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补体依赖抗体细胞毒性试验诊断地方性牛淋巴肉瘤
1
作者 Masami Suzukl 于维军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2-54,共3页
利用淋巴肉瘤细胞上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单克隆抗体,来评价末梢血液淋巴细胞的补体依赖抗体细胞毒性试验在诊断地方性淋巴肉瘤(EBL)上的应用。28头EBL 牛中有27头表现出细胞毒素指数(CI)超过31.7,CI 值31.7作为 EBL 阳性的最低值;其余1... 利用淋巴肉瘤细胞上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单克隆抗体,来评价末梢血液淋巴细胞的补体依赖抗体细胞毒性试验在诊断地方性淋巴肉瘤(EBL)上的应用。28头EBL 牛中有27头表现出细胞毒素指数(CI)超过31.7,CI 值31.7作为 EBL 阳性的最低值;其余1头牛的末稍血液淋巴细胞(PBL)和肿瘤细胞其 CI 值分别为28.0和61.0。另外,有一例被牛白血病病毒(BLV)感染而未出现淋巴肉瘤症状的牛和9头未感染 BLV的牛,其 CI 值均小于31.7。根据血相检查,TAA 阳性细胞往往是呈不典型的形态。因为 TAA 阳性细胞在 EBL 牛的外周血液里循环,使用单克隆抗体进行 PBL 的 CDAC 试验,是诊断 EBL 适用的诊断方法。另外,也可用于无白血病或临床症状不明显的 EBL 病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淋巴肉瘤 诊断 抗体细胞毒性
下载PDF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丽媛 刘卿 +1 位作者 马莉 李长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利用转录报告基因细胞,建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human Immunoglobulin(pH4)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IVIG)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方法以Ju... 目的利用转录报告基因细胞,建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human Immunoglobulin(pH4)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IVIG)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方法以Jurkat-NFAT-Luc-CD16细胞作为效应细胞,PLC/PRF/5细胞作为靶细胞,将效应细胞、靶细胞和IVIG孵育后,通过检测IVIG Fc段结合效应细胞后活化T细胞核因子释放的荧光素酶,建立IVIG 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同时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以及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IVIG在该方法中存在量效关系,符合四参数方程。经过试验条件优化,最终确定将PLC/PRF/5细胞作为靶细胞,抗体起始稀释浓度为20 mg/mL,梯度稀释倍数为1∶2,效靶比为1∶3,效应细胞、靶细胞和IVIG共同孵育时间为24 h。三次独立检测的日内和日间起始工作浓度荧光素酶相对光单位(relative light unit,RLU)及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EC50)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11%,2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本相对效价分别(23.50±1.69)%,(49.30±2.97)%,对应的回收率分别为(93.50±6.30)%,(96.24±5.43)%,RSD均<11%。结论本研究利用转录报告基因细胞成功建立IVIG 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点,可作为IVIG 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FC段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屈钰华 黎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370-1375,共6页
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加,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的抗肿瘤效果日益受到重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特异性抗肿瘤最主要的效应细胞,而吞噬细胞、T... 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加,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的抗肿瘤效果日益受到重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介导ADCC特异性抗肿瘤最主要的效应细胞,而吞噬细胞、T细胞及粒细胞对ADCC抗肿瘤效应也有一定作用。ADCC被证明是单克隆抗体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机制和手段,IgG型抗体首先通过抗原结合部位与靶细胞(肿瘤细胞)结合,再由效应细胞上的FcγR识别其Fc段,介导ADCC。已投入临床应用的单克隆抗体有: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及新型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克隆抗体、依决洛单克隆抗体、尼妥珠单克隆抗体及吉妥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均具有ADCC抗肿瘤作用。单克隆抗体介导的ADCC抗肿瘤疗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IgGFc受体的基因多态、肿瘤细胞抗原、血清抗体水平、细胞因子及药物等。FcγRIIIa-158V/V基因型和FcγRIIa-131H/H基因型比其他基因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ADCC作用更强。提高肿瘤抗原水平,降低血清抗体水平或增加某些细胞因子(如IL-2,IL-21,IL-15等)均可提高单克隆抗体的ADCC作用,而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如地塞米松、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或适当使用昂丹司琼和氯马斯汀也可增强单克隆抗体的ADCC抗肿瘤作用。总之,ADCC抗肿瘤的临床应用十分重要,但效果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就ADCC杀伤机理、临床常用的和已投入临床使用的具有ADCC抗肿瘤效应的单克隆抗体,影响ADCC抗肿瘤效率的因素及其他细胞ADCC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肿瘤 单克隆抗体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体外研究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振海 李娟 +3 位作者 陈运贤 罗绍凯 李小银 洪文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59-1463,共5页
