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再生性障碍贫血中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铁民 韩秀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613-614,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PA IgG)筛查技术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与再生性障碍贫血(A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ITP、AA患者及健康人群1000例,对其进行血小板抗体(PA IgG)筛查,并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与两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PA IgG)筛查技术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与再生性障碍贫血(A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ITP、AA患者及健康人群1000例,对其进行血小板抗体(PA IgG)筛查,并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与两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相比健康人群,ITP与AA患者的PA 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明显更高(P<0.05),且ITP组患者比AA组患者PA 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更高(P<0.05)。另外,PA IgG阳性患者以及未配型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比较高(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能为临床上血小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参考,同时血小板配型有利于临床输注效果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血液 贫血 再生障碍性/血液 抗体/代谢 @血小板抗体
下载PDF
富含亮氨酸蛋白LRP130抗体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胡云峰 崔洁 +1 位作者 雷侠 张鸿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674-676,共3页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蛋白LRP130抗体(LRPPRC)在胃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胃癌、80例宫颈癌和198例前列腺癌组织中LRPPRC的表达;分析LRPPRC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和正常...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蛋白LRP130抗体(LRPPRC)在胃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胃癌、80例宫颈癌和198例前列腺癌组织中LRPPRC的表达;分析LRPPRC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和正常胃组织LRPPRC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1.7%(86/120)和21.7%(13/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LRPPRC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6.3%(61/80)和27.5%(11/4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LRPPRC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1.6%(122/198)和18.0%(18/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RPPRC的高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血清PSA水平、雄激素阻断治疗后PSA下降水平和转移部位的数量相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恶性肿瘤组织LRPPRC表达增高;晚期前列腺癌LRPPRC的高表达预示恶性程度高和多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前列腺肿瘤/病理学 抗体/代谢 @亮氨酸蛋白
下载PDF
EB病毒抗体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周艳 艾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抗体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4例EB病毒感染患儿血清样本的抗EBV-CA-IgM、抗EBV-CA-IgG、抗EBV-EA-IgG、抗EBV-NA-IgG及EBV-CA-IgG抗体亲合力。结果:74例EBV感染患儿...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抗体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4例EB病毒感染患儿血清样本的抗EBV-CA-IgM、抗EBV-CA-IgG、抗EBV-EA-IgG、抗EBV-NA-IgG及EBV-CA-IgG抗体亲合力。结果:74例EBV感染患儿中各种抗EB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抗EBV-CA-IgG100%,抗EBV-CA-IgM75.7%,抗EBV-EA-IgG68.9%,抗EBV-NA-IgG23%,抗EBV-CA-IgG为低亲合力抗体患儿57例(77%),有44例(59.4%)抗EBV抗体反应的类型为抗EBV-CA-IgG与抗EBV-CA-IgM均阳性,EBV-NA-IgG阴性且EBV-CA-IgG为低亲合力抗体,是其抗EBV抗体反应的主要类型。结论:EBV四种抗体及亲合力检测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EBV感染的时期,提高EBV感染相关疾病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疾病/诊断 抗体 病毒/代谢 疱疹病毒4型 荧光抗体技术 间接 儿童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60例免疫学指标分析
4
作者 邢娜 姚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免疫学变化的规律及其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对60例AASV患者进行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其靶抗原蛋白酶-3、髓过氧化物酶的检测,...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免疫学变化的规律及其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对60例AASV患者进行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其靶抗原蛋白酶-3、髓过氧化物酶的检测,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含量。结果:pANCA阳性组患者发病前病程较长(P<0.05),AASV患者ANCA及其靶抗原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对19例治疗6~12周患者的PR3、MPO和CRP结果进行比较,CRP含量降低(P<0.01)。结论:ANCA及其靶抗原对AASV的诊断有较高特异性,但这一抗体水平在体内持续时间较长,不能作为AASV缓解和转归的监测指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引起炎性变化,影响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CRP水平随疾病缓解或部分缓解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免疫学 抗体 抗中性白细胞胞质/代谢 过氧化物酶/代谢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黎 张敏 +1 位作者 贾卓鹏 宋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198-1199,1246,共3页
