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1篇文章
< 1 2 1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下电休克治疗伴有自杀意念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包玲 江雪 +2 位作者 谢琴 王娟 鲁凤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518,共5页
目的比较通过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电休克治疗伴有自杀意念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艾司氯胺酮作为具有抗抑郁作用特点的电休克麻醉剂,针对伴有自杀意念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治疗时的优点和不足,为艾司氯胺酮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 目的比较通过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电休克治疗伴有自杀意念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艾司氯胺酮作为具有抗抑郁作用特点的电休克麻醉剂,针对伴有自杀意念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治疗时的优点和不足,为艾司氯胺酮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20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40例(n=40)。对照组予以丙泊酚1.2~1.5 mg/kg缓慢推注麻醉,低剂量组予以0.3 mg/kg艾司氯胺酮加1.0 mg/kg丙泊酚缓慢推注麻醉,高剂量组予以0.6 mg/kg艾司氯胺酮加0.5~0.8 mg/kg丙泊酚缓慢推注麻醉,后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治疗过程中评价疗效、安全性指标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的HAMD-24评分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经MECT治疗后评分值逐组递减,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项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有差异(均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项观察指标有差异(均P<0.05);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对三组患者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后高剂量组的RBANS评分分值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对照组(均P<0.05);三组120例患者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对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自杀意念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高剂量组的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分值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对照组(均P<0.05)。结论三组患者的重度抑郁症状及自杀意念均得到改善,使用不同麻醉剂及不同剂量对伴有自杀意念的重度抑郁患者疗效随着剂量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且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应用到临床的安全性已得到验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电休克治疗 自杀意念 重度抑郁障碍
下载PDF
基于炎性细胞因子构建的Fisher判别函数对抑郁障碍诊断的辅助作用
2
作者 贾海玲 杨永涛 +4 位作者 崔利军 郭艳梅 严保平 崔伟 孙秀丽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4期312-316,共5页
背景目前,基于症状学的抑郁障碍诊断方式受临床医生经验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寻找更加准确可靠的定量诊断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探讨基于炎性细胞因子构建的Fisher判别函数在抑郁障碍诊断中的价值,为抑郁障碍的诊断提供参考。... 背景目前,基于症状学的抑郁障碍诊断方式受临床医生经验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寻找更加准确可靠的定量诊断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探讨基于炎性细胞因子构建的Fisher判别函数在抑郁障碍诊断中的价值,为抑郁障碍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4月—11月在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136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招募与研究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67例健康被试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采用Fisher判别模型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炎性细胞因子建立判别函数并进行验证。结果研究组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9.115、5.239、4.431、5.428,P均<0.01);研究组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7.398、7.331、7.614,P均<0.01)。Fisher判别函数回代性检验正确判别率为89.66%,交叉验证正确判别率为88.67%。结论本文构建的Fisher判别函数对抑郁障碍的诊断可能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炎性细胞因子 Fisher判别函数 诊断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金曼 梁浩 +5 位作者 张石盼 张雪茹 井朋 杨越 王春阳 吕佩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9-414,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Ⅱ)与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于我院临床...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Ⅱ)与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于我院临床心理科住院的176例MDD患者和常规体检的209例非MDD对照者的临床资料。从血液分析结果中,得到RDW、SⅡ、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DW to platelet ratio,RPR)。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确定RDW区分患者与对照的最佳临界值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MDD组患者的RDW[中位数及四分位数:13.20(12.70,13.98)vs.12.80(12.40,13.35)]、SⅡ水平[中位数及四分位数:510.87(350.95,878.12)vs.405.33(313.74,539.92)]高于非MDD组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R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RDW与MDD呈正关联(OR=3.086,95%CI:1.926~4.944)。ROC曲线结果显示,RDW区分MDD与非MDD的最佳临界值为12.85,AUC为0.647(95%CI:0.592~0.702;P<0.001)。结论高RDW可能是MDD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对MDD诊断有价值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重性抑郁障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 炎症反应 相关性研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反刍思维相关性
