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克隆抗体与Fc受体结合力检测的生物膜层干涉方法
1
作者 陈玉茹 罗明 +3 位作者 陈涛 张甲 颜娟 李兰英 《上海计量测试》 2024年第3期2-6,10,共6页
采用生物膜层干涉技术建立了一种准确评估单克隆抗体与Fc受体结合力的方法。通过优化关键参数,包括配体固化浓度、高度、结合时间和分析物浓度,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配体固化浓度为10μg/mL,固化高度控制低于0.5 nm,单克隆抗体与Fc受... 采用生物膜层干涉技术建立了一种准确评估单克隆抗体与Fc受体结合力的方法。通过优化关键参数,包括配体固化浓度、高度、结合时间和分析物浓度,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配体固化浓度为10μg/mL,固化高度控制低于0.5 nm,单克隆抗体与Fc受体结合时间为90 s,检测分析物浓度低于100 nmol/L。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形成良好的结合解离曲线,不同浓度范围内呈现明显的跨度,并且具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这种无需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与Fc受体结合力检测方法,对于研究蛋白相互作用以及复杂生物样品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生物膜层干涉法 结合力 传感器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2
作者 王燕玲 王丽娜 +5 位作者 黄巧玲 王燕燕 宋娜娜 刘旭蓉 吴静 蔡兴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TEN患者20例,均给予rhTNFR:Fc治疗。治疗21 d后,记录TE...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TEN患者20例,均给予rhTNFR:Fc治疗。治疗21 d后,记录TEN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段(治疗后7、14、21 d)的药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DASI)评分[DASI评分平均值,50%DASI(DASI50)、75%DASI(DASI75)、90%DASI(DASI90)所占比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21 d后,TEN患者中,显效18例(90.00%),有效2例(10.00%)。TEN患者治疗后7、14、21 d的DASI评分分别为(30.44±5.68)、(5.28±2.31)、(2.04±1.12)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52.34±7.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治疗21 d后的DASI50(100.00%)、DASI75(100.00%)、DASI90(90.00%)的改善比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N患者治疗后7、14、21 d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22.73±5.58)、(15.99±4.60)、(4.44±1.10)pg/mL,均低于治疗前[(33.63±17.3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N患者体温下降时间为(2.49±0.81)d,皮疹控制时间为(5.19±1.90)d,住院时间为(11.92±4.20)d。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终止治疗或失访,均未出现急性不良反应,随访期间病情未见复发,定期复查结果显示并无合并症、活动性肝炎与结核疾病等。结论rhTNFR:Fc作为治疗TEN疾病的药物其疗效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可降低血清TNF-α水平与DASI评分,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生物制剂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抗TREM2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钰清 冯艳平 +3 位作者 梁家蓓 郝锋 宁金鹰 李莉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6期1429-1434,共6页
目的制备抗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抗体并初步探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杂交瘤筛选的方法,获得稳定分泌抗TREM2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筛选,选择结合效果最佳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得到嵌合... 目的制备抗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抗体并初步探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杂交瘤筛选的方法,获得稳定分泌抗TREM2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筛选,选择结合效果最佳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得到嵌合抗体;对嵌合抗体进行进一步的人源化改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人源化抗体的抗原抗体结合活性;采用生物膜干涉技术(BLI)检测人源化抗体与人TREM2结合动力学;通过基于报告基因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检测人源化抗体的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使用免疫缺陷小鼠对人源化抗体进行体内药效实验。结果利用杂交瘤技术成功筛选到稳定表达抗TREM2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对杂交瘤细胞株进行进一步人源化改造,获得纯度高于95%的人源化抗体h7B6-11,抗体h7B6-11与TREM2-His蛋白具有高度亲和性,且对293T-TREM2细胞的ADCC活性明显强于对照抗体。体内药效实验结果显示,h7B6-1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联合用药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明显。结论抗体h7B6-11具有高度亲和力和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肿瘤免疫治疗的抗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人源化抗体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利用胶体金复合抗体提高SPR生物传感器的微生物检测精度 被引量:12
4
作者 殷涌光 葛晶 +1 位作者 于庆宇 王凯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6-450,共5页