目的:研究空腹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及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等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发现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30例)、初发糖尿病组(45例)、糖尿病肾病组(68例)患... 目的:研究空腹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及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等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发现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30例)、初发糖尿病组(45例)、糖尿病肾病组(68例)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应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初发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的空腹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初发糖尿病组水平(P<0.01);2血清内脂素与FPG、FINS、HOMA-IR、HbA1c水平呈正相关(r=0.353、0.503、0.540、0.403,P<0.05);3以血清内脂素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糖化血红蛋白(β=0.197,P=0.002)、胰岛素抵抗指数(β=0.239,P=0.001)进入方程。结论: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初发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是影响血清内脂素含量的关键因素;血清内脂素可能预测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程度,血清内脂素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血液 糖化血红蛋白/代谢 胰岛素抗体/代谢 @内脂素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龚敏 李涛 马爱群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慢性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50例,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和空腹血糖。IR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表示,IAI=I/空腹血浆胰岛素(FIS)×空腹血糖(FBG)。选择健康体检者3...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慢性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50例,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和空腹血糖。IR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表示,IAI=I/空腹血浆胰岛素(FIS)×空腹血糖(FBG)。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观察(对照组)。结果:①基础状态下心衰患者组较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②不同心功能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IAI)有显著性差异(P<0.05),IAI随心衰程度加重而进行性减低。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越差,胰岛素抵抗程度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血液胰岛素/代谢胰岛素抗体@NYHA心功能分级
下载PDF
Dietary silymarin ameliorating reproductive and lactation performance of sows via regulating body antioxidant and metabolism 被引量:2
7
作者 WEI Liangkai HOU Gaifeng +4 位作者 LONG Cimin CHEN Fengming BAI Xinliang LI Rui YIN Yulong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2年第3期286-294,共9页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ilymarin on reproductive and lactation performance,serum antioxidants,and body metabolism of sows.Methods Sixty pregnant sows(85 d,Large×Landrace)...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ilymarin on reproductive and lactation performance,serum antioxidants,and body metabolism of sows.Methods Sixty pregnant sows(85 d,Large×Landrace)with similar genetic background,body condition,and par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and each group has 20 individually housed sows.The sows in the control group(CG)were fed with basal diet,and thos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EGA)and B(EGB)were fed with basal diet containing 250 and 500 mg/kg silymarin,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 lasted 46 days from day 85 of gestation to the end of lactation(weaning on day 17).The milk composition and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a milk composition analyzer and a blood biochemical analyzer,respectively.Serum antioxidant indexes and plasma hormone levels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biochemical kits.The gas chromatograph was applied to detect the fecal short chain fatty acid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G,the total feed intake(TFI)and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1),and the urea content in regular milk tended to increase(P=0.095)in the EG.The serum malondialdehyde(MDA)contents were decreased on day 90 of gestation and the day of farrowing(P<0.01),and the serum contents of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tended to increase on day 17 of lactation(P=0.099)compared with the CG.Compared with the CG,the serum triglyceride(TG)concentrations in the EG tended to increase on day 90 of gestation(P=0.062),and the content of serum total protein(TP)and albumin(ALB)reduced on day 17 of lactation(P<0.01).Compared with the CG,plasm D-lactic acid content was decreased(P<0.05),and the plasma prostaglandin(PG)level tended to increase(P=0.088)in the EG on the day of farrowing and day 17 of lactation.Compared with the CG,fecal isobutyric acid concentration in the E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n the day of farrowing(P<0.05).Conclusion Adding 250-500 