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英举重运动员级别调整的关键技术特征变化研究:以石智勇69/73 kg级抓举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但林飞 李建设 +2 位作者 石智勇 闫家祥 顾耀东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32,共9页
目的:以精英举重运动员石智勇69 kg级上调至73 kg级的抓举技术变化为例,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上调级别应对巴黎奥运会新规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摄像机定点定焦拍摄2016—2020年石智勇重大比赛现场数据,通过SIMI°Motion 7.50对... 目的:以精英举重运动员石智勇69 kg级上调至73 kg级的抓举技术变化为例,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上调级别应对巴黎奥运会新规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摄像机定点定焦拍摄2016—2020年石智勇重大比赛现场数据,通过SIMI°Motion 7.50对视频进行三维运动学解析。结果:石智勇在上调级别后,1)准备姿势:相对站距增宽了17.10%,站距增宽有利于增加支撑面积并降低杠铃的最终高度,同时采用低臀位有利于发挥伸髋伸膝肌群力量。2)杠铃时空参数:2次发力过程杠铃速度持续增加,杠铃上升速度峰值增大了0.10 m/s,根据杠铃最大垂直高度预测,石智勇的成绩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3)下肢关节参数:引膝回屈角度减小了7.67°,小幅度快速的引膝是获得更优发力效果的关键。4)稳定性参数:“两心”距离有所增大,可能与翻腕提肘的技术变化有关。5)协调性参数:髋-膝、膝-踝关节间相对相位角变异系数(DP)均更小(P<0.05),说明抓举动作技术质量明显提升。结论:石智勇在上调级别后,增宽了相对站距,减小了引膝动作幅度,下肢发力肌肉控制稳定性更高,抓举动作技术质量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奥运会 抓举 级别上调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少儿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教学难点与对策
2
作者 郑娜 《青少年体育》 2023年第5期84-85,83,共3页
抓举技术动作是少儿举重运动员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少儿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教学难点进行探究。研究认为,少儿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教学难点有身体与杠铃之间距离把握、发力速度、身体重心转移、肌肉用力协调性等。同时,针对这... 抓举技术动作是少儿举重运动员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少儿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教学难点进行探究。研究认为,少儿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教学难点有身体与杠铃之间距离把握、发力速度、身体重心转移、肌肉用力协调性等。同时,针对这些教学难点,本文尝试提出针对少儿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教学难点的教学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儿举重运动员 抓举 技术训练 对策
下载PDF
男子下蹲式抓举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白雪岭 王洪生 +3 位作者 张希安 季文婷 魏高峰 王成焘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抓举重量下男子抓举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利用8通道EMG测量系统、三维测力平衡系统和数码摄像机,对上海市举重队现役男子举重运动员在不同重量下抓举过程中的8块具有代表性的浅层骨骼肌的表面肌电、足底反力和抓举... 目的研究不同抓举重量下男子抓举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利用8通道EMG测量系统、三维测力平衡系统和数码摄像机,对上海市举重队现役男子举重运动员在不同重量下抓举过程中的8块具有代表性的浅层骨骼肌的表面肌电、足底反力和抓举视频做同步采集。结果不同抓举重量下举重运动员的足底反力变化曲线趋势一致,基于足底反力曲线中的特征点对抓举技术动作阶段可划分为7个阶段,预备阶段、伸膝提铃阶段、引膝提铃阶段、发力阶段、惯性上升阶段、下降定铃阶段和起立阶段。抓举过程中肌群活动的时间顺序为:背阔肌、竖脊肌、肌直肌、三角肌、肱三头肌、胫骨前肌、肱二头肌和斜方肌。其中,斜方肌的积分肌电值最大,背阔肌的积分肌电值最小。随着抓举重量的增加,肱三头肌和三角肌的积分肌电值增加最大。结论为提高举重运动员抓举项目的比赛成绩,运动员应该重视斜方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举重 下蹲式抓举 抓举技术动作 表面肌电 足底反力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结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平 张贵敏 +1 位作者 佟永典 刘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采用录像解析、动力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进行三维动力学和二维运动学测试分析 ,根据技术动作的用力特征和运动轨迹的定量描述 ,得出抓举技术结构特征和主要技术影响因素 ,指出抓举技术的主要生... 采用录像解析、动力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进行三维动力学和二维运动学测试分析 ,根据技术动作的用力特征和运动轨迹的定量描述 ,得出抓举技术结构特征和主要技术影响因素 ,指出抓举技术的主要生物力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重 抓举 男子 优秀运动员 技术分析 中国
