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特质大学生内隐信息加工中的自我积极偏差
1
作者 陈芸 张珊明 +1 位作者 莫彦芝 张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索抑郁特质大学生的内隐信息加工是否存在自我积极偏差。方法:选取抑郁特质组[特质抑郁量表[(T-DEP)T分>60分,且特质焦虑量表(T-AI)T分<60分]和非抑郁特质对照组(T-DEP和T-AI的T分均<60分)大学生各42人,采用阈上态度启... 目的:探索抑郁特质大学生的内隐信息加工是否存在自我积极偏差。方法:选取抑郁特质组[特质抑郁量表[(T-DEP)T分>60分,且特质焦虑量表(T-AI)T分<60分]和非抑郁特质对照组(T-DEP和T-AI的T分均<60分)大学生各42人,采用阈上态度启动范式,在自我和他人启动下,完成积极和消极词归类任务,比较两组反应时的差异。结果:抑郁特质组的启动类型与词汇类型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1,41)=1.56,P=0.218];对照组的启动类型与词汇类型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41)=55.43,P<0.001],被试对自我积极偏差范畴内的自我积极和他人消极词的反应时短于范畴外的他人积极和自我消极词[(602.64±20.03)ms、(654.56±20.41)ms vs.(663.19±20.78)ms、(678.64±20.70)ms;均P<0.001]。结论:抑郁特质大学生的内隐信息加工不存在自我积极偏差,非抑郁特质大学生表现出内隐自我积极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特质 内隐信息加工 自我积极偏差 大学生
下载PDF
依恋回避对特质抑郁的影响:情感性触摸的调节效应
2
作者 刘紫萱 李毅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3期141-145,169,共6页
目的:修订情感性触摸量表,检验其在中国居民中的信度和效度,考察以依恋回避和触摸体验对特质抑郁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研究1使用触摸体验和态度问卷(Touch Experiences and Attitudes Questionnaire,TEAQ)、成人依恋量表(Adul... 目的:修订情感性触摸量表,检验其在中国居民中的信度和效度,考察以依恋回避和触摸体验对特质抑郁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研究1使用触摸体验和态度问卷(Touch Experiences and Attitudes Questionnaire,TEAQ)、成人依恋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AAS)和人际触摸诊断量表对1 061例被试施测,修订情感性触摸量表。研究2在研究1的基础上,使用情感性触摸量表、AAS和特质抑郁量表(Trait Depression Scale,T-DEP)对1 077例被试施测。结果:情感性触摸量表包含表达亲密的触摸、表达友好的触摸、表达安慰的触摸、童年时期的触摸4个维度,共27道题。总量表以及各个维度的α系数在0.831~0.941之间,重测信度0.782~0.902;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4因子模型和数据的拟合度较为理想,量表总分与各效标得分均显著相关(P<0.001)。情感性触摸在依恋回避和特质抑郁关系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β=0.01,r=5.90,P<0.001)。结论:情感性触摸量表符合测量学指标,可用于测量中国居民的触摸体验和态度。情感性触摸在依恋回避和特质抑郁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风格 特质抑郁 情感性触摸
下载PDF
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静函 陈海滔 +1 位作者 许皓 谭淑平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3年第4期280-286,共7页
目的 探讨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的独立作用,以及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特质和状态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7—8月选取四川省某所中学的30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 目的 探讨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的独立作用,以及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特质和状态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2年7—8月选取四川省某所中学的30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特质抑郁量表、流调用抑郁量表在线调查青少年的压力性生活事件、人格特质、社会支持、抑郁特质、抑郁状态。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的影响,并分析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影响中的交互作用。结果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放性人格特质与青少年抑郁特质呈负相关(β=-0.17,95%CI:-0.27~-0.08,P<0.05),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抑郁特质(β=-0.16,95%CI:-0.21~-0.10,P<0.05)和抑郁状态呈负相关(β=-0.13,95%CI:-0.19~-0.07,P<0.05)。交互作用结果显示,开放性人格在生活事件对青少年抑郁特质的影响中表现出调节作用(P<0.05),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对青少年抑郁状态的影响中表现出调节作用(P<0.05)。结论 开放性人格较高的青少年的抑郁特质较低,社会支持较高的青少年的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均较低。开放性人格和社会支持分别在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抑郁特质和抑郁状态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特质 抑郁状态 人格特质 社会支持 生活事件
原文传递
抑郁特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被引量:30
4
作者 周晗昱 李欢欢 +2 位作者 周坤 徐瑞珩 傅聿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9-803,共5页
