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抑郁症学生的家庭环境分析
1
作者 曲晓辉 《现代教育》 2019年第12期59-60,共2页
高职抑郁症学生看似因适应不良、学习、人际等心理原因诱发抑郁,但实质上,学生在大学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或者未处理的创伤,他们已经处在抑郁的边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职抑郁症学生的发病原因,我们对实践研究中... 高职抑郁症学生看似因适应不良、学习、人际等心理原因诱发抑郁,但实质上,学生在大学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或者未处理的创伤,他们已经处在抑郁的边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职抑郁症学生的发病原因,我们对实践研究中的个案家庭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父母的教养方式及父母的人格特征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深刻而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学生 家庭结构 教养方式 人格特征
下载PDF
应用“一体双锥”模型对抑郁症学生转介返学后进行干预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丁一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第3期48-50,共3页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抑郁学生比例增加,无须住院治疗转介就医的抑郁症学生通常都会回到校园继续学习生活,但他们经常出现情绪波动,仍然需要心理教师的跟踪帮助,甚至是危机干预。通过实践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可以采取"一体双锥"模... 自从疫情暴发以来,抑郁学生比例增加,无须住院治疗转介就医的抑郁症学生通常都会回到校园继续学习生活,但他们经常出现情绪波动,仍然需要心理教师的跟踪帮助,甚至是危机干预。通过实践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可以采取"一体双锥"模型来有效干预转介返校抑郁症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为抑郁学生提供比较完备的心理护航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双锥模型 抑郁症学生 转介返学
下载PDF
关于抑郁症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蒋育忻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7期36-37,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稳定。抑郁症是日前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面对抑郁症患者辅导员要有耐心、爱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稳定。抑郁症是日前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面对抑郁症患者辅导员要有耐心、爱心,多给予他们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让其看到生活的美好。对于靠药物治疗的抑郁症学生,一定要监督其按时吃药,并辅以有效的心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学生 案例 对策 启示
下载PDF
儿童期受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和基因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曾子豪 彭丽仪 +6 位作者 詹林 刘双金 欧阳晓优 丁道群 黎志华 胡义秋 方晓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6-285,共10页
基于抑郁的差别易感性模型,以301名大学生(年龄=19.15±0.63岁,年龄范围为17~20岁)为研究对象,并引入关键环境因素(儿童期受虐和主观幸福感)和重要位点(MAOA基因rs6323和TPH2基因rs17110747)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大学生抑郁发... 基于抑郁的差别易感性模型,以301名大学生(年龄=19.15±0.63岁,年龄范围为17~20岁)为研究对象,并引入关键环境因素(儿童期受虐和主观幸福感)和重要位点(MAOA基因rs6323和TPH2基因rs17110747)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大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1)儿童期受虐与大学生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主观幸福感与儿童期受虐和大学生抑郁症状显著负相关;(2)主观幸福感在儿童期受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 MAOA基因rs6323和TPH2基因rs17110747多态性在主观幸福感与大学生抑郁症状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相比携带rs6323位点G/G与T/T纯合子和rs17110747位点G/G与G/A基因型,携带rs6323位点G/T和rs17110747位点A/A基因型个体主观幸福感对抑郁症状的负向预测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受虐 主观幸福感 学生抑郁症 MAOA基因rs6323 TPH2基因rs17110747
下载PDF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脏腑辩证在大学生抑郁症防治中的应用
5
作者 肖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67-169,共3页
探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脏腑辩证在大学生抑郁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22.1~2022.12在某独立学院就读的80例抑郁状态大学生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各含40例的对照组(常规心理疏导)与实验组(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 探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脏腑辩证在大学生抑郁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22.1~2022.12在某独立学院就读的80例抑郁状态大学生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各含40例的对照组(常规心理疏导)与实验组(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脏腑辩证+常规心理疏导),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因子分与总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周后,实验组SDS评分、SCL-90因子分与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结合脏腑辩证能够显著改善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其心理状态,恢复其正常生活,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抑郁症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 脏腑辩证 心理疏导 症状自评量表
下载PDF
学生抑郁症危机辨识与干预策略分析
6
作者 高春花 《职业》 2023年第10期94-96,共3页
抑郁症发病的年轻化趋势和高自杀率促使技工院校及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抑郁症的预防,特别是学生抑郁症危机辨识与干预问题。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抗抑,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抑郁学生走出困境并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 学生抑郁症 危机辨识 干预策略
下载PDF
抑郁症状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力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1-173,共3页
1引言情绪和认知的相互关系问题,从70年代末开始受到心理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心理学工作者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情绪的发生、发展,并提出了不少理论模型[1]。另一方面,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研究,实证研究... 1引言情绪和认知的相互关系问题,从70年代末开始受到心理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方面心理学工作者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情绪的发生、发展,并提出了不少理论模型[1]。另一方面,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研究,实证研究表明:诸如记忆、思维、问题解决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心理学 情绪 抑郁症学生 智能测验
