1-1287,共7页
目的:基于社交媒体数据,探究易感人格语言特征与抑郁风险之间的关系,为抑郁预防与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ython爬取新浪微博用户在2016-2021年的原创微博文本,并用易感人格与“文心”词典提取词类特征,构建多种机器学习模型... 目的:基于社交媒体数据,探究易感人格语言特征与抑郁风险之间的关系,为抑郁预防与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ython爬取新浪微博用户在2016-2021年的原创微博文本,并用易感人格与“文心”词典提取词类特征,构建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抑郁分析与预测。结果:抑郁与非抑郁两类用户在易感人格语言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抑郁用户在以下5维度的词频上显著高于非抑郁用户:封闭防御(F=700.32,P<0.001)、敏感好胜(F=671.50,P<0.001)、自我专注(F=590.09,P<0.001)、退让顺从(F=514.05,P<0.001)、严谨认真(F=48.57,P<0.001);其次,基于易感人格特征进行抑郁预测,在准确率、精确率及F1分数上比“文心”高出0.4%~6.5%。本文考虑到两类特征可能存在互补性,合并两词典中所有显著的特征,在梯度提升树分类器上预测效果最好,准确率达83.9%,F1分数达82.4%。结论:本文开发的抑郁易感人格词典性能良好,提取的语言特征有利于解释抑郁的成因,且能较为准确地对抑郁风险进行自动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易感人格 抑郁风险识别 心理词典 社交媒体
下载PDF
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特点与结构初探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华春 黄希庭 +1 位作者 陈传锋 胡珍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7-433,共7页
目的:在中国文化情境下,探索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特点与结构。方法: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首先将国内有抑郁症病史者作为中国抑郁易感个体的典型代表,以临床咨询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师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探... 目的:在中国文化情境下,探索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特点与结构。方法: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首先将国内有抑郁症病史者作为中国抑郁易感个体的典型代表,以临床咨询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师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探索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原始项目,在一般大学生和有抑郁症病史者被试基础上探索并验证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结构;最后对一般大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初步考察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与压力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是一个5因素结构,具体包括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严谨认真和退让顺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问卷的5因素模型拟合较好;总量表及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0.78之间;量表总体及其各维度可以有效区分有抑郁病史大学生和无抑郁病史大学生,它们与应激的交互作用能有效预测大学生三个月后的抑郁症状。结论: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是一个五因素结构,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能够有效筛查中国抑郁易感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抑郁 抑郁易感人格 中国人 大学生
原文传递
抑郁认知易感者对负性面孔的注意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钟明天 蚁金瑶 +3 位作者 凌宇 王海星 朱熊兆 姚树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抑郁认知易感者在负性情绪信息加工任务中的注意特征。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在校大学生1287人,获有效问卷1201份,使用认知方式问卷(CSQ)进行测查。根据最弱连接计算方法获得抑郁认知易感者(CV组)151人和非抑郁认知易感者(NCV... 目的:探讨抑郁认知易感者在负性情绪信息加工任务中的注意特征。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在校大学生1287人,获有效问卷1201份,使用认知方式问卷(CSQ)进行测查。根据最弱连接计算方法获得抑郁认知易感者(CV组)151人和非抑郁认知易感者(NCV组)192人。从两组中选取95人(CV组47人,NCV组48人)参与情绪面孔点探测任务,比较两组在任务中的正确率、反应时及偏倚分差异。结果:参加情绪点探测任务的95人中,有2人的数据(两组各1人)总正确率低于90%而被剔除。正确率与反应时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V组和NCV组在愤怒面孔注意偏倚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V组的偏倚分大于NCV组(P<0.05)。将偏倚分与零进行单一样本t检验显示,CV组在悲伤及愤怒面孔对上的注意偏倚分均大于零,而NCV组则在愉快面孔中的注意偏倚分大于零。结论:与非抑郁认知易感者相比,抑郁认知易感者在面对愤怒面孔时,其注意力更难从中脱离出来,且抑郁认知易感者对愉悦面孔的注意不够。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倚是抑郁认知易感者的认知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认知 情绪加工 点探测 负性认知偏倚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抑郁症易感基因和抗抑郁药物靶点相关神经细胞类型及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7