下载PDF
举重抓举和下蹲翻运动学比较与用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艾康伟 李方祥 +1 位作者 郝卫亚 苑廷刚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9-42,共4页
运用三维运动学的研究方法对参加2003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的10名运动员的抓举和下蹲翻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力量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运用逆向动力学方法对两种技术动作的主要关节的净力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膝关节角度在提铃离地时... 运用三维运动学的研究方法对参加2003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的10名运动员的抓举和下蹲翻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力量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运用逆向动力学方法对两种技术动作的主要关节的净力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膝关节角度在提铃离地时刻有显著性的差异;对力量参数回归分析表明,运动员抓举杠铃重量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所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而运动员下蹲翻杠铃重量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杠铃的作用力的积累过程;对于抓举和下蹲翻动作髋关节净力矩分析表明,对于抓举,髋关节最大净力矩与对应此时刻的髋关节角度呈负相关,而对于下蹲翻,髋关节最大净力矩则与所试举的杠铃重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重 抓举 下蹲翻 运动学 特征 分析
下载PDF
山东省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贾刚 康凯 +1 位作者 刘振宇 张守正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88,共4页
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摄像解析及三维测力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男子举重队6名运动员的抓举动作进行诊断和评价,为其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抓举过程中杠铃中心点运动轨迹应尽可能成垂直直线... 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摄像解析及三维测力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男子举重队6名运动员的抓举动作进行诊断和评价,为其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抓举过程中杠铃中心点运动轨迹应尽可能成垂直直线向上,S型弧度要小,发力后杠铃应达到一定最大速度,部分优秀运动员下蹲时加速度大于自由落体加速度,杠铃上抛中心点与身高的比值应控制在70%左右。抓举过程中人体膝关节角度曲线成双峰,而髋关节角度曲线为单峰,髋关节不可过早打开,躯干也不可过早用力。抓举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每个阶段的发挥对下一阶段均有重要影响,对抓举的技术分析应采用系统的思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 举重 抓举 生物力学 技术分析
下载PDF
主要特征点数据在抓举技术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北湘 龙望春 +1 位作者 覃宪勋 戴玮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1-54,共4页
抓举技术中的"近"、"快"、"低"、"准"技术原则,以及提铃"发力"、"下砸力"等特征是分析评价抓举技术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人、杠重心等主要特征点数据的分析,探讨其量... 抓举技术中的"近"、"快"、"低"、"准"技术原则,以及提铃"发力"、"下砸力"等特征是分析评价抓举技术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人、杠重心等主要特征点数据的分析,探讨其量化途径,以及简便易行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希望能为抓举技术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重 抓举 技术分析 数据指标
下载PDF
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向东 刘梦飞 徐文泉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95,共3页
