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是否有助于投行声誉功能发挥?--基于中国创业板制度实施的证据
被引量:
12
1
作者
许荣
蒋庆欣
李星汉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6-179,共14页
本文利用中国创业板制度实施导致创业板和主板IPO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差异,实现对IPO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变化的有效计量识别,利用2009至201 1年同时为创业板及主板市场提供承销服务的投资银行承销的618个IPO样本开展实证研究。实证结...
本文利用中国创业板制度实施导致创业板和主板IPO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差异,实现对IPO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变化的有效计量识别,利用2009至201 1年同时为创业板及主板市场提供承销服务的投资银行承销的618个IPO样本开展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创业板IPO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显著高于主板,多个变量度量的投行声誉显著降低创业板市场IPO折价率及其波动性,而在主板市场投行声誉功能不显著。创业板市场投行声誉功能为投行自身带来了更高费用收入并且也使发行公司获得更高筹资净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行声誉
信息不对称
IPO折价率
原文传递
投行声誉、PE背景与IPO企业盈余管理
被引量:
7
2
作者
石阳
王明涛
李莎姗
《投资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42,共13页
本文根据中国市场制度环境,以发审委审核通过率指标测度投行声誉,利用2009—2011年中小板与创业板IPO企业的数据,研究了投行声誉、PE背景对于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行声誉与PE机构入股比例均能抑制IPO企业盈余管理;PE背景...
本文根据中国市场制度环境,以发审委审核通过率指标测度投行声誉,利用2009—2011年中小板与创业板IPO企业的数据,研究了投行声誉、PE背景对于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行声誉与PE机构入股比例均能抑制IPO企业盈余管理;PE背景对投行声誉抑制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具有一定替代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强化发审委对于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审核,不但能够直接提升企业质量,还有助于促进投行与PE机构进一步抑制企业盈余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行声誉
审核通过率
私募股权
盈余管理
原文传递
投行关系、声誉与并购绩效——基于关系契约的视角
被引量:
2
3
作者
余鹏翼
陈新
+1 位作者
陈文婷
余言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1-263,共13页
投行参与并购重组既可以提升投行声誉,又有利于提高市场并购效率。本文基于关系契约理论,以2013—2016年中国沪深A股发生并购事件的收购方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投行在并购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现有关系契约构建的投行关系损害了企业...
投行参与并购重组既可以提升投行声誉,又有利于提高市场并购效率。本文基于关系契约理论,以2013—2016年中国沪深A股发生并购事件的收购方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投行在并购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现有关系契约构建的投行关系损害了企业长期和短期并购绩效;投行声誉提升了企业长期并购绩效;在声誉较低的投行中,投行关系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低效率并购提高了外部投资者与收购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引发投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降低了并购绩效。本研究揭示了投行关系和投行声誉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为现阶段政府职能部门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提升投行参与并购重组的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
行
关系
投行声誉
并购绩效
关系契约
原文传递
IPO核准制与注册制:一个经济社会学视角
被引量:
9
4
作者
陈洪杰
《财经法学》
2018年第1期97-107,共11页
当我们在理论表达上尝试以注册制改革作为推进IPO市场化的制度抓手,其隐含的逻辑是寄期望于以价格机制调节"供给—选择"的市场竞争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然而,哪怕是在简单的交易结构中,仅仅依靠"供给—选择"也...