mg/kg silymarin to diets from the late gestation to the end of lactation could improve reproductive and lactation performance of sows via the regulation of nutrient metabolism and serum antioxid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YMARIN SOW Reproductive and lactation performance ANTIOXIDANT Body metabolism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测定及其临床实用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静 何菁 +4 位作者 李茹 刘田 刘霞 王永福 栗占国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77-479,483,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人于本科住院治疗的RA患者50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RF-IgM,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RF-IgG、HRF-IgA及anti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PF和AKA,分析总结上述抗体及其联合...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人于本科住院治疗的RA患者50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RF-IgM,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RF-IgG、HRF-IgA及anti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PF和AKA,分析总结上述抗体及其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合理应用。结果(1)500例RA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RF-IgM、anti-CCP、APF、HRF-IgG、AKA、HRFIgA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78.0%、70.8%、51.8%、48.4%、45.O%、20.0%。以RF-IgM检出率最高,其次为anti-CCP。(2)在110例RF-IgM阴性的患者中anti—CCP、APF、AKA、HRF.IgG、HRF.IgA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8%、27.3%、22.7%、15.5%、1.8%,尤以anti-CCP的互补作用最好。(3)在146例anti-CCP抗体阴性的患者中RF-IgM、HRF-IgG、APF、AKA、HRF-IgA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6.8%、24.7%、16.4%、8.9%、7.5%。(4)RF-IgM和(或)anti-CCP和(或)APF三种抗体联合和RF-IgM和(或)anti-CCP和(或)HRF-IgG三种抗体联合检出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88.6%、88.4%,显著优于抗体的单独检测(P〈0.05或P〈0.01),抗体间的联合检测能增加检出的敏感性(P〈0.05或P〈0.01)。结论四种自身抗体在RA中诊断的敏感性以RF-IgM、anti-CCP较为突出且二者的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免疫学 抗体/代谢 免疫球蛋白M/代谢 类风湿因子/代谢 角蛋白质类/代谢
原文传递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抗CCP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郭静 王永福 孙秀丽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212-1214,共3页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中抗CCP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类患者的认识.方法 选择pSS患者7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CCP抗体,将血清抗CCP抗体阳性的患者定义为阳性组.比较pSS患者抗CCP抗体...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中抗CCP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类患者的认识.方法 选择pSS患者7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CCP抗体,将血清抗CCP抗体阳性的患者定义为阳性组.比较pSS患者抗CCP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结果 (1)78例pSS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9.0% (7/78),其在性别比例、发病年龄、病程方面与抗CCP抗体阴性的pSS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临床表现方面,抗CCP抗体阳性患者的关节痛、乏力、口干、眼干、猖獗齿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抗CCP抗体阴性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发热、腮腺炎的临床表现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IgM-RF、IgG-RF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实验室其他指标(ESR、CRP、IgA、IgM、IgG、IgA-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S中抗CCP抗体阳性患者占9.0%,且更易出现在有关节痛症状的患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代谢/诊断 肽类 /代谢 自身抗体/代谢
原文传递
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和血清抗体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付冉婕 李绍梅 +5 位作者 焦素敏 薛雯 杨林 杨万霞 王建荣 温丽颖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820-1824,1828,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s)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80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28例[包括乙肝病毒相关...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s)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80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28例[包括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20例,狼疮性肾炎V型(LN-V)8例],肾小球微小病变(MCD)2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肾组织PLA2R,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PLA2R-Abs浓度。结果(1)IMN患者肾组织PLA2R表达阳性率(72.5%)明显高于HBV-MN组(25%)、LN-V组(0)和MCD组(0)(P〈0.05),HBV-MN组PLA2R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MCD组(P〈0.05)。(2)IMN患者血清PLA2R-Abs阳性率(83.8%)明显高于HBV-MN组(15%)、LN-V组(12.5%)及MCD组(0)(P〈0.05);IMN组、HBV-MN组、LN-V组和MCD组血清PLA2R-Abs水平分别为81.29(91.3)RU/ml、6.25(13.2)RU/ml、6.93(11.3)RU/ml和3.08(4.7)RU/ml。(3)IMN患者中血清PLA2R-Abs阳性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23.85±4.99)g/L]明显低于阴性组[(32.76±6.38)g/L,P〈0.05],24h尿蛋白水平[(5.02±2.16)g/d]明显高于阴性组[(3.24±2.68)g/d,P〈0.05]。血清PLA2R-Abs水平与尿蛋白及血清总胆固醇呈正相关,与血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肾组织PLA2R和血清PLA2R-Abs均是诊断IMN特异性生物学指标,血清PLA2R-Abs水平与IMN病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代谢/诊断 受体 磷脂酶A2/代谢 抗体/代谢
