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珠一化合物”组合化学方法筛选抗万古霉素耐药菌活性化合物
1
作者 刘刚 范业梅 +1 位作者 赵占工 Kit S LAM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11-318,共8页
目的寻找新的抗万古霉素耐药菌活性化合物。方法首次采用固相法合成了分别用生物素 (Biotin)和12 5I标记的D Ala D Lactate和D Ala D Ala探针化合物以及 18个结构限定性的多肽和多肽衍生物化学库 ,并建立了“一珠一化合物”组合正交筛... 目的寻找新的抗万古霉素耐药菌活性化合物。方法首次采用固相法合成了分别用生物素 (Biotin)和12 5I标记的D Ala D Lactate和D Ala D Ala探针化合物以及 18个结构限定性的多肽和多肽衍生物化学库 ,并建立了“一珠一化合物”组合正交筛选实验方法。结果发现了一个新的体外抑制低水平万古霉素耐药菌的化合物 (Enterococcusfaecalis,ATCC 5 12 99,MIC值为 17 5mg/L)。该化合物对万古霉素敏感菌菌株的抑制活性为MIC 6 2 5mg/L (Staphylococcusaurreus ,ATCC 2 5 92 3)。结论“一珠一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万古霉素耐药菌活性化合物 “一珠一化合物 组合化学 万古霉素 固相法 正交筛选 易感性抑试验 非肽衍生化
下载PDF
乙酰唑胺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体内外抗菌活性作用和机制
2
作者 庞茜茜 刘云宁 +3 位作者 张艺 姜爱雯 刘斐 汤建华 《西部医学》 2024年第7期968-973,共6页
目的探讨乙酰唑胺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体内外抗菌活性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菌株为医院临床分离的肠球菌菌株,经鉴定为VRE菌株,分别进行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研究。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乙酰唑胺对VR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目的探讨乙酰唑胺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体内外抗菌活性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菌株为医院临床分离的肠球菌菌株,经鉴定为VRE菌株,分别进行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研究。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乙酰唑胺对VR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杀菌曲线实验测定待测菌株的时间杀菌变化曲线,检测胞外碱性磷酸酶(AKP)含量评估对细胞壁的破坏作用,计算相对电导率测定评估细胞膜渗透性。使用临床分离的VRE菌株建立腹膜炎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正常小鼠),模型组(腹膜炎小鼠)和乙酰唑胺组(30 mg/kg/5 h干预),每组10只。干预30 h后统计各组小鼠死亡情况,进行腹膜液、脾脏、肝脏菌落计数,HE染色观察脾脏、肝脏病理改变。结果乙酰唑胺对VRE的抑菌活性检测显示,MIC和MBC分别为1.45 mg/L和4.62 mg/L。Time-Kill曲线分析乙酰唑胺杀菌动力学显示,乙酰唑胺杀菌活性与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乙酰唑胺浓度越大,细菌死亡率越高,时间越长,杀死的细菌越多。当乙酰唑胺浓度达到16×MIC,作用时间达到12 h时,VRE细菌生长被完全抑制。干预30 h后,对照组小鼠均存活,存活率100%;模型组小鼠7只陆续死亡,存活率30%;乙酰唑胺组小鼠2只出现死亡,存活率80%,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腹膜液、肝脏、脾脏菌载量均明显提高(P<0.05);相较于模型组,乙酰唑胺组小鼠腹膜液、肝脏、脾脏菌载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1×MIC组和4×MIC组AK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1×MIC组比较,4×MIC组AKP含量显著升高(P<0.05),乙酰唑胺对VRE细胞壁的破坏作用呈现剂量依赖。与对照组比较,1×MIC组和4×MIC组电导率显著升高(P<0.05);与1×MIC组比较,4×MIC组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P<0.05),乙酰唑胺对VRE细胞渗透性的提高作用呈剂量依赖。结论乙酰唑胺对VRE具有较好的体内、体外抗菌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胞完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唑胺 万古霉素 肠球 活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利奈唑胺、去甲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梁蓓蓓 王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三家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现状,评价利奈唑胺、去甲万古霉素等药物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三家医院分离的非重复MRSA111株,头孢西丁纸片法确认MRSA,采用琼脂稀释... 目的:研究北京市三家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现状,评价利奈唑胺、去甲万古霉素等药物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三家医院分离的非重复MRSA111株,头孢西丁纸片法确认MRSA,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11株MRSA,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率为10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92.8%,对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99.1%,对氟喹酮类(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91.9%~99.1%,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3.6%,对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对去甲万古霉素MIC50和MIC90分别为0.5和1μg/mL,对利奈唑胺的MIC50和MIC90均为2μg/mL。结论:北京三家医院分离的MRSA对本研究的大多数抗菌药物均耐药,去甲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于MRSA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去甲万古霉素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活性