作者 赵弘毅 丁伟健 +3 位作者 冯飞翔 宋文正 刘书齐 高蕾 《生物信息学》 2024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基于抑郁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WAS),对于获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使用Haploreg软件进行基因注释,得到SNP注释的102个易感基因.。使用MAGMA软件对GWAS的汇总统计数据做基因水平的分析,获得了270个校正之后显著的基因,两者合... 基于抑郁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WAS),对于获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使用Haploreg软件进行基因注释,得到SNP注释的102个易感基因.。使用MAGMA软件对GWAS的汇总统计数据做基因水平的分析,获得了270个校正之后显著的基因,两者合并共得到320个抑郁症易感基因。通过药物数据库Drugbank获取133个抗抑郁药物靶点基因。使用EWCE包对抑郁症易感基因和抗抑郁药物靶点在三套脑组织单细胞测序数据中,分别进行神经细胞类型富集分析。结果发现大脑皮质的GABA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兴奋性神经元)是抑郁症易感基因和抗抑郁药物靶点共同的神经元。这两种类型的神经细胞可能是抗抑郁药物与抑郁症易感基因相互作用的神经细胞,另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可能是抑郁症特有的易感神经细胞。使用Network Calculator软件构建网络并进行进行网络拓扑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易感基因与抗抑郁药物靶点组成了一个具有显著的相互连接的网络。本研究从单细胞层面揭示抑郁症的遗传机制,在网络层面为寻找新的抗抑郁药物靶点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抑郁基因 抑郁药物靶点 神经细胞 相互作用网络
原文传递
抑郁体验问卷中文版在640名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及两种评分系统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方建群 姚树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利用国际上通用的两种评分系统分别考查抑郁体验问卷中文版(DEQ-C)的信度和效度,确立该问卷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640名大学生完成了DEQ-C的评定,分别采用了因素权重法和条目权重法进行评分。探索DEQ-C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 目的:利用国际上通用的两种评分系统分别考查抑郁体验问卷中文版(DEQ-C)的信度和效度,确立该问卷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640名大学生完成了DEQ-C的评定,分别采用了因素权重法和条目权重法进行评分。探索DEQ-C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因素结构、区分效度和内容效度。结果:因素权重法评分:α系数男性为0.65~0.77,女性为0.68~0.72;重测信度系数男性为0.59~0.64,女性为0.58~0.75。条目权重法评分:α系数男性为0.73~0.85,女性为0.69~0.85;重测信度系数男性为0.55~0.80,女性为0.67~0.73。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了与原问卷相似的三因素结构,前三个因子解释的方差在男性为14.5%、6.9%和5.5%,总和为26.9%;女性为13.5%、6.9%和6.1%,总和为25.5%;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示,因素权重评分法符合原问卷的理论构想,即依赖性和自我批评性是两个独立的人格维度,而条目权重法则失去这个特点;采用两种评分方法均显示了良好的效标效度:其中依赖性与CES-D及心境和焦虑症状问卷(MASQ)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0.43(P<0.01)和0.34、0.36(P<0.01);自我批评性与CES-D及MASQ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63(P<0.01)和0.57、0.63(P<0.01)。结论:DEQ的中文翻译版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中,因素权重评分法更适用于中国大学生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易感的个性 DEQ-C 评分系统 心理测量学研究
下载PDF
依赖和自我批评对大学生应激-抑郁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钟明天 张羽 +4 位作者 刘倩 杨会会 彭婉蓉 刘朝霞 凌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09,191,192,共9页
