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南页岩气区块生命周期用水核算
1
作者 桂玉茹 贾婉玲 曾勇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20年第2期6-10,15,60,共7页
选取川南页岩气区块为研究对象,运用过程生命周期评估和投入产出生命周期方法核算页岩气开采生命周期的直接和间接用水量,并与美国Marcellus页岩气区块用水量进行比较。川南区块总直接用水量为22 928 m^3/井,高于Marcellus区块的总直接... 选取川南页岩气区块为研究对象,运用过程生命周期评估和投入产出生命周期方法核算页岩气开采生命周期的直接和间接用水量,并与美国Marcellus页岩气区块用水量进行比较。川南区块总直接用水量为22 928 m^3/井,高于Marcellus区块的总直接用水量15 320 m^3/井。从生命周期阶段来看,川南页岩气开采钻井和压裂阶段的直接用水均远大于Marcellus区块。结合水环境管理指标,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主要决定了直接用水量的差异。川南区块总间接用水量为25 098 m^3/井,超过总直接用水量,约为Marcellus区块总间接用水量的3倍。除井场准备阶段外,其余阶段的间接用水量均大于Marcellus区块,间接用水量的差异与钻井和压裂过程的添加剂、能源使用量和全行业用水效率有关。减少川南区块页岩气开发用水量的主要途径包括提高钻井液和压裂液回用率、改善钻井和压裂添加剂使用效率、提高柴油和电力等能源利用效率和全行业用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生命周期 用水量 过程生命周期评估 投入产出生命周期方法
下载PDF
混合生命周期方法的发展、应用与挑战
2
作者 刘祚希 魏莹莹 +3 位作者 李彦龙 于菲菲 王姗姗 薛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24-2833,共10页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hybrid life cycle assessment,HLCA)是过程生命周期评价(process⁃based LCA,PLCA)和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conomic input⁃output LCA,EIO⁃LCA)相结合的产物。该方法扩展了系统边界,补充了废弃和使用阶段的环境影...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hybrid life cycle assessment,HLCA)是过程生命周期评价(process⁃based LCA,PLCA)和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conomic input⁃output LCA,EIO⁃LCA)相结合的产物。该方法扩展了系统边界,补充了废弃和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从而解决了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而造成的局限性。本文介绍了不同HLCA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案例。首先,分层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tiered hybrid LCA,TH LCA)易于使用和掌握,其结果覆盖范围广,但容易出现重复计算;其次,基于投入产出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I⁃O based hybrid LCA,IOH LCA)通过清单对投入产出表进行改进,完善了系统的边界,但由于投入产出表是基于部门层面的计算,缺少针对同一部门中不同产品的差异性评价;再次,路径交换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path exchange hybrid,PXC)通过过程数据对部分路径进行替换,减少了重复计算,但常因计算过程复杂而不易进行操作;最后,集成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integrated hybrid LCA,IH LCA)包含四部分矩阵和九部分矩阵集成混合两种形式。四部分矩阵最早提出集成混合生命周期方法,将投入产出表和过程数据集成在一个矩阵中,虽计算难度增加但结果更为精确,九部分矩阵在四部分矩阵的基础上增加了全区域产业链数据库,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情景下分析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通过对TH LCA、IOH LCA、PXC、IH LCA四种生命周期评价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未来HLCA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生命周期 过程生命周期 投入产出生命周期 分层混合 集成混合
原文传递
我国建筑业物化能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关军 蒋立红 张智慧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18-1724,共7页
研究建筑业物化能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建筑业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较为准确地研究建筑业物化能的影响因素,在构建部门拆分的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完全分解方法构建了完全结构分解模型.该模型将建筑业物化能影响因素分... 研究建筑业物化能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建筑业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较为准确地研究建筑业物化能的影响因素,在构建部门拆分的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完全分解方法构建了完全结构分解模型.该模型将建筑业物化能影响因素分为列昂惕夫效应、强度效应和终端需求规模效应.采用该模型对2005—2010年建筑业物化能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部门拆分的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产业部门划分粗略和统计数据不可靠等因素导致的误差,提高结果可靠性.22005—2010年建筑业物化能(以标准煤计,下同)增长了6.755×108t,终端需求规模效应显著拉动了建筑业物化能的增长,其贡献率高达188%;列昂惕夫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物化能增长,其贡献率为42%;强度效应则较为显著地发挥了削减物化能的作用,贡献率为-130%.3相比传统模型,完全结构分解模型消除了分解残差(-7.399×108t),从而提高了分析可靠性.从提高工程建设规划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和建筑维护,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绿色建造和智慧建造,促进建材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和发展高性能建材等方面提出了控制建筑业物化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物化能 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 完全结构分解分析
下载PDF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足迹的产业链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谷艾婷 吕佳 王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7-252,共6页