目的 :体外探讨上调多发性骨髓瘤 (MM)细胞表面CD2 0抗原表达后 ,抗CD2 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对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将浓度为 (0 - 80 0 )× 10 3 U/L的重组人干扰素γ(hrγ -IFN) ,分别与 10例初治(初治组 )和 10例复发... 目的 :体外探讨上调多发性骨髓瘤 (MM)细胞表面CD2 0抗原表达后 ,抗CD2 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对骨髓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将浓度为 (0 - 80 0 )× 10 3 U/L的重组人干扰素γ(hrγ -IFN) ,分别与 10例初治(初治组 )和 10例复发难治 (难治组 )的MM患者瘤细胞共同培养 ,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前后瘤细胞表面CD2 0的表达 ;应用MTT比色法分析不同浓度美罗华对CD2 0抗原表达上调后瘤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D CC)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 (CDC)。结果 :hrγ -IFN浓度分别≥ 5× 10 4U/L或≥ 1× 10 5U/L ,可明显增加初治组或难治组瘤细胞表面CD2 0的表达 ,在用 8× 10 5U/Lhrγ -IFN上调瘤细胞表面CD2 0抗原的表达后 ,12mg/L和 16mg/L的美罗华分别能显著介导初治组和难治组效应细胞对MM瘤细胞的ADCC和激活CDC。结论 :体外hrγ -IFN上调MM瘤细胞表面CD2 0的表达后、抗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抗原 CD20 抗体 CD20 干扰素γ 重组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下载PDF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效应在抗蠕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5
作者 李鹏 邢杰 闫玉文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75-377,共3页
关键词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蠕虫 感染免疫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对多发性硬化症复发期患者外周血NK细胞 功能
6
作者 何菁菁 晏世荣 +3 位作者 吴通前 杨秀兰 沈雪 余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91-696,共6页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对多发性硬化症(MS)复发期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化及ADCC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MS复发期病例(n=28),并将无自身免疫疾病及重大感染疾病的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n=25),提取两组被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检测...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对多发性硬化症(MS)复发期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化及ADCC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MS复发期病例(n=28),并将无自身免疫疾病及重大感染疾病的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n=25),提取两组被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检测利妥昔单抗处理前后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例及NK细胞活化水平;建立PBMCs与人慢性髓源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直接接触共培养体系,检测利妥昔单抗处理后NK细胞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性作用(ADCC)的效应因子释放。结果利妥昔单抗能诱导MS复发期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B细胞和NK细胞比例显著下调,且能诱导健康对照组的NK细胞活化及ADCC功能的显著上调,但对MS复发期患者NK细胞的活化及ADCC功无明显影响。结论利妥昔单抗可诱导MS复发期患者B细胞及NK细胞比例下调,但对NK细胞的活化及其ADCC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利妥昔单抗 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活化 效应因子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下载PDF
FcγRIIIa基因多态性对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介导的NK细胞杀伤Raji细胞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屈钰华 黎阳 +4 位作者 吴燕峰 方建培 黄绍良 黄燕 魏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269-1274,共6页