使用集成化手持式SpreetaTMSPR传感器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将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用于SPR免疫传感器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利用大肠杆菌抗体的免疫吸附反应,采用一次抗体抗原二次抗体的夹心式方法增加质量,扩大检测大肠杆菌的信号。引入胶体金... 使用集成化手持式SpreetaTMSPR传感器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将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用于SPR免疫传感器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利用大肠杆菌抗体的免疫吸附反应,采用一次抗体抗原二次抗体的夹心式方法增加质量,扩大检测大肠杆菌的信号。引入胶体金复合抗体作为二次抗体大幅度增加质量,进一步扩大了检测信号。同时延长胶体金复合抗体与微生物的结合过程,使检测信号进一步稳定与放大,从而显著提高了检测精度,使该传感器对大肠杆菌的检测精度由106cfu/mL提高到101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检验 胶体金复合抗体 SPR生物传感器 生物 检测精度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对抗戊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部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顾颖 张军 +6 位作者 李少伟 葛胜祥 何志强 朱子恒 鲜阳凌 李益民 夏宁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 应用生物传感器对新制备的抗戊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 (mAb)的亲和力、Ig亚类 (型 )及抗原结合的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 用HEVORF2区基因工程重组蛋白NE2 ,免疫BALB/c小鼠 ,经杂交瘤技术制备mAb ,采用ELISA、Westernblot和生物传... 目的 应用生物传感器对新制备的抗戊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 (mAb)的亲和力、Ig亚类 (型 )及抗原结合的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 用HEVORF2区基因工程重组蛋白NE2 ,免疫BALB/c小鼠 ,经杂交瘤技术制备mAb ,采用ELISA、Westernblot和生物传感器鉴定其有关特性。结果获得 12株可稳定分泌抗NE2mAb的杂交瘤细胞系。用ELISA及生物传感器等鉴定各株mAb ,分别为IgM和IgG1、IgG2a,轻链均为κ型。其中在用ELISA法对mAb3F5亚类鉴定过程中 ,发现其与HRP GAMIgG2a和HRP GAMIgM均有反应 ,生物传感器鉴定其为IgM。Westernblot验证各株mAb的特异性 ,同时各株mAb对于不同聚合形式的NE2蛋白的反应性有一定的差别。应用生物传感器测定了 4株mAb的KD 值 ,mAb 8C11为 4 .36× 10 7,mAb8H3为 1.5 3× 10 5,mAb 13D8为 1.2 1× 10 6,mAb 16D7为8.0 3× 10 7。从生物传感器测得的各株mAb与NE2的结合、解离过程中发现 ,mAb 8H3与NE2可快速结合、快速解离 ,其它 3株mAb结合稳定。结论 经多种方法鉴定 ,所获得的 12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戊型肝炎病毒 ORF2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基于美洲蜚蠊下颚须的整合受体生物传感器测定抗坏血酸 被引量:6
6
作者 洪丽 尹屹梅 +2 位作者 郑赛晶 段亚楠 林祥钦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727-1731,共5页
报道了以美洲蜚蠊的下颚须作为分子识别和转换元件研制的一种新型生物组织传感器 ,发现该传感器对抗坏血酸 (AA)有选择性的响应 ,响应脉冲的发放频率与AA的浓度对数成正比 ,在 5× 10 -5至 5× 10 -2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 报道了以美洲蜚蠊的下颚须作为分子识别和转换元件研制的一种新型生物组织传感器 ,发现该传感器对抗坏血酸 (AA)有选择性的响应 ,响应脉冲的发放频率与AA的浓度对数成正比 ,在 5× 10 -5至 5× 10 -2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测下限低于 10 -6mol/LAA .该传感器响应快 ,并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抗坏血酸 生物传感器 化学受体 美洲蜚蠊 下颚须 生物传感材料
下载PDF
受体与离子通道生物传感器评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清君 叶伟伟 +2 位作者 杜立萍 胡宁 王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7,11,共4页
受体与离子通道是存在于细胞膜的天然生物传感单元。在对受体与离子通道生物传感器研究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开发该类传感器所面临的具体困难详细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对本领域最新研究的纳米孔支撑的双层类脂膜体系、受体与离子通道耦联的电... 受体与离子通道是存在于细胞膜的天然生物传感单元。在对受体与离子通道生物传感器研究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开发该类传感器所面临的具体困难详细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对本领域最新研究的纳米孔支撑的双层类脂膜体系、受体与离子通道耦联的电活性细胞受体,以及基于细胞传感器的受体与离子通道研究等新型生物医学传感技术手段与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对受体与离子通道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受体 离子通道 细胞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受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尹屹梅 林祥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67-1271,共5页
综述了利用各种生物材料中的膜受体蛋白作为分子识别元件的受体生物传感器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从离体受体传感器、细胞受体传感器和神经组织受体传感器 3个方面 ,讨论了它们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并展望了受体生物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 综述了利用各种生物材料中的膜受体蛋白作为分子识别元件的受体生物传感器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从离体受体传感器、细胞受体传感器和神经组织受体传感器 3个方面 ,讨论了它们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并展望了受体生物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共引用文献 4 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受体生物传感器 离子膜受体 分子识别 细胞生物传感器 神经受体传感器
下载PDF
用生物传感器测定重组人α2a-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及抗原识别表位 被引量:7
9
作者 朱勇 金伯泉 刘雪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2-324,328,共4页