原文传递
卡泊三醇对白癜风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抗酪氨酸酶抗体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国辉 杨国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701-1703,共3页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对白癜风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抗酪氨酸酶抗体的影响及意义。方法71例白癜风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37例,卤米松与卡泊三醇治疗)与对照组(34例,卤米松治疗),另选3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检测健康组及治疗前...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对白癜风患者血清T细胞亚群、抗酪氨酸酶抗体的影响及意义。方法71例白癜风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37例,卤米松与卡泊三醇治疗)与对照组(34例,卤米松治疗),另选3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检测健康组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T总、CD4+T、CD8+T、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含量,计算CD4+/CD8+T及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除CD4+T与CD4+/CD8+T的比值低于健康组(P〈0.05)外,CD8+T、血清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均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T比值升高(均P〈0.05),T总、CD4+T、CD8+T、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CD4+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7.64%与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癜风患者的CD4+/CD8+T的比值与临床有效率呈正相关(P〈0.05);T总、CD8+T、抗酪氨酸酶IgG、IgM抗体与临床有效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卡泊三醇能抑制细胞T细胞应答,减少血清中抗酪氨酸酶的抗体滴度,调节黑素生成,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类/药理学 白癜风/药物疗法/代谢 T淋巴细胞亚群/代谢/药物作用 一元酚单氧酶/代谢/药物作用 抗体/代谢/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佳玲 向延根 +2 位作者 范任华 石国明 罗丹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患儿血清中的EB病毒VCA-IgM、VCA-IgG、EBNA-IgG含量,阳性标本加做EBV-DNA检测。结果 326例疑似EB病毒感染患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1.90%(2... 目的探讨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患儿血清中的EB病毒VCA-IgM、VCA-IgG、EBNA-IgG含量,阳性标本加做EBV-DNA检测。结果 326例疑似EB病毒感染患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1.90%(267/326);单个抗体VCA-IgM、VCA-IgG、EBNA-IgG阳性率分别为24.85%、77.30%、53.99%。267例抗体阳性患儿中,原发感染81例,疾病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抗体联合检测出现5种组合类型,抗体检测与EBV-DNA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EB病毒检出阳性率,动态反映病毒感染水平,为临床医生对EB病毒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病毒/代谢 疱疹病毒4型 /代谢 传染病/代谢/诊断
原文传递
儿童哮喘患者热休克蛋白60、70抗体表达及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淑萍 李晓慧 +1 位作者 沈汉斌 于丽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 观察小儿哮喘热休克蛋白60、70的表达及其在小儿哮喘中的作用,并探讨小儿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120例小儿哮喘患儿进行热休克蛋白60、70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哮喘(完整病例资料,并有门诊长期随访)的相关因素.... 目的 观察小儿哮喘热休克蛋白60、70的表达及其在小儿哮喘中的作用,并探讨小儿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120例小儿哮喘患儿进行热休克蛋白60、70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哮喘(完整病例资料,并有门诊长期随访)的相关因素.结果 小儿哮喘17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史、剧烈运动、天气变化诱发感冒、绒毛玩具、卧室地毯、被动吸烟、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居住闹市区、容易情绪变化、经常接触刺激性气味及Hsp60、70抗体与小儿哮喘有关(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哮喘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天气变化,个人过敏性疾病史,过敏性疾病家族史,Hsp60、70抗体.而剧烈运动、饮食因素、被动吸烟等因素未能增加哮喘发病危险度.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可增加哮喘发病的危险度,加强对本病的宣教力度,提倡持续、规范化用药治疗,对防治哮喘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代谢/病因学 热休克蛋白质类/代谢 抗体/代谢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原文传递
M3受体肽段免疫大鼠对其肺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薛艳霞 刘学军 +1 位作者 李志刚 张小荣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612-1615,共4页
目的 用M3受体合成肽段免疫大鼠建立主动免疫模型,探讨M3受体自身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机制.方法 (1)建立免疫组、对照组动物模型共12周.(2)采用SA-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中的M3受体自身抗体.(3)测定大鼠肺功能及... 目的 用M3受体合成肽段免疫大鼠建立主动免疫模型,探讨M3受体自身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机制.方法 (1)建立免疫组、对照组动物模型共12周.(2)采用SA-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中的M3受体自身抗体.(3)测定大鼠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4)光镜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1)M3受体自身抗体测定:免疫组阳性率为100%,平均抗体滴度(G)为1∶152,与对照组(阳性率8.33%、抗体滴度1∶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8、t=3.15,P<0.01).(2)肺功能测定:免疫组吸气阻力明显增高,为(1.77±0.22)cmH2O/ml.sec,与对照组[(1.39±0.21)cmH2O/ml. se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动态顺应性及第3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均降低,分别为(0.33±0.04)ml/cmH2O、(81.57±2.36)%,与对照组[(0.43±0.07)ml/cmH2O、(90.79±0.