由于FcγRIIIa的基因多态性可导致NK细胞上Fcγ受体(Fcgamma receptor,FcγR)与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Fc段结合的亲和力不同,NK细胞以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由于FcγRIIIa的基因多态性可导致NK细胞上Fcγ受体(Fcgamma receptor,FcγR)与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Fc段结合的亲和力不同,NK细胞以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也不同。本研究通过CFSE-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不同FcγRIIIa基因型的NK细胞对Raji细胞的ADCC效应强度,确定不同FcγRIIIa基因型的NK细胞所介导的AD-CC效应差异。用nest-PCR测定FcγRIIIa表型,用CFSE-PI双荧光染色法染色靶细胞(Raji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上CD3-CD56+及FcγRIIIa的表达以及Raji细胞上CD20的表达,计算细胞毒性。结果表明:FcγRIIIa-158V/V基因型的NK细胞ADCC细胞毒性指数为(69.05±2.38)%,FcγRIIIa-158V/F基因型的NK细胞ADCC细胞毒性指数为(39.63±3.86)%,与V/V基因型相比,V/F基因型的NK细胞对Raji细胞的ADCC效应明显较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950,p=0.000)。结论:FcγRIIIa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介导的NK细胞对Raji细胞的体外ADCC效应,以FcγRIIIa-158V/V基因型的NK细胞ADCC效应较FcγRIIIa-158V/F基因型的NK细胞ADCC效应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ΓRIIIA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利妥昔单抗 肿瘤治疗 NK细胞
下载PDF
抗GPC3 C端抗体辅助杀伤肝癌细胞HepG2的活性检测及抗原表位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红飞 张慧娜 +7 位作者 李军锋 于虹 代晓朋 赵光宇 郭彦 王凯娟 张建营 周育森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3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检测制备的7株抗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蛋白C端单克隆抗体是否具有辅助杀伤肝癌细胞的活性,并研究其识别的抗原表位。方法:用细胞增殖法检测制备的抗体是否具有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活性;用生物信息软件分... 目的:检测制备的7株抗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蛋白C端单克隆抗体是否具有辅助杀伤肝癌细胞的活性,并研究其识别的抗原表位。方法:用细胞增殖法检测制备的抗体是否具有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活性;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GPC3蛋白C端(359~580残基)的结构及抗原特征,并据此将其分为4个截短片段,将克隆的各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蛋白表达和纯化,用间接ELISA和Western印迹分析GPC3C端单克隆抗体的表位识别情况。结果与结论:制备的7株单克隆抗体对肝癌细胞HepG2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辅助杀伤作用,其中5号单克隆抗体的辅助杀伤效果最好;表达并纯化了GPC3C端4个截短片段的重组蛋白;间接ELISA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7株抗体均特异性结合GPC3蛋白的473~525残基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单克隆抗体 肝癌细胞HEPG2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表位识别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郭家毓 呼群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18-120,F0003,共4页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肿瘤,治疗选择有限,预后不良。含铂的化疗方案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基石,但30年来一直没有真正的进展。由于烟草暴露导致潜在的新抗原、免疫反应受到抑制以及副肿瘤疾病的发生,SCLC具有较高的细胞...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肿瘤,治疗选择有限,预后不良。含铂的化疗方案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基石,但30年来一直没有真正的进展。由于烟草暴露导致潜在的新抗原、免疫反应受到抑制以及副肿瘤疾病的发生,SCLC具有较高的细胞突变率。T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有可能延长SCLC患者的生存期。现就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SCLC中的应用及ICIs的预测标志物做简要综述,并为临床SCLC免疫治疗的诊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预测标志物 免疫治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抗体 程序细胞死亡受体1抗体 程序细胞死亡配体1抗体
下载PDF
MtbAK细胞与CD3AK、LAK细胞体外增殖和杀瘤活性比较 被引量:15
10
作者 胡建国 侯彦强 +3 位作者 陈勇 闵宏林 宋秀宇 李柏青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 :比较结核杆菌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 (MtbAK)、CD3AK及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方法 :分别用结核杆菌抗原 (Mtb Ag)、CD3mAb和rIL 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含rIL 2的RPMI 16 40培养液中诱导扩增MtbAk、CD3AK和... 目的 :比较结核杆菌抗原激活的杀伤细胞 (MtbAK)、CD3AK及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方法 :分别用结核杆菌抗原 (Mtb Ag)、CD3mAb和rIL 2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含rIL 2的RPMI 16 40培养液中诱导扩增MtbAk、CD3AK和LAK细胞 ,用计数法动态观察细胞扩增情况 ,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MtbAK中的γδT细胞比例 ,以MTT法检测三种扩增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与CD3AK和LAK细胞相比 ,MtbAK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较高的细胞毒活性。结论 :MtbAK细胞在体外更易于扩增 ,具有较高的杀瘤活性 ,有可能应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过继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抗体依赖细胞毒性 MtbAK细胞 CD3AK细胞 LAK细胞 细胞体外增殖 肿瘤 过继免疫治疗