4
作者 林子江 章新月 +4 位作者 黄圣云 张嘉瑛 虞瑞豪 陈莉 杨闯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分析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行为特点,及其与反刍思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注意偏向的眼动测验、反刍思维问卷分别对35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和45名正常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 抑郁障碍青少年和正常大学生间,注意偏向... 目的 分析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行为特点,及其与反刍思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注意偏向的眼动测验、反刍思维问卷分别对35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和45名正常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 抑郁障碍青少年和正常大学生间,注意偏向潜伏期、刺激类别效应、交叉效应分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1、9.39、13.64,均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两组对正性图片的注视潜伏期存在显著差异(F=15.45,P<0.001);注意偏向首视点注视时差异分数上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主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注意偏向总注视时差异分数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392、-0.166,均P<0.05),负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呈显著正相关(r=0.289,P<0.05)。正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享受快乐、积极应对(r=0.309、0.268)呈正相关(均P<0.05),负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消极归因呈正相关(r=0.194,P<0.05)。结论 抑郁障碍青少年缺乏对积极情绪信息的初始注意,反刍思维和抑郁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定向加速、注意维持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情绪信息 注意偏向 反刍思维
下载PDF
中医药学结合SSRIs类药物治疗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萨如拉 仝利俊 马睿婷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503-3510,共8页
抑郁障碍是我国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目前关于抑郁障碍的治疗,主要是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的药物治疗和以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为代表的物理治疗,同时结... 抑郁障碍是我国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目前关于抑郁障碍的治疗,主要是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s),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的药物治疗和以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为代表的物理治疗,同时结合心理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断大脑中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与其他抗抑郁药相比,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中医治疗抑郁障碍常选用中医方剂或中成药治疗,中医治疗具有接受度好、疗效可观、不良反应低等优点,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且疗效好,故本文将就此做一详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SSRIS 中医学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抑郁障碍中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哲 武文煜 +1 位作者 贾荣 曾淑娥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抑郁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基于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抑郁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基于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抑郁、日常行为能力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8周后HAMD-24、SDS评分低于治疗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HAMD-24、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8周后ADL评分高于治疗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抑郁障碍患者有明显疗效,效果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艾司西酞普兰 支持性心理治疗
下载PDF
双相情感障碍Ⅱ型与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炎症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方瑜 郭萍 +3 位作者 吕亮 孙桂兰 姚红芳 钱敏才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9期777-780,788,共5页