中国是木质林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分析其产品碳足迹的分布特征对于林产行业的国际贸易和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投入产出生命周期模型计算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碳足迹,并对不同种类木质林产品产业链上的碳足迹分布进行... 中国是木质林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分析其产品碳足迹的分布特征对于林产行业的国际贸易和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投入产出生命周期模型计算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碳足迹,并对不同种类木质林产品产业链上的碳足迹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碳足迹总量最大的木质林产品是木家具(占总量的36%),而单位产品碳足迹强度最大的木质林产品是纸制品(占整体的16%);针对林产品行业内部的产业链角度,碳足迹的主要流量发生在从用材林的种植和养护业到最终产品的制造;林产品产业行业外部,碳足迹的贡献则主要来自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石燃料开采业等行业,这2个行业碳足迹贡献分别占21%和18%;整体上,中国木质林产品生产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以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为主,这与产业链外其他行业的碳贡献密不可分。研究表明,通过碳足迹在产业链上的分布可以有助于分析林产品碳排放的工作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碳足迹 温室气体 碳减排 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
下载PDF
中国居民消费隐含的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 被引量:20
5
作者 姚亮 刘晶茹 王如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5632-5637,共6页
应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核算了1997、2000、2002、2005和2007年5a的中国居民消费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现其呈现增加趋势。2007年达到18.53亿t,相当于1997年的1.61倍,年平均增长4.89%.其次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 应用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核算了1997、2000、2002、2005和2007年5a的中国居民消费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发现其呈现增加趋势。2007年达到18.53亿t,相当于1997年的1.61倍,年平均增长4.89%.其次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分析了碳排放效率变化、经济内在结构变迁、消费结构转变、人均消费水平变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总量变化等六项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碳排放效率因素和人均消费水平变化是驱动碳排放变化的两大主要力量,并且作用相反。碳排放效率的持续提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居民消费的隐含碳排放急剧增加的趋势,是减缓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而人均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成为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力量,是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 结构分解分析 可持续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中国居民消费嵌入式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汪臻 赵定涛 余文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62,共7页
本文结合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EIO-LCA)和结构分解分析(SDA),将1992—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嵌入式碳排放的增长,分解为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系统中因素的总效应始终为负值,消费系统中因素的总效应始终... 本文结合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EIO-LCA)和结构分解分析(SDA),将1992—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嵌入式碳排放的增长,分解为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系统中因素的总效应始终为负值,消费系统中因素的总效应始终为正值,且后者的绝对值大于前者,进而引起嵌入式碳排放总量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始终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消费模式的改变已成为推动嵌入式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力量,且消费模式变化的增排效应强于技术进步的减排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仅仅针对生产系统的减排政策和措施并不能实现有效减排,减排需要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同时改进。除了技术节能外,我国还应把消费领域的节能作为"节能减排"一个重要内容,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引导和促使居民消费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 嵌入式碳排放 驱动因素
下载PDF
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 被引量:59
7
作者 姚亮 刘晶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9,共4页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很大。在全国尺度上,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切实贯彻区域统筹原则,这就需要对中国区域间的碳排放转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利用EIO-LCA方法及199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来核算中国...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很大。在全国尺度上,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切实贯彻区域统筹原则,这就需要对中国区域间的碳排放转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利用EIO-LCA方法及199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来核算中国八大区域间产品(服务)以及隐含的碳排放在区域之间流动和转移总量。研究发现,经济拉动作用收支方面,东北区域、京津区域、南部沿海区域、西北区域和西南区域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总量大于其承接其他区域拉动作用的总量,北部沿海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和中部区域反之。区域间隐含的碳排放转移收支方面,北部沿海区域和中部区域碳排放转入量大于转出量,承接了其他区域的高碳负荷产业转移,其他六个区域情况相反。另外,本研究还采用万元碳排放量表示区域间经济拉动的碳负荷系数,来衡量经济拉动作用的碳环境友好程度,即碳效率。区域承接的拉动作用的碳效率从大到小顺序是:京津,西南,东部沿海,北部沿海,西北,东北,南部沿海,中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EIO-LCA) 区域间投入产出 碳排放转移
下载PDF
基于EIO LCA的铁矿石采选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冯超 朱海玲 徐志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3-106,111,共5页