下载PDF
抗CD52单克隆抗体ADCC转基因测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春雨 于传飞 +3 位作者 崔永霏 肖启东 黄璟 王兰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9年第5期27-33,共7页
目的 建立转基因细胞法测定抗CD52单克隆抗体(单抗)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 ①以Ramos细胞系作为靶细胞,以Jurkat-hFcγRⅢa/FcεRIγ-NFAT转基... 目的 建立转基因细胞法测定抗CD52单克隆抗体(单抗)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 ①以Ramos细胞系作为靶细胞,以Jurkat-hFcγRⅢa/FcεRIγ-NFAT转基因细胞系作为效应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Bright-GloTM luciferase Assay System)建立抗CD52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②对靶细胞、量效范围、效靶比及诱导时间进行优化并进行方法学验证;③研究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对不同抗CD52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 建立抗CD52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抗CD52单抗在该方法中存在量效关系,符合四参数方程:y=(A-D)/[1+(x/C)B]+D;经优化后确定抗体量效范围为起始质量浓度360μg/mL,4倍系列稀释9个稀释度;效靶比为3∶1,诱导时间为6.0h;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4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品经3次测定,相对效价分别为(45.58±4.67)%、(71.61±9.45)%、(122.92±7.92)%和(149.94±14.58)%;对应的回收率分别为(91.16±9.34)%、(95.49±12.60)%、(98.34±6.34)%和(99.96±9.72)%,上述结果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CV)均小于15%;且该方法也适用于不同抗CD52单抗的ADCC效应评价。结论 利用转基因细胞法成功建立了抗CD52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抗CD52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52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生物学活性 报告基因
下载PDF
眼肌结合抗体的测定及其致免疫损伤机理的研究
12
作者 钱高潮 王艾丽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27-29,共3页
用牛眼肌和猪眼肌抗原建立了检测眼肌结合抗体(EMb-Ab)的ELISA法。证实甲亢患者血清中存在EMb-Ab。通过EMb-Ab特异免疫复合物、补体解离免疫复合物活性(CRA)、EMb-Ab依赖的细胞介导的或补体介导的... 用牛眼肌和猪眼肌抗原建立了检测眼肌结合抗体(EMb-Ab)的ELISA法。证实甲亢患者血清中存在EMb-Ab。通过EMb-Ab特异免疫复合物、补体解离免疫复合物活性(CRA)、EMb-Ab依赖的细胞介导的或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或CMAC)测定以及EMb-Ab与眼肌细胞抗原结合的实验观察,表明此种EMb-Ab可能在与已受某种因素损伤后的眼肌结合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结合抗体 特异免疫复合物 补体的复合物解离活性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补体介导的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
下载PDF
NK细胞联合西妥昔单抗对大肠癌细胞ADCC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建栋 杨建伟 +2 位作者 陈蓉明 应敏刚 郑秋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20-23,27,共5页
目的比较3株肠癌细胞株(LOVO、SW480、SW620)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混合作用之后,NK细胞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 cytotoxicity,ADCC),探讨Cetuximab抗肿瘤过程中A... 目的比较3株肠癌细胞株(LOVO、SW480、SW620)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混合作用之后,NK细胞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 cytotoxicity,ADCC),探讨Cetuximab抗肿瘤过程中ADCC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种不同肠癌细胞系(LOVO、SW480、SW620)的EGFR表达水平;MTT法检测6种不同浓度Cetuximab作用48h后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NK细胞与Cetuximab包被的肿瘤细胞共孵育,LDH法检测NK细胞的ADCC功能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3株细胞EGFR表达:LOVO(),SW480(+),SW620(-);Cetuximab对LOVO细胞和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呈剂量依赖,对SW620细胞无抑制作用;LOVO细胞和SW480细胞经Cetuximab处理后,NK细胞的ADCC作用均增强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的Cetuximab可抑制EGFR阳性的LOVO细胞和SW480细胞,而对EGFR阴性的SW62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所选的2株EGFR阳性肿瘤细胞都可被Cetuximab所介导ADCC作用所抑制,高EGFR表达的肿瘤细胞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单克隆 抗体依赖细胞细胞毒性 杀伤细胞 天然 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基于抗体免疫疗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天娇 李英花 《医学综述》 2021年第4期722-726,共5页