目的:初步考察北京部分高校抑郁特质大学生的分布情况,以及该群体的社会适应水平、情绪调节策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北京市十所高校中共选取大学生994人,采用NEO人格量表修订版(The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 目的:初步考察北京部分高校抑郁特质大学生的分布情况,以及该群体的社会适应水平、情绪调节策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北京市十所高校中共选取大学生994人,采用NEO人格量表修订版(The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hina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CCSAS)、情绪调节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Scale,ERS)施测。结果:1符合量表诊断的抑郁特质大学生比例为1.81%。2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特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量表得分显著降低,更多地采用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策略。3抑郁特质、表达抑制对社会适应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认知重评和性别对社会适应性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4认知重评在抑郁特质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结论:抑郁特质大学生群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适应障碍,更频繁地使用表达抑制策略。认知重评策略是社会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但对高抑郁质个体,认知重评在抑郁特质对社会适应的风险效应中的缓冲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特质 大学生 社会适应 情绪调节
原文传递
儿童期创伤对特质抑郁和特质焦虑的影响:图式中介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57
5
作者 崔丽霞 罗小婧 肖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63-1174,共12页
根据Beck的认知内容特异性假说(Cognitive Content Specificity Hypothesis,CCSH),本研究假设早期适应不良图式(EMSs)在儿童期创伤与特质抑郁和特质焦虑间存在中介效应的特异性。然后对668名大学生施以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Young图... 根据Beck的认知内容特异性假说(Cognitive Content Specificity Hypothesis,CCSH),本研究假设早期适应不良图式(EMSs)在儿童期创伤与特质抑郁和特质焦虑间存在中介效应的特异性。然后对668名大学生施以儿童期创伤问卷(CTQ-SF),Young图式问卷短版(YSQ-SF),特质抑郁问卷(T-DEP)以及特质焦虑问卷(T-AI),经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分析,结果表明:(1)三类儿童期创伤: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与特质抑郁和特质焦虑相关均显著,且三类创伤与特质抑郁和特质焦虑的相关系数差异不显著;(2)针对三类创伤的中介分析均表明情感剥夺、羞耻、社交孤立/疏离和自我牺牲等与没价值、无能力有关的图式在儿童期创伤和特质抑郁间起中介作用,而不信任/虐待和对疾病/伤害易感性等与危险有关的图式在儿童期创伤和特质焦虑间起中介作用。结论:早期适应不良图式在儿童期创伤与特质抑郁和特质焦虑间存在中介效应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创伤 特质焦虑 特质抑郁 早期适应不良图式
下载PDF
状态特质抑郁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 被引量:22
6
作者 雷智慧 徐蕊 +1 位作者 邓森碧 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考察状态特质抑郁问卷(State—Trait DepressionScale,STDEP)中文版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对16项版的STDEP进行翻译和回译,建立其中文版本。方便选取北京师范大学大一新生1654名,施测STDEP来分析问卷的内部一... 目的:考察状态特质抑郁问卷(State—Trait DepressionScale,STDEP)中文版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对16项版的STDEP进行翻译和回译,建立其中文版本。方便选取北京师范大学大一新生1654名,施测STDEP来分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并比较不同性别、专业、来源地受试的STDEP评分差异;从所有受试中随机抽取1312名完成贝克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以检验STDEP的效标效度。结果:STDEP包含状态抑郁(S-DEP)和特质抑郁(T—DEP)2个分量表,2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d系数均〉0.9;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2个分量表RMSEA值分别为0.08和0.06,其CFI、NFI、IFI值均〉0.90;2个分量表与BDI、CES—D的相关在0.66~0.80之间(均P〈0.01);差异分析表明,男生(n:498)T-DEP分高于女生(n=1156)(P=0.012),来自农村的学生(n=636)S-DEP、T—DEP分均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n=1018)(均P〈0.001)。结论:状态特质抑郁问卷中文版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有较高的信效度,适用于中国大学生抑郁状态和特质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特质抑郁问卷 信度 效度 心理测量学研究
下载PDF
留守经历新兵状态-特质抑郁与情绪调节方式、儿童期创伤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立菲 宋长海 +7 位作者 王向丽 闫晓机 王佳 揭彬 光裕 汪涛 何谐 冯正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735-1740,共6页