目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Ⅱ型(BD-Ⅱ)与重度抑郁障碍(MDD)患者炎症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法选取40例BD-Ⅱ患者为BD-Ⅱ组,同期选取40例MDD患者为MDD组。在患者入院后24 h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轻躁狂症状量表(HCL-32... 目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Ⅱ型(BD-Ⅱ)与重度抑郁障碍(MDD)患者炎症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法选取40例BD-Ⅱ患者为BD-Ⅱ组,同期选取40例MDD患者为MDD组。在患者入院后24 h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轻躁狂症状量表(HCL-32)、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躁狂状态和自杀意念情况,比较两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白介素-1β(IL-1β)、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D-Ⅱ和MDD患者炎症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水平与抑郁、躁狂状态和自杀意念的相关性。结果BD-Ⅱ组的HAMD-24、HCL-32、SIOSS量表得分均高于MDD组(t分别=2.20、10.00、2.71,P均<0.05)。两组血清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05)。BD-Ⅱ组的血清IL-6、IL-4水平均高于MDD组(t分别=8.88、3.60,P均<0.05)。两组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05);BD-Ⅱ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MDD组(t分别=2.83、2.64、2.68,P均<0.05)。BD-Ⅱ患者的血清IL-6、IL-4、CD^(3+)、CD^(4+)、CD^(8+)与HAMD-24、HCL-32、SIOSS量表均呈正相关(P均<0.05)。MDD患者的血清IL-6、IL-4、CD^(3+)、CD^(4+)、CD^(8+)与HAMD-24、HCL-32、SIOSS量表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相比较于MDD患者,BD-Ⅱ患者的血清IL-6、IL-4水平和CD^(3+)、CD^(4+)、CD^(8+)水平更高,与抑郁、躁狂状态和自杀意念评分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Ⅱ型 重度抑郁障碍 白介素-6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血清FGF2和BDNF表达与病情程度及CI的关系
8
作者 黄磊 郑春美 +2 位作者 庞卢伟 蒋海潮 凌迎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与病情程度及认知功能障碍(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与病情程度及认知功能障碍(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根据是否发生CI将其分为非CI组和CI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8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FGF2、BDNF水平。结果重度组血清FGF2、BDNF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HAMD-17评分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血清FGF2、BDNF二者联合诊断青少年发生重度抑郁障碍、发生CI均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血清FGF2、BDNF水平随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加重而降低,且与CI发生相关,可能作为病情程度和CI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青少年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临床诊治
9
作者 刘铁桥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期抑郁障碍(LLD)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作为最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LL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甚至可能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LL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期抑郁障碍(LLD)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作为最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LL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甚至可能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LL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生物、社会和心理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由于老年群体的机体功能衰退、共病躯体疾病较多,故对LLD患者的诊治与处理年轻的成年抑郁障碍患者会有所不同。本文对LLD相关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评估和诊断、共病情况以及治疗与干预等方面进行梳理,并着重介绍LLD的药物治疗,以期为临床对LLD的优化诊治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障碍 共病 药物治疗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文拉法辛联合不同剂量坦度螺酮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研究
10
作者 胡艳 汪卫华 +6 位作者 纪菊英 周蓉 刘羽 刘康 李传亮 姜亚梅 李双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不同剂量坦度螺酮治疗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重性抑郁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药组36例(单用文拉法辛)、联合低剂量组34例(文拉法辛联用30 mg/d坦度螺酮)和联合高剂量组30例(文拉...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不同剂量坦度螺酮治疗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重性抑郁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药组36例(单用文拉法辛)、联合低剂量组34例(文拉法辛联用30 mg/d坦度螺酮)和联合高剂量组30例(文拉法辛联用60 mg/d坦度螺酮),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4、6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17 items,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疗效;采用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DSST)、认知功能缺陷自评问卷(perceived deficit questionnaire for depression,PDQ-D)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2、4、6周,3组HAMD-17评分的时间效应和组别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306.712、F=5.344,P<0.05),HAMA评分的时间效应、组别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228.377、F=8.054、F=4.474,P<0.05或P<0.001)。3组DSST评分和PDQ-D评分的时间效应、组别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文拉法辛联合坦度螺酮治疗重性抑郁障碍能够缩短起效时间、提高疗效及改善认知功能,高剂量坦度螺酮较低剂量起效更快、抗焦虑和改善认知功能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文拉法辛 坦度螺酮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服务质量情感主题识别研究
11
作者 温廷新 徐桂颖 《情报探索》 2024年第7期10-19,共10页