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诱导化疗方案仍以蒽环类药物和阿糖胞苷为基础,然后进行不同方案的巩固化疗。对于复发或难治的患者推荐进行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但预后仍不容乐观,联合化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AML患者造血干细... 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诱导化疗方案仍以蒽环类药物和阿糖胞苷为基础,然后进行不同方案的巩固化疗。对于复发或难治的患者推荐进行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但预后仍不容乐观,联合化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AML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供体免疫细胞攻击和杀死宿主白血病细胞的能力,表明AML具有免疫反应性,因此免疫治疗前景可观,其中基于抗体的免疫疗法有望改善疗效并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抗体疗法 抗体药物偶联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紫杉醇对小鼠巨噬细胞ADCC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王岚 郑宏 贾卫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研究紫杉醇对小鼠巨噬细胞ADCC活性的影响。方法 按常规方法收集纯化8~12周龄BALB/C雌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按所用药物紫杉醇不同浓度和(或)干扰素γ进行分组并设对照组。ADCC活性测定用血红蛋白酶释放法。结... 目的 研究紫杉醇对小鼠巨噬细胞ADCC活性的影响。方法 按常规方法收集纯化8~12周龄BALB/C雌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按所用药物紫杉醇不同浓度和(或)干扰素γ进行分组并设对照组。ADCC活性测定用血红蛋白酶释放法。结果 一定浓度的紫杉醇能增强巨噬细胞ADCC活性,且随浓度的增大,活化作用增强。联合干扰素γ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 紫杉醇抗肿瘤作用与活化巨噬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巨噬细胞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下载PDF
协和发酵加强单克隆抗体业务
16
作者 金伟华 《国外药讯》 2003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抗体依赖性细胞细胞毒性增强技术 单克隆抗体 岩藻糖 肿瘤
下载PDF
血清抗体及补体对利妥昔单抗介导的NK细胞杀伤Raji细胞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黎阳 屈钰华 +6 位作者 郭海霞 吴燕峰 黄科 方建培 黄绍良 魏菁 黄燕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2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体外检测血清抗体及补体对利妥昔单抗介导的NK细胞对Raji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检测NK细胞上FcγRⅢa(CD1oa)基因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加入血清抗体前后NK细胞上FcγRⅢa的表达;DIO-PI... 目的体外检测血清抗体及补体对利妥昔单抗介导的NK细胞对Raji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检测NK细胞上FcγRⅢa(CD1oa)基因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加入血清抗体前后NK细胞上FcγRⅢa的表达;DIO-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添加血清补体及抗体后NK细胞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强度。结果添加血清补体组杀伤率较未添加组明显增强,而添加血清抗体组杀伤率较未添加组明显减弱,在FcγRⅢa-158V/V组内,添加血清补体组、添加血清抗体组与未添加组细胞毒性指数分别为(94.25±1.79、)%、(59.79±0.66)%和(69.05±2.38)%,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P〈0.05;在FcγRⅢa-158V/F组内,添加血清补体组、添加血清抗体组与未添加组细胞毒性指数分别为(66.71±5.57)%、(18.13±2.99)%和(39.63±3.86)%,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P〈0.05。结论血清补体可增强利妥昔单抗介导的NK细胞对Raji细胞的杀伤作用。血清抗体会减弱利妥昔单抗介导的NK细胞对Raji细胞的杀伤作用。使用肿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治疗肿瘤患者时,同时输注新鲜冷冻血浆可提高其抗肿瘤疗效;而MAb与静脉注射用免疫球收白(IVIG)同时使用则可能降低其抗肿瘤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依赖细胞细胞毒性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 肿瘤治疗涂 利妥昔单抗 杀伤 细胞 天然
原文传递