目的探索留守经历新兵状态-特质抑郁与情绪调节方式、儿童期创伤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特质抑郁问卷(state-trait depression scale, STDEP)、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aire, 28 item short, CTQ-SF)、军人情绪调节方... 目的探索留守经历新兵状态-特质抑郁与情绪调节方式、儿童期创伤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特质抑郁问卷(state-trait depression scale, STDEP)、儿童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aire, 28 item short, CTQ-SF)、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armymen's emotion regulation types questionnaire, AERTQ)对3736名新兵进行调查。结果①留守经历新兵在状态抑郁、特质抑郁、儿童期创伤总分及身体忽视、情感忽视、身体虐待、情感虐待4个维度得分上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新兵(P <0. 01),留守经历新兵在行为抑制得分上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新兵(P <0. 01);②留守经历新兵状态抑郁与特质抑郁、儿童期创伤总分及各维度、行为抑制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为0. 229~0. 921,P <0. 01),与自我安慰、情感求助得分显著负相关(r为-0. 077、-0. 130,P <0. 01),留守经历新兵状态抑郁与特质抑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 921,P <0. 01);③特质抑郁、童年期创伤总分、行为抑制可有效预测留守经历新兵的状态抑郁,解释率为85.60%;童年期创伤总分及2个维度(身体虐待、性虐待)、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中3个维度(情感求助、行为抑制、自我安慰)可有效预测留守经历新兵的特质抑郁,解释率为30. 70%。结论留守经历新兵抑郁值得关注,了解儿童期创伤经历、引导有效的情绪宣泄途径可能有助于留守经历新兵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情绪调节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经历 新兵 状态-特质抑郁 情绪调节方式 儿童期创伤
下载PDF
大学生童年期虐待与特质抑郁和正念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玄一 刘爱书 +1 位作者 石婷玉 田志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0-416,共7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童年期虐待、特质抑郁和正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大学生415名,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状态-特质抑郁量表中特质抑郁分量表(T-DEP)和正念注意知觉量表(MAAS),分别测量大学生童年期虐待、特质抑郁和正念。结果:童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童年期虐待、特质抑郁和正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大学生415名,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状态-特质抑郁量表中特质抑郁分量表(T-DEP)和正念注意知觉量表(MAAS),分别测量大学生童年期虐待、特质抑郁和正念。结果:童年期虐待得分与特质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4,P<0.01),与正念得分呈负相关(r=-0.37,P<0.01);正念在童年期虐待与特质抑郁得分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_(高)=0.60、β_(低)=0.33,均P<0.001),与特质抑郁中快感缺失维度得分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_(高)=0.75、β_(低)=0.31,均P<0.001)。结论:有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特质抑郁,其特质抑郁受到正念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虐待 童年期虐待 特质抑郁 正念
下载PDF
词-面孔Stroop范式下特质抑郁大学生的情绪冲突 被引量:1
9
作者 高超 何成森 +1 位作者 闫晓哲 张茂 《黑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56-58,共3页
采用词-面孔Stroop范式,70名特质抑郁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不同特质抑郁水平的大学生在不同情绪冲突条件下的反应及是否会出现情绪一致性效应。结果发现:(1)高和低特质抑郁大学生在词—面孔Stroop范式下均会产生情绪一致性效应,即相对于情... 采用词-面孔Stroop范式,70名特质抑郁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不同特质抑郁水平的大学生在不同情绪冲突条件下的反应及是否会出现情绪一致性效应。结果发现:(1)高和低特质抑郁大学生在词—面孔Stroop范式下均会产生情绪一致性效应,即相对于情绪不一致条件,被试在情绪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更短且正确率更高。(2)情绪不一致条件下高特质抑郁组的反应时要显著低于低特质抑郁组的反应时。(3)不论是一致还是不一致条件,高特质抑郁组的正确率要显著高于低特质抑郁组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面孔Stroop范式 特质抑郁 大学生 情绪冲突
下载PDF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特质抑郁: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海 李丹 方芳 《智库时代》 2020年第14期120-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弹性和特质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71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心理弹性量表、特质抑郁量表分别测量在校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弹性及特质抑郁。结果:大学生完美主义与...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弹性和特质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71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心理弹性量表、特质抑郁量表分别测量在校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弹性及特质抑郁。结果: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特质抑郁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男性比女性得分更高(P<0.05);消极完美主义与特质抑郁呈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完美主义、心理弹性与特质抑郁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消极完美主义对特质抑郁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R2=0.202,P<0.001),积极完美主义、心理弹性对特质抑郁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R2=0.083,P<0.001;R2=0.243,P<0.001);心理弹性在积极完美主义和特质抑郁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完美主义、心理弹性及特质抑郁三者有显著相关关系,心理弹性在积极完美主义和特质抑郁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完美主义 特质抑郁 心理弹性