通过三维运动图像分析手段对我国5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动作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各动作技术阶段(第一发力阶段、过渡阶段、第二发力阶段和惯性上升阶段)的时间比、杠铃上升高度比、做功比和平均功率... 通过三维运动图像分析手段对我国5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动作进行测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各动作技术阶段(第一发力阶段、过渡阶段、第二发力阶段和惯性上升阶段)的时间比、杠铃上升高度比、做功比和平均功率等关键指标,揭示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优秀运动员 举重 抓举 技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任景萍 刘学贞 王向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2-45,共4页
借助三维摄像和直接线性变换(DLT)方法,获取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参数,揭示这一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及原理,并对运动员动作技术的合理性作出诊断与评价。
关键词 抓举 运动生物力学 技术分析
下载PDF
全国举重冠军伍超抓举154kg的技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举涛 李建英 苗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71,共4页
通过SIMI°Motion三维录像分析系统,对2011年全国举重冠军赛冠军伍超的抓举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揭示其抓举154 kg的技术特征。结果显示:伍超的身体重心和杠铃重心距离较近,并在整个提铃过程中杠铃重心的垂直速度呈上升趋势;膝... 通过SIMI°Motion三维录像分析系统,对2011年全国举重冠军赛冠军伍超的抓举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揭示其抓举154 kg的技术特征。结果显示:伍超的身体重心和杠铃重心距离较近,并在整个提铃过程中杠铃重心的垂直速度呈上升趋势;膝关节角、躯干角、髋关节角、杠铃中心点垂直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符合抓举的技术特点;从整体上看,伍超的技术较为合理,且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举重冠军赛 伍超 抓举 技术特征 运动学参数
下载PDF
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向东 毛勇 +1 位作者 刘梦飞 尚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3,共4页
通过三维运动分析手段对我国4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进行研究,深入分析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膝关节角、髋关节角、躯干角和杠铃垂直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的关系,揭示我国4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特征。
关键词 女子举重 抓举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奥运冠军石智勇抓举技术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雷 杨世勇 艾康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3-69,共7页
运用三维运动学的研究方法,对参加2005年全国第十届体育运动会举重比赛的运动员石智勇的抓举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提铃过程中人杠重心间距控制合理,杠铃平均加速度超过2 m/s2,体现了优异的爆发力和出色的提铃技术;引膝阶段的... 运用三维运动学的研究方法,对参加2005年全国第十届体育运动会举重比赛的运动员石智勇的抓举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提铃过程中人杠重心间距控制合理,杠铃平均加速度超过2 m/s2,体现了优异的爆发力和出色的提铃技术;引膝阶段的技术与常规引膝技术已有了很大的改变,该阶段用时很短,膝关节角度也几乎没产生变化,通过对膝关节的制动充分发挥了腰背部肌肉力量,使抓举时杠铃最高加速度的值出现在引膝阶段而非发力阶段,这是最体现石智勇抓举技术特点的地方;抓举发力阶段,身体用力协调,各关节角度的把握也恰到好处;抓举下蹲支撑阶段技术动作堪称完美,人杠重心间距控制合理,杠铃回落距离仅为13.6 cm,人体重心向下的平均加速度为11.2 m/s2,两项均属于世界顶级选手的技术指标;在起立阶很好地利用了杠铃的弹性势能,与杠铃同步起立,同时人杠重心间距仅为0.002 m,确保了起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智勇 抓举 运动学
下载PDF
三维运动学仿真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及膝关节运动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白雪岭 王洪生 +3 位作者 张希安 季文婷 魏高峰 王成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6879-6882,共4页