目的 :测定抗重组人α2a 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识别表位及其亲和常数。方法 :借助于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结果 :抗体的亲和常数介于 10 -5~ 10 -7之间 ,5株抗体识别干扰素分子上 4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 目的 :测定抗重组人α2a 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识别表位及其亲和常数。方法 :借助于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结果 :抗体的亲和常数介于 10 -5~ 10 -7之间 ,5株抗体识别干扰素分子上 4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 :生物传感器在研究抗原抗体相互作用中确为一个理想的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单克隆抗体 重组人α2a-干扰素
下载PDF
靶向抗TIGIT和PVRIG双特异抗体的制备及体外生物性活性的研究
10
作者 叶银松 米梓毓 +4 位作者 雷毅 康金森 郝锋 宁金鹰 杨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53-1160,共8页
目的制备靶向抗T细胞免疫球蛋白-ITIM结构域蛋白(T cell immune receptor with Ig and ITIM domains,TIGIT)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结构域蛋白(Poliovirus receptor-related immunoglob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PVRIG... 目的制备靶向抗T细胞免疫球蛋白-ITIM结构域蛋白(T cell immune receptor with Ig and ITIM domains,TIGIT)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结构域蛋白(Poliovirus receptor-related immunoglob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PVRIG)双特异抗体,探究其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用PVRIG人源化抗体hP1和TIGIT人源化抗体hT1构建KY-TIGIT-hlgG4M-PVRIG-SCFV双特异性抗体,将纯化得到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热稳定性检测和稳定性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检测双特异性抗体的结合活性;采用生物干涉膜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检测双特异性抗体亲和力;用Jurkat-NFAT-Luc2-PD1-TIGIT-PVRIG细胞和293T-OS8-PVRL2-PDL1细胞中检测双特异性抗体KY-TIGIT-hlgG4M-PVRIG-SCFV对于TIGIT/PVRIG靶点的阻断作用;采用CMV recall assay法检测IFN-r在上清液中的浓度。结果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KY-TIGIT-hlgG4M-PVRIG-SCFV双特异性抗体纯度>95%;Tm结果为Tm1:66.34,Tm2:80.95。采用SEC-HPLC对双特异性抗体KY-TIGIT-hlgG4M-PVRIG-SCFV进行稳定性分析,其纯度均>90%。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和PVRIG的人源化抗体hP1与293T-PVRIG cell line的EC 50分别为0.16870μg/mL和0.03865μg/mL,与293T-cyno-PVRIG cell line的EC 50分别为0.03714μg/mL和0.03198μg/mL,与Human PVRIG Protein,His Tag的亲和力为1.74E-10M和1.69E-10M。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和TIGIT的人源化抗体hT1与293T-PVRIG cell line的EC 50分别为0.07027μg/mL和0.03121μg/mL;与293T-cyno-TIGIT cell line的EC 50分别为0.02028μg/mL和0.02822μg/mL;与Human TIGIT Protein,His Tag的亲和力为8.50E-10M和8.47E-10M。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具有阻断PD1/PDL1/TIGIT/PVRIG相互作用活性,且KY-TIGIT-hlgG4M-PVRIG-SCFV的EC 50为0.007μg/mL,优于单独人源化抗体hT1(EC 50为0.013μg/mL)和hP1(EC 50为0.048μg/mL)的作用。在含pp65 peptide条件下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分泌IFN-r为349.72 pg/mL,明显高于其他抗体。结论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具有高亲和力和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有望开发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抗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 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结构域蛋白 人源化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受体生物传感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毅新 刘仲明 +1 位作者 王弘 孙远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305-308,共4页
受体生物传感器是以膜受体蛋白作为分子识别元件的一类新型的生物亲合性传感器(bioaffinitsyensor)s,它建立在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的基础上,在食品、环境、医药、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从天然的及人工合成的受体生物... 受体生物传感器是以膜受体蛋白作为分子识别元件的一类新型的生物亲合性传感器(bioaffinitsyensor)s,它建立在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的基础上,在食品、环境、医药、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从天然的及人工合成的受体生物传感器两大方面进行论述,并简要地评述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生物传感器 亲和力 分子识别
下载PDF
以完整化学受体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之海 李艳军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4年第1期14-19,共6页