下载PDF
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与特质抑郁、特质焦虑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芸 《心理学进展》 2019年第8期1377-1383,共7页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特质抑郁、特质焦虑的关系。方法:选取2182名大学新生,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特质抑郁问卷(T-DEP)和特质焦虑问卷(T-AI)分别测量其主观幸福感、特质抑郁和特质焦虑状况。结果:大学新生的GWB总分(80....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特质抑郁、特质焦虑的关系。方法:选取2182名大学新生,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特质抑郁问卷(T-DEP)和特质焦虑问卷(T-AI)分别测量其主观幸福感、特质抑郁和特质焦虑状况。结果:大学新生的GWB总分(80.93 &#177;10.85)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独生子女大学新生GWB总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 <0.001),来自城市的大学新生GWB总分高于农村和城镇(P <0.001),抑郁特质和焦虑特质大学新生的GWB总分显著低于非抑郁焦虑特质大学新生(P <0.001)。独生子女的T-DEP和T-AI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 <0.01),城市生源大学新生的T-DEP、T-AI低于农村和城镇生源(P <0.001)。大学新生的T-DEP、T-AI得分与GWB总分呈负相关(r = ?0.70, r = ?0.76, P <0.01),且对GWB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其联合解释率为62.7%。结论: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受到特质抑郁和特质焦虑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主观幸福感 特质抑郁 特质焦虑
下载PDF
特质因素对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及干预策略
12
作者 朱春燕 余凤琼 +1 位作者 王健 汪凯 《科教导刊》 2016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共情是大学生维持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本文从人格特质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自闭特质、述情障碍特质、抑郁特质等是影响共情能力的重要特质性因素。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较难做到干预的全覆盖,应针对不同... 共情是大学生维持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本文从人格特质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自闭特质、述情障碍特质、抑郁特质等是影响共情能力的重要特质性因素。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较难做到干预的全覆盖,应针对不同特质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自闭特质 述情障碍特质 抑郁特质 干预策略
下载PDF
提高自我同情水平对缓解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第21期9-12,共4页
探讨了通过自我同情干预训练提高高中生自我同情水平,降低其抑郁情绪的可能性。选出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在53分以上的学生34名,分成2组:实验组(自我同情训练)、对照组(不做干预)。训练前后,采用青少年自我同情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特质抑... 探讨了通过自我同情干预训练提高高中生自我同情水平,降低其抑郁情绪的可能性。选出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在53分以上的学生34名,分成2组:实验组(自我同情训练)、对照组(不做干预)。训练前后,采用青少年自我同情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特质抑郁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干预后实验组的自我同情及各维度水平均显著提升,状态抑郁、特质抑郁水平显著降低。表明自我同情干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自我同情水平,降低其状态抑郁和特质抑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同情 状态抑郁 特质抑郁 高中生 自我同情训练
下载PDF
高中生自我同情水平与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慧 马超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第8期11-13,共3页
抑郁是高中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自我同情是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现状、状态抑郁与特质抑郁定义、自我同情的内涵、相关研究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为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缓解... 抑郁是高中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自我同情是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现状、状态抑郁与特质抑郁定义、自我同情的内涵、相关研究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为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缓解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自我同情 状态抑郁 特质抑郁 综述
