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9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衡阳会战方先觉的投降可能性分析
1
作者 王宇星 谢盼安 李青蓝 《时代人物》 2024年第15期27-30,共4页
衡阳在抗日战争期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更是日方“一号作战”计划的关键点。在衡阳会战中,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方先觉带领守军苦守衡阳城47天,打破了日军七天之内打通湘桂线直抵滇缅的狂妄宣言,对国内外战场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衡阳在抗日战争期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更是日方“一号作战”计划的关键点。在衡阳会战中,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方先觉带领守军苦守衡阳城47天,打破了日军七天之内打通湘桂线直抵滇缅的狂妄宣言,对国内外战场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场战役中守军的艰苦奋斗值得肯定,但就将领方先觉是否投降一事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因此,本文结合中日史料及现有文献,着重从中日双方兵力对比和国民党内部固有弊端两个部分进行分析,客观探究方先觉投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会战 方先觉 中日兵力 国民党 投降
下载PDF
投降为何“举白旗”
2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第12期14-14,共1页
中国历史上就有关于举白旗表示投降的记载。中国以白色为投降的标志起源于秦朝,因为秦人自认为五行属水,水为黑色,所以以黑色为“国色”,秦朝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黑色对秦人来说也代表着胜利。秦朝末年,刘邦攻占关中,直逼咸阳,子婴... 中国历史上就有关于举白旗表示投降的记载。中国以白色为投降的标志起源于秦朝,因为秦人自认为五行属水,水为黑色,所以以黑色为“国色”,秦朝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黑色对秦人来说也代表着胜利。秦朝末年,刘邦攻占关中,直逼咸阳,子婴投降,便以秦人的“国色”的反色——白色为服,以出降,这便是中国“投降色”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人 秦朝 刘邦 投降
下载PDF
我收藏的侵华日军投降时的《接收清册》
3
作者 孙栋华 《江淮文史》 2023年第3期145-150,共6页
2007年8月,我在芜湖市金三角古玩市场发现4份侵华日军投降时中国政府接受日军驻芜部队和机构归还所掠夺资产的《接收清册》,觉得十分珍贵,终以高价将其全部购藏。另类投降书极少见到历年来,有关侵华日军的罪证材料,包括日军为炫耀“战... 2007年8月,我在芜湖市金三角古玩市场发现4份侵华日军投降时中国政府接受日军驻芜部队和机构归还所掠夺资产的《接收清册》,觉得十分珍贵,终以高价将其全部购藏。另类投降书极少见到历年来,有关侵华日军的罪证材料,包括日军为炫耀“战果”而拍摄的照片、记录的文字,已有多件公之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降 古玩市场 侵华日军 清册 金三角 芜湖市
下载PDF
《史记》中的投降礼仪 被引量:6
4
作者 叶少飞 路伟 《长江学术》 CSSCI 2009年第3期145-149,共5页
中国古代礼仪兴盛,民生、军国大事均要行使相应的礼仪,并因此产生了"礼学"。三礼经典和传统的"五礼"虽然涵盖广泛,但是没有对散见于各种典籍的君王投降礼仪作出专门的阐释。投降礼仪是战争中止或结束时失败者执行... 中国古代礼仪兴盛,民生、军国大事均要行使相应的礼仪,并因此产生了"礼学"。三礼经典和传统的"五礼"虽然涵盖广泛,但是没有对散见于各种典籍的君王投降礼仪作出专门的阐释。投降礼仪是战争中止或结束时失败者执行某种特定的礼仪承认自己的失败、愿意接受对方的处置的行为,是战争结果一种形式即礼仪上的表现。《史记》对君王投降礼仪做了详细的记载,战胜和失败双方做出了具有时代价值的行为选择。因此投降礼仪应该成为礼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投降礼仪 肉袒 膝行 顿首 自缚 献礼
下载PDF
“波茨坦公告”与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日本投降方式争论中的若干问题辨证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哲 董遂强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1-155,共5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而宣告胜利结束,这是毫无疑问的历史事实。但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右翼势力竭力鼓吹"有条件投降"的论调,至今影响颇深。二战日本是"无条件投降"还是"有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而宣告胜利结束,这是毫无疑问的历史事实。但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右翼势力竭力鼓吹"有条件投降"的论调,至今影响颇深。二战日本是"无条件投降"还是"有条件投降",对其投降方式的认定,不仅事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结局的历史定位,更是严肃的国际政治问题。事实上,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从未承认过日本战败是"无条件投降",其主要依据是对"波茨坦公告"的错误解读和战后天皇制的保留。国内对日本是"无条件投降"的质疑主要聚焦在"波茨坦公告"的内容以及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清算不彻底方面。尽管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是在美国主导下形成的,但在当时代表了盟国共同的利益诉求,毫无疑问是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由于国际形势的演变,美国为了利用日本确立战后亚洲霸权,放宽了对日本的处置条件,最终导致惩治日本的不彻底。但不彻底不等于不惩处,不承认也不等于不存在,历史事实不容颠倒,二战反法西斯战争以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而载入世界史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茨坦公告 “无条件投降 “有条件投降 问题辨证