铁矿石采选过程是重要的能源消费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源,为更好的推进铁矿石采选业的温室气体减排,需要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对铁矿石采选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详细计算。为避免传统的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 铁矿石采选过程是重要的能源消费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源,为更好的推进铁矿石采选业的温室气体减排,需要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对铁矿石采选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详细计算。为避免传统的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截断误差,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EIO LCA)对铁矿石采选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最终获取1t铁矿石的能源消费强度为0.089tce;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2.138tCO2-eq,主要源于煤炭,约占总排放量的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采选 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 能源消费 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PDF
基于EIO-LCA的隐性碳排放估算及地区差异化研究——江浙沪地区隐含碳排放构成与差异 被引量:16
9
作者 唐建荣 李烨啸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135,共11页
基于中国2007年地区经济投入产出表及其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江浙沪3地的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矩阵,从直接排放和隐性排放2个视角分析碳排放在部门间的分布结构。结果表明:(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直接排放量最大;(2)工业... 基于中国2007年地区经济投入产出表及其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江浙沪3地的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矩阵,从直接排放和隐性排放2个视角分析碳排放在部门间的分布结构。结果表明:(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直接排放量最大;(2)工业的隐性排放量最大,且其隐含排放量主要源自生产链中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3)上海为碳排放净输出地区,江苏为碳排放净输入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 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矩阵 隐性碳排放
下载PDF
Life Cycle Input-Output Analysis Extended to Use, Disposal, and Recycling Stages Applied to Embodied CO2 Emissions of a Refrigerator
10
作者 Yuki Mizumoto Yohji Uchiyama Keiichi Okajima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695-704,共10页
Input-output analysis is widely employed to analyze inventories of a product's embodied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burdens. However, input-output analysis focuses only on the production stage and ignores other life cyc... Input-output analysis is widely employed to analyze inventories of a product's embodied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burdens. However, input-output analysis focuses only on the production stage and ignores other life cycle phases. Input-output analysis is not exactly a LCA (life cycle assessment) method in the strict sense of ISO 14040 standards, which must cover all stages of a product's life cycle,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so to speak. A tiered hybrid LCA is a useful tool that covers all life cycle stages by combining a process analysis with the input-output analysis method. This study aims to extend input-output analysis to the use, disposal, and recycling stages by using matrix-based method. The new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the embodied CO2 emissions of a refrigerator as a case study. The entire life cycle C02 emissions are estimated to be 2.9 tons, including indirect emissions, and the reduction in CO2 emissions due to recycling steel scrap is calculated as 48.5 kg.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the new method enables a consistent inventory analysis for all life cycle stages by combining process and input-output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put-output analysis matrix-based method hybrid lifecycle analysis RECYCLING REFRIGERATOR CO2 emission.
下载PDF
需求视角的中国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施亚岚 崔胜辉 +2 位作者 许肃 林剑艺 黄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84-2692,共9页
基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了中国1990—2010年能源消费氮氧化物完全排放矩阵,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氮氧化物排放在部门和不同需求间的分布结构,并通过情景模拟深入探讨了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对氮氧化物排放的综合影响... 基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了中国1990—2010年能源消费氮氧化物完全排放矩阵,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氮氧化物排放在部门和不同需求间的分布结构,并通过情景模拟深入探讨了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对氮氧化物排放的综合影响和拉动效应,以期探索中国氮氧化物减排的多元化途径.研究结果显示,1990—2010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从878万t上升到2398万t,历年来由工业部门拉动产生的氮氧化物占总量的比重高达70%左右;由最终消费拉动的氮氧化物排放比重逐年下降,资本形成和出口拉动的氮氧化物排放比重逐年上升.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则从47.0 kg·万元-1降至6.0 kg·万元-1,其中,能源和交通部门的排放强度最高.通过情景模拟可以看出,提高最终消费比重,扩大内需有利于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尤其是对工业部门的减排效果显著.实现氮氧化物总量减排目标,要求在技术进步之外,积极寻求多元减排措施,以强化减排效果,突出能源和交通等重点部门的氮氧化物防治体系建设,并通过扩大内需优化最终需求结构以促进工业部门氮氧化物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需求视角 最终需求结构 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完全排放强度 中国