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l、2.82、3.23,P<0.01).(3)动脉血气测定:免疫组PaO2下降为(52.106±5.269)mmHg,PaCO2上升为(66.248±3.321)mmHg,与对照组[(93.407±3.298)mmHg、(39.125±4.091)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6、3.47,P<0.01).(4)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组大鼠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上皮结构完整,肺泡结构正常连续.免疫组大鼠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周围腺体增生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紊乱,肺间隔增厚,肺泡壁变薄或断裂,肺泡腔扩大,部分融合成肺大泡.(5))M3受体自身抗体滴度与肺功能、动脉血气的相关性:M3受体抗体滴度与肺功能、动脉血气均呈正相关(r=0.84、0.79,P<0.05).结论 M3受体抗体可以损害大鼠肺脏的结构和功能,促进COP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毒蕈碱M3/免疫学 自身抗体/代谢 肽类/免疫学 肺/免疫学/病理生理学
原文传递
2521例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晓阳 张强 +2 位作者 梁湘辉 张莉鑫 张婷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376-1378,共3页
目的 分析长沙市某医院2 521例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检查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方法进行乙肝三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等抗体)、丙肝抗体(抗HC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体)、艾滋病抗体(抗-HI... 目的 分析长沙市某医院2 521例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检查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方法进行乙肝三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等抗体)、丙肝抗体(抗HC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抗体)、艾滋病抗体(抗-HIV/1+2抗体)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等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总阳性率11.46%,HBV阳性率8.33%,抗-HCV阳性率0.59%,抗-TP阳性率2.30%,HBV+抗-TP合并感染11例,阳性率0.44%,抗HIV+ TP合并感染2例,抗-HIV/1+2抗体阳性4例,HIV均经省疾控中心(CDC)确证为阳性.结论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九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对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控制医源性感染,加强生物安全防护,规避输血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感染/代谢 肝炎抗体 乙型/代谢 HIV抗体/代谢 肝炎抗体 丙型/代谢 梅毒
原文传递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TSH、FT4、TPOAb、TGAb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16
作者 吴智梅 罗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738-1741,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8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82例[70例及时治疗(治疗组),12例未接受治疗(未治疗组)]和同时期进行孕期体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孕妇血清TSH、FT4、TPOAb、TGAb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未治疗组孕妇血清TSH、FT4水平及TPOAb、TGAb阳性率与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孕妇早产、妊娠高血压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且高TSH组、低FT4组孕妇妊娠高血压、低体重儿发生率高于低TSH组及高FT4组(P〈0.05);TPOAb阳性组的早产、妊娠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TPOAb阴性组(P〈0.05);TGAb阳性组的早产发生率高于TGAb阴性组(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孕期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及时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进行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代谢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发症/代谢 促甲状腺素/代谢 甲状腺素/代谢 碘化物过氧化物酶/代谢 甲状腺球蛋白/代谢 抗体/代谢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6638例风湿病患者五种类风湿关节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丽娟 吴红 +1 位作者 万萍 牟方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61-763,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磷酸6葡萄糖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等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在不同风湿病中的分布,评价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201...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磷酸6葡萄糖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等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在不同风湿病中的分布,评价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门诊及住院6 638例接受五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的风湿病患者临床资料、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计数资料比较应用x2检验.结果 6 638例确诊风湿病患者RF、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AKA、GPI的阳性率分别为:55.30%(3 671/6 638)、39.71% (2 636/6 638)、14.49%(962/6 638)、12.34%(819/6 638)、41.29%(2 741/6 638),其中RA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88.39%(3 289/3 721)、68.63%(2 554/3 721)、16.52% (615/3 721)、21.50%(800/3 721)、62.13%(2 312/3 721),除抗RA33抗体,余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P<0.01).结论 RF、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AKA、GPI对RA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及意义,但是上述标志物也可出现在其他风湿病中,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需综合分析,避免片面根据血清学检查结果所致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代谢 肽类 /代谢 角蛋白质类/代谢 类风湿因子/代谢 葡糖-6-磷酸酶/代谢 自身抗体/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