[目的/意义]为识别在线医疗社区中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评论医疗服务质量情感及主题,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和LDA模型的服务质量情感主题识别模型。[方法/过程]首先,构建CNN-BiLSTM模型提取患者评论内外关键特征得到情感倾向分布;其... [目的/意义]为识别在线医疗社区中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评论医疗服务质量情感及主题,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和LDA模型的服务质量情感主题识别模型。[方法/过程]首先,构建CNN-BiLSTM模型提取患者评论内外关键特征得到情感倾向分布;其次,运用LDA主题模型提取患者正负向评论主题,结合《医院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得到医疗服务质量主题,从分布和情感词对正负向服务质量进行挖掘。[结果/结论]CNN-BiLSTM的F1值为94.43%,均优于其他对比模型;结合LDA主题模型和相关文献得到5维医疗服务质量主题及分布;根据主题情感词及分布得到负向评论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识别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有效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医疗社区 服务质量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情感分析 主题模型
下载PDF
儿童期虐待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心理弹性和抑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登艾 张志雄 +3 位作者 王维 张勇辉 张轶杰 谷樟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和儿童期虐待问卷对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和儿童期虐待问卷对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期虐待对NSSI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95%CI)=0.112(0.076~0.148),P<0.001],儿童期虐待对心理弹性存在负向预测作用[β(95%CI)=-0.459(-0.629~-0.289),P<0.001],对抑郁情绪存在正向预测作用[β(95%CI)=0.100(0.027~0.172),P<0.001];儿童期虐待、心理弹性、抑郁情绪同时对NSSI行为存在预测作用[β(95%CI)=0.047(0.012~0.082),-0.064(-0.093~-0.034)和0.201(0.127~0.275),P<0.001]。心理弹性在儿童期虐待与NSSI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值(95%CI)为0.029(0.015~0.051),占总效应的25.89%;抑郁情绪在儿童期虐待与NSSI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值(95%CI)为0.020(0.006~0.040),占总效应的17.86%;心理弹性和抑郁情绪在儿童期虐待与NSSI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值(95%CI)为0.016(0.009~0.028),占总效应的14.29%。结论:心理弹性和抑郁情绪在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对NSSI的影响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虐待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心理弹性 抑郁障碍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对颅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抑郁障碍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李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90-0193,共4页
分析在颅骨骨折术后并发抑郁障碍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10-2023.10本院接诊的62例颅骨骨折术后并发抑郁障碍患者,通过编号、单双数分组处理,分别纳入对比组(31例、常规护理)、探究组(31例、优质护理)。对比应用效果... 分析在颅骨骨折术后并发抑郁障碍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10-2023.10本院接诊的62例颅骨骨折术后并发抑郁障碍患者,通过编号、单双数分组处理,分别纳入对比组(31例、常规护理)、探究组(31例、优质护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探究组抑郁及NIHSS评分更低,日常生活能力及质量评分更高,患者满意度(96.77%)相较于对比组(80.65%)更高,(P<0.05)。结论 针对颅骨骨折术后并发抑郁障碍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有利于抑郁程度的减轻,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可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颅骨骨折 抑郁障碍 HAMD
下载PDF
抑郁障碍患者主观与客观认知功能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琳娜 王敏 +6 位作者 杨潇 窦翊愷 韦锦学 何宗岭 于跃 蔡晓 马小红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背景抑郁障碍患者的主观认知功能与客观认知功能存在差异。目前,关于主客观认知功能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有限。目的探索抑郁障碍患者主观和客观认知功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理解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情况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 背景抑郁障碍患者的主观认知功能与客观认知功能存在差异。目前,关于主客观认知功能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有限。目的探索抑郁障碍患者主观和客观认知功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理解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情况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2年1月13日—2023年12月11日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量表(MADRS)评定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采用抑郁感知缺陷问卷(PDQ-D)和中国简版神经认知成套测验(C-BCT)分别评定患者的主观认知功能和客观认知功能,采用席汉残疾量表(SDS)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年龄、受教育年限、MADRS总评分、SDS总评分、CGI-SI评分与主客观认知功能及其差异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索主客观认知功能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是否用药的抑郁障碍患者PDQ-D总评分和主客观认知功能差异(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28、-2.392,P<0.05或0.01)。抑郁障碍患者主观认知功能与客观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48,P>0.05);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PDQ-D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333、-0.369,P均<0.01),MADRS总评分、SDS总评分以及CGI-SI评分与PDQ-D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487、0.637、0.434,P均<0.01);年龄、受教育年限与D值均呈负相关(r=-0.411、-0.362,P均<0.01),MADRS总评分、SDS总评分、CGI-SI评分与D值均呈正相关(r=0.259、0.468、0.299,P<0.05或0.01)。年龄(β=-0.328,P<0.01)和SDS总评分(β=0.409,P<0.01)是D值的预测因子。结论抑郁障碍患者主观认知功能与客观认知功能的差异可能与年龄、受教育年限、症状严重程度以及社会功能受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主观认知功能 客观认知功能 差异