当我们在理论表达上尝试以注册制改革作为推进IPO市场化的制度抓手,其隐含的逻辑是寄期望于以价格机制调节"供给—选择"的市场竞争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然而,哪怕是在简单的交易结构中,仅仅依靠"供给—选择"也无法组织起一个有效的市场: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投机行为等因素的相互结合都会产生市场失败的问题。在市场声誉系统尚不能充分有效提供市场信号的过渡阶段,诉诸"有限监管"来组织市场合法性或许是建构一个有效资本市场必不可少的前提:一方面,可以基于有限度的监管路径来提供价值认证以克服"供给—选择"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积极引导培育投行声誉"信号传递"、"价值发现"和"补偿激励"的功能;另一方面,即使市场主体作为声誉的载体,也仍然需要一种第三方治理机制的介入,使声誉的形成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权力寻租
市场组织
重复博弈
投行声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是否有助于投行声誉功能发挥?--基于中国创业板制度实施的证据
被引量:
12
1
作者
许荣
蒋庆欣
李星汉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出处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6-179,共1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12YJC790217)
文摘
本文利用中国创业板制度实施导致创业板和主板IPO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差异,实现对IPO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变化的有效计量识别,利用2009至201 1年同时为创业板及主板市场提供承销服务的投资银行承销的618个IPO样本开展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创业板IPO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显著高于主板,多个变量度量的投行声誉显著降低创业板市场IPO折价率及其波动性,而在主板市场投行声誉功能不显著。创业板市场投行声誉功能为投行自身带来了更高费用收入并且也使发行公司获得更高筹资净额。
关键词
投行声誉
信息不对称
IPO折价率
Keywords
Investment bank reputati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IPO underpricing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投行声誉、PE背景与IPO企业盈余管理
被引量:
7
2
作者
石阳
王明涛
李莎姗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出处
《投资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42,共13页
基金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CXJJ-2011-384)
文摘
本文根据中国市场制度环境,以发审委审核通过率指标测度投行声誉,利用2009—2011年中小板与创业板IPO企业的数据,研究了投行声誉、PE背景对于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行声誉与PE机构入股比例均能抑制IPO企业盈余管理;PE背景对投行声誉抑制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具有一定替代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强化发审委对于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审核,不但能够直接提升企业质量,还有助于促进投行与PE机构进一步抑制企业盈余管理。
关键词
投行声誉
审核通过率
私募股权
盈余管理
Keywords
Reputation
Rate of getting authorized
Private equity
Earnings management
分类号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投行关系、声誉与并购绩效——基于关系契约的视角
被引量:
2
3
作者
余鹏翼
陈新
陈文婷
余言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跨国并购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Business School
出处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1-263,共13页
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2020GZYB44)
文摘
投行参与并购重组既可以提升投行声誉,又有利于提高市场并购效率。本文基于关系契约理论,以2013—2016年中国沪深A股发生并购事件的收购方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投行在并购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现有关系契约构建的投行关系损害了企业长期和短期并购绩效;投行声誉提升了企业长期并购绩效;在声誉较低的投行中,投行关系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低效率并购提高了外部投资者与收购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引发投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降低了并购绩效。本研究揭示了投行关系和投行声誉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为现阶段政府职能部门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提升投行参与并购重组的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投
行
关系
投行声誉
并购绩效
关系契约
Keywords
investment bank relationship
investment bank reputation
M&A performance
relational contract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F27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IPO核准制与注册制:一个经济社会学视角
被引量:
9
4
作者
陈洪杰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出处
《财经法学》
2018年第1期97-107,共11页
基金
上海师范大学法律史重点学科以及"城市治理现代化与法制法研究基地"项目
文摘
当我们在理论表达上尝试以注册制改革作为推进IPO市场化的制度抓手,其隐含的逻辑是寄期望于以价格机制调节"供给—选择"的市场竞争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然而,哪怕是在简单的交易结构中,仅仅依靠"供给—选择"也无法组织起一个有效的市场: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投机行为等因素的相互结合都会产生市场失败的问题。在市场声誉系统尚不能充分有效提供市场信号的过渡阶段,诉诸"有限监管"来组织市场合法性或许是建构一个有效资本市场必不可少的前提:一方面,可以基于有限度的监管路径来提供价值认证以克服"供给—选择"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积极引导培育投行声誉"信号传递"、"价值发现"和"补偿激励"的功能;另一方面,即使市场主体作为声誉的载体,也仍然需要一种第三方治理机制的介入,使声誉的形成更为有效。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权力寻租
市场组织
重复博弈
投行声誉
Keywords
Information asymmetry Power rent-seeking Market organization Repeated game- Investment bank reputation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是否有助于投行声誉功能发挥?--基于中国创业板制度实施的证据
许荣
蒋庆欣
李星汉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2
原文传递
2
投行声誉、PE背景与IPO企业盈余管理
石阳
王明涛
李莎姗
《投资研究》
北大核心
2014
7
原文传递
3
投行关系、声誉与并购绩效——基于关系契约的视角
余鹏翼
陈新
陈文婷
余言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4
IPO核准制与注册制:一个经济社会学视角
陈洪杰
《财经法学》
201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