下载PDF
理工科院校抑郁症状大学生攻击性特点及防治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健 迟新丽 《河西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12-116,共5页
目的:调查理工科院校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特点。方法:首先运用Beck抑郁问卷筛选抑郁症状大学生,其次运用自编抑郁症状大学生攻击性特点问卷调查研究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特点;结果: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在不同的因子上存在着显... 目的:调查理工科院校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特点。方法:首先运用Beck抑郁问卷筛选抑郁症状大学生,其次运用自编抑郁症状大学生攻击性特点问卷调查研究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特点;结果: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在不同的因子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特点在年级上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大;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在专业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艺术专业学生的攻击性要强于文科和理工科学生。结论:不同性别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方式有显著差异;年级因素在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方面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有极其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大学生 攻击性 特点 策略
下载PDF
民办高校学生抑郁症的发生及预防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怀芬 李英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年第3期117-118,共2页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由于学习、就业压力大,家庭贫困、失恋等原因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而近年伴随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壮大,民办高校学生的抑郁发生情况和产生原因...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由于学习、就业压力大,家庭贫困、失恋等原因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而近年伴随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壮大,民办高校学生的抑郁发生情况和产生原因也有其自身特点,更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学生抑郁症 原因 预防
下载PDF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抑郁症问题透析
10
作者 彭莉 《中国商界》 2010年第7期387-387,共1页
高校女大学生抑郁症问题普遍存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严重抑郁症可能导致她们选择轻生。为了培养跨世纪的优秀女教师,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形成高校女大学生心理抑郁问题的因素。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抑郁症 高校女大学生 直接影响 心理抑郁 问题 女教师 跨世纪 主观 学习 培养 客观 就业 分析
下载PDF
试析中医体质学说对大学生抑郁症防治的临床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楠楠 曾顺 +2 位作者 毛长侠 秦维维 刘丽珠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30期4407-4409,共3页
目的抑郁症至今仍是世界性医学难题,近年来大学生抑郁症在高校有扩大趋势,严重影响家庭幸福和校园安全,受到国内研究者广泛关注。抑郁症中医称之为"郁证",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中医体质学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预防抑郁症... 目的抑郁症至今仍是世界性医学难题,近年来大学生抑郁症在高校有扩大趋势,严重影响家庭幸福和校园安全,受到国内研究者广泛关注。抑郁症中医称之为"郁证",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中医体质学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预防抑郁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缺乏流行病学依据一直未被广泛运用。方法本文拟从理论探讨和文献挖掘两部分展开,系统论述中医体质学说与郁证的关系;并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通过文献直接检索和文献追索的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2009年-2016年的有关九大体质与抑郁症期刊文献,为中医体质学说在大学生郁证防治方面提供理论及临床基础。结果郁证患者与气郁质有较强的相关性,文献收集发现对大学生抑郁症研究较多,对大学生抑郁与中医循证医学研究较少。结论中医体质学说在郁症研究上有进步空间,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中医气郁体质与大学生抑郁症的关系及二者机制入手,并基于此开展系列临床流行病学及试验研究,为大学生抑郁症防治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学说 气郁 学生抑郁症 防治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Motivation and Depress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12
作者 WANG Qia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4年第2期89-93,共5页
Depress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illnesse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today. It is often related to low motivation. It can affect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think, and feel. In learning process, learners are strongl... Depress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illnesse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today. It is often related to low motivation. It can affect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think, and feel. In learning process, learners are strongly affected by motivation. However, there is a group of students that is worthy of being noticed, and it seems that they have no motivation and lose interest in their study and other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a case study of Mr. WANG, the symptom of his depression was described, and the paper employing motivation theory aims at analyzing the depression severity and what causes depression, in order to uncover the students' inner problems and tries to find proper ways to motivate them and help them overcome the feeling of depression. Besides, the paper offers other option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such as speaking with a friend, partner, minister, professional counselor, or psychiatrist to canvass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VATION DEPRESSION AROUSAL CURIOSITY