下载PDF
黄连和五倍子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被引量:9
4
作者 杨烨建 柳益群 +5 位作者 张劲丰 黄星华 谭峰 蔡惠兴 黄慧萍 朱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9-820,共2页
目的检测中药黄连和五倍子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新的中药抗菌实验方法进行五倍子、黄连对20株VRE的体外抗菌活性检测。结果与结论黄连和五倍子对VRE的抑菌作用均较好,其中黄连的MIC90为0.644,五倍子的MIC90为0... 目的检测中药黄连和五倍子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新的中药抗菌实验方法进行五倍子、黄连对20株VRE的体外抗菌活性检测。结果与结论黄连和五倍子对VRE的抑菌作用均较好,其中黄连的MIC90为0.644,五倍子的MIC90为0.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黄连 万古霉素肠球 活性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抗耐药菌活性化合物SIPI-1140A和SIPI-1140B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公克 张琴 +2 位作者 江勇 朱宝泉 胡海峰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 :分离链霉菌SIPI 114 0菌株生物合成具有抑制耐药菌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优化发酵条件 ,进行放大发酵 ;发酵液经离心、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等方法 ,从发酵液中分离出化合物SIPI 114 0A和SIPI 114 0B ,并测定化合物的数据图谱... 目的 :分离链霉菌SIPI 114 0菌株生物合成具有抑制耐药菌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优化发酵条件 ,进行放大发酵 ;发酵液经离心、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等方法 ,从发酵液中分离出化合物SIPI 114 0A和SIPI 114 0B ,并测定化合物的数据图谱和生物学活性。结果 :通过其理化性质、质谱、紫外、红外和核磁共振等图谱数据的分析 ,确定化合物SIPI 114 0A和B的化学结构 ;生物学活性研究发现两个化合物具有强的抑制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菌活性。结论 :链霉菌SIPI 114 0产生的两个活性化合物SIPI 114 0A和B均属于酯肽类抗生素 ,分别与文献报道的QuinomycinA(Echinomycin)和QuinomycinC结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来源 活性 化合物 SIPI-1140A SIPI-1140B 链霉 霉素 感染
下载PDF
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贾晓梅 贾淑敏 胡志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0期2501-2502,共2页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3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收集的320株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进行抗菌活性测定,记录其各自的MIC并进行比较。结果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3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收集的320株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进行抗菌活性测定,记录其各自的MIC并进行比较。结果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均有较大抗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100.0%,96.0%,96.1%。对MRSE,利奈唑胺的MIC90是万古霉素的2倍,是替考拉宁的4倍。结论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以及万古霉素对MRSE均有较大的抗菌作用,利奈唑胺对MRSE的抗菌作用优于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是临床革兰阳性球菌严重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 活性
下载PDF
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罗润齐 叶晓光 +1 位作者 林红燕 郭海渡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3期102-104,共3页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动态变化。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问临床样本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分离出...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动态变化。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问临床样本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72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8.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夫西地酸耐药率有整体上升趋势。结论本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感染的理想药物,但要注意耐夫西地酸菌株的爆发流行和耐万古霉素菌株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夫西地酸 万古霉素 活性
下载PDF
用体外心内膜赘生物模型评价万古霉素和达托霉素对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和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2
8
作者 Leonard SN Rybak MJ +1 位作者 袁瑾懿 王明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25-225,共1页
关键词 万古霉素中介金葡 甲氧西林金葡 心内膜赘生物 活性 达托霉素 异质性 模型评价 糖肽类生素
下载PDF