下载PDF
《左传》里的投降礼仪 被引量:3
6
作者 路伟 叶少飞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7-22,共6页
中国古代的"礼"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代的礼学家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其中的投降礼,却较少涉及。投降礼在《左传》中有三次确切记载:僖公六年,许僖公向楚成王投降;宣公十二年,郑襄公向楚庄王投降;昭公四年,赖国国... 中国古代的"礼"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代的礼学家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其中的投降礼,却较少涉及。投降礼在《左传》中有三次确切记载:僖公六年,许僖公向楚成王投降;宣公十二年,郑襄公向楚庄王投降;昭公四年,赖国国君向楚灵王投降。实施投降礼仪通常是失败的国君"面缚、衔璧、肉袒",大夫"衰",士"舆榇";接受投降的一方通常是"从之",以礼相待。《左传》里的投降礼仪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礼制 投降礼仪
下载PDF
中国战区接受投降的日本陆海军单位与人数考订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力民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4-130,共7页
向中国战区投降的5支日军部队是:陆军中国派遣军、第10方面军、第38军,海军中国方面舰队、高雄警备府。包括陆军的1个总军、3个方面军、10个军与作战部队36个师团、41个独立旅团、13个独立警备队、1个支队;海军的1个方面舰队、2个警备府... 向中国战区投降的5支日军部队是:陆军中国派遣军、第10方面军、第38军,海军中国方面舰队、高雄警备府。包括陆军的1个总军、3个方面军、10个军与作战部队36个师团、41个独立旅团、13个独立警备队、1个支队;海军的1个方面舰队、2个警备府与6个根据地队、4个陆战队、1个航空战队、2个警备队。投降日军官兵陆军120.47万,海军近11万,合计131.4万余人,而不是通常资料的128.324万人。一些资料关于投降日军单位与人数的不准确记述多缘于对日本海军的误解,尤以遗漏高雄警备府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战区受降 投降日本陆海军单位 高雄警备府 投降日军人数 日本海军 中国 人数 单位 战区 考订
下载PDF
“面缚”:古代投降仪式解读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维慎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87-91,共5页
从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礼俗制度等方面考察 ,古代投降仪式及请罪中的“面缚” ,其含义既非少数人所说的缚双手于胸前面前之意 ,也非个别人所说的“系颈或缚首”之意 ,而是指反训的“背缚”或“反缚” ,其具体做法是既系脖颈 ,又缚双臂... 从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礼俗制度等方面考察 ,古代投降仪式及请罪中的“面缚” ,其含义既非少数人所说的缚双手于胸前面前之意 ,也非个别人所说的“系颈或缚首”之意 ,而是指反训的“背缚”或“反缚” ,其具体做法是既系脖颈 ,又缚双臂、双手于身背之后。作为古代投降仪式的一个动作 ,“面缚”多发生于改朝换代或战乱之际 ,至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 ,“面缚”的使用更加频繁 ,这分为四种情况 :一是与其他动作一起构成投降仪式 ,二是单独构成投降仪式 ,三是用于大臣向国君的请罪 ,四是成为“投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缚” 投降仪式 请罪
下载PDF
“反投降”视角下看曹甸战役的发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利文 曾凡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0-157,共8页
1940年11月底,黄桥战役后会师于苏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向驻守在淮安、宝应间的国民党军和地方保安部队发起作战行动,史称"曹甸战役"。该战役是抗战期间中共军队主动攻击国民党军队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作战。1939年6月后,中共认... 1940年11月底,黄桥战役后会师于苏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向驻守在淮安、宝应间的国民党军和地方保安部队发起作战行动,史称"曹甸战役"。该战役是抗战期间中共军队主动攻击国民党军队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作战。1939年6月后,中共认为国民党投降的危险迫近,而投降的直接准备就是反共。这个看法一直持续到曹甸战役的发生。"克服投降危险"就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自己规定的核心任务。对于国民党"投降"的危险性与严重性的判断,是中共发起主动进攻合理性的依据。曹甸战役就是在反对可能的日蒋联合剿共的极严重危险下所产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甸战役 投降 国共磨擦
下载PDF
中国抗战与日本战败投降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景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3-168,共6页
在中国战场上日本投入的兵力最多,日本在海外的兵力也是在中国战场上被消灭的最多,所以说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战败过程中起到了首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战败与投降是两个概念,不应混同。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绝不是单一... 在中国战场上日本投入的兵力最多,日本在海外的兵力也是在中国战场上被消灭的最多,所以说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战败过程中起到了首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战败与投降是两个概念,不应混同。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绝不是单一的。片面强调原子弹或是苏联参战哪一方面的作用,都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任何一个结果,都是由多个原因所促成,至于哪个原因起的作用大,有时易于分清,如在日本战败的原因中,中国人民的抗战是首要的、决定性的;有时则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角度不同而不易确定和不宜确定,如日本投降便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日本战败 日本投降