下载PDF
预处理经颅磁刺激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琴 韩云毅 +2 位作者 王鹏飞 张广平 王智民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目前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抑郁效果已经得到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但临床疗效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近年来,有关进一步提高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的疗效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包...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目前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抑郁效果已经得到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但临床疗效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近年来,有关进一步提高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的疗效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包括预处理经颅磁刺激。通过综述总结近年来预处理经颅磁刺激抗抑郁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旨在为今后预处理经颅磁刺激应用于重性抑郁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预处理 重性抑郁障碍
下载PDF
山东省抑郁障碍患者生命质量及危险因素
16
作者 刘俊廷 程小菁 +11 位作者 张敬悬 王汝展 李晓靖 王倩 王程辉 丁昊 钱丽菊 万晓娜 田雪 侯宗银 刘风杰 刘进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472,共8页
目的:研究山东省抑郁障碍患者生命质量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山东省精神障碍流行病调查中使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和《DSM-Ⅳ-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研究版》(SCID-I/P)诊断出的抑郁障碍患者832例和抑郁障... 目的:研究山东省抑郁障碍患者生命质量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山东省精神障碍流行病调查中使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和《DSM-Ⅳ-TR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研究版》(SCID-I/P)诊断出的抑郁障碍患者832例和抑郁障碍发病高危人群807例、低危人群819例3组人群,于2020年使用SCID-I/P进行再诊断,并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简易生命质量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儿童期创伤问卷(CT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整体疼痛评估量表(GP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估,比较抑郁障碍患者生命质量变化并构建其危险因素模型。结果:抑郁障碍患者基线和5年复评的简易生命质量问卷得分均低于高危组和低危组,抑郁障碍缓解组基线和5年复评的简易生命质量问卷得分均高于未缓解组,高危组和低危组中2020年新发病者基线和5年复评的简易生命质量问卷得分均低于未发病者(均P<0.001)。基线的抑郁障碍诊断、PSQI得分均负向预测5年复评的简易生命质量问卷得分(β=-0.06、-0.15),基线的应对方式倾向正向预测5年复评的简易生命质量问卷得分(β=0.06);基线的简易生命质量问卷得分负向预测5年复评的抑郁障碍诊断、GHQ-12得分及PSQI得分(β=-0.11、-0.17、-0.09),基线的简易生命质量问卷得分正向预测5年复评的应对方式倾向(β=0.13)。5年复评的抑郁障碍诊断、GHQ-12得分、PSQI得分、应对方式倾向、SSRS得分、CTQ得分、GPS得分以及基线的生命质量问卷得分均对5年复评的生命质量问卷得分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进行影响。结论:抑郁障碍患者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抑郁障碍诊断、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疼痛、社会支持、儿童期创伤、应对方式等是生命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生命质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障碍患病情况及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艳华 高玉梅 +5 位作者 刘国平 于磊 赵晔 吕东升 包蓉 任艳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408-411,426,共5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探讨其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21年7月-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探讨其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21年7月-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焦虑、抑郁状态的初筛,再由精神科医生进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诊断并分为焦虑障碍组、无焦虑障碍组和抑郁障碍组、无抑郁障碍组。随访至2022年12月31日,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组间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评估焦虑、抑郁障碍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MHD患者219例,其中焦虑状态的患病率为25.6%,焦虑障碍患病率8.2%;抑郁状态的患病率为38.8%,抑郁障碍患病率25.6%。随访期内22例(10.0%)MHD患者死亡,焦虑障碍(HR=7.407,95%CI 2.794~19.640,P<0.001)、Hb<90 g/L(HR=3.555,95%CI 1.275~9.915,P=0.015)、频繁透析中低血压(HR=3.211,95%CI 1.162~8.877,P=0.025)是与全因死亡独立相关。结论:MHD患者有较高的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其中焦虑障碍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肾科医生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死亡
下载PDF
右单侧刺激电休克治疗对重性抑郁障碍的干预研究
18