为了更好地分析抓举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并且探讨抓举运动损伤机制以及损伤预防的方法。首先,采用Optotrak Certus运动捕捉系统采集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参数;其次,通过人体测量学参数和测量的各关节中心,对运动员骨骼系统进行建模;最后... 为了更好地分析抓举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并且探讨抓举运动损伤机制以及损伤预防的方法。首先,采用Optotrak Certus运动捕捉系统采集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参数;其次,通过人体测量学参数和测量的各关节中心,对运动员骨骼系统进行建模;最后,将测量的Marker点坐标原始数据导入Visual 3D与骨骼系统模型进行关联,实现对抓举技术的三维运动学仿真。通过抓举技术三维运动学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获取膝关节三维运动学参数与杠铃运动学参数,并对抓举技术进行了阶段划分。抓举比赛、训练时,髌股关节反复大强度的挤压牵拉,是导致膝关节慢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伸膝提铃,容易发生半月板急性损伤;发力阶段,容易发生半月板、外侧副韧带和十字韧带急性损伤;惯性上升阶段,容易发生半月板、内侧副韧带和十字韧带急性损伤。结果提示,抓举技术三维运动学仿真的实现,可以作为分析抓举技术运动学、动力学以及应力学的基础,在研究抓举技术动作、发力机制、运动损伤机制和运动损伤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膝关节运动慢性损伤的预防主要应合理科学的编排训练,交替进行不同屈曲度的训练,避免过于集中的腿力训练结构。膝关节运动急性损伤的预防,主要是加强膝关节和周围的肌肉力量的训练,以及膝关节中的侧副韧带、十字韧带的功能锻炼,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时,膝关节使用保护支持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抓举 三维运动学仿真 膝关节运动学 运动损伤
下载PDF
抓举运动“两心”的运动规律及人体做功的功率和效率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跃 蔡国钧 +2 位作者 卢青 王云德 卢德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0-65,96,共7页
应用DLT方法对何灼强、何英强、李顺柱分别抓举117.5公斤、133.5公斤、150公斤成功的技术动作进行了三维摄相测量分析。矢状面和水平面内杠铃重心和人体重心运动轨迹结合,揭示了“两心”在三维空间的运动规律。“杠心”左右偏移与杠铃... 应用DLT方法对何灼强、何英强、李顺柱分别抓举117.5公斤、133.5公斤、150公斤成功的技术动作进行了三维摄相测量分析。矢状面和水平面内杠铃重心和人体重心运动轨迹结合,揭示了“两心”在三维空间的运动规律。“杠心”左右偏移与杠铃额状面内的倾斜没有对应关系。在不同技术阶段,运动员对杠铃做功的功率P_1和P_2,可用于抓举运动员能力的判别。人体对杠铃做功的效率η_1为75%左右(占对杠铃和人体做的总功的百分比);对杠铃做功中,克服杠铃重力做功的效率η_2,正常值在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铃 运动员 抓举 人体重心 运动规律 做功 运动轨迹 李顺 水平面 后移
下载PDF
何灼强创117.5公斤抓举世界纪录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跃 蔡国钧 +2 位作者 卢青 王云德 卢德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0-74,96,共6页
本文用三维摄相测量方法对何灼强创117.5公斤抓举世界纪录的技术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他此次抓举技术上的优、缺点。主要优点是:提铃阶段“两重心”距离近,提铃速度快;发力过程中杠铃贴近身体,发力方向接近垂直向上:下蹲撑铃速度快,... 本文用三维摄相测量方法对何灼强创117.5公斤抓举世界纪录的技术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他此次抓举技术上的优、缺点。主要优点是:提铃阶段“两重心”距离近,提铃速度快;发力过程中杠铃贴近身体,发力方向接近垂直向上:下蹲撑铃速度快,动作连贯协调。主要缺点是提铃第一阶段用力方向偏后,造成杠铃后偏;上举过程中人、铃重心有左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纪录 提铃 抓举 重心速度 杠铃 垂直向 人体重心 发力阶段 测量方法 举重技术
下载PDF
第11届全运会女子举重冠军抓举技术的运动学参数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建英 季跃龙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62,71,共4页
采用国产星高钛运动录像采集和解析软件(3D-SignalTEC),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女子举重4个级别冠军的抓举技术进行数字录像解析,进一步研究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膝关节角度、髋关节角度、躯干角度和杠铃中心点垂直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的关系,... 采用国产星高钛运动录像采集和解析软件(3D-SignalTEC),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女子举重4个级别冠军的抓举技术进行数字录像解析,进一步研究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膝关节角度、髋关节角度、躯干角度和杠铃中心点垂直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的关系,更深层次地揭示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举重 抓举 运动学
下载PDF
第十一届全运会欧阳晓芳抓举122kg创全国纪录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建英 王举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3,共4页