下载PDF
“无条件投降”的提出者格兰特及其军事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海宏 李强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9-103,共5页
在美国内战期间,格兰特发展了林肯的总体战略,创造性地提出了"无条件投降"的思想。格兰特制定了"分而歼之"的作战计划,在东战场采用消耗战略,在西部夺取并控制了密西西比河。他善于因时因地制宜,把集中兵力和灵活... 在美国内战期间,格兰特发展了林肯的总体战略,创造性地提出了"无条件投降"的思想。格兰特制定了"分而歼之"的作战计划,在东战场采用消耗战略,在西部夺取并控制了密西西比河。他善于因时因地制宜,把集中兵力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指挥北方军队战胜了南方叛军,在美国军事史上占有显赫地位。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从军事院校毕业的军人总统,同时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陆军上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利西斯.S.格兰特 总体战略 无条件投降
下载PDF
《三国演义》投降类型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星怡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81,共3页
《三国演义》用艺术化的手法重现了三国时期云诡波谲的历史面貌。各种情况下各式各样的投降事件和投降人物,成为一部"三国"贯穿始终的重头戏,演绎出一幅幅精彩纷呈、令人感慨万千的经典画面。多种投降类型反映了特定年代政治... 《三国演义》用艺术化的手法重现了三国时期云诡波谲的历史面貌。各种情况下各式各样的投降事件和投降人物,成为一部"三国"贯穿始终的重头戏,演绎出一幅幅精彩纷呈、令人感慨万千的经典画面。多种投降类型反映了特定年代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起伏变幻和统治集团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从中揭示出战乱时期投降类型的文化意蕴以及古人对投降文化本身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投降 文化意蕴
下载PDF
对苏外交失败与日本无条件投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革新 《日本研究》 CSSCI 1996年第1期52-56,共5页
对苏外交失败与日本无条件投降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黄革新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日本深感末日即将来临,在战争前途问题上,“战”与“和”两种不同主张的对立也日益尖锐。在德国投降3个月后,日本法西斯即宣布接受波茨... 对苏外交失败与日本无条件投降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黄革新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日本深感末日即将来临,在战争前途问题上,“战”与“和”两种不同主张的对立也日益尖锐。在德国投降3个月后,日本法西斯即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的决定,就是这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投降 关东军 苏联参战 远东战役 战争指导 无条件投降 波茨坦公告 莫洛托夫 外交 雅尔塔会议
下载PDF
是无条件投降,还是有条件投降?——近20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日本投降方式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文亮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110-113,共4页
关于日本的投降方式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二战史学界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存在着极大的意见分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加强了对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围绕着无条件投降原则的内涵、无条件投降原则的... 关于日本的投降方式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二战史学界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存在着极大的意见分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加强了对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围绕着无条件投降原则的内涵、无条件投降原则的作用、日本投降是否附加有条件以及日本有条件投降的利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热烈的争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投降方式 无条件投降原则 有条件投降
下载PDF
从“降”字字义演变看先秦投降礼仪的形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进锋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先秦时期的战争中,经常会出现投降服输的行为,在其过程中也往往伴随一些礼仪活动。有专家将这样的礼仪活动称为投降礼。在先秦时期,投降礼仪的形成也经历了一定的过程。在对"降"字字义进行考证的过程中发现,"降"字... 先秦时期的战争中,经常会出现投降服输的行为,在其过程中也往往伴随一些礼仪活动。有专家将这样的礼仪活动称为投降礼。在先秦时期,投降礼仪的形成也经历了一定的过程。在对"降"字字义进行考证的过程中发现,"降"字在甲骨文、金文中还没有"投降"、"降服"之类的含义,其只有在进入春秋时代才真正具备了"投降"的含义。也就是在春秋时代才开始有了系统的投降礼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降礼仪 甲骨文 金文