环肽类化合物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俊娜 周威 徐志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5期297-303,共7页
鲍曼不动杆菌通过表达外排泵、改变抗菌药作用靶点和产生药物灭活酶等机制对几乎所有现有抗菌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目前,治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和耐多药的药物屈指可数,而新型耐药菌如全耐药鲍... 鲍曼不动杆菌通过表达外排泵、改变抗菌药作用靶点和产生药物灭活酶等机制对几乎所有现有抗菌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目前,治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和耐多药的药物屈指可数,而新型耐药菌如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因此,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挑战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亟待研发新型抗菌药。环肽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优异的受体亲和力、良好的细胞膜渗透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等优点,且环肽类药物达托霉素已用于治疗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因此,环肽类化合物在抗耐药菌领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本文归纳自2020年以来所发展的具有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活性的环肽类化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发现新型药物候选物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肽 鲍曼不动杆 作用机制 体内活性
下载PDF
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研究进展及纳米技术在提高万古霉素抗菌活性中的应用
10
作者 侴金江 顾觉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4年第5期365-368,共4页
万古霉素(vancomycin)是用于治疗由革兰阳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疾病的抗生素。万古霉素能够与肽聚糖合成前体 lipoII中的 D-Ala-D-Ala末端结合,从而抑制转肽反应来阻断高分子肽聚糖的合成,造成细菌因细胞壁缺陷破裂而死亡[1]。自1986... 万古霉素(vancomycin)是用于治疗由革兰阳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疾病的抗生素。万古霉素能够与肽聚糖合成前体 lipoII中的 D-Ala-D-Ala末端结合,从而抑制转肽反应来阻断高分子肽聚糖的合成,造成细菌因细胞壁缺陷破裂而死亡[1]。自1986年首次分离得到具有万古霉素抗性的肠球菌菌株后,万古霉素抗性在肠球菌属中广泛传播。目前关于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90年,发现 vanA 基因能诱导生成相应的抗性蛋白 vanA,其具有 D-Ala-D-Lac连接酶活性。而后又陆续发现了vanH和vanX 等基因,且细胞壁合成途径的改变需要有 vanH、vanA、vanX 等基因的参与[2]。截止目前,有多种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已被发现并鉴定了部分耐药基因在基因簇中的位置和编码产物,汇总于表1。针对万古霉素的耐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如何增强万古霉素的抗菌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以纳米颗粒装载万古霉素的给药方式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3]。本文将就最近几年有关万古霉素耐药基因的研究以及提高其抗菌活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基因 活性 纳米技术 VANCOMYCIN 细胞壁缺陷 应用 VANA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11
作者 杨建安 杨小军 金桂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感染患者的尿液、痰液、血液、脑脊液标本,对其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随机抽取80株PDR-AB,测定醋五味子、罗...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感染患者的尿液、痰液、血液、脑脊液标本,对其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随机抽取80株PDR-AB,测定醋五味子、罗汉果、五倍子、乌梅、黄连、连翘6种中药对PDR-AB的抑菌活性,并比较单用中药、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中药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使用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联用前后达到完全抑菌时的浓度。结果:PDR-AB对乌梅、罗汉果、醋五味子、黄连、五倍子、连翘等6种中药均无耐药性,所选中药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6种中药中五倍子单独用药的MIC50为5.29 mg/ml,抑菌活性高于其他中药。6种中药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用药后各中药的MIC50均降低,抑菌活性高于联用前,联用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MIC为0.12~33.26μg/ml,MIC50为0.91μg/ml,MIC90为9.95μg/ml。各中药单用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前后的M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后各中药的MIC值均显著降低(P<0.05)。各中药单用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前后的达到完全抑菌时的浓度比较(P<0.05),联用后各中药达到完全抑菌所需浓度均降低(P<0.05),且五倍子联用后达到完全抑菌时的浓度低于其他中药。结论:五倍子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PDR-AB抑菌作用明显,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鲍曼不动杆 活性 浓度指数 敏实验
下载PDF