通过对十一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欧阳晓芳抓举122kg创全国纪录的技术动作进行影片拍摄和图像解析,得出膝关节角、髋关节角、躯干角和杠铃中心点垂直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及各动作阶段的时间比、作功比和杠铃上升高度比以及杠铃重心的速度曲线... 通过对十一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欧阳晓芳抓举122kg创全国纪录的技术动作进行影片拍摄和图像解析,得出膝关节角、髋关节角、躯干角和杠铃中心点垂直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及各动作阶段的时间比、作功比和杠铃上升高度比以及杠铃重心的速度曲线。从而找出欧阳晓芳技术动作的优点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晓芳 抓举 技术 运动学分析
下载PDF
男子举重优秀运动员抓举技术动作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俞忠友 覃宪勋 张捷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3,共4页
采用三维影像测量的方法采集优秀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优秀运动员"人/杠"重心间的距离明显要比一般运动员小;优秀运动员能够较好的维持"人/杠"重心在支撑面范围内;优秀运... 采用三维影像测量的方法采集优秀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优秀运动员"人/杠"重心间的距离明显要比一般运动员小;优秀运动员能够较好的维持"人/杠"重心在支撑面范围内;优秀运动员在提拉杠铃时能够表现出较大运动速度和拉力。认为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可以作为在训练实践中评价运动员抓举技术优劣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抓举 重心 支撑面 速度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不同水平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参数的对比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向东 任景萍 徐文泉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3-576,共4页
对10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和10名普通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进行生物力学测试,通过比较优秀运动员和普通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参数,发现:1)在最大铃速和惯性上升阶段铃升这2个指标方面,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比较,数据上相差无几,统计... 对10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和10名普通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进行生物力学测试,通过比较优秀运动员和普通运动员的动作技术参数,发现:1)在最大铃速和惯性上升阶段铃升这2个指标方面,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比较,数据上相差无几,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2)在伸膝提铃阶段普通运动员的膝角变化和髋角变化均大于优秀运动员,而在展体加速阶段优秀运动员在膝角变化、髋角变化和躯干俯仰变化方面均大于普通运动员,但是均无显著性差异。3)普通运动员在伸膝提铃阶段的杠铃上升高度百分比和有效功百分比均大于优秀运动员,而在展体加速阶段和惯性上升阶段优秀运动员的杠铃上升高度百分比和有效功百分比均大于普通运动员,但是均无显著性差异。4)优秀运动员在各个动作阶段的相对平均功率和相对有效力均大于普通运动员,尤其在展体加速阶段优秀运动员的优势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些差异表明优秀运动员在展体加速阶段比普通运动员表现出更好的爆发力水平,动作技术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举重 抓举 生物力学 高速摄像
下载PDF
对抓举动作技术身体各环节运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任景萍 王惠棣 叶鸣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4-107,共4页
借助三维摄像和直接线性变换(DLT)方法,获取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中身体躯干、髋、膝、踝等环节的运动学参数,并对运动员动作技术的合理性作出诊断与评价,为抓举技术的理论与训练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抓举动作技术过程中杠... 借助三维摄像和直接线性变换(DLT)方法,获取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中身体躯干、髋、膝、踝等环节的运动学参数,并对运动员动作技术的合理性作出诊断与评价,为抓举技术的理论与训练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抓举动作技术过程中杠铃重心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以及身体各环节的运动特征,表明:1)通过研究杠铃和身体的垂直速度发现,运动员除李卓和唐功红杠铃垂直速度在引膝阶段存在下降趋势外,其他运动员均能在整个提铃过程保持上升趋势,技术较为合理;2)在抓举技术过程中,膝角和踝角随时间变化曲线呈现为双峰单谷型;髋角随时间变化曲线为持续增加趋势,呈单波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抓举 杠铃 身体环节 诊断与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