为探讨依赖和自我批评两种抑郁人格特性在大学生应激-抑郁关系中所起的作用,选取634名大学生完成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业应激量表(General Social and Academic Hassles Scale,GSAHS)、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 为探讨依赖和自我批评两种抑郁人格特性在大学生应激-抑郁关系中所起的作用,选取634名大学生完成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业应激量表(General Social and Academic Hassles Scale,GSAHS)、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抑郁体验问卷(Depress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DEQ),采用逐步回归法和层次回归法分别检验依赖和自我批评在大学生应激-抑郁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研究发现,GSAHS总分、CES-D总分、DEQ的依赖和自我批评因子得分呈两两显著正相关;DEQ的依赖和自我批评两因子得分双高组在GSAHS以及CES-D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DEQ依赖和自我批评两因子得分双低组的得分。研究说明,依赖和自我批评均在应激-抑郁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不存在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易感人格 应激-模型 中介作用 调节作用
下载PDF
外源性抑郁症形成模型探讨
10
作者 王骏 左小云 戴益信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8期32-36,共5页
外源性抑郁症形成模型的研究,主要讨论造成心理压力的各种不良条件对抑郁易感个体的作用,它们相互之间的关联、发展,最终导致抑郁症的形成过程。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形成过程中的部分生物器质变化,与焦虑神经症的共病关系。心理学研究... 外源性抑郁症形成模型的研究,主要讨论造成心理压力的各种不良条件对抑郁易感个体的作用,它们相互之间的关联、发展,最终导致抑郁症的形成过程。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形成过程中的部分生物器质变化,与焦虑神经症的共病关系。心理学研究抑郁个体的心理发展状态,精神医疗研究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与治疗,本文处于两个学科领域的不同思维交界处: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压力应激导致抑郁症的发展过程,为抑郁症的治疗拓宽一部分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抑郁 形成模型 应激 抑郁易感人格 无望
下载PDF
抑郁认知易感个体的自我参照加工:来自ERPs的证据 被引量:4
11
作者 钟毅平 尹浩楠 +3 位作者 王双红 范伟 占友龙 蔡荣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026-2035,共10页
以往研究表明,抑郁认知易感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时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与抑郁症个体相同的是,抑郁认知易感个体表现出负性注意偏向,然而是否也存在与抑郁症个体相似的自我关注增强,仍未有实证研究给予验证.本研究采用oddball范式来考... 以往研究表明,抑郁认知易感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时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与抑郁症个体相同的是,抑郁认知易感个体表现出负性注意偏向,然而是否也存在与抑郁症个体相似的自我关注增强,仍未有实证研究给予验证.本研究采用oddball范式来考察抑郁认知易感个体自我参照加工及其神经机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记录个体对4类不同自我相关名字的加工情况.结果发现,在P2和N2的潜伏期上,抑郁认知易感个体对自我相关名字的注意要早于正常个体;在P2和P3成分上,抑郁认知易感个体诱发的波幅显著小于正常个体;在P3成分上,正常个体出现了自我参照加工程度效应,高自我相关名字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中等相关名字,且中等相关名字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无相关名字;然而在抑郁认知易感个体中,高自我相关名字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低和无相关名字,仅存在自我参照效应.结果表明,与正常个体相比,抑郁认知易感个体自我参照加工的程度效应消失,这可能是由于抑郁认知易感个体的自我概念简单化,更加聚焦核心自我,使得其无法精细区分不同自我相关程度的刺激.该结果可以作为未来对抑郁症早期症状识别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认知 自我参照效应 P2 N2 P3
原文传递
Are Relatives of Depression Patients More Prone to the Disease?
12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年第4期254-254,共1页
Decreased hedonic and motivational capacity,namely anhedonia,is one of the cardinal features for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this reduced ability to experience pleasure i... Decreased hedonic and motivational capacity,namely anhedonia,is one of the cardinal features for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this reduced ability to experience pleasure is also a marker or endophenotype for MDD and represents a genetic predisposition to this disorder.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on pleasure Raymond relatives displayed marker discrimination grant Training Guangzhou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