一株抗万古霉素耐药菌的抗生素产生菌AR1148的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盖婷婷 宋学鸣 +1 位作者 钱秀萍 赵凤生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8,共3页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AR1148,其代谢产物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该菌株的基内菌丝无横隔,气生菌丝丰茂,分枝较好,孢子椭圆形,表面光滑。菌丝细胞壁Ⅰ型,含有L-2,6-二氨基庚二酸(LL-DAP)和甘氨酸。菌株AR1148归...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AR1148,其代谢产物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该菌株的基内菌丝无横隔,气生菌丝丰茂,分枝较好,孢子椭圆形,表面光滑。菌丝细胞壁Ⅰ型,含有L-2,6-二氨基庚二酸(LL-DAP)和甘氨酸。菌株AR1148归属于链霉菌属金色类群。根据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与现有种差异明显,聚类在不同的分支。定名为Streptomy-cessp.AR1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PTOMYCES sp AR1148 万古霉素 株鉴定 万古霉素 生素产生 DNA序列分析 鉴定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程欣 李晓鸥 +5 位作者 刘晓峰 王子健 高祥 孙宁宁 黄颖 刘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10期1785-1787,共3页
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尤其是革兰阳性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并导致多重耐药菌株(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产生。临床上治疗MRSA的首选对策就是万古霉素。但是万古霉素... 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尤其是革兰阳性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并导致多重耐药菌株(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产生。临床上治疗MRSA的首选对策就是万古霉素。但是万古霉素的不合理使用,进一步导致耐万古霉素菌株或者万古霉素中介的菌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 现象 凝固酶 肠球 多重 琼脂筛选法 苯唑西林 肉汤稀释法
下载PDF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静慧 陶霞 刘皋林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8-310,共3页
肠球菌是革兰阳性菌,为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虽不是临床上主要的致病菌,但可引起心内膜炎,而不产生内毒素.肠球菌的感染通常包括尿路感染、腹腔感染和菌血症,也可引起新生儿感染、脑膜炎和其他感染.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肠球感染 物治疗 机制
下载PDF
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修礼 胡晓卫 +2 位作者 孙怡群 樊新 程晓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7期541-542,共2页
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林可霉素类的克林霉素常用于治疗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而万古霉素(VAN)仍是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首选药物,及时了解D-试验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的耐药现状,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 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林可霉素类的克林霉素常用于治疗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而万古霉素(VAN)仍是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首选药物,及时了解D-试验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及MRSA的耐药现状,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对从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做D—试验检测VAN与左氧氟沙星(LYF)联合用药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左氧氟沙星 万古霉素 体外 活性 临床感染标本 临床合理应用 大环内酯类
下载PDF
比阿培南联合头孢他啶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分析
16
作者 倪俊杰 张妮 张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比阿培南联合头孢他啶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抗菌活性。方法76株PDRAB,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和头孢他啶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棋盘法进行联合药敏实验,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比阿培南和头孢... 目的分析比阿培南联合头孢他啶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抗菌活性。方法76株PDRAB,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和头孢他啶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棋盘法进行联合药敏实验,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比阿培南和头孢他啶抗PDRAB的联合效应。比较比阿培南和头孢他啶对76株PDRAB的敏感率及MIC,分析比阿培南联合头孢他啶对76株PDRAB的体外协同抗菌活性。结果比阿培南与头孢他啶对76株PDRAB的敏感率分别为48.68%(37/76)、34.21%(26/76),两者对PDRAB的敏感性相似(P>0.05)。比阿培南联用和头孢他啶联用对76株PDRAB的MIC低于单用比阿培南、头孢他啶。比阿培南联合头孢他啶对76株PDRAB的体外协同抗菌活性以部分协同作用(52.63%)为主,协同作用(42.11%)次之,相加作用(2.63%)、无相关作用(2.63%)较少,没有拮抗作用。结论比阿培南联合头孢他啶对PDRAB多表现出协同或部分协同作用,具有明显的体外协同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 比阿培南 头孢他啶 联合治疗 活性