下载PDF
有关日本战败投降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成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8-37,共10页
1945年8月10日,日本向中、美、英、苏四大盟国发出紧急乞降照会,以"不变更天皇统治国家大权"为交换筹码,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同一天,盟国围绕日本乞降照会交换了意见,盟国军民举行了首次胜利狂欢,延安总部下达了日... 1945年8月10日,日本向中、美、英、苏四大盟国发出紧急乞降照会,以"不变更天皇统治国家大权"为交换筹码,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同一天,盟国围绕日本乞降照会交换了意见,盟国军民举行了首次胜利狂欢,延安总部下达了日本已无条件投降形势下的进军令,侵华日军惶惶不可终日。以上事态表明8月10日应为日本的投降日。基于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形成的关于处理天皇制问题的既定方针以及有利于减少美国伤亡和战后占领日本的考虑,8月11日,美国经过与各盟国紧急磋商,在所拟的复电中颇有保留地接受了日本的乞降要求,日本的投降并非无条件。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日本军队停止作战、缴械投降。《终战诏书》为战后日本官方的历史认识"终战史观"提供了依据。在日本战败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重新判读《终战诏书》,不乏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茨坦公告》 日本投降 《终战诏书》 终战史观
下载PDF
浅议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蓝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6期96-98,共3页
日本法西斯侵略他国的罪恶行径,决定了它所进行的战争性质是非正义的,中、美、苏等盟国积极对日作战的外因和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内因,决定了日本法西斯必然走向灭亡和失败。美国的原子弹只是盟军胜利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过分强调原子... 日本法西斯侵略他国的罪恶行径,决定了它所进行的战争性质是非正义的,中、美、苏等盟国积极对日作战的外因和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内因,决定了日本法西斯必然走向灭亡和失败。美国的原子弹只是盟军胜利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过分强调原子弹这一单一因素,就会淡化其他诸多因素而独占胜利成果,这样对于共同作战的其他盟国是不公平的,我们今天要关注的是以史为鉴,只有对这段历史有个共同的认识,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侵华战争 日本帝国投降 原子弹 胜利因素
下载PDF
试析唐朝文官武将投降安史叛军的原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晓丽 《东岳论丛》 2000年第3期75-77,共3页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的一些文官武将主动投降叛军,在安史叛乱政权中担任要职,为叛军出谋 划策,进一步助长了叛军的嚣张气焰。那些在唐朝有较高政治地位、有相当影响的文官武将主动投降安史叛 军,既是当时政治腐败的产物,又是李林...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的一些文官武将主动投降叛军,在安史叛乱政权中担任要职,为叛军出谋 划策,进一步助长了叛军的嚣张气焰。那些在唐朝有较高政治地位、有相当影响的文官武将主动投降安史叛 军,既是当时政治腐败的产物,又是李林甫、杨国忠压抑、排挤、打击甚至陷害同僚的结果。而从根子上说,是 唐玄宗晚年专以声色自娱和用人不当的结果。就主动投降者本身来说,既是排泄怨气的途径,又是报复唐玄 宗、李林甫和杨国忠等人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官员 投降 叛军
下载PDF
苏联出兵东北与日本投降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烈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95-96,94,共3页
苏联出兵东北对日本投降的作用在历史上曾有定论,作者对此提出疑问,重新考察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与各方力量对比状况,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观点。
关键词 苏联 出兵东北 日本投降
下载PDF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决策过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伟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21,共8页
日本无条件投降决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导致其一再错过主动投降求和的主要原因,是一直对回避战败地位、逃避战后处罚和延续固有统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败退,骄横狂妄的日本统治层也不得不朝着投降议和方... 日本无条件投降决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导致其一再错过主动投降求和的主要原因,是一直对回避战败地位、逃避战后处罚和延续固有统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败退,骄横狂妄的日本统治层也不得不朝着投降议和方向在运作。原子弹的袭击为日本提供了“天佑良机”:它不只是给军部强硬派的继战意志带来毁灭性打击,扫清了最后障碍,而且转移了民众追究战败政治责任的视线,回避了国内革命运动兴起,并进而实现了对天皇形象的重新塑造。日本决策者普遍认为,其投降是以美国默认天皇制继续存在为前提的。如果再联系战后象征天皇制的如愿采用,很难说日本的投降是无条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战决策 对苏外交 原子弹投下 无条件投降 天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