下载PDF
Depression Among Arab Students in Israel: The Contribution of Religiosity, Happiness, Social Support and Self-control 被引量:1
13
作者 Qutaiba Agbaria 《Sociology Study》 2013年第10期721-738,共18页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orrelation ~mong a number of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hat can recluce u^pz-~on, These are: religiosity, happiness, social support, and self-controL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 ...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orrelation ~mong a number of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hat can recluce u^pz-~on, These are: religiosity, happiness, social support, and self-controL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 consisted of 219 Arab students from teacher training colleges in the Triangle region in central Israel.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ll the resources that were examined contribute to reducing the level of depression; in other word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level of religiosity, happiness, social support and self-control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level of depress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other studies conducted elsewhere in the world on different populations CChristian and lewish, as well as Muslim). The present study and its findings are, however, the first to address the understanding of depression among the populace in question. The findings were discussed in accordance with a number of different the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 adolescents DEPRESSION religiosity HAPPINESS social support SELF-CONTROL
下载PDF
Pharmaceuticalization and Biomedicalization: An Examination of Problems Relating to Depression in Japan
14
作者 Shoko Okuda 《Sociology Study》 2015年第8期633-642,共10页
The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in Japan.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in Japan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pharmaceutica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Since s... The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in Japan.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in Japan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pharmaceutica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Since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were introduced to Japan's pharmaceutical market in 1999, demand for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s has rapidly expanded. It seems likely then that the efforts of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s part of their marketing strategies, to increase people's awareness of mental illness have led people who are not actually depressed to have medical consultations and drug treatments for it. This phenomenon is known as "disease mongering" and has been reported on. Problems exist from the medical perspective also and include the following: expansion of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depression as formulated in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s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treatments that rely heavily on drugs; and biomedicalization. Another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in medical consultations is the declining function of communal bodies. This has resulted in individuals struggling psychologically, for example, with anxiety, worry, and depression. In summary, this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depression in |apan and revealed how the pharmaceutica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accelerates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social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ON pharmaceuticalization biomedicalization illness awareness campaigns disease mongering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抑郁干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健 吴海艳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4,共5页
文章在分析和研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内涵及积极心理治疗技术,提出了干预抑郁症状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塑造技术,并对通过筛选的52名抑郁症状大学生进行了为期2个多月的干预实验。随机选择26名大学生为实验组,另外26名... 文章在分析和研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内涵及积极心理治疗技术,提出了干预抑郁症状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塑造技术,并对通过筛选的52名抑郁症状大学生进行了为期2个多月的干预实验。随机选择26名大学生为实验组,另外26名大学生为对照组,干预前对两组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和贝克抑郁量表测试,干预结束之后再次对两组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抑郁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抑郁症状与主观幸福感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实验干预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塑造 抑郁症状大学生 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