下载PDF
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1985—2007年收集的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的抑菌和杀菌活性测定
17
作者 郭燕 朱德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2-12,共1页
采用标准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方法测定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1985-2007年间美国和欧洲医院收集的479株MRsA的MIC和MBC,并观察受试菌株对该3种抗菌药物的耐受性水平。479株MRSA均分离自血液和脓肿标本... 采用标准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方法测定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1985-2007年间美国和欧洲医院收集的479株MRsA的MIC和MBC,并观察受试菌株对该3种抗菌药物的耐受性水平。479株MRSA均分离自血液和脓肿标本,曾用MIC方法测定证实对苯唑西林耐药,对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金葡 最低抑浓度 达托霉素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测定 活性 收集
下载PDF
新型恶唑烷酮化合物对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抗菌作用的探讨
18
作者 化莉 赵亚静 朱贵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7期35-38,共4页
目的测定新型恶唑烷酮化合物对临床分离的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7H10培养基进行体外菌落培养及最小抑菌浓度测定。采用BALB/c小鼠攻毒结核分枝杆菌模型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新型恶唑烷酮化合物sy142在体外检... 目的测定新型恶唑烷酮化合物对临床分离的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7H10培养基进行体外菌落培养及最小抑菌浓度测定。采用BALB/c小鼠攻毒结核分枝杆菌模型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新型恶唑烷酮化合物sy142在体外检测和动物模型中的抗结核活性均优于linezolid,sy144与linezolid活性相当。Sy142与sy144对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强效的抗菌作用。结论 sy142和sy144抗结核活性强,可作为新型恶唑烷酮抗菌剂研发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 广泛 恶唑烷酮 活性
下载PDF
细菌对抗菌化合物的交叉与共耐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凝秋 刘聪 +2 位作者 薛云新 王岱 赵西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9,共9页
目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形势日渐严峻。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和食品等方面的非系统药用抗菌化合物(消毒剂、防腐剂和杀虫剂等),在提供消毒保健的同时却可促使细菌产生对各类抗菌化合物的交叉或共耐药。为此,本文重点综述了细菌对抗菌... 目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形势日渐严峻。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和食品等方面的非系统药用抗菌化合物(消毒剂、防腐剂和杀虫剂等),在提供消毒保健的同时却可促使细菌产生对各类抗菌化合物的交叉或共耐药。为此,本文重点综述了细菌对抗菌药物与消毒剂、抗菌肽和重金属类化合物的交叉及共耐药,并探讨了活性氧簇(ROS)与细菌交叉或共耐药间潜在的联系,以期增进我们对细菌如何产生对抗菌药物与非药物抗菌化合物的广泛、交叉及共耐药的理解,为制定更好的抗感染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 交叉
下载PDF
抗菌肽F1高产菌株筛选鉴定及其对多重耐药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20
作者 王群 吴嘉诺 +4 位作者 叶铸明 刘静乐 王娟 杨志杰 曹庸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1-361,共11页
该研究以L.paracasei subsp.Tolerans FX-6为出发菌株,经过^(60)Coγ射线辐照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抗菌肽F1的突变菌株(菌26)。对菌26进行16S rDNA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其与FX-6具有高度相似性。进一步对菌26的牛奶发酵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 该研究以L.paracasei subsp.Tolerans FX-6为出发菌株,经过^(60)Coγ射线辐照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抗菌肽F1的突变菌株(菌26)。对菌26进行16S rDNA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其与FX-6具有高度相似性。进一步对菌26的牛奶发酵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成功富集抗菌肽F1。通过抑菌实验发现,菌26的牛奶发酵粗提物对E.coli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3.16 mg/mL,较FX-6牛奶发酵粗提物的MIC降低了75%,同时抗菌肽F1的产量也提高了3.03倍,初步推断抗菌肽F1质量浓度与菌株的抑菌活性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前期研究已经发现抗菌肽F1对黏菌素耐药大肠杆菌SHP45的MIC为320.0μg/mL,该实验进一步研究表明当抗菌肽F1的质量浓度达到2×MIC时,可抑制50%以上的黏菌素耐药大肠杆菌SHP45生物膜的形成。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菌26比出发菌株具有更高的产抗菌肽F1能力,且抗菌肽F1对黏菌素耐药大肠杆菌SHP45的生物膜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研究为高产抗菌肽菌株的获得提供研究思路,并有望为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防控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F1 辐照诱变 大肠杆SHP45 活性 生物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