作者 谭佩 傅一笑 +3 位作者 罗庆华 杜莲 邱田 邱海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索右单侧刺激电休克治疗(right unilateral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RUL-MECT)对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纳入70例MD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索右单侧刺激电休克治疗(right unilateral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RUL-MECT)对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纳入70例MD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进行基于年龄法的RUL-MECT,对照组进行双侧颞叶刺激MECT,每组分别进行8次治疗。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成套认知功能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定向力测验(orientation recovery tests,ORT)对被试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记录干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HAMD-17得分(32.89±5.68 vs.33.54±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次干预,研究组HAMD-17得分为(6.83±4.68)分,对照组得分为(7.20±4.60)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效应、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MCCB得分上,连线测试、符号编码、语言记忆、空间广度、数字序列、迷宫测验、视觉记忆、情绪管理、持续操作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语言记忆、数字序列、视觉记忆、言语流畅性、持续操作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记忆、持续操作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定向力恢复时长研究组短于对照组[(508.57±104.48)s vs.(631.66±212.27)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8.6%vs.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UL-MECT与双侧刺激MECT相比,抗抑郁疗效相当,对认知功能改善及定向力恢复要优于双侧刺激组M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右单侧刺激电休克治疗 认知功能 定向力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运用队列研究观察抑郁障碍心肾不交型复发率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19
作者 杨歆科 唐启盛 +5 位作者 郑军然 刘向哲 尹洪娜 马良 黄世敬 王娣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5-1010,共6页
目的:评价滋阴降火、除烦安神功效中医药治疗方案对心肾不交型抑郁障碍(MDD)2年复发率的疗效。方法:运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全国13个分中心的心肾不交型MDD患者,根据患者接受干预方案的不同,自然形成中医、中西医... 目的:评价滋阴降火、除烦安神功效中医药治疗方案对心肾不交型抑郁障碍(MDD)2年复发率的疗效。方法:运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全国13个分中心的心肾不交型MDD患者,根据患者接受干预方案的不同,自然形成中医、中西医结合及西医队列,比较3个队列复发率。并根据患者接受中医药方案干预时间的不同,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队列分为低、中、高3个暴露水平,比较3种暴露水平的复发率,以评价中医药方案降低心肾不交型MDD远期复发率的疗效。结果:共纳入506例患者,其中中医队列172例、中西医结合队列166例、西医队列168例。2年复发率方面,中医队列25.6%、中西医结合队列21.1%、西医队列35.1%。复发风险方面,中医队列中水平暴露比低水平暴露低63.0%(HR=0.370,95%CI为0.170~0.808,P<0.05),高水平暴露比低水平暴露低94.5%(HR=0.055,95%CI为0.016~0.192,P<0.01);中西医结合队列中水平暴露比低水平暴露低72.3%(HR=0.277,95%CI为0.111~0.689,P<0.01),高水平暴露比低水平暴露低83.9%(HR=0.161,95%CI为0.058~0.446,P<0.01)。结论:滋阴降火、除烦安神治法的中医药综合方案能有效降低心肾不交型MDD远期复发率,同时随接受中医药干预时间的增加,MDD复发率亦有逐渐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复发率 心肾不交型 前瞻性队列研究 云数据 多中心 中西医结合 暴露水平
下载PDF
益肾调气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远期复发率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20
作者 叶橙 孙文军 +13 位作者 唐启盛 黄世敬 王娣 郑军然 李小黎 尹洪娜 刘向哲 李乐军 王志强 徐向青 杨文明 林安基 马良 曲淼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08-2313,共6页
目的:评价益肾调气法对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2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接受的治疗方案自然形成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比较3组的复发率。并根据干预的时间,将... 目的:评价益肾调气法对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2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接受的治疗方案自然形成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比较3组的复发率。并根据干预的时间,将中医组和中西医组分为低、中、高3个暴露水平,比较不同水平的复发率,评价益肾调气法降低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的远期复发率的效果。结果:共纳入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1314例,其中中医组385例,西医组453例,中西医组476例。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的两年复发率分别是23.61%,34.97%、18.14%。中医组比西医组使复发风险降低29.2%(P<0.05),中西医组比西医组使复发风险降低45.5%(P<0.001)。中医组以低中药水平暴露时间(TCM-ET)为参照,高TCM-ET较于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81.4%(P<0.01);中西医组以低TCM-ET为参照,中TCM-ET比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46.9%(P<0.05),高TCM-ET比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65.3%(P<0.01)。结论:益肾调气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能够降低远期复发率,且中医药干预的暴露水平与复发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较长的暴露水平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率 益肾调气法 抑郁障碍 颐脑解郁方 前瞻性 队列研究 多中心 多因素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