B淋巴细胞活化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炳毅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1-324,共4页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移植排斥反应主要由细胞免疫所致.近年来,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在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的作用重新得到重视,B淋巴细胞则是体液免疫的核心[1].B淋巴细胞活化的过程非常复杂且精确,有众多调控因子参与.目前认为,... 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移植排斥反应主要由细胞免疫所致.近年来,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在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的作用重新得到重视,B淋巴细胞则是体液免疫的核心[1].B淋巴细胞活化的过程非常复杂且精确,有众多调控因子参与.目前认为,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诱导的效应机制包括补体依赖途径和非补体依赖途径的抗体依赖细胞毒性、炎症细胞的募集反应和补体依赖的吞噬作用.最终的病理反应为血小板激活和血栓形成、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病理性增殖以及体液和细胞侵袭损伤内皮细胞进而导致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排斥反应 淋巴细胞活化 抗体介导 抗体依赖细胞毒性 B淋巴细胞 体液免疫 组织损伤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实验设计的抗PD-1/PD-L1单抗报告基因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生物学活性优化及验证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春雨 于传飞 +3 位作者 崔永霏 肖启东 黄璟 王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010-2017,共8页
目的利用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建立抗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单抗基于报告基因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 目的利用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建立抗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单抗基于报告基因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生物学活性优化及验证方法。方法利用Jurkat-hFcγRⅢa-NFAT转基因细胞系作为效应细胞,分别以293FT-PD-1细胞系和CHO-PD-L1细胞系作为靶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Bright GloTM Luciferase Assay system)建立抗PD-1/PD-L1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并运用DOE方法进行试验优化和方法学验证。结果抗PD-1/PD-L1单抗在该方法中存在量效关系,且符合四参数方程:y=(A-D)/[1+(x/C)B]+D,方法经优化后确定抗体量效范围分别为10 000~4. 833 ng·m L^-1和2 000~0. 488 ng·m L^-1,效靶比(effect target ratio,E∶T)为分别为6∶1和3∶1,诱导时间均为20 h。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抗PD-1单抗4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本经3次检测,相对效价分别为(51. 74±2. 22)%、(77. 12±3. 14)%、(118. 71±2. 83)%和(156. 20±12. 99)%;对应的回收率分别为(103. 49±4. 44)%、(102. 83±4. 19)%、(94. 96±2. 26)%和(104. 14±8. 66)%,抗PD-L1单抗4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本经3次检测,相对效价分别为(54. 32±4. 75)%、(75. 24±4. 25)%、(127. 40±2. 43)%和(156. 82±3. 27)%;对应的回收率分别为(108. 64±9. 51)%、(100. 33±5. 67)%、(101. 92±1. 94)%和(104. 55±2. 18)%,上述结果的RSD均小于10%。结论本实验利用DOE设计成功建立基于报告基因的抗PD-1/PD-L1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的优化及验证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性高,可作为抗PD-1/PD-L1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 抗PD-1/PD-L1单抗 单克隆抗体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生物学活性 报告基因 优化 验证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CD70在肿瘤发生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滕田璐 孔英君 +2 位作者 孙文学 李世敏 张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971-975,共5页
CD70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一种Ⅱ型跨膜蛋白,在调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D70的高表达常见于多种肿瘤组织中,目前以CD70为靶点的免疫治疗药物已经在临床前期研究中应用。CD70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不仅可... CD70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一种Ⅱ型跨膜蛋白,在调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D70的高表达常见于多种肿瘤组织中,目前以CD70为靶点的免疫治疗药物已经在临床前期研究中应用。CD70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不仅可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诱导免疫细胞凋亡,同时也可以激活部分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这些作用给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本文就近年来CD70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70 CD27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性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