近年来,在生物分析化学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颖的以完整化学受体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主要叙述了用水生动物螃蟹触角为生物活性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其灵敏度、响应时间、分析浓度范围等方面都有其明显的特点,可能成为今后生物传... 近年来,在生物分析化学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颖的以完整化学受体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主要叙述了用水生动物螃蟹触角为生物活性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其灵敏度、响应时间、分析浓度范围等方面都有其明显的特点,可能成为今后生物传感器领域里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化学受体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TRAIL受体微阵列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初步应用
13
作者 黄俊琪 张虹 +3 位作者 巩祥鹏 韩泾鸿 李娟 吴长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4-496,F0003,F0004,共5页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Apoptosis-inducedLigand,TRAIL)受体微阵列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为离子敏场效应型(Ionsensitivefieldeffecttransistor,ISFET)免疫生物传感器,利用此检测系统检测细胞表面的TRAIL受体。方...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Apoptosis-inducedLigand,TRAIL)受体微阵列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为离子敏场效应型(Ionsensitivefieldeffecttransistor,ISFET)免疫生物传感器,利用此检测系统检测细胞表面的TRAIL受体。方法:将1∶10稀释的4种TRAIL受体的抗体吸附在此型免疫生物传感器上,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株EVC9611、肺癌细胞株AS49-DDP、舌癌细胞株Tca8113以及白血病人来源的白细胞进行检测。结果:这种微阵列传感器检测系统可以同时检测细胞表面的4种TRAIL受体,并发现正常血管内皮细胞株EVC9611和舌癌细胞株Tca8113的细胞表面没有4种TRAIL受体的表达,而肺癌细胞株AS49-DDP细胞表面的TRAILR2表达较多,白血病人来源的白细胞4种受体都有表达。结论:研制的TRAIL受体微阵列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同时检测各种细胞表面的4种TRAIL受体,为进一步使用TRAIL治疗肿瘤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L受体 微阵列 离子敏场效应型 免疫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β-CD-MOFs/rGO/Ti3C2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生物传感器检测吲哚乙酸的研究
14
作者 李辉 朱咸鑫 +3 位作者 申鹏辉 苏招红 罗洲飞 肖浪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5-642,共8页
为精准定量植物组织复杂基质中的吲哚乙酸(IAA),本研究采用自组装方法合成了β-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碳化钛(β-CD-MOFs/r GO/Ti_(3)C_(2))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物电子传递阻力低,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将该纳米复... 为精准定量植物组织复杂基质中的吲哚乙酸(IAA),本研究采用自组装方法合成了β-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碳化钛(β-CD-MOFs/r GO/Ti_(3)C_(2))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物电子传递阻力低,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将该纳米复合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上,Fe(CN)_(6)^(3-/4-)作为探针,通过吲哚乙酸抗体特异性结合吲哚乙酸,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luse Voltammery,DPV)测定Fe(CN)_(6)^(3-/4-)峰电流变化,从而实现对IAA的高灵敏检测。结果显示,Fe(CN)_(6)^(3-/4-)峰电流与吲哚乙酸浓度在0.01ng/m L~10ng/m L之间线性良好,检出限(S/N=3)为2.88pg/m L,回收率为88.52%~102.51%。该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可用于水稻和拟南芥叶片等复杂基质中IA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吲哚乙酸 β-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Ti_(3)C_(2)/rGO复合材料 吲哚乙酸抗体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检测白细胞介素-2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
15
作者 林青 贺晓蕊 +3 位作者 张秀明 朱晗 封烁 黄加栋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3-34,38,共3页
应用亲和型生物传感器IAsys实时监测白细胞介素-2(IL-2)与其可溶性受体(sIL-2R)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揭示IL-2/sIL-2R在体内的作用机理。将sIL-2R进行生物素标记后,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将其固定于IAsys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素样品池表... 应用亲和型生物传感器IAsys实时监测白细胞介素-2(IL-2)与其可溶性受体(sIL-2R)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揭示IL-2/sIL-2R在体内的作用机理。将sIL-2R进行生物素标记后,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将其固定于IAsys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素样品池表面,向样品池中加入IL-2,通过检测由IL-2与固定于样品池表面的sIL-2R结合而引起的传感基片表面共振光角度的变化来研究IL-2和sIL-2R之间的相互作用。IL-2可与sIL-2R在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IAsys生物传感器是一种研究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想工具,为细胞因子/受体体系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sys生物传感器 相互作用 白细胞介素-2(IL-2) 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受体(sIL-2R)
下载PDF
人CD4^(+)T细胞的微生物群依赖性激活通过Fcγ受体诱导CTLA-4阻断相关的结肠炎
16