原文传递
引入卫星矩阵I-OLCA模型对建筑业隐含排放研究
12
作者 张颖 汪洋 《求索》 CSSCI 2013年第4期13-15,176,共4页
为了全面研究建筑业的隐含环境影响,本文在基于2002年、2005年和2007年经济投入产出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引入卫星矩阵的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进行包含大气排放(如CO2、SO2与NOx的排放)和工业废水废物排放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 为了全面研究建筑业的隐含环境影响,本文在基于2002年、2005年和2007年经济投入产出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引入卫星矩阵的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进行包含大气排放(如CO2、SO2与NOx的排放)和工业废水废物排放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在能源消耗的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环境污染物,2002年至2007年间,CO2的排放由1270百万吨增加至4050百万吨,NOx的排放由3.48百万吨增加至8.73百万吨。而SO2的排放基本持平。隐含工业废水排放和废弃物生产分别由4090百万吨和450百万吨,增长至5630百万吨和530百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排放 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 卫星矩阵 建筑业
原文传递
农业碳足迹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85
13
作者 黄祖辉 米松华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0-47,111,共8页
本文运用2008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浙江省投入产出表》统计数据和IPCC相关实验数据,采用分层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法,构建五个层级对农业系统碳足迹进行量化,深度分析农业碳排放的数量和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按照国际惯例IPC... 本文运用2008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浙江省投入产出表》统计数据和IPCC相关实验数据,采用分层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法,构建五个层级对农业系统碳足迹进行量化,深度分析农业碳排放的数量和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按照国际惯例IPCC核算的农业碳排放只占总碳足迹的43.55%,隐含在农用能源和农业工业投入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被忽视或被低估,这将严重影响农业系统减排和低碳农业发展战略的制定;(2)从农业碳足迹结构来看,农业种植、养殖活动本身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占比重不大;农用能源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工业投入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农业废弃物最终处置是农业源温室气体最重要的三大类来源;其中以化肥(氮肥)生产、运输、施用过程中引致的碳排放在整个农业系统碳排放中所占比重最大;(3)农业技术和管理措施具有积极的减排增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分层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法 低碳农业 浙江省
原文传递
技术、消费模式与中国碳排放增长——中国八大区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定涛 汪臻 范进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共9页
借助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对消费者生活方式方法(Consumer Lifestyle Approach,CLA)进行了改进,进而基于改进后的CLA计算了中国八区域城镇居民的嵌入式碳足迹(Embedded Carbon Footprints,ECF),并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估计了各... 借助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对消费者生活方式方法(Consumer Lifestyle Approach,CLA)进行了改进,进而基于改进后的CLA计算了中国八区域城镇居民的嵌入式碳足迹(Embedded Carbon Footprints,ECF),并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估计了各区域技术和消费模式对ECF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进步起到了较好的减排作用,但消费模式变化的增排效应强于技术进步的减排效应,进而造成总的ECF增加。基于以上分析,作者认为,仅依靠技术进步来减排是不够的,我国还应把消费领域的节能作为"节能减排"一个重要内容。最后,本文根据不同区域的技术和消费模式对ECF影响的差异,给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碳足迹 消费者生活方式方法 环境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EIO-LCA模型的广东省各产业碳排放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嵘 《热带地貌》 2017年第1期9-18,共10页
本文基于2010年广东省投入产出延长表,通过构建EIO-LCA模型,对广东省的各产业部门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和分析,从生产者与消费需求角度进行分析,着重探究广东省各产业部门隐含碳的构成。从生产者角度而言,直接排放量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 本文基于2010年广东省投入产出延长表,通过构建EIO-LCA模型,对广东省的各产业部门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和分析,从生产者与消费需求角度进行分析,着重探究广东省各产业部门隐含碳的构成。从生产者角度而言,直接排放量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对基础能源有着巨大的需求与消费;从隐含碳排放角度而言,排放大的部门主要有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其结构,广东省的隐含碳排放主要为满足省外需求,如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向外流出;而由本省需求引起的隐含碳排放则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建筑业的隐含碳排放主要因资本形成而造成。由于各部门碳排放情况复杂,原因各异,对部门碳排放不同特点,需要针对性给予减排建议,制定与之匹配的减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碳 EIO-LCA 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 广东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