下载PDF
监狱中的抑郁症患者——心理咨询个案实录
15
作者 舒远雪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9期138-138,共1页
本文列举了某监狱中一个真实的抑郁症患者案例,详细记录了该患者的基本情况、从心理咨询的角度作出了原因分析以及建议和对策,希望人们以此为鉴,重视自己及周围人群的心理问题,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分力。
关键词 抑郁症认知偏差性格特质
下载PDF
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特质抑郁的影响: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31
16
作者 曾庆巍 刘爱书 栗诗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特质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状态特质抑郁问卷(STDEP)、反刍思维量表(RRS)和创伤后认知改变问卷(PCC)测量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抑郁、反刍思维和创...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特质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状态特质抑郁问卷(STDEP)、反刍思维量表(RRS)和创伤后认知改变问卷(PCC)测量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抑郁、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情况,使用Mplus7.0建立中介作用模型。结果: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分别在心理虐待和特质抑郁间起中介作用;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在心理虐待和特质抑郁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效应效果量为52.8%,其中通过创伤后认知改变这一中介变量的效果量最大,达39.6%。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可分别通过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影响特质抑郁;心理虐待也通过反刍思维影响创伤后认知改变,进而影响特质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虐待 特质抑郁 反刍思维 创伤后认知改变
原文传递
沉浸反刍和反思反刍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与特质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曾庆巍 刘爱书 钟继超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0-313,258,共5页
目的:比较沉浸反刍和反思反刍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特质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和状态特质抑郁问卷,测量603名大学生的情况,使用Mplus7.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沉浸反刍和反思反刍与心理... 目的:比较沉浸反刍和反思反刍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特质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和状态特质抑郁问卷,测量603名大学生的情况,使用Mplus7.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沉浸反刍和反思反刍与心理虐待、特质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2反刍思维两维度中介模型中,沉浸反刍的中介作用显著,而反思反刍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论:大学生儿童期的心理虐待通过沉浸反刍而不是反思反刍的中介作用影响其特质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虐待 特质抑郁 沉浸反刍 反思反刍
原文传递
不同特质抑郁个体悲伤情绪刺激时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鸿璋 王云霞 +1 位作者 曾文峰 万顺伦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50-452,46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特质抑郁个体在受到悲伤情绪刺激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特点。方法用状态特质抑郁量表(state-trait depression scale,STDEP)筛选出高、低特质抑郁两个组,比较两个组在基线期、诱发期、恢复期的HR... 目的研究不同特质抑郁个体在受到悲伤情绪刺激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特点。方法用状态特质抑郁量表(state-trait depression scale,STDEP)筛选出高、低特质抑郁两个组,比较两个组在基线期、诱发期、恢复期的HRV差异,以及HRV在受到悲伤情绪刺激后的变化特点。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状态抑郁与神经质呈中等强度相关,与内外向、精神质、掩饰呈弱相关;特质抑郁与神经质呈中等强度相关关系,与内外向、精神质呈弱相关。低分组患者在基线期、诱发期和恢复期的特质抑郁高频(high frequency,HF)、低频(low frequency,LF)值高于高分组,LF/HF低于高分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期:t=13.16/P<0.001;t=6.74/P<0.001;t=-6.64/P<0.001。诱发期:t=8.13/P<0.001;t=15.35/P<0.001;t=-8.81/P<0.001。恢复期:t=6.81/P<0.001;t=12.37,/P<0.001;t=-7.00/P<0.001)。结论高特质抑郁个体的自主神经活性恢复能力要弱于低特质抑郁个体;低特质抑郁个体在面对负性情绪刺激诱导时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者的协调适应和整合能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抑郁 情绪 心率变异性 抑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