作者 赵林(编译)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23-123,共1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刺激抗肿瘤免疫,但也可以诱导称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毒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irAEs,可导致治疗中断。由于在用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实验室小鼠中未观察到严重的结肠炎,因此对肠道irAEs机制的理解受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刺激抗肿瘤免疫,但也可以诱导称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毒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irAEs,可导致治疗中断。由于在用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实验室小鼠中未观察到严重的结肠炎,因此对肠道irAEs机制的理解受到了阻碍。研究人员报道,这种限制可以通过使用携带有野生捕获小鼠微生物群的小鼠来克服,这些小鼠在用抗CTLA-4抗体治疗后会发展出明显的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生物 结肠炎 抗肿瘤免疫 FCΓ受体 CD4 相关不良事件 抗体治疗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和抗体的生物传感器在雌二醇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涛 刘厦 +1 位作者 刘宝林 高志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4-390,共17页
雌二醇(Estradiol,E_(2))是一种主要的环境雌激素,具有作用强、危害广等特征,可扰乱人体及动物体的正常内分泌功能,从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E_(2)的快速、准确检测对于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大型仪器分析... 雌二醇(Estradiol,E_(2))是一种主要的环境雌激素,具有作用强、危害广等特征,可扰乱人体及动物体的正常内分泌功能,从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E_(2)的快速、准确检测对于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大型仪器分析,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准确性的同时也存在操作繁琐、成本较高、仅限于在实验室内进行等缺陷。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生物传感器对E_(2)进行检测,前期的生物传感器出现灵敏度低、存在干扰信号等问题,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而基于适配体和抗体的生物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响应快速、易用于现场检测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中E_(2)的检测分析。本文在对适配体和抗体的特点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以适配体和抗体为识别信号的多种生物传感器在E_(2)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检测 适配体 抗体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芯片抗体固定的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瑞芬 马雪梅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4年第4期434-438,共5页
抗体是生物传感器中主要的检测探针,因此抗体的固定对传感器性能有重要影响。高效固定抗体并最大限度地保持抗体的活性,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特异性。生物传感器中常用的抗体固定方法有共价偶联法、直接吸附法、生物素-... 抗体是生物传感器中主要的检测探针,因此抗体的固定对传感器性能有重要影响。高效固定抗体并最大限度地保持抗体的活性,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和特异性。生物传感器中常用的抗体固定方法有共价偶联法、直接吸附法、生物素-亲和素法、金属螯合法和A蛋白法等。共价偶联法固定抗体有较高的稳定性、重现性与较低的非特异性结合率,是抗体固定中最常用方法之一。利用蛋白质工程在抗体分子的恒定区引入功能蛋白,有利于抗体的定向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抗体 固定方法 共价偶联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及其在食品和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小莉 武会娟 +4 位作者 魏玲 钱嘉林 赵龙 亢子佳 王佳娣 《现代仪器》 2010年第2期27-28,19,共3页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微量分析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等领域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本文依据分子识别元件将生物传感器分为7类,简要介绍各种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对于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基础分析等领...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微量分析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等领域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本文依据分子识别元件将生物传感器分为7类,简要介绍各种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对于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基础分析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全细胞生物传感器 组织生物传感器 抗体和受体生物传感器 仿生材料生物传感器 微纳米传感器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赭曲霉毒素A
20
作者 许艳丽 孟慧琴 +1 位作者 王宗奇 吕宁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3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建立一种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先将赭曲霉毒素A抗体固化在芯片上,测定偶联赭曲霉毒素A抗体后芯片的稳定性,确定芯片再生条件。将粉碎后的样品经甲醇-水提取、稀释后利用固化赭曲霉毒素A抗体的芯片,测定样品中的... 为建立一种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先将赭曲霉毒素A抗体固化在芯片上,测定偶联赭曲霉毒素A抗体后芯片的稳定性,确定芯片再生条件。将粉碎后的样品经甲醇-水提取、稀释后利用固化赭曲霉毒素A抗体的芯片,测定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含量。该方法的定量限为2.5μg/kg,回收率为76.25%~94.07%,相对标准偏差为5.66%~8.56%。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赭曲霉毒素A 赭曲霉